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首歌特别流行,一到五一国庆什么的就会播放,就像以前的“文化大革命形势一片大好”那样。没错,就是宋祖英女士的《好日子》。“今天是个好日子”,明天又是个好日子,“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多好听的歌啊,咱们老百姓,真呀真高兴。可惜古语有云,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何况一个国家。自古以来,中国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注意,反之亦然。当然,我们也要原谅宋女士,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懂得辩证法。
中国历史的著名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之前都经历了长期的、残酷的乱世。例如春秋时代短短二百四十年间,大小战争二百九十七次,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一。三国时期人口减少了四分之三,连当时最大的军阀头子曹操也作诗叹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念之断人肠。”
久乱之际,人心思定。统治阶级也因为“天街踏尽公卿骨”的惨痛经历而有所收俭。因此历代改朝换代的时候,新政权往往能够一呼百应。文革后期,邓小平以整顿乱局为旗帜,迅速得到民众支持,原因也在于此。
但是,“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兴与衰,成与败,都是一转眼的事。盛世里就埋下了乱世的种子。唐玄宗酒席未终而有安史之乱,乾隆皇帝“十全老人”的光环还没有褪去,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就轰开了海疆。后人往往将失败的罪责归于个人,其实杨贵妃如何能为唐朝的由盛转衰负责,清朝的丧权辱国,也不是乾隆的自大无知所致。这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原因。
古语说得好,忧劳可以兴国,逸豫适足亡身。承平日久,人心必散。“开元盛世”之后,唐人普遍志得意满,放纵享乐。所以当胡人的战马杀到,已经完全不懂得反应了。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会懂的。所以毛泽东说文革要七八年来一次,而美国也隔几年就打一场仗。就算不打仗,也喜欢拍《独立日》、《后天》、《地火危城》、《龙卷风》之类去培训美国人民,几乎每一部危机电影都把自由女神毁灭一回,这在当代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三国演义》之所以好看就是由于这是一本讲危机和阴谋的书——开篇就写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不合。而现在那帮伪娘把《三国》拍成什么样子?讲董卓、吕布与貂蝉的三角恋,就花了十几集。有那爱好我不如看琼瑶。
以美国之强大,尚且要不断树立假想敌。但我们的国人则以稳定为最高原则,甚至承诺“不搞运动”。中国承平日久,从上到下早已不懂得危机是怎么一回事。连2.5万亿人民币打了水漂,尚且连个反对的声音都听不见,全顾着去bs净吞七弹的朝鲜队了。没有危机意识,实际上就是最大的危机。
久安必危的原因还不止于此。按照唯物主义的理论,总是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嘛。学过几天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历代王朝的解体,都源于土地兼并。土地兼并造成了土地的集中,而土地集中之后,大地主的压榨,更加剧了农民的破产,最终导致了历代的农民起义。不过很少有人问,为什么地主商人会如此热心兼并和买卖土地呢?尤其是到了王朝后期地价往往会从1两银子每亩,涨到50两,甚至100两一亩。而粮价反而比建国之初有所下降,所以,这时候花50两银子只能收获价值十几两的租子,投资回报率微乎其微,按理说就不太合算。地主商人为什么会干这种不划算的买卖?
