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早期的共产党人服气国民党的经济,要么是白痴,要么是别有用心
电影《建国大业》里有这样一组镜头,革命快胜利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搓商,一个“领导”说:“我们打仗打得过他们(指国民党),但搞经济,我们的确不如人家……(大意)”,其他几个“领导”连忙随声附和,似乎早期共产党人真的很服气国民党搞“经济建设”的能力似的。
稍有一点点头脑的人,便会判定电影中的情景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假如国民党的经济真的搞得“好”,那么,国民党何以会那么的不得人心?
假如早期共产党也真的认为国民党的经济搞得“好”,那么,共产党干嘛要花那么大力气来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假如全国人民也真的认为国民党的经济搞得“好”,那么,早期共产党怎么能够动员起那么多人,一起投身于推翻国民党的斗争?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思想潮流的上层建筑是必将与经济状况相适应的。如果,蒋介石的经济真的是成功的,是像《建国大业》中的中共“高层领导”认可的那样是“搞得好”的,那么,全国人民愤怒的讨蒋之声又从何而来?
你可以说讨蒋是早期共产党的“阴谋”,但如果国民党的经济真的是“好”的,或者搞得能够“将就”或者“说得过去”,那么,共产党讨蒋的“阴谋”又怎么能够由“星星之火”演变成滔天巨浪、直至冲垮了南京政权呢?
所以,在当时,全国人民不可能认为国民党的经济是“好”的;——因为,这将使人民丧失推翻国民党统治的动力;
早期共产党的普通干部、战士不可能认为国民党的经济是“好”的;——因为,共产党的宣传机构没有一天不在宣传国民党使中国经济“殖民化”、“垄断化”,使劳动人民贫困化;
就连国民党自己,估计也不会认为自己的经济是“好”的,否则,你很难想像,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国民党人心甘情愿地向共产党投诚。难道,他们都有病,偏偏喜欢“弃明投暗”?同时,如果国民党的经济真的搞得那么“好”,那么,也不至于小蒋在如此危机的关头,还要跑到上海“打老虎”,并最终黯然收兵。
既然如此,独独早期共产党的高层认为国民党的经济“搞得好”?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
上面洒家说的是逻辑:从逻辑上说,早期中共高层认为国民党的经济搞得“好”是无法服人的。下面,洒家再说说史实:美国记者写的《中国震撼世界》一书,详细地讲解了解放区(也就是共产党统治区)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生产恢复、社会稳定、生活改善。而这,也正是共产党势力在解放区得以不断壮大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正因如此,许多国统区的老百姓纷纷“偷渡”到解放区,正如大批进步青年当年蜂涌延安一样。这样的史实说明,早期共产党不仅打仗“行”,搞经济也“行”。而在国民党治下,统治了几十年,却连铁钉、火柴、煤油还要靠进口,分别被叫洋钉、洋火、洋油,这样的经济,何“行”之有?
早年的共产党高层,不是不可能说自己搞经济不行,——共产党人一贯讲究的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所以,毛泽东进北平的时候,说共产党人是“赶考”来了,而“赶考”,意味着勇敢而审慎地迎接一切的挑战,包括经济建设的挑战。
而要很好地应对经济建设的新挑战,共产党人一定是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的。但再虚心,也不代表着卓越、智慧的早期共产党高层会有病乱投医地向把国民经济搞得病入膏皇的国民党学习:国民党擅长的是赚钱、敛财,早期共产党要做的是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增强国力,完全是两股道上的车,早期的共产党高层怎么可能提出向国民党学习呢?洒家猜,如果早期的共产党高层在经济建设问题上提到了国民党,也一定是说这样的话:我们一定要充分记取国民党的教训,千万不要把整个国家变成资本家的乐园、人民的地狱,千万不要过分地依赖外国,千万不要把经济建设当成理财赚钱……。
所以,如果让洒家当编剧,那几句台词洒家一定会这样改:“仗总算是快打赢了,全面的经济建设还没有拉开大幕。我们手里的枪,要换成锤子和锄头喽。恐怕,要适应这一点变化,还需要一点儿时间啊!”听,洒家编的这几句台词,是不是比那帮家伙编得合理多了?
