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果断、极富远见之中央的四万亿投资计划

陈修静 · 2008-11-12 · 来源:
应对经济危机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果断、极富远见之中央的四万亿投资计划

   

目前美国的次贷危机越演越烈,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会产生多大冲击,目前尚难以预料,但在其影响下,国际研究机构已纷纷预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8号发表半年度《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也称,美国经济事实上可能已经陷入了衰退,全球经济也正在面临七十年来最危险的经济危机。该报告说,自二00七年八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发生了金融危机,在过去的六个月中,这种危机不断恶化,危机在九月进入“动荡新阶段”。报告特别指出,这是一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冲击,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已经或接近于衰退”。

   

 11月9日 ,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日益严峻的关键时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波动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总额高达4万亿元的公共投资计划,其具体内容包括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会议最后还要求,政府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以保持经济平稳尽快发展。

   

在这方案出台之后,笔者是为之击节赞叹,这确实是一次重要时刻的关键性会议。通过此次会议,政府高层把对于目前经济情况纷杂的意见统一到极为正确、极具远见的扩大公共投资身上,从而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高度一致的共识,正式确立了政府在今后一个时期以扩大公共投资为主的反经济衰退的国家政策,并果断提出了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等原则。在一个国家经济发生波动的时候,政府首先要判断这是属于什么性质的波动,如果是属于某些具体行业抑或是小范围的正常波动,那么政府大可袖手旁观,让市场机制自身发挥调节作用。但是在面对总体性、大范围的经济波动的时候,此时政府就不能撒手不管,不仅要实施政策干预,而且干预措施的速度要快,下手要狠,力度要大,如此才能防止经济衰退的进一步恶化,大大减少经济波动的破坏力。历史经验证明,在很多的经济关键时刻,其实缺的并不是可供选择的经济政策,而是政府领导人的决心、果断和魄力,缺在不敢排除一些人士的阻挠和异议,缺在果断实施明确积极的政策干预的勇气,缺在没有实行挽狂澜于倾倒的魄力和铁腕,反而是首鼠两端、犹豫徘徊,错失大好的干预时机,结果铸成大错。

   

关于政府果断决策在经济危机初露苗头时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来看一则历史例子。在1987年10月19日里,美国股市发生里100多年最为剧烈的股市暴跌,以黑色星期一被载入史册,当天道琼斯指数下跌508点,下跌幅度达22%,是美国历史上股市当日跌幅最大的一天,一天内跌去的股票价值总额令人目瞪口呆,它是1929年华尔街大崩溃时跌去价值总额的两倍,混乱中,价值超过6亿美元的股票被抛售。在“黑色星期一”之前,股市就像“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前一样平静,格林斯潘在周一晨会后登机飞往达拉斯,次日那里他要举办一个演讲。据说在这次晨会中,美联储班子和各地央行的行长们已经有所警觉,会议记录显示曾经讨论了降低利率和注入流动性等应急措施。下午四点,格林斯潘在达拉斯走下飞机,一个惊慌失措的美联储官员告诉他,股市以暴跌508点收盘,格林斯潘立刻取消了预定的演讲,马上返身登机飞回华盛顿,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次日开盘前一个小时,格林斯潘发表了如下严肃、简要的声明:“联邦储备委员会,根据其国家中央银行的责任,今天重申它时刻准备着发挥其清偿来源的作用,以支撑经济和金融系统”。  

   

这个宣告大大消除了市场对于金融市场上的恐慌情绪,有助于投资者恢复市场信心,另一方面美联储通过各种工具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比如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窗口向市场注入高能货币;放松纽约分行证券信贷的规模和条件;延长美联储大额支付清算体系的营业时间;下调联邦基金利率80个基点等等。格林斯潘的积极救助行为很快使金融市场平静下来,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挽回了“黑色星期一”所遭受的全部损失,也让美国人民对他刮目相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这样评价当时的美联储的行为:“对这情况的反应,美联储在其最后贷款人能力范围之内,执行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保护功能。”,总之,美联储在此次危机中的果断决策和积极干预非常值得称赞,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初期,格林斯潘行动是如此之果断,如此之积极,并切实承担其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最后贷款人角色,从而有效地阻止了股市暴跌给金融市场带来的潜在威胁,消除了公众的金融恐慌情绪,维持了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从而避免了又一次金融危机的可能爆发。  

   

中央银行是国家金融的最后保护者的角色,而政府笔者认为应该起到整个经济的保护者的角色,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果断决策,可以说切实、积极承担起了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角色,有利于减轻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稳定国内投资者的信心,有利于保持经济的稳定运行。但是此消息在网上公布之后,笔者却令人诧异地看到了很多的批评质疑之声。有的人认为不能靠投资来拉动经济而应该靠消费需求,有的人认为不应该把钱浪费在基础建设上而是应该投在医疗、卫生及教育上面,有的人认为应该减税或者是把钱直接发放,还有的人认为会导致通货膨胀问题,甚至有些人认为政府扩大投资以干预经济做法本身就是无效的,反而会带来很大的如贪污腐败的负面作用,意见众多、诸如此类。

   

但是笔者认为这些意见根本是站不住脚的,有些也是对政府扩大公共投资计划的误读。就一般意义上来讲,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有出口、投资和消费三架马车,但是目前全球经济阵阵寒意的形势下,要想继续扩大出口显然是极不现实,而且即将上台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看来对中国的态度不善,其正式上台之后估计会对中国经济采取更加严厉的外贸打压措施,中国在接下来肯定会面临着与当年日本一样的困境,即出口增长型经济难以继续维持下去。这点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影响,笔者认为还需要持续观察。

