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几个刻骨铭心的时刻。1976年,对当时的每一位中国人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周恩来、朱德相继去世,随后唐山大地震、毛主席撒手人寰。在这地动山摇、泪洗华夏的年代,有几个使我终生难忘的片段,从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共和国的成长轨迹。不妨记录下来,以励志。
一。 同学罹难,我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1976年的暑假和往常的假期一样,同学们各自买好了回家的车票,成群结伙地奔向火车站,我和唐山一个叫马建伟的同学一起进了候车室。在候车的时候他告诉我;“主任不想让我回,要我照看宿舍,我才不呢,得回家看老妈妈。”
马建伟是部队学员,爸爸是部队高级干部,但已因病去世,妈妈是唐山地委宣传部的干部,他是这个家庭中惟一的男孩,和妈妈感情特别好,一提起妈妈,从眉毛里都能看出他的骄傲与满足。
我们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7月27日傍晚,由于天气异常闷热而不能入睡,我就和自己家的两个弟弟逮了会儿知了(蝉),大约在23点就有些困了,于是,打开窗户,哥儿仨在说说笑笑中进入了梦乡。睡梦中突然感到床铺剧烈颤动,并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劲头,我大喊一声:“地震了!”在起身的同时,拉住了一个弟弟的手,随即从窗户跳了出去,然后抱住了院内的一棵树。这惊心动魄的一瞬,定格在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
天明后,得知震中在唐山(下图是地震后的唐山市)。于是想起了回家看妈妈的马建伟,很想打探一下他的消息,但当时通讯条件不具备,没能如愿。暑假开学时,张家口一个陈姓同学路过唐山,找到了马妈妈,得知马建伟已经在这场地震中罹难了。马妈妈还告诉陈同学,儿子本来是可以得救的,但她当时没有先救儿子,而是先去了地委接受组织给的任务,马建伟是到飞机场后才离世的,她没有看儿子最后一眼,是姐姐送他走的。
从马妈妈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她虽略带自责,但并没有后悔,她说:“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不能先考虑自己!”多么感人的话语啊!当同学们听了陈同学的讲述后,很多人都哭了,其中也包括我。
一位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党员,在儿子面临生与死的时刻,她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她心里装的是更多的灾民,装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马妈妈把一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护理伤员,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暑假开学后,我们经过短暂培训,立刻被安排到附属医院护理唐山伤病员。第一天,医院安排我去飞机场接伤员,当时我想,伤员一定是憔悴不堪并不时发出呻吟的痛苦面容。但在看到伤员的那一刻,我发现我错了。在打开舱门的时候,里面传出的是阵阵口号声--“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我发现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泪珠,在抬他们上救护车的时候,他们仍然不停地喊:“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如此场面,我真得被唐山伤员的顽强意志和感恩之心所感动,使我的泪水也几乎夺眶而出。
我护理的伤员全部都是截瘫,每小时都要为他们翻身按摩,用樟脑酊给他们擦背。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没有一个伤员发出痛苦的呻吟,后来才明白,他们在最痛苦的时候总是以歌声掩盖,所以,当我们听到“社会主义好”、“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的歌声后就赶紧去问个究竟并妥善处理。
记得有位姓赵的伤员,他说喜欢吹竹笛,医院给他送了一只。有一天,我们说:“小赵,吹一首。”小赵立刻板着脸说:“以后不要叫我小赵,我从今天改姓名,姓党,因为是共产党给了我新生命,以后你们就叫我党育新好了。”
当时那个年代,我们是70%细粮,肉、蛋定量供应。可伤员的伙食没有受到定量指标限制,肉、蛋每餐必有,细粮更是细上加细。我们在为他们打饭、喂饭的时候,真有垂涎欲滴的感觉,但从没有想过替他们吃一口。
伤员中,有60多岁的老人,也有10几岁的孩子。闲暇时,老人常把我们叫到床边,给我们讲万恶的旧社会、讲共产党好、讲毛主席亲,以新旧对比的方式讲祖国的强盛和人民地位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在护理伤员的过程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共产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三。毛主席逝世,我感觉天就要塌了。
9月初,我们结束了护理工作(由其他专业同学接替)到距离学校50公里外的一个小山村“开门办学”。9月9日下午,山区的有线广播突然传出哀乐声,同学们立刻驻足聆听。当听到讣告后,周围的一切好像都凝固了,同学、村民都定格在了这一刻,除了纸喇叭的声音,其他声音全都消失了。然而,就在讣告即将播完的时候,有位女同学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唤--“毛主席”!这一声呼唤,就好像山村响过的惊雷一般,打破了寂静的环境,在山野间回荡,毛主席、毛-主-席、毛--主--席!......。
片刻,男同学蹲在石板上埋下了头,女同学抱在一起失声痛哭;山区街头的村民更像雕塑般纹丝不动的站在那里,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也希望是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于是,一遍一遍地收听着喇叭里传出的声音,直到相信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是千真万确。
听完广播后,同学们立刻研究悼念毛主席的方式?经讨论,决定先利用山区的松柏扎一大的花圈,男同学上山采松柏,女同学买纸扎花。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制作,一个高两米多的大花圈作成了(见下图)。
这夜我回去的很晚,可房东老大爷还蹲在自家门口吸烟,见了我,他叹息道:“毛主席走了,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是啊,我也有天踏地陷的感觉。为什么?因为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情太深厚了,不是爹娘,胜似爹娘啊!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老人家的培育,我们祖国的每项进步都离不开他老人家的指点;毛主席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人民的主心骨,毛主席的恩情永远诉不尽、还不完!在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的时刻,老人家走了,中国以后向哪里去呢?将来还有这样替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的领袖吗?心里真的没底了。
这一夜,我想了很多很多,想到在举国悲哀的日子,我们不能在这个小山村独自开展悼念活动,要回到学校参加更大规模的行动,把自己对毛主席的哀思汇入更大的群体,使自己继承毛主席遗志的决心在更广范围得到昭示。
第二天,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班委并征求大家意见,结果有3/5多的同学支持我的想法--返回学校参加更大规模的悼念活动。但在汇报学校后,系领导说现在车辆紧张,主张就地悼念。
系领导的建议并没有被大部分同学所接受,于是,我们就采取了徒步回学校的办法。口号是:“毛主席两万五千里都走过来了,我们100里怕什么!”
路上,没有嬉笑,没有玩闹,一心想着保存体力,胜利完成这100里“长征”,渴了找山泉水,饿了向山民要几个茄子。行进40多里后,不少同学的脚上磨出了血泡,还有一个同学因疝气住进医院,并进行了手术治疗。
校方终于被我们的执着行为所感动,随后派车接迎。 到校后,我们没有休息,直接进入了悼念大厅,想的是尽快把泪水洒在这里、把决心留在这里、把心里的哀思表达在这里。
悼念词是我写的,也是由我含泪宣读的,在宣读悼念词的时候,同学们没有一个不哭的,就连在场的校领导也都掉下了眼泪。此情此景,包括那篇激情的悼念词,至今记忆犹新。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