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真相”现在是一个很流行的词,它给揭露真相的人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又因为了解真相是获得真理的第一步,使得人们把掌握真相的人和掌握真理的人混为一谈。这样,知道真相的人也就以真理的拥有者自居,把自己想像成为大无畏的英雄,充满了比堂吉诃德更有豪迈的气概,所以,我们迎来了“揭露真相”的电闪雷鸣。
但是,这些英雄们没有想到,他们所说的真相其实正是假象,正如我们看到的真相是所有天体围绕地球旋转一样,他们恰恰被真相欺骗,在他们自认为找到真理的地方,其实只是通向真理的起点,因为他们没有想到,真相背后还有真相——本质。
所有仇恨毛的人,几乎都把这种感情建立在一种历史真相的基础上——三年大饥荒。虽然这不是唯一的理由,但至少也是最主要的理由之一。
三年饥荒的确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悲剧,而这个悲剧也的确发生在毛时代。但是如果要把饥荒和毛在逻辑上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证明毛时代必然会发生这种悲剧。那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果“反毛派”的确在逻辑上能够证明,毛执政必然会带来这种人间悲剧,那么真理的确在他们的手里。而毛也确实应该永远在中国的历史上消失。
现在,我们来尝试这个工作。
先来分析饥荒的起因。
有好几种原因,第一,大跃进,人们违背了自然科学的规律,导致粮食减产。第二,自然灾害。第三,给苏联还债。
干旱和洪水等恶劣气候造成的自然灾害可能会给粮食生产带来影响,但不致于造成大范围的饥荒。
给苏联还债,在多大程度上和饥荒有联系,还不能肯定。但是,它必定会加剧饥荒的剧烈程度,我们暂时不讨论它,先假设它与饥荒无关。
现在我们假定,饥荒是由大跃进造成的。
那么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提出“大跃进”这个口号?
传统的回答是,因为建国后连续几年的经济好转,使毛头脑发热,盲目乐观,认为可以提前进入共产主义。
根据这个解释,我们可以论断,毛发动大跃进的目的是早点进入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大同社会,所以,大跃进的目的不是造成饥荒——这个出发点我们要明白。
但是,这种解释也不大说得通,因为这不符合毛的性格特征。
“一穷二白”是毛对中国的经济状况下的论断,这说明他很清楚中国的生产力处于什么社会阶段,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国家的富强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新型的日本帝国主义从明冶维新到亚洲强国,也花了数十年的时间,区区8年的经济增长,并不赋予毛头脑发热的资本。
如果说毛会因为一点成绩而盲目乐观的话,那么他早就该乐观骄傲了。因为在毛的军事生涯里,可以说百战百胜。三次反围剿,胜利成果一次比一次大,他为什么没有骄傲呢?三大战役,战果辉煌,他为什么没有骄傲呢,了解军事历史的人都知道,毛最善于从一个战役导向另一个战役,一个胜利接一个胜利。
如果毛容易骄傲,那么在中共掌握国家政权之后,他最有理由骄傲了,可是,他反而提醒全党,不要做李自成。这一切都说明毛属于头脑清晰冷静的人。
即使按照诋毁毛的论点,说毛是一个玩弄权术的阴谋家,仍然不成立,因为 “玩弄权术”这个本领仍然要以头脑冷静为基础。奸雄曹操在此壁大战前踌躇满志,可是面对凤雏庞统的恭维,显得毫不在意,反而要求其指正自己的不足——奸雄也不是凡人能够担当的
俗话说,“本性难改”。“从小看到老”。一个人的性格会在各方面显露出来,在追溯毛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书生时代的慷慨激昂,面对强敌的镇定自若,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运筹帷幄,在《沁园春,雪》,我们还看到了帝王风采,可是,我们就是看不到一点点地沾沾自喜。
因为容易骄傲自满的人不可能成就伟业,伟业和骄傲自满的性格刚好矛盾。
所以,可以判断出,头脑发热不是大跃进的根本原因。
从动机和性格上都被排除了 是大跃进的原因,我们只好从当时中国所处的环境中去寻找。
从1950年到1958年的国内经济状况来看,工业迅猛发展,粮食产量持续上升,成绩喜人。但是从国际环境来看,情况越来越显得不容乐观。
在东面,台湾一直梦想光复大陆,在南面,和印度有边界之争。关键是北面,中苏交恶。
中苏交恶对两国的国际关系和国内政策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对中国来说,影响甚为重大,“苏联政府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中国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工业。
为什么发展工业对中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呢?
