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中“包下来,包到底”的政策是不是很英明?
宋公明
在纪念西藏农奴获得解放五十周年的日子里,人们不能不再次想起一个伟人--毛泽东。当年的农奴无法不深情地怀念毛泽东,因为是他领导的共产党和解放军平息了叛乱,解放了百万农奴;大多数开明的农奴主和上层人士也发自内心的感激毛泽东,因为是毛泽东的民族政策使们摆脱了愚味和落后走向了新生;只有少数反动农奴主和叛乱分子痛恨毛泽东,因为他们以为是毛泽东使他们失去了为所欲为奢侈无度的生活。至于某些精英和网托反毛,则说明他们和反动农奴主是同类项。
西藏的农奴制度有上千年的历史,其残暴,野蛮,黑暗,落后,为世所罕见。西方在19世纪中叶之后,纷纷废除了农奴制,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进步。而西藏,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性,政教合一的稳固性,历代中央政权的软弱性等等多种因素,直到解放后,仍然保留着农奴制。然而这种极其野蛮落后的制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难以为继了。西藏上层的一些开明人士和先进分子已经认识到,这种状况再不改变,藏族将被远远抛在世界文明潮流的后面,自行走向消亡。正如毛泽东对达赖所说,“你们一百二十万人里头,有八万喇嘛,这八万喇嘛是不生产的,一不生产物质,二不生产人。你看,就神职人员来说,基督教是允许结婚的,回教是允许结婚的,天主教是不允许结婚的。西藏的喇嘛也不能结婚,不生产人。同时,喇嘛要从事生产,搞农业,搞工业,这样才可以维持长久。”这是实实在在从根本上为西藏民族着想。道理很简单,一不生产物质,二不生产人口,这个民族怎么能发展呢?
毛泽东对西藏问题的讲话,可谓既实事求是,通情达理,又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他说,“对那些站在进步方面主张改革的革命的贵族,以及还不那么革命、站在中间动动摇摇但不站在反革命方面的中间派,我们采取什么态度呢?我个人的意见是:对于他们的土地、他们的庄园,是不是可以用我们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办法,即实行赎买政策,使他们不吃亏。比如我们中央人民政府把他们的生活包下来,你横直剥削农奴也是得到那么一点,中央政府也给你那么一点,你为什么一定要剥削农奴才舒服呢?”“总而言之,只要是不站在反革命那边的,我们不使他吃亏,就是照我们现在对待资本家的办法。并且,他这一辈子我们都包到底。资本家也是一辈子包到底。几年定息过后,你得包下去,你得给他工作,你得给他薪水,你得给他就业,一辈子都包下去。这样一来,农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得到了土地,农民就不恨这些贵族了,仇恨就逐渐解开了。”
这两段话,是毛泽东主席在第十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说的,可谓语重心长,感人至深。在做为国家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他是以提出“个人意见”的方式,用“是不是”这样的商量口吻,和大家共商国是。他把道理说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逻辑严密,全面深刻。他提出的这种“包下来,包到底”的政策,既解放了广大农奴,又给农奴主一条获得新生的光明出路,是化解仇恨,消除矛盾的最佳方式。民主改革之后,过去的庄园主和农奴一起在自治区政府中任职共事,这就是这种政策产生的奇迹。农奴获得了解放,农奴主也获得了新生,而且能够和谐相处,这难道不是民族最大的幸事吗?
包下来,包到底,这是博大胞怀,菩萨心肠,既将阶级仇恨化解,又使民族矛盾消除,无怪乎藏族同胞无论是农奴还是农奴主,无论是僧是俗,都无限深情地怀念着毛泽东。
对于包下来,包到底的政策,在今天看来,确实让人感慨。当年对国民党政权的政府人员,对资本家,对农奴主,都实行了包下来的政策,能工作的给工作,不能工作的养起来,一包到底。这才是最大的人性化,最大的维护人权。而有些自已承认是右派的精英,一方面用假想的夸大的歪曲的伤痕文学来丑化那个时代,另一方面又以刁钻的借口残忍地让数以千万的职工下岗,剥夺了他们的工作权利,人为地制造两极分化,酿成大量的人间悲剧,却口中还念叨着什么人权,还讲什么人性化,什么普世价值,岂不是让人好笑么?同样是改革,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把工农打回弱势群体,富人和精英的日子就好过吗?只怕是又坐到火山口上了。为何仇富的烈火越烧越凶?为什么群体事件层出不穷?社会想和谐稳定而不得,这笔账迟早总是要清算的吧?
2009-3-29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