而“与时俱进”到今天,无论是谁再提向国民党学习,洒家都将不会再进行任何置疑。其实,聚敛那么多象征财富的外汇储备本来就是这种学习的结果:赚钱,已经成了某些人的既定目标,这与当年的国民政府,没什么本质区别。而把多少亿资金借给美国佬,这是连当年的国民政府也做不来的:国民政府,只有向美国佬借钱的份儿,怎么可能把钱借给美国佬呢?
尽管如此,洒家也并不认为单纯地比经济理论,早期共产党会比国民党强。国民党的高级管理人才,大都是喝过洋墨水的,所以,他们精于赚钱、精于理财,于是,他们很多人都“发”了,以至于最终形成了蒋、宋、孔、陈四大“经济集团”。
而早期共产党,难道甘愿拜国民党这样一个“loser”也就是美国人常说的“失败者”为师也大把地赚钱、精心地“理财”吗?不,早期共产党的想法很朴素:发展生产,丰富产品,保障供给。所以,他们不需要太高深的经济理论,他们只要有真心实意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心肠,就能保证解放区的经济比国统区的经济健康、纯洁了。——如果说国统区的四大家族是国家经济的毒瘤,那么,早期共产党必然是尽力避免培植这样的毒瘤的。
在洒家看来,科学的经济理论无非是一个工具,本身是冷冰冰而不具有阶级性的。但是,当它被不同的人掌握,于是阶级性产生了:有的人,是想用这个工具为老百姓服务;有的人,却只想用这个工具榨取老百姓。而这,也正是近年来我们的经济界虽然出现了那么多理论精英,但老百姓生活的压力反倒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之一:他们已经把他们的经济理论砍砸成大刀、长茅,目的就是以此分化、瓦解并奴役人民。我得承认,他们的确很成功。
但他们今天的成功说明不了当时的中共高层跟他们具有一样的想法。所以,《建国大业》的那组镜头很扯淡,扯得没有水平、没有深度,扯得经不起思考,扯得经不起推敲。
那位问了:既然那样的镜头如此荒诞不经,为什么能够大行其道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谎言重复了一千遍,的确会让一部分人觉得那可能就是真理。这个谎言就是:早期共产党不懂经济,毛泽东不懂经济。而他们编织这个谎言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否定早期共产党、否定毛泽东。这一点,洒家仍然承认,某些人做得的确也很成功。就洒家所见,绝不是一个两个人说那样的话,也绝不是一篇两篇文章说那样的话,还不是一本两本书说那样的话。相反,经济的、历史的、文艺的,各个领域都有人在重复着这一荒唐论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流毒,不仅流散到报刊、广播、电视、书籍,也深入到了一部分人的意识之中,变成了他们思想的误区、认识的误区,直至长成难以剜去的巨大癌肿。而《建国大业》呢,无非是一脉相承地继承了上述谎话、流言的衣钵,只是继承得拾人牙惠、继承得毫无新意、继承得毫无水准而已。
但再成功的谎言毕竟只能是谎言。所以,回到洒家正题:说早期的共产党人服气国民党的经济,要么是白痴,要么是别有用心!而白痴的话、别有用心者的话,从根本上讲是虚弱的、不可能具有强大战斗力的,这不,被洒家这个基本没什么经济知识的人只轻轻一刀,就割烂了它灿若桃花的无耻画皮。由此可见,它是多么地虚弱。
尽管洒家判断说早期的共产党人服气国民党的经济是白痴之论、是别有用心之论,但洒家也同时相信,也必然会有人坚决捍卫这一白痴之论、别有用心之论,并脸不红心不虚地继续大肆兜售。而洒家呢,则什么也不做,只搬个小板凳,晒着暖暖的太阳,乐呵呵地继续欣赏小丑们的表演,——不管他是在舞台上,还是在论坛里。
好了,谁先粉墨登场?洒家已经搬好了小板登哦。
01/01/2010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