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以其雄才伟略和超人胆识亘古未有,无人能望其项背,无论现在和将来,他都装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世界大地:“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横空出世,阅尽人间春色。人类而今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试看天地翻覆,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毛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民族,改变了整个世界。卢森堡前首相托恩说:我们只能对善于使中国人民得到应有尊严的、举世无双的政治家毛泽东的功绩表示敬意。法国前总统蓬皮杜说:我有机会同你见面感到非常荣幸,因为你使世界改变了面貌。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回忆录中说……在毛泽东面前,毛泽东能主导一切谈话主题,只有他说话的份,我们只有听的份,就好像孙子聆听爷爷的教诲。美国《华盛顿邮报》香港分社社长马修斯撰文说;……毛泽东这个人在他领导的国家中所取得的成就,等于华盛顿、托马斯•佩因、托马斯·杰弗逊三人加起来的成就。然而,继承发扬毛泽东思想对于世界一体化乃至于全球化中的中国、世界文明的发展都具有伟大的启蒙意义。
一、毛泽东多次提出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及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伟大任务。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有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来与之相适应,发展社会主义的各项文化事业,对于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诞生时,毛泽东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毛泽东特别指出,“比方美国的国务卿艾奇逊之流,他们对于现代中国和现代世界的认识水平,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普通战士的水平之下。”毛泽东指出的这件事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社会现象和思想现象。那么这样一个思想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延安时期,毛泽东多次提出“发动一个启蒙运动”,“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不仅在党内搞,而且要在党外搞,在各根据地搞,还要在全国搞起来,为此他奋斗了一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界提出了一个关于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问题,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论点是,有学者把启蒙与革命对立起来,视二者水火不容,认为五四启蒙运动被中国革命运动打断了,要求现在恢复被中断已久的启蒙运动,搅得知识界思想界一时沸沸扬扬。这种观点是对历史的漠视与妄断。
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状况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毛泽东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对那时的情况最清楚。他在《新民主主义论》里作了这样的描述:“在中国文化战线或思想战线上,‘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构成了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在‘五四’以前,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西学与中学之争,都带着这种性质。那时的所谓学校、新学、西学,基本上都是资产阶级代表们所需要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说基本上,是说那中间还夹杂了许多中国的封建余毒在内)。在当时,这种所谓新学的思想,有同中国封建思想作斗争的革命作用,是替旧时期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服务的。可是,因为中国资产阶级的无力和世界已经进到帝国主义时代,这种资产阶级思想只能上阵打几个回合,就被外国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复古思想的反动同盟所打退了,被这个思想上的反动同盟军稍稍反攻,所谓新学,就偃旗息鼓,宣告退却,失了灵魂,而只剩下它的躯壳了。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在帝国主义时代,已经腐化,已经无力了,它的失败是必然的。”“‘五四’以后则不然。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由于中国政治生力军即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这个文化生力军,就以新的装束和新的武器,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军,摆开了自己的阵势,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进攻……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所谓“启蒙”,这个源于欧洲文艺复兴年代的概念,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说的是从愚昧和迷信的蒙蔽中解脱出来,它的历史内容曾是反封建的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但是,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发生就与欧洲大为不同了。它不但具有与欧洲相同的反封建的问题,而且更多了一个欧洲没有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问题,具有了更加广阔的社会内容。毛泽东说过这样一段动人的名言:“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不从这种“先生”的蒙蔽下解放出来,哪有中国人民的好心情啊!时间、地点、民族不同了,启蒙的内容和启蒙的任务也大不相同了。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民族,又处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比欧洲的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因为中国人民不仅要从封建主义的精神奴役下解放出来,还要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思想奴化下解放出来。这样的历史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中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表明,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启蒙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内容,而且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指导中国人民实现启蒙的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把启蒙运动进行到底。毛泽东是非常重视启蒙问题的。这源于他对中国近代史特别是对五四运动有着切身的体验和深入的研究。《新民主主义论》实际上也是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史的专著。从五四运动兴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就是继承了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启蒙运动的革命传统,并把这个运动推向了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波及各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是中国革命运动一种极其重要的形式,也是中国革命运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武装斗争的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依托革命的武装,在打击敌人和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伟大群众斗争中,共同实行对中国人民的革命发动和精神改造,形成了持久的、无比巨大的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运动,受众人数之多,覆盖社会阶层之广,社会效果之大,都是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的自发的文化活动无法比拟的。这就是为什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谈到从革命根据地发出的波及全国的启蒙运动,“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当年,“全国各地,远至海外的华侨”,一批又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克服重重险阻来到穷乡僻壤的延安,足见其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威力是多么的强烈,多么的巨大。城市青年知识分子投奔延安的举动,就是对那时各种启蒙活动的实际评价。所谓革命打断启蒙的观点,其错误就在于持这类观点的人没有研究,或许他们中的一些人压根就回避、否认革命本身就是最广大的、最持久、最深入、最具影响力的启蒙运动。
