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演出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鄢烈山在《南方周末》上皱起了眉头,嘟囔着说这可是文革的产物,是江青在文革期间请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看的剧目。鄢先生因此很是不满,认为,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年,还上演这等文革剧目,酸溜道:真不知今昔是何年。
要说鄢先生的文章,那是相当的好的,可要说这个观点,我以为那是相当的有问题的。不错,文革很极左(在《南方周末》的话语中,从来就是极左是很坏的论说,这不错。可不知何时能看到极右也是很坏的论说。),江青很糟糕,但是否那个年代出产的东西就一无是处呢?拿《红》剧来说,在思想上、艺术(包括音乐、编舞、表演等)上就一无是处呢?表现受压迫者争取解放的故事总没大错吧; 至于艺术表现上,如果没记错的话,中法文化交流年,该剧目可是交流的项目之一。想过去那崇尚自由、反抗压迫,讲究艺术的法国人不会是吃素的,大约也不受中共宣传部门管辖吧?何故就接受此等极左产物?
开放就应当允许多样。像“欢乐总动员”、“超女”等选秀娱乐节目,我本人不太喜欢,太闹,个别之处也有些低俗。但我从来不反对电视上这类节目。只要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能高兴甚至激情欢乐宣泄一把,于社会总体无碍,有什么不可,要皱眉头、指责乃至扣帽子呢?鄢先生可能会说:那《红》剧可是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呀!似乎那等场所演出的东西是某种政治象征、指标。可我也知道,作为国家最高政治议事中心的人民大会堂也已经相当商业化了,人们自然也作为改革开放的象征能接受,以致一些蒙人的商业项目也在这庄严殿堂发布。只要商业的失败自担后果,蒙人的伎俩能受到惩罚,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就文化节目说,只要不突破社会共识的道德、风俗、政治的底线,还是让老百姓自己选择吧。即使涉及文革背景的文艺节目,让老百姓包括年轻人自己评判选择吧,这也是一种和平竞赛——不允许各种文艺表现形式和平竞赛也是极左吧。是左的、假大空的,看了恶心自然会抛弃; 尚有可取之处,猎奇、激动乃至休闲一番何乐不可?鄢烈山不也落入泛意识形态化的思维吗?
照说,像鄢先生这样鼓吹改革开放的学者,和《南方周末》这样号称在其上可以“读懂中国”的媒体,应该有相当的视野,相当的胸怀,相当的包容,咋就那么小器呢?我也看不懂:今昔是何年。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