因为近代世界史就是一部工业国掠夺农业国的历史,只有拥有了坚船利炮才能掠夺他国资源,所以资本主义强国必定是工业强国,一个国家如果想获得真正的独立,一定要有强大的国防,而现代国防技术,又以现代工业为基础。
近代中国饱受屈辱和苦难,所以发展工业对它也就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什么受列强的欺辱,因为没有强大的国防,为什么国防力量弱小呢,缺乏工业基础。
为了加快工业建设,中国必须向苏联借鉴经验,可能有些朋友知道,当时在苏联的中国留学生中,有许多是中共派遣的技术间谍,我们有很多早期的工业图纸,是从苏联那里偷出来的,这些间谍有许多成了无名英雄。
中苏交恶,意味着我们必须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工业。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多了一个潜在的战略对手——苏联,而苏联是军事超级大国。
台湾问题,印度边界问题,中苏断交,这一切使中国的外部环境紧张起来,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如何应付?
关键的关键,就是比过去更加迅猛的发展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这就意味着 在工业方面比过去更多的投入。
发展工业意味着更多的工业材料,设备等资源流向工业领域,可是这些更多的资源从哪里来?中国既然不是工业国,自然也就不生产这些资源,即使生产,也必然不能满足迅猛发展的工业需求。结果只有到国外寻找,用我们的粮食到国际市场换回工业资源。
而一切现象都表明:我们的农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粮食。从1950到1958年的粮食增产不可能不给我们提供自信的基础:我们的粮食生产还有潜力可挖。
从国际环境来看,我们需要更快的发展工业,所以需要出口更多的粮食换回工业资源。从国内来看,我们也能够提供更多的粮食,连续8年的粮食增产使我们有这种信心。
一切为了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所以,大炼钢铁,同时,提高粮食的收购额。
大跃进由此产生了。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跃进并非因为毛出于盲目的乐观,而是紧张的周边形势使毛产生焦虑情绪,任何国家领导人,面对着这种严峻的国际形势,都不可能不焦虑。
因为大跃进而出现的饥荒现象,国内外有许多学者描述探讨,这里也就不重复介绍,但就几个问题讨论。
一种观点是:如果采用的当措施,死亡人数不会那么惊人。死亡人数是“反毛派”攻击毛的重炮之一。
我同意这个观点,假如单从救人命的角度出发,不会饿死多少人,也许不会发生饥荒。
因为任何一个社会制度里,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发展生产,为了持续发展,每年的劳动成果至少分为两大类,劳动基金和保险基金。
劳动基金用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补偿更新,简单的说,用于设备的维护更新和劳动者的生存。
保险基金则是为了应付意外的自然灾害而专门进行的物质储备。随着社会结构的精细化,这个储备也会被划分成不同的范畴。说粮食吧,一定会有战略储备粮,这种粮食平时不会动用,专门应付战争一旦爆发后的缺粮现象。
从各种消息可以得知,当时的军队没有挨饿,我们后来与印度交战,从我方战士的表现来看,三年饥荒里,我们战士的日常训练没有受到影响,士气十足。
从当时的工业成果来看,也是战绩辉煌,工业建设没有受到影响,工人即使挨饿。情况也不严重。
从高科技国防项目的成果来看,知识分子没有挨饿,实际上也不可能让他们挨饿,工业建设离不开他们。
挨饿的主要是农民。
能不能让农民不挨饿呢?可以,如果重点是救命,完全可以做到。或减轻出口粮的份额,或减少军粮的配额,或者让工人和知识份子也挨饿。
简单的说,只要我们减低工业发展的速度,只要我们在国防领域缩减规模,只要减少军队建设的开支,可以做到少死很多人。
可是周边的环境允许我们这样吗?印度一战,显示了我们的战斗力,原来中国遭受了饥荒,可军队还是凶猛。如果中国战败,结果会怎样?印度会不会得寸进尺。台湾呢?会不会反攻大陆。苏联呢,会不会趁火打劫。
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可是,没有发生正是以中国战胜为前提。而中国战胜,又是以保证国防建设为前提。
究竟在哪一个点上能找到最好的平衡,一方面,能保证我们的工业和军队建设不受影响,一方面,使受灾人数有所减轻。取得一个最优数值,这是书呆子的思维方式。社会科学不是实验室里的化学实验。
