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和“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三十年之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似乎已经被关注民生所替代了。作为流行词来说,这种替代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流行词语多贴近生活和现实啊。关注民生是干部们的事情,懂了吗?您一大早见到一位朋友,朋友开口说“俺今儿个关注民生去了”。他,TMD一定是干部。懂了吗?关注民生这个词不是随便用的。够资格的、特定的人物才能把关注民生挂在嘴边。您向首长敬礼,首长说“同志们辛苦了”!您怎么回答?回答为人民服务还是关注民生?
为人民服务可以体现在各个层面,从领导到群众。现在,你如果看见一个清洁工说“师傅,您辛苦了”,他回答“俺这是在关注民生呢”!是不是很好笑?!
雷锋同志每年回来一次,来了就走,成了一种象征。而为人民服务也是一种象征的话,俺也怕关注民生也会成为一种摆设、一块招牌、一条幌子。
要说为人民服务那可是计划经济时代产物,比如各行各业都要学习雷锋、干部学焦裕禄。学什么,当然是学习他们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那时候医院学习白求恩,奉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为宗旨。市场经济了,医院的眼睛盯得是钱,无偿地为人民服务已然不现实了。医院总不能见死不救吧,于是医院的上级领导在关注民生的感召下会给与一定的补偿。补偿什么?钱。在关注民生的背后,钱,依然是关键的因素。就怕拿了钱还办不好事。
其实啊,雷锋同志的精神中,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里面包含了“八荣”里的绝大多数。为人民服务能不以热爱祖国为荣吗?为人民服务就是得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呀!
官僚机构形成以后,为人民服务变成关注民生不能说不是个创举。“四大班子”个个都不喊为人民服务了,因为人家的起点跟百姓不同了嘛。“四大班子”个个都在喊关注民生,就不知道是否是全心全意的了。
为干部制造的词,就是好听、好玩——不知道是否好用啊?
今天用点时间,写此小篇幅,是受到最近喊的震天响的关注民生的感染。有感而发而已,别无他图。
江湖人称老顽童
2008-2-21于南京
2008-3-14修改于南京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