我个人觉得可能有这样的因素:在经历了长久的和平(盛世)之后,地主商人手中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资本,形成了资本过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会把过剩的资本输到落后的国家,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因为那里资本少,工资低,地价较贱,原料也较便宜。但中国长期实行海禁,不鼓励海外投资,也不鼓励在国内发展实业。可是,过剩的资本总得寻找一个出路呀!特别是到了王朝后期,往往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汉代铸五铢钱,由于实际分量不足,就产生通货膨胀。后来铸的当十当百钱,也是通货膨胀的典型。明代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引起白银贬值、物价飞涨,崇祯帝整天哭穷,为了对付内忧外患,又只好加重税负,事情越发不可收拾。这实在不是崇祯的错,换别一个皇帝,也好不了多少。在此历史条件下,过剩资本就看上了土地。土地是好东西,不怕被烧掉,也不怕被抢,是对付通胀预期的好工具。所以土地就像今天的房子一样,脱离了它的使用价值,变成了赌场的筹码。土地就变成了钱生钱的工具。正是把土地这种基本生产资料当赌具来炒,造成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最后几百万上千万农民没有土地,不造反才怪呢。
各位看官,上面这段历史不是很熟悉呢?不错,在本朝,土地是不许买卖的。但我们聪明的精英,炒不了土地,还可以炒房子,一回事。房子不是拿来住的,是拿来炒的。据媒体报道,国家电网利用智能网络,在全国660个城市查出一个数据,总共有6540万套住宅电表读数连续6个月为零——这还不算投机性吗?房地产就是这么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看谁不好彩接最后一棒。企业家辛辛苦苦做了几年,每年5%的回报率,而且税越来越重,又出台个劳动法,汇率不断上升, 5%变成2%、3%。搞搞股票,还遇上个中石油。反而是两年以前不小心买的豪华别墅,一转眼就赚了一两千万。搞地产多好啊!所以怎么能怪企业有这种心态。因为中国投资的环境恶化,使得大家应该投资的钱不投资,而大量积累。
一般来说,在王朝后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奢侈之风。宋人是最文雅的,宋徽宗在皇帝里面算是艺术天分最高的,简直是天才儿童,不但爱好饮茶、蹴鞠、骑马、射箭,而且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兴趣浓厚,尤其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成就最高。宋徽宗还是奇石收藏家,他特别喜欢“英石”(出自我的家乡英德),采办“花石纲”,荟萃天下奇花异石,耗财无数,百姓怨声载道,最后是跟他同样爱好艺术的儿子一起被金人抓去跳土风舞了。清代中期又迎来了艺术热潮。由于有乾隆皇帝的亲自参与,民间的收藏风气也日盛,例如田黄石身价陡增是在清朝。据说乾隆皇帝梦见自己受到玉皇大帝的召见,玉帝赐给他一块黄色的石头,还赐给他“福寿田”三个大字。乾隆醒后,觉得这是一个祥瑞,但是却对“福寿田”三字百思不得其解。次日他在上朝之时,将梦境叙述出来让大臣们给自己圆梦。一位大臣禀告称“福寿田”是“福州、寿山、田黄石”之意,玉皇大帝赐给皇上您的一定是产于福州寿山的田黄石。乾隆龙颜大悦,从此,每年元旦祭天大礼中,都要在供案上供一块田黄石以祈求上苍保佑。此说一出,朝野上下竞相购以田黄石制印。既然田黄石喻上天所赐“多福多寿,王土广袤”,那么大清江山为上天所赐的观念,也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士人乃至苍头百姓了。这跟康熙梦与关羽对话然后大建关庙的故事如出一辙,可见统治者的帝王心术和良苦用心。我留意了一下,鸡血石、松花石、雨花石、鼻烟壶等许多收藏类别也是这个时期兴起的。甚至连玩不起这些珍品的八旗破落户们,也讲究溜个鸟、斗个蟋蟀什么的。没说的,盛世兴收藏嘛。按说这是好事,证明人们富裕了,买些古董,陶冶情操。可是,你去北京潘家园看看,摩肩接踵,有时挤得水泄不通,都为了艺术吗?那古董有几人懂得?无非是听说古董更能赚钱。这也是没办法,投资环境太恶劣了。这又回到我刚才所说的,奢侈品和艺术热潮,表面上看是个人行为,实际上也是资本过剩使然,跟土地兼并一回事。我国历史上收藏热有五次,其一为北宋宋徽宗时期,其二为晚明,其三为康熙盛世,其四为晚清到民国初年,其五为当代80年代未至今——你看看,都不是什么好时候啊。
投资经营环境越恶劣、腐败越严重,股价就越好、房价就越高、奢侈之风就越盛——直到崩盘为止。据说中情局有一个改变中国的阴谋,从1996年开始对中国发动总布局,其中包含以下重点:2008年通过金融危机让中国股市下挫直到崩盘。2010年让中国推广种植基因改变农作物。2012年让中国房地产崩盘。我是不信的,这也太高看山姆大叔了,搞垮中国的,只能是中国自己。假如2012年中国房地产真的崩盘,几十年来习惯于和平环境国人心理预期将严重受挫,一旦认识到股市楼市是泡沫,害怕被套,纷纷逃离。历史又将重演。
我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中国——哦,不对,上帝是西方人的,怎么会保佑我们呢?我们中国人是不信神的,曾经有一个神,也已经被拉下神坛几十年了。这可如何是好?
2010-6-23
http://show.cacbo.com/space.php?uid=404&do=blog&id=4739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