1942年2月1日 ,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发表了《整顿党的作风》的著名讲演。毛泽东结合自己学习文化的体会,号召广大工农干部一定要学习和掌握文化:“我们的工农干部要学理论,必须首先学文化。没有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就学不进去。学好了文化,随时都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我幼年没有进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校,学的是‘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套,这种学习的内容虽然陈旧了,但是对我也有好处,因为我识字便是从这里学来的。何况现在不是学的孔夫子,学的是新鲜的国语、历史、地理和自然常识,这些文化课学好了,到处有用。我们党中央现在着重要求工农干部学习文化,因为学了文化以后,政治、军事、经济哪一门都可学。否则工农干部虽有丰富经验,却没有学习理论的可能。”那时延安的文化启蒙和思想启蒙丰富多彩,是中国最具人文色彩、最有人情味儿的地方,要不怎么会吸引那么多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办报纸,办墙报,办学校,办各种训练班,举行各种文艺活动,秧歌、春联、歌曲、年画,好不热闹;经常召开大大小小的群众会议,有宣传讲卫生的,有倡导和评选模范家庭的,有讲科学知识破除迷信的,总之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动员了广大的农民参加了进来。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启蒙和思想启蒙的活动中,延安形成了两种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一个是普通教育,包括社会教育、识字教育;再一个是干部教育”。这两种教育“把整个边区变作一个大学校,每一个乡就是一个学校。所有的老百姓和干部都在这个大学校里学习生产,学习文化”。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文化活动,正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的思想启蒙做出的最扎扎实实的、最有成效的工作。难道这不是最基本的、最扎实的科学与民主的思想启蒙吗?!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活动里认识和学会了民主与科学。这样的活动是在打击和消灭日本侵略者,打倒蒋介石反动政府的革命战争中一点一滴地开展起来的,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思想认识深刻了,精神解放了,中国也改变了。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新中国诞生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普通战士对于现代中国和现代世界的认识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之流。毛泽东揭示的这一文化思想现象,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中国思想界应当认真研究这个思想现象,以期总结中国近现代思想演进的规律,找出推进当代中国思想进步的历史经验。
1、中国必将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正像列宁说的:“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毛泽东对于文化的重要性也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为我们留下了一句著名的箴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1944年10月,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会议上,毛泽东分析了边区的文化现状,要求文化工深人群众,与他们一起为扫除文盲而努力:“解放区的文化已经有了它的进步的方面,但是还有它的落后的方面。解放区已有人民的新文化,但是还有广大的封建遗迹。在一百五十万人口的陕甘宁边区内,还有一百多万文盲,两千个巫神,迷信思想还在影响广大的群众。这些都是群众脑子里的敌人。我们反对群众脑子里的敌人,常常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还要困难些。我们必须告诉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新中国的第一个建军节, 1950年8月1日 ,毛泽东做出了《军委关于在军队中实施文化教育的指示》,明确告诉全军并要求他们:“我全体人民解放军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国内革命战争的伟大任务。”“国家的伟大的经济建设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已经开始。今后人民解放军的任务,除必须解放西藏、台湾及剿灭残余土匪外,主要的就是要进行国防建设,准备对付帝国主义的可能侵略,维持国内治安,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参加国家的经济建设工作和其他工作……鉴于人民解放军的指挥员、战斗员一般的文化水平太低的情况,为了要完成伟大的新任务,就必须提高全体指挥员、战斗员的文化科学与技术水平,并从军队中培养大批的从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因此,中央决定,全军除执行规定的作战任务和生产任务外,必须在今后一个相当时期内着重学习文化,以提高文化为首要任务,使军队形成为一个巨大的学校,组织广大指挥员和战斗员,尤其是文化水平低的干部,参加文化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扫盲运动,就是从人民解放军开始的,军队首先掀起了学习文化的热潮,影响并带动了全国人民,而且坚持了很长的一个时期。 2004年9月28日 人民日报第十一版刊登了一幅历史照片,说的是山西省洪赵县 1955年12月5日 举行向文化大进军的群众大会,在一块很大的农村场院上,蹲着一大片头裹白羊肚手巾的村民,听台上的人讲话,号召农民群众向文化落后的现象宣战,不难看出村民对政府发动的文化扫盲是那么的兴奋与迫切。
毛泽东倡导的启蒙活动内容丰富,不但有文化识字的启蒙,科学知识的启蒙,还有思想理论的启蒙。延安时期,毛泽东发现,“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诸如此类。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在延安学了,到富县就不能应用。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这样一来,就在许多学生中造成了一种反常的心理,对中国问题反而无兴趣,对党的指示反而不重视,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 从 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怎么办呢?怎么改变这种状态呢?毛泽东提出,“我们要在党内发动一个启蒙运动,使我们同志的精神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蒙蔽中间解放出来,号召同志们对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加以抵制。”具有深远意义的延安整风运动就这样产生了。为此,毛泽东带领全党彻底改革了学习制度和学习方法,重新确定“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通过学习和整风,使全党同志认识到,“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怎样检验学习的效果呢?理论启蒙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呢?毛泽东确定了这样一套考核的标准:“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现在我们的党校也要定这个规矩,看一个学生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怎样看中国问题,有看得清楚的,有看不清楚的,有会看的,有不会看的,这样来分优劣,分好坏。”延安整风运动是全党一次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运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运动。通过这次广泛深入的学习运动,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民族化了,培养了中国人民关心政治和学习理论的兴趣。——就凭着这点,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翻身了。
启蒙要办的一件事情,是要大多数人学到先进的文化和理论,而且还要让人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如果与此相反,就决不是启蒙,甚至可能是欺骗。那么怎样才能让广大民众在学习文化和理论的时候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呢?几十年来,毛泽东深入探索,借鉴国内外经验,想了不少的办法。毛泽东办过工人夜校,办过农民运动讲习所,办过报刊,出版过通俗的文化读物和理论读物。在毛泽东实施的启蒙教育里有这样两条经验,也可以说是毛泽东启蒙运动的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毛泽东提出了“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提出,一确定,好比立了一块试金石,一块照妖镜,把真假启蒙搞了个水落石出,一清二楚,谁也别想在启蒙的招牌下藏污纳垢,坑蒙拐骗。从“为什么人的问题”里,毛泽东为启蒙运动确立一项基本的任务,即“唤起民众”;并把这任务交给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既然要唤起民众,那么就要“到工农民众中去,变为工农民众的宣传者和组织者”,由此引申出了“青年运动的方向”这样一个大问题。从而为青年知识分子的发展确定了这样一条政治原则:“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他们的最后分界仅仅在这一点,而不在乎口讲什么三民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革命者必定是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的。”
