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简历看70年代的真实事实!人民公社社员的劳动是有成果的!经济没有崩溃!
[ 韩强 ] 于2008-03-15 16:27:45
《湛江晚报》2007-10-05《彭丽媛谈幸福家庭生活》
---------------------------------------------
在陕北农村时,当地的老百姓有空就爱跑到习近平的土窑里,听他侃大山。习近平给父老乡亲讲大山外的世界,讲古今中外的事。村里人深深地爱上了他,老老少少都喜欢找习近平聊天。
习近平酷爱学习,白天干一天活,深夜还要在煤油灯下读书,读那些砖头一样厚的书。
1972年8月,习近平作为知青积极分子,被延川县抽调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路线教育”。1973年冬天,习近平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社员到寨子渠打坝,当时天寒地冻,打坝的河渠里冰块很厚,不处理掉,坝基不稳,春天一融化,坝就塌了,会劳民伤财。工地上,习近平做了下渠挖冰块的动员,可是寒冷刺骨,社员们没有行动。习近平二话不说,第一个跳进冰水里往外搬冰块。干了一阵,群众感动了,纷纷脱掉棉袄、棉裤下水干了起来。
习近平带领社员们日夜奋战,给村里打了十几个土坝,治理了好几条烂沟。习近平还给社员们大办沼气,解决烧柴问题。当时,陕西省政府有关部门曾专门到梁家河召开推广现场会。
1975年,习近平被推荐上清华大学,临走时,家家户户都请他吃饭。走的那天,全村人都没上山干活,排了很长很长的队送他上路,送了十多里,社员们还在送。习近平哭了,说:“你们对我这么好,我不想走,就在这里扎根农村一辈子吧。”一个和他非常要好的青年农民大声对他吼:“你快走,你上了清华大学,我们就有条件去北京,要不然去北京没有人管我们的饭。为了我们将来看北京,你非得走。”之后,送行的社员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些。但十几个年轻人一直步行60华里送习近平到县城,晚上又一同挤在国营旅馆的一间平房里打地铺睡。第二天,习近平带着社员们到照相馆照了纪念照。
========================================
第一,习近平带领社员们日夜奋战,给村里打了十几个土坝,治理了好几条烂沟。这反驳了所谓"大锅饭"(实际是挣工分)没有出路,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战天斗地!
第二,像习近平的优秀知识青年当时有不少!70年代的三北防护林,有知青的功劳!
第三,1975年,习近平被推荐上清华大学,实际是工农兵学员,53年出生,按当时7岁入学,应该是60年上小学,66年实际相当于小学6年级,习近平爱读书,靠自学成才,被农民推荐止大学,入学后刻苦学习!在志愿军的飞行员中,也有很多工农子弟努力学员,在朝鲜战场上立功!
如果相信事实,就会对70年代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