假如真的按照上诉方式减少死亡人数,那么,因为别的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会更多,国门一旦大开,战祸能导致多少死亡人口姑且不谈,最重要的是国家主权问题。
任何当权者都不会希望发生灾祸,可是,一旦灾祸来临,就要考虑,怎样使灾祸的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衡其利弊,权其轻重,这是执政者的首要任务。
是挽救一部分成员,还是挽救整个民族。这是对执政者眼光的考验,在二者必选其一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决断。
失地存人,地终可得,存地失人,人地两失,这是毛一贯的战略思维方式。
在周边环境严峻的情况下,在国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国家没有乱,国门没有开,国土没有失,能做到这些,就是胜利。
是非曲直留与后人评说,但是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他不可能不这样做。优先保护国防,这是最合理的选择。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跃进是当时国家周边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双重作用下之必然产物,由饥荒引起的受灾人数超出了在当时的国力范围。这的确是一个历史悲剧,也是当时无法避免的灾难。
以上讨论了大跃进的原因和饥荒时的决策问题。
现在我们离开历史环境,从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另一个命题:毛泽东执政是否必然会导致饥荒。
反毛派的最常见做法是,反复宣传饥荒造成的死亡人数,大肆渲染当时的“食人”现象,并以此为理由将毛时代全盘否定。
但是“食人”现象决不是普遍现象,用不着把它专门当作武器来进攻。
上述受灾现象只能说明,当时饥荒的严重程度,但是在逻辑上,不能和毛执政挂钩。
正常的逻辑是:因为受灾民众极度饥饿,所以出现了食人现象。
这种食人现象是因为饥饿而产生的,无论什么朝代,无论什么民族,只要爆发了严重的饥荒,就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我们不能因为在毛时代发生可上述现象,就得出下一个荒谬的结论:
因为毛执政,所以饥荒时会出现食人现象 。
或者另一个逻辑 :
因为毛执政,所以中国爆发饥荒
上述的逻辑荒谬不言自明,但是现在所有的反毛派都在利用这个逻辑否定毛。
明明是偶然的事件,可是他们却硬要在逻辑上变成必然的事件。
因为毛时代发生过饥荒,所以他们的逻辑就是:
因为毛执政,所以中国会爆发饥荒 。
按照这个逻辑,毛执政就成了饥荒的原因。
如果“因为毛执政,中国就会爆发饥荒”这个逻辑成立,那么它就一定要呈现出一种规律,也就是说,在毛执政时代,饥荒一定要重复爆发。那么我们要观察在整个毛时代时的中国经济状况,饥荒大都和粮食歉收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要考察毛时代的粮食生产情况。请看下表:
1950年 13213万吨
1951年 14369万吨
1952年 16392万吨
1953年 16683万吨
1954年 16952万吨
1955年 18394万吨
1956年 19275万吨
1957年 19505万吨
1958年 20000万吨
1959年 17000万吨
1960年 14350万吨
1961年 14750万吨
1962年 16000万吨
1963年 17000万吨
1964年 18750万吨
1965年 19453万吨
1966年 21400万吨
1967年 21782万吨
1968年 20906万吨
1969年 21097万吨
1970年 23996万吨
1971年 25014万吨
1972年 24048万吨
1973年 26494万吨
1974年 27527万吨
1975年 28452万吨
1976年 28631万吨
这个表格是从网上下载的,也许数字不是很准确,但是也能看出毛时代的经济走势。
1950年到1958年,粮食产量持续上扬,这和实际情况吻合。
1959年到1961年,粮食减产,这和饥荒吻合。
1962年到1976年毛逝世,粮食产量稳定上升。这和实际情况相吻合。
现在我们发现,在毛时代,粮食减产只出现过一次,虽然连续三年,但那只是同一件事,持续时间较长而已,其实我们自己也知道,在毛执政的27年里,只出现过一次饥荒——虽然时间持续三年。
这说明什么?说明饥荒在毛时代,完全是偶然的事件,偶然的事件是不能作为论据的,即使饥荒是由于政策的错误造成的,那么这个错误也是偶然的事件,在毛执政的27年里,饥荒并没有呈现规律性的爆发。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把毛执政和饥荒变成因果关系呢?