另一个是毛泽东提出并解决了“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即“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为普及和提高确定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和基本的原则,即无论普及还是提高,“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末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我们远不是随时都善于简单地、具体地、用群众所熟悉和懂得的形象来讲话。我们还没有能够抛弃背得烂熟的抽象的公式。事实上,你们只要瞧一瞧我们的传单、报纸、决议和提纲,就可以看到:这些东西常常是用这样的语言写成的,写得这样地艰深,甚至于我们党的干部都难于懂得,更用不着说普通工人了。”毛泽东要求,“应当学会不用书本上的公式而用为群众事业而奋斗的战士们的语言来和群众讲话”。由此,毛泽东深刻地揭示出这样一个真理,或者说确立了一条美学理论的原则:“领导中国前进的是革命的根据地,不是任何落后倒退的地方”,因此“愈是为革命根据地的群众而写的作品,才愈有全国意义”。这两条经验的推广,为启蒙运动增添了新的血液,赋予了新的活力,是对五四启蒙运动脱胎换骨的改造,从中诞生了由共产主义思想指导的、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新民主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可以说,恰恰是毛泽东的不懈努力,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但恢复了被“外国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复古思想的反动同盟”一再摧残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为之输入了新鲜血液,焕发了青春。今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和巨大影响,是源于当年毛泽东在延安启蒙运动中提出的那个震撼中国的口号——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毛泽东在论述中国新文化运动时,就阐明了新文化建设必须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基本方针。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当作国民文化的方针来说,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强调:“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的了。”毛泽东在这里强调的“共产主义思想”,是指“作为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和训练干部的共产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和世界观、方法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由于在社会的经济、政治中社会主义因素已经占了绝对优势,因而,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就更不能是什么别的思想或理论,而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文化虽然表现为多种类型和层次,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属性,但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是不可动摇的。毛泽东多次指出,让马克思主义牢牢地占领思想文化领域这块阵地,这就是我们的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文化才能得到大力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和帮助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这也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1、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经验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80年来,我们党高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替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形成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这个文化新军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无不发生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了中国任何历史时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继承发扬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的社会风气,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繁荣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社会主义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摆到了突出位置。早在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就提出了两个文明建设的重大纲领性口号,确立了两手抓的战略思想。同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四次文代会祝辞中,特别强调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后来又反复强调这个问题,形成了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反复强调: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建设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既搞经济持续发展,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完整地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新时期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转变,实现了从适应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深入人心,全民族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精神主旋律,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社会科学事业空前繁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对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2、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要努力掌握和发展各种现代传播手段,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实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有史以来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如果在思想文化领域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失去共同前进的政治思想基础,引起思想上的混乱。而思想上的混乱必然引起政治和社会的混乱。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首要任务,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文化建设方针、原则和政策。要对舆论宣传和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实行正确引导,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到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之中,用马克思主义牢固占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坚定不移地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坚持重在建设,就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引导为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对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一些复杂情况和深层次问题,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对那些事关政治方向、事关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分清是非。对违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要严肃批评,决不能听之任之。对那些腐朽没落的文化垃圾和生活方式,要坚决制止,决不能任其泛滥。