   

消费则在短期内变化不明显,相对于投资具有稳定性,根据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假说理论,人们的消费支出更多的是取决于永久性收入,而不是偶然所得的“暂时性收入”,因此在人们永久性收入没有明显变化以前,即经济没有发生大的改善以前,减税或者是直接发放红包是无法明显提高消费需求。如果为了刺激内需,政府出台鼓励老百姓提前消费、负债消费的政策,那也是涸泽而渔的做法,难道还没有吃过美国鼓励超前消费所导致的次贷危机的苦头吗?既然消费支出取决于永久性收入即经济发展水平,而在短期内,经济发展水平显然不会明显增长,这在经济衰退之中尤其明显,那么把希望寄托与人们增加消费需求身上是同样纸上谈兵,画饼充饥而已。

   

相对出口和消费这两架难以掌握的马车,政府在短期内唯一可以有效影响的只有公共投资了,在经济面临衰退和外部不利冲击的严峻时候,政府如果不马上启动大规模的公共基础建设,扩大内需,难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难道真要政府像自由学派所建议的那样,面对经济衰退最好的措施就是袖手旁观、放任不管,蒙头睡觉去吗?至于还有些人认为无法依靠投资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是的,笔者承认这个说法的真实性,但是认为这是对公共投资的误读,公共投资根本就无法单独承担其维持经济长期增长的角色,不然岂不是说政府只要一直保持高投资,就可以促使经济实现源源不断地增长了?

其实政府扩大公共投资起得的只是反经济衰退、减轻衰退破坏力的作用,而根本无法承担得其如此巨大的经济增长之神的角色。自从凯恩斯提出了以扩大投资为主的反经济衰退的凯恩斯式政策以来,历史经验证明,最好的反经济衰退政策依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辅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在经济衰退中,相对消费品行业,资本品行业的波动往往更为剧烈,因此受经济衰退影响最大的是诸如钢铁、建材、重型机械制造等重资本行业,而此时政府扩大公共投资,启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恰恰为这些资本品行业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减少了资产行业短期内剧烈波动的危害,有助于保持资本行业的稳定及整个经济的稳定。而一旦经济景气有所恢复,市场总需求渐渐旺盛起来了,经济又重新开始步入繁荣的上升轨道,那么政府的投资支出计划自然就可以功成身退,政府干预退居台后,再次让位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起资源配置的作用。

至于一些网友关心的在大规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可能带来的腐败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值得政府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不过它显然与启动大规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无关,二者不可混为一谈。还有就是不少人担心的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担心政府可能通过多印钞票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从而导致通货膨胀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完全过于忧虑了,因为政府对如此简单的道理不可能没有认知,谁也不敢、也肯定不会通过开动印钞机的方法来筹集资金,因为这会直接导致爆发恶性通货膨胀问题,如此一来,在经济衰退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却马上出现了另一个让人头痛、老百姓怨声载道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到时候谁来承担责任?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笔者认为完全是天方夜谭!至于大规模公共建设资金来源,笔者估计政府绝不可能通过开动印钞机的方式,而是会主要通过财政收入、国债方式及银行贷款方式来筹集建设资金,

   

遥想当年罗斯福、希特勒所实行的让美、德两国安然地渡过了西方经济大萧条的政策,其本质无非投资二字,这也正是凯恩斯反经济周期理论的精华所在。而现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无不启动大规模的公共设施建设计划,以应对经济衰退的危险。相对于这些发达国家而言,由于中国的发展程度较低,人均资本的拥有量更少,因而资本的利用效率相对也就更高,启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理由更加充分。毕竟像我们这样一个国土面积辽阔的发展程度低的大国里,亟需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设施还相当多,它们也往往具有很好的公共利益,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增进经济运行效率,比如建设全国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水库及管道建设工程、环境改善工程、农村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卫生教育设施等等。

   

笔者认为在此次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利设施极其相关附属设施的建设应该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政府应该乘此机会大力完善我国的各项供水公共设施,继续修建完善修理大中型水库及城市的供水管道排污管道,切实保护我国的水资源,保障未来的我国社会公众对干净水源的要求。由于水资源在未来世界可预见的无可置疑的极端重要性,再加上我国人均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局面,这一项系统性的基础设施的成功实施,完全可以说是对于中华民族一件利在当代、利惠千秋的大好事。秦国之李冰在四川修建了都江堰这一水利设施,普惠四川盆地千余年,成就了一块天府之国的福地,现在的政府更应该有这样的预见性和胆魄。由于水库等水利设施建设工期长,投资数额巨大,我们绝不能等到哪天水资源短缺了,老百姓喝不上干净的水源了,再匆匆忙忙上马建设。而且水库等保护性水源地建成之后不仅社会效益显著,既可以蓄水调洪,又可以涵养植被,甚至可以数世纪内惠民惠国,保障未来中国老百姓上百年内的对于水资源的需求,真可算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谁对此有异议,只能说明他的脑袋有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目前政府果断启动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是个正确、英明、极具远见的做法,基于现行的经济理论,实在很难再找出比它更好的办法了,在此方案出台之后,由于种种误解网上出现了一些反对声浪,笔者实在继续保持沉默了,因此笔者不得不站出来为它大声叫好!为政府的果断出手大声叫好!更为领导人的挽狂澜于倾倒的魄力和铁腕叫好!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2. 星话大白|越南
  3.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4.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5.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6.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7.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8.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9.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10.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7.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