现在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金融常识,几乎没有人不明白股市中常说的大盘走势是什么意思。
如果把上述的粮食产量绘制成曲线,我想问各位,这条曲线的走势是上扬还是下跌?走高还走低,走强还是走弱?
1959年到1961年的减产,可以用现在的行话来说,是强烈震荡,可是摆脱震荡期后的走势呢,是向上还是向下?
从1950年的13213万吨一直走到1976年 28631万吨,请问:国家的粮食产量是呈上升还是下降?
这个问题,如果去问一个学龄儿童,他会马上答出来:上升
可是如果去问一个反毛派的经济学专家,他也许会去翻翻经济手册,然后回答:这种曲线,在某种情况下,要理解为下跌。
反毛派们,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你们一定要带上有色眼镜?
什么原因阻止你们客观的看待历史?
什么原因使你们永远只看见饥荒三年,而看不见上升的27年?
是什么原因使你们成为瞎子摸象里面的盲人?
是文革给你们带来的伤痛吗? 那就去批判文革,不要在饥荒上面做文章。
如果你们真的是出于爱惜生命,因为饥饿而死去的3千万人而痛心疾首的话,中国人口在1950年是5。5亿,1976年为9。3亿,增多的将近4亿人口足以使你们破涕为笑。
为了更加客观的认识毛时代的经济状况,我们再把毛时代和毛执政之前的中国饥荒频率相比较,海内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甚多,特专门从有关网站复制一份,与各位共享如下:
统计民国时期的大饥荒主要有:
1920-1921年华北四省区大饥荒:死1000多万人,灾民3000万(一说5000万)
1925年川黔湘鄂赣五省大饥荒,死人数不详。
1928-1930年北方八省大饥荒:死1300多万人
1931年饥荒:长江1931-1949年发生水灾11次,其中1931年、1937年两次水灾死人都超过14万人,1931年灾民1亿人,水灾后因饥饿、瘟疫而死亡的人数达300万人;
1934年全国大旱灾,导致饥荒,饿死过600万人。
1936年-1937年川甘大饥荒:受灾大约3700余万人。1936年至1937年四川大灾中饿死的人数,没有精确统计的数字,只能从当时的报纸上略知一二:四川万源县人口骤减三分之一。甘肃死人数目亦不详。
1941年广东大饥荒,死人数不详。
1942中原饥荒:仅河南一省就饿死300万人。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
1943年广东大饥荒,300万人冻饿而亡。
1945年东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东﹑浙江﹑福建﹑山西﹑广东﹑安徽﹑广西等省灾民达一千九百万人。
1946和1947南方大饥荒:两年间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
据推测,在民国38年间,除去战争原因,估计有2亿以上人口非正常死亡,死亡的原因是恶劣的生活条件。
以上数据精确程度无法考证,但是灾害的年代应该没有疑问。
考察民国所受的灾害,我们反而可以看出:饥荒呈规律性的反复。
再回头考察毛时代的中国,只发生一次饥荒,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据说,是因为袁隆平的功 劳。也可以看出,在毛时代,只要发现了根治饥荒的办法,就会立刻加以采纳推广。
只要对比49年前后的饥荒频率,难道不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吗?
毛时代的中国在迅速消灭饥荒,尽管这个妖魔从59年到61年出现过一次,但最终被消灭了。
谁要是在这些数据面前还不承认这一点,那他就是个睁眼瞎。我们和他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其实这些数据很容易找到,为什么反毛派们就是不愿意花时间去调查呢?
答案只有一个:他们本身就不想讲道理。
我们猜得对吗?真相英雄们?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