3、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正确规范。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必须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相统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相吻合,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适应。它既区别于我们党在战争年代形成的思想道德,也区别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思想道德,同伴生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西方思想道德更有着根本的区别。总结这些年来的实践,分析当前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是要在全党全社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许多事实证明,少数党员干部甚至中高级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迷失方向,违纪违法,有的甚至成为典型的腐败分子,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首先要围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着力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联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联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于放弃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而导致的严重挫折的沉痛教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是要在全社会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思想,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在社会生活中,要引导人们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要在全社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人们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
(3)是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规范。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必须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要在全社会积极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通过这些思想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树立把国家与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4、必须立足本国实际,继承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继承和借鉴是社会主义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列宁曾经说过,“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人类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而中华民族的文化更是以其延绵不绝的灿烂成果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在继承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只有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保持中国特色;只有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才能更好地面向世界,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旺盛活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仅有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借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立足本国国情、结合新的实践加以创新,使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难以代表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创新,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倡导和培育民族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
5、必须加强优秀精神产品的创作生产
作为12亿人口的大国,我们不仅要不断丰富精神产品的数量,更要注重提高精神产品的质量。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代表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优秀精神产品数量的多少,反映着文化发展整体态势,影响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多出精品力作,才能带动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要鼓励精神产品创作和生产部门多出有利于提高人民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抑制平庸、低劣精神产品的生产,坚决不出不健康的、有害的精神产品。
多出精品的关键是人才。文化大师越多,传世之作也越多,这是早已被中外文化史的发展所证实的客观规律。没有亚里士多德,就没有古希腊哲学的辉煌;没有莎士比亚,就没有西方戏剧发展的顶峰;没有孔子等诸子百家,就没有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思想的活跃期;没有李白、杜甫和苏轼,就没有把汉字汉语提高到至纯至美境地的唐诗、宋词。正是因为有了鲁迅、郭沫若等一代大师,中国的现代文学才有了时代的“呐喊”和前进的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必然是一个造就文化大师和传世之作的过程。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引导文化工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素养和艺术创作水平;深入实际,深入生活。自觉地在人民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力戒浮躁之气,刻苦磨砺艺术,努力用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优秀作品,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多出人才,多出精品,关键在于深化改革,调动广大文化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使精神产品的创作生产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化文化领域的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遵循精神产品创作生产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精神产品的生产,既要面向市场,又不能听任市场的自发选择;既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又不能放弃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社会责任。要加强对精神产品创作生产的宏观调控,把握导向,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力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要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制的、行政的手段,加强文化创作生产和文化市场管理;要利用财政、税收、信贷和价格等经济杠杆,重点扶持一批标志性的文化机构和重点文化项目,在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向、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大调控力度,使宏观环境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
世界民族发展史表明,任何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提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会极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一个近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更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只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将不同地域、党派、阶层的中华民族成员凝聚和团结起来。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这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和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精神风貌和民族精神的内涵。如果我们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而民族精神没有得到弘扬和培育,那么这也不能说完成了任务,这个小康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小康。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能否结合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大力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能否如期实现。我们常说古代神话是民族精神最早的体现。在我国的神话中,人们可以领略到盘古开天的气魄,女娲补天的艰辛,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的坚毅,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执著……中华民族古老的神话中已塑造了一系列劳动创造世界的开拓者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周易·乾·象传》以天象作比喻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自强不息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奋力前进。中华民族文化能够在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之后,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延续下来承传不绝,而且有所发展,有所前进。