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内需不足”还是“社会失衡”
——向经济学家求教
“内需不足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经济学家们如是说,很长时间以来也一直如此。这个论断成了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一把钥匙,于是,如何拉动内需就成了发展经济的关键。笔者几乎没有一点经济学知识,除了能手脚并用地数清自己手里那点人民币外,对复杂的经济学理论一听就头晕。但是,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笔者对“内需不足”的这个经济学命题还真有点疑惑,愿意在此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内需不足”是不是伪命题
笔者认为这是个伪命题,理由如下:
“伪”之一:“内需”者,国内老百姓“需要”之谓也。说今天中国的老百姓没有消费需求,或者是消费需求不旺盛,纯粹是欺人之谈。今天中国老百姓需要的东西多了,住房、医疗、教育以至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哪一宗哪一项都需要得到基本的保障,都需要得到切实的提高,问题是有钱吗?钱从何来?天下有多少病患承受不了医疗之费,有多少学子支付不起米薪之资,又有多少家庭徒对四壁而无家电之用。就在前天,焦点访谈还报道湖南的一个地方老百姓连个病都看不起。在笔者的故乡,无数农村百姓一旦疾患临身,只能全听天命,孩子读书读到初中一二年级就不再读下去的比比皆是。他们为什么这样?难道他们不需要华屋广厦,不需要良医猛药,不需要读书成长?都不是的,他们也有很多很多的渴望与需求,但是,囊中羞涩使这些需求全都只能如地下的岩浆。
“伪”之二:上面讲的只是中国人中的一部分,我们把他们称之为“老百姓”。还有另一部分,这部分人腰缠万贯、挥金如土,“内需”非常强劲,根本就不存在“不足”的问题。据报道,中国富豪的人数(标准是可投资资产超过100万美元)达到了36万多人,总财富达到了1.7亿美元,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富翁聚集地,这个数据有力地证明,中国的符号正在空前地发展壮大之中。但是,中国的富豪岂只是一个“富”字了得,他们还要炫富,还要斗富。现在,这些新贵族对名车豪宅、珠光宝气早就腻歪了,家外有家也乏味了,他们已经发展到用400万元买藏獒,用大沓百元人民币点烟的程度了,据说,上海的新贵族一家子一年的花费要达到750万元之巨,其奢其侈,连王恺和石崇也得自惭形秽。这样的消费水平,怎么可以说是“内需不足”呢?
二、是真的过剩还是相对过剩
东西卖不出去,产能过剩,这是所谓“内需不足”的直观表现。我们要问,中国的生产能力真有那么强大、东西多得都已经没人买了吗?肯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那么,为什么产品会卖不出去呢?看来,是财富结构出现了问题:有钱人拼命消费也买不了那么多,没有钱的人想消费却没有支付能力。中国社会财富流向问题早在2000年前后就已经开始明显倾斜,这些年变本加厉,至今社会财富布局已严重失衡。仅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例,号称有十四五万亿。但据测算,如果储蓄存款在100万以上的全国有200万人,50万——100万的全国有500万人,10万——50万的全国有800万人,合起来全国1500万人就占有了5——6万亿,去掉存款中公款私存的部分,黑钱还有一部分,真正摊到13亿普通老百姓头上的,人均几千元而已。这还是全国城乡的平均数而言,再去掉城市和东部比较富裕的那部分,真正摊到中西部农村老百姓那里人均会有几个钱呢?他们怎么可能敢打那些现代消费品的主意呢?能七拼八凑地维持个基本需求就已经很不错了,前提还得是家里没有病人,没有上大学读书的。这样一来,产品就要相对过剩了。相对过剩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在经济学领域具有什么样意义和影响,那咱可真的不敢置喙了。
三、强调“内需不足”会掩盖什么
相对过剩,说明社会财富分配与布局的失衡。于是,中国经济发展就不得不借助外力,就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外贸出口了。大量的社会劳动输送出去,换回来的是花花绿绿的美元,据说有2万亿之多。2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大概13亿中国人每个人应摊得1500多美元,以农村一家五人计,应该有7500美元。可实际上呢?绝大多数中国人连美元是什么摸样都没见过。这说明什么?说明2万亿美元所代表着劳动流失在外,被别人消费了。中国的富豪聚积了巨额的金钱,事实上也是聚积了人民的劳动,挥金如土的富豪所挥霍的,就是中国人民的血汗劳动。也许有人会说,富豪有钱,是他们挣来的。这是屁话!如果真正进行“按劳分配”的话,那些富豪劳动一百辈子也创造不出如此庞大的成就。他们凭借市场经济这个平台,通过资本(包括权利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个手段,用最新的利润生产方式,剥削占有了劳动人民的成果。剥削和占有,是造成生产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所谓的“内需不足”,不仅仅掩盖了对社会劳动占有的不均,更掩盖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削的本质,掩盖了在剥削下造成的社会结构失衡。
社会现实必然要产生相应的反响:中国人有“仇富”的心理,有人这样讲。似乎中国老百姓和钱有仇似的;还有一些“愤青”和“左派”,他们在中国又掀起了“毛泽东热”,他们热爱“极左”。这些人明明知道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却顾左右而言他。要知道,社会现象本应从生产领域寻找终极原因,这才是认真的态度。照笔者看来,还是不要讲什么“内需不足”比较好。不客气地说,一次次的所谓拉动内需,只是加剧了财富分配的失衡,不但没有缓解社会矛盾,反而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笔者以为,解决所谓“内需不足”,如果不从解放社会劳动,改革劳动占有方式入手,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结构失衡的现状。记得前几年河北有个孙大午,倡导农村劳动合作,也记得有国外学者建议中国发展新形势下的劳动与经济合作,类似与当年的合作社。这倒不失为一个治本的办法。需要警惕的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有顽强的自我修复机制,一旦结构失衡到一定程度,这种自我修复机制就将自动发挥作用。要知道,这真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