历史遗留暴露机制问题 解决路径凸现矛盾重重
《劳动法》与垄断行业艰难对接
本报记者全四清牛卫国
在新的《劳动法》实施之即,记者多次接到了南阳市淅川县烟草公司待岗工人的电话求助和收到他们多次联名投诉。记者此前专程到淅川县调查采访,也得到了主管部门领导“正在解决”的答复,但时至今日,问题解决仍然进展缓慢。“我们原本也是国家公职人员,是淅川县烟草公司一线主业直接参加烟叶收购的职工,但公司却‘卸磨杀驴’地给我们放了‘13年长假’,我们生活无着,公司领导没人过问,而公司的在职职工却收入丰厚,这都是淅川县烟草公司混乱的人事管理造成的‘冰’‘火’两重天。试问,公道何在?公平何在?”历史原因造成的淅川县烟草公司的下岗后没有得到妥善安置的职工们至今还在愤愤不平。
历史回顾
烟草部门曾经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河南作为我国三大烤烟产区之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河南烟草也经历了“最辉煌”的发展时期(也是淅川县烟草公司招工最多的时期)。
记者多方了解和与文件相互印证得知:原淅川县烟草公司职工戴建伟、黄保军、阎玉芬、石双唐等108名待岗人员,是1992年通过淅川县劳动人事局“淅劳人字[1992]第39号文件予以确认的147名全民合同制工人中的部分人员,与目前仍在公司上班的部分在职人员同属一个“渠道序列”。记者在当时的“选改全民合同制工人花名册”第三页中看到了13人名单分别是郑玉、张金枝、贾静会、唐峰、陈雪花、赵建伟、杨丽、孙香荣、张秀巧、张玉兰、侯素勤、赵蓉、袁守会,但除其中的唐峰、袁守会之外,其他11人失业,第六页中只有喻会丽、周红娜、赵霖雅三人在主业上班,其他13人失业。
据介绍:由于当时公司创办的实体(金属镁冶炼)效益不好,就放了长假,但对于涉及147名职工的去留、工资待遇、养老保险等问题十几年来公司一直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而对于同在一张招工表中没有进行公示和任何考核的其他在职人员,待岗职工们表示了100%的不能接受。
待岗职工们说:“淅川县原局长王建元的妻子王瑞芳从铁业社调进来后也在147人的招工表上,但她如今已从公司主业“圆满退休”;一张招工表中的陈玉勤早在我们待岗之前外出跑了5年,现在仍在公司主业上班;现在上岗人员中还有两个劳教回家人员;以前没有摸过烟叶甚至穿“开裆裤子”的毛孩子,现在也在主业上班。我们在待岗期间,公司却大量从外单位调人进入公司主业,从社会招聘人员,公司实在太无道了。”“我们为什么不能上班?”待岗职工们多次找到公司领导理论,但公司每次都以“你们是服务公司人员”,只能按“计外工对待”,按“倒闭公司的失业人员对待”,按“解除劳动关系对待。”而对具体补偿问题却“一毛不拔”。记者对反映材料经过调查核实后得知:1992年的招工表中的高志强、高志芳、杨道轩(身份证号码分别是412927197905065810、412927197804255826、412927761108003)在办理招工时分别只有13岁、14岁和16岁。也就是说,他们虽然没有上一天的班,但却享有 “国家工作人员”一切福利待遇的“后备储存”。期间的不公显而易见!
坚冰松动
随着新《劳动法》的贯彻实施,目前,淅川县烟草公司在对待待岗职工的问题上有了“松动”,提出了按照不同类型对待岗职工分别解决300元左右的“生活费”,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今没有得到落实,但这毕竟与以前的“一毛不拔”有了很大的进步。当然,这里也有上访人不断争取的原因。据上访人从多种渠道获得的近期领导签批显示:2007年5月21日,河南省烟草局秦留拽副局长批示——所反映的问题情况复杂,南阳市局要高度重视,按照信访程序,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组织专门人员依法依规妥善处理。2007年5月23日,南阳市烟草局赵明山局长在接访后签批“请常组长牵头,信访、人事参加:首先责成淅川查清情况,上报处理意见,妥善处理,而后按要求上报省。2007年5月28日,主抓南阳市烟草局信访纪检的副局长常方又转批淅川烟草专卖局,内容为——转送淅川县烟草专卖局,按照信访程序,组织专门人员,依法规认真调查研究,妥善处理,并向市局及时报告。2007年8月14日,待岗职工阎玉芬、黄保军、王荣凡、杜伟四人二次到国家烟草局问政策时,信访处吴处长又重复了7月10日第一次接访的答复——你们回去找公司领导要求上班,你们主业没倒,他们38人上班就是政策,他们能上班你们也应该上班。并以“信访告字[2007]53号文的形式告知问题材料批转河南省烟草专卖局。据待岗人贾静宇说,2007年7月份,他与黄保军、戴建伟等到国家劳动保障部问政策时,信访处魏处长在看了上访材料和来访者叙述后认为,《淅川县烟草专卖局劳动服务公司职工安置方案》中对待岗职工按照破产企业的安置办法处理是错误的。“你们是全民合同制工人,他们就应该安置你们上班,而且你们主业还在正常运转。”
经过多次理性“碰撞”之后,淅川县烟草公司不但“不理睬政策”有了“松动”,而且拿出了按照“三产”解决的方案,但待岗职工并不买帐。“我们不同意按照三产解决的理由是因为其他人与我们在同一张招工表上,他们能够在主业上却把我们按照副业的‘三产’对待,这是歧视行为,也与国家劳动人事政策不对号。”待岗职工戴建伟说。
何时解决?
去年11月2日上午,记者多次连线淅川县烟草局郭荣福局长,但一直无人接听。该局信访科长曹新卷在回答记者电话提问中称:“正在处理之中”,初步研究局里先每人每月支付生活费300元,但彻底的解决方案要等市局、省局批。记者随即拨通了南阳市烟草专卖局局长赵明山的电话,赵称,他们是“三产”人员,招他们为烟草工人后就搞了个实体企业,但不到一年就倒闭了,查不出当时是谁让他们来的,他们当中有的还在上班,有的进了领导岗位。当时招他们为全民合同制工人的文件是通过关系下的,147名当中,只有20多个人上过班,有的才几岁。“目前,这件事正在调查处理当中。”但在随后记者的追踪调查中,淅川县烟草公司的郭荣福局长以“正在开会”为由拒绝采访。
有关市场观察分析人士认为:淅川县烟草公司的问题折射出了垄断行业内部管理的种种弊端,以及历史遗留的“条条领导与块块领导的双双失控。”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发扬民主“揭盖子”,不要回避矛盾,按照政策和法律查处有关人员的违法行为,从而真正实现人事公开、政务公开,增强垄断行业执政办事的透明度,使《劳动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使劳动者权益真正得到应有的保护。
淅川县烟草公司问题的最终解决考验着决策者们的智慧和法律意识,也考验着和谐社会的人性和良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