深究其中原因,就是因为有“自强不息”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它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进取,从而推动民族的发展前进。自强不息之所以成为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就在于它强调发挥自己的自觉能动性,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顽强奋斗;就在于它是一种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能够使人安不懈,险不惧,胜不骄,败不馁,锐意进取,永不满足,永不停步。正是在“自强不息”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的发展、进步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倡的自力更生,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建国以来,我们能够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奇迹,也与“自强不息”精神的鼓舞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环顾当今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了现代化的浪潮之中。经济全球化、交流网络化的大趋势已使文化的闭关自守几无可能;少数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正在同经济扩张、政治霸权和军事威慑结伴而来。而我国是一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工业化程度较低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要在一个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强盛国力,跻身世界民族之列,的确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因此,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当然重振中华民族精神,不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复制,也不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割裂,而应站在时代的高度,继承过去,展望未来,创造性地弘扬和构建自信自立、自强不息的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又体现当今时代特点的中华民族精神。但是,对“自强不息”精神的作用,我们也不能片面夸大,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如果过于夸大,就会以为只凭自己的力量,不与外界交往,就可以得到飞速发展,就会变得闭关自守。我们已经饱受闭关自守之苦,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仅靠“自强不息”就想追上世界文明前进的步伐是不现实的。
1、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条件
中华民族精神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哲学思想,毛泽东同志曾对“实事求是”从理论高度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说明。邓小平同志还将“实事求是”提到毛泽东思想精髓的高度加以论述。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对民族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只有弘扬和培育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当代世界的特点结合起来,我们才能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制定并坚决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才能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改革不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能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要求、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拓创新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今天,我们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任。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精神基石、精神动力、精神支柱到底是什么?这是新时期历史给我们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有些人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简单地理解为仅仅就是使人们富起来。这是很片面的。小康社会、民族复兴决不单纯是经济指标的完成,弘扬和培育昂扬奋进、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也应该是其重要战略任务。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他认为不能用经济建设取代精神文明建设,靠牺牲精神文明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一方面,它给传统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的一些弱点和不足也必然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不完善阶段,法制也还不够健全,且没有建立一套为国民所普遍接受的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一些党员身上传统民族精神少了,他们崇尚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对社会淡漠、对群众冷漠。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弘扬和培育开拓创新民族精神,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吸取现代文明的崭新内容,促进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真正使民族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为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2、艰苦创业、自觉献身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目标的重要途径
中华民族历来以刻苦耐劳而著称于世。“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传说,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不怕任何困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写照。中华民族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奋斗史。这一点在中国现代史上尤为突出。从宏观的角度看,由“五四”运动开始,历经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等不同革命阶段,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部壮丽史诗展开的过程也就是中华儿女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从微观角度看,上述过程中的许多事件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且以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为典型。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长征精神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动力。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要发扬光大。
要在我国目前的物质文化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其艰难困苦是不言而喻的。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这种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我们民族历来有把个人、家庭和民族、国家的利益看作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民族、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传统.。诚然,这种观念曾为统治者利用来为他们的既得利益服务。但是,在国家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关头,这种把国家民族命运摆在首位,重群体,轻个体,甚至为国家民族存亡不惜献出宝贵生命“舍生取义”的精神,其积极意义应给予充分的肯定。革命战争年代是这样,现代化建设时期也应如此。中国共产党要求自己的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这是对艰苦创业、自觉献身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弘扬。
3、宽厚和平的“和合”民族精神是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
