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不是一个整体
郭 剑
三十年改革是一个整体,这是一种错觉。
三十年的改革有两个不同质的阶段, 一个是改革探索阶段,一个是探索后阶段。时间上的分水岭大概在93年到94年这个时期。在探索阶段,主观上是真心为大多数人民服务的,客观上则是在各种名义下进行着资本的原始积累;这种资本的原始积累进行到一定阶段后,主观上为大多数人民服务的探索阶段就结束了,改革进入到一个自觉为资本服务的阶段,即探索后阶段。在探索后阶段,资本开始以它自己的逻辑为自己开路。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一旦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即它形成了它自己的生产方式并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后,它就会甩开它的出身,按照与它的出身有着不同的质的本性来展开它的逻辑。资本的史前阶段与资本逻辑展开的阶段是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在我们反思近三十年的中国的经济社会变化时,认清资本的史前阶段和逻辑展开阶段的区别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此,“三十年改革”是一个假主词。总设计师的作用主要在改革探索阶段。在探索后阶段,资本人格的化身资本家已替代了他,并且这个替代与他的年迈和去世无关,这个替代是历史的规律在起作用。
故而,从今天来看,总设计师被“三十年”这个词绑架了,这个绑架是一场历时二十年的意识形态领域的阴谋。资本家们及他们的同谋们借用总设计师为资本的逻辑服务,等到资本在经济和社会中拥有“绝对”优势时,资本的意识形态就要露出它自己的面目。
《零八宪章》就是资本的意识形态的最集中和最精炼的表达和表现。
然而,中国的资本的最大的敌人——人民和毛泽东思想即人民的意识形态的最集中和最精炼的表达和表现——让资本有所忌惮,因此,资本仍要用“三十年改革”这个主词为资本再送一段路。此刻,它正在卖力的上演着。
左派的任务是要从理论上揭穿“三十年改革”这个假主词,从理论上和现实上揭露资本的逻辑和本质,不要在资本的意识形态迷雾中被牵着鼻子走。
驱散资本的意识形态迷雾的只能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人民。
我们首先要进行的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斗争。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