宽厚仁义、崇尚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中华民族内部,我们要“宽”,通过“宽”来加强中华民族内部的亲和力。《周易·坤·象传》中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子夏日:“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古人所说的“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冤家宜解不宜结”等,都表示了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对于团结的推崇。古代汉语中,与今天人们所谓“团结”意思最为接近的概念是“和”。最为典型也是人们最熟知的说法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和衷共济”等。“和”的意思是相安、谐调,即不同的东西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中华民族的宽厚和平精神表现在,首先,在国际关系问题上,《尚书·尧曲》主张“协和万邦”。这种宽容精神,使中华民族酷爱和平,在长期的国际交往中,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其次,在民族关系问题上,正确的民族政策是中华民族宽容精神的生动体现。再次,在文化问题上,中华民族广撷百家,通融诸说,表现了博大的胸怀。如中国历史上的佛学东传、西学东渐,儒、佛、道诸家长期并行不悖等等,就是这种兼容精神的奇葩。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为和谐、和睦、和平、祥和之意,“合”指汇合、联合、融合等意。二者之结合——“和合”,便既有团结、协作的蕴意,又有融凝化的含意。从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古代的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一个个都没了踪影,只有在尘封的历史典籍中才可以读到它们的名字。而为什么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同样古老的大国,却巍然屹立、且青春焕发、生机勃勃?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和合”成一统,而其他国家却缺乏这种“和合”精神。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期,大一统格局无疑更加巩固和强大。当然“和合”不是无差异,无矛盾。史实有证:秦汉以来二千多年历史中,统一时间占三分之二,分裂时间占三分之一;统一是主流,也不是没有分裂。依据辩证观点,事物都是对立的统一,分、合乃事物的两个方面。“和合”思想的出现,正是反映了历史上人民切盼国家统一、民族和睦的愿望。现在,国家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事业发展,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国家尚未完全统一。香港、澳门业已回归祖国。而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的回归,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与全中国各族同胞未竞的事业和心愿。千百年以来.,普天之下的炎黄子孙都为自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反对分裂、动乱和内战,是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共同愿望。祖国统一是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继续繁荣,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是合乎民心,顺应潮流的,是对祖国和平统一民族精神的新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结构明晰和内在组成部分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告诉我们:伟大的共同理想基于伟大的共同事业;离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可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提示我们: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指导,就无法铸就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启迪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中国各族人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经深深地融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求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相一致,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
四、全球化环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而文化竞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特别是如何使优秀的文化资源变成现实的经济力与文化力,运用传统文化大力铸造民族精神,使这种文化精神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出凝聚的激励的作用。在现时代的新视野下,还应当看到全球化带来世界性交往关系的普遍化和经常化。然而,全球化本身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未知数,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其影响和作用就像一把利弊各具的双刃剑。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全球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也不可忽视全球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这样才能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当代文化发展的新形势。正视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严峻挑战,使我们看到,全球化将改变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迫使我们重新建设与文化传统相区别的新的文化体系;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在青年一代中造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蔓延,并将在长时间里对维系民族意识的传统文化起着销蚀作用,在侵害基本信仰中使我国隐存巨大的文化安全问题。应对全球化下的文化安全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又一项历史性任务。
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一般来说,往往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如何在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接纳现代性,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一种既适应现代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文化,形成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这一过程可能包括下面两种情形和一种完整的态度:第一,首先必须承认全球化时代文化主体是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全球化并不排斥和削弱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相反会在更大的发展空间体现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特色。第二,全球化时代文化的进步在于从民族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发展为前提,在世界现代化的推进中充分吸收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不存在对于一种文化的歧视和排斥。当世界还存在不同的民族和民族国家,并且在发展的前途和选择上存在完全不同的选择时,所谓“文化的趋同”就是一种伪命题,“文化的整合”就是一句空话。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预言,只有在消灭了一切阶级,由此也消灭了关于政治上层建筑的一切阶级性工具,并且消灭了商品与货币相联系的一切将人与人之间分隔开来的经济因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时候,只有到达人类理想的未来社会——共产主义,到那个时候,才可能把这一问题提到讨论的日程上。民族文化(包括作为民族历史源流的传统文化)是民族走向兴盛、走向现代化的原动力。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竞争的挤压下,民族文化必然要在夹缝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民族文化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道路,才能融汇到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大潮,取得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树立传统文化的民族自信心问题。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才能在世界上与多民族、多国别的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民族文化对于形成和保存民族特性,对于所在民族的生存和生活,社会的稳定和团结,文明的延续和推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对于凝聚着民族特征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绝不能抱以轻率的态度。“文化帝国主义”的宣传者总是在制造一种理论,把传统文化说成是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包袱,而走向现代化就意味着抛弃传统。这是一种误导。当代文化竞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特别是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以优秀的传统文化铸造民族文化之魂,在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中努力建设符合时代特点的新文化。
1、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未来走向
当今的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既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也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一个缺乏凝聚力的民族必然是一盘散沙,国力衰弱,最终会被淘汰。因此,未来民族凝聚力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决定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民族凝聚力在21世纪的基本走向,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民族凝聚力的政治性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民族的内聚力量,有着相当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受政治的影响;其二,民族凝聚力经常与政治力量相结合,成为凝聚民心的重要工具;其三,政治力量利用民族凝聚力的影响,可以为完成政治任务、实现祖国与民族的统一做出重要贡献。民族凝聚力政治性的增强,具体体现在先进的政党和先进的理论对民族凝聚力起着引导、激励和增强的作用。一个有所作为、充满生机活力的民族,必须有代表本民族在一定时期的前进方向的先进政党和先进思想。一个民族的先进政党和先进思想是一面旗帜,引导该国家、民族凝聚力的走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能否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成为凝聚着中华民族力量、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核心,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否以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基本经验就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国在2l世纪前进道路上的指导思想,对于凝聚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利用先进政治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不但是党的纯洁性、科学性、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确立并实施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篇章。这条基本路线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大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性,使中华民族有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宽广视野,有了海纳百川、实现大团结的博大胸襟,有了海内外中国人齐心协力振兴中华的空前局面。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民族凝聚力也进一步增强。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经受得起20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风波的冲击,才能战胜1998年的特大洪水,才能顶住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正因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资料,人民生活富裕了,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地位才得以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极大提高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效地调动起海外华人建设祖国的热情。散布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纷纷投身中国内地建设,带来大量项目和资金,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经济发展和民族凝聚力的相互作用不断增强,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未来走向的重要特征,而且这个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向我们提出,一定要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只有经济实力的增强,才有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财大才能气粗,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反对在国际事务中搞实力政策,但我们自己必须有实力。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工作,去奋斗。全党全国都要坚决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埋头苦干,艰苦创业,把我国的经济搞上去,把我国的科技搞上去,把我国的综合国力搞上去。我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都大大增强了,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2、民族凝聚力与文化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精神力量,它与一定的文化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凝聚力深深地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文化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也不断接受汉族文化,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已达到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程度。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归依,内容之博大、形式之繁多、气势之恢宏、蕴涵之深厚,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亲和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文化精彩纷呈,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在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精神、“大禹治水”精神、“精卫填海”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兼爱互利’!精神、“人本”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到现代,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鲁迅精神、上甘岭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南京路上好八连精神、焦裕禄精神、青藏高原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还有虽无特定命名却为群众普遍接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精神、“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精神、“甘于奉献,乐于牺牲”精神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蔚为壮观的精神群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的高层次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在文化等信息资源不可控制的时代,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以增强中华文化对于全体中国人的吸引力,加强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归依感,必定构成民族凝聚力未来走向的主旋律。民族凝聚力只有成功地吸收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才能更好地体现其时代性,才能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历史优秀文化把握的深度,决定着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历史深度。利用文化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利用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民族凝聚力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之一。
民族凝聚力的民族性不断地增强。民族凝聚力本身就是民族内部力量的聚合,必定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即独特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集中体现为民族成员在共同的经济生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族认同感,以及对血缘、亲缘、地缘关系的归依感。首先,中华民族同是龙的传人,同是炎黄子孙,同是黑头发、黄皮肤。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无论是何种民族,居住在什么地区,总是将炎帝与黄帝作为自己的人文始祖。其次,崇拜祖先、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中华民族十分强调尊祖敬宗,注重维护宗族的团结。中国的宗族血缘关系有特别顽强的生命力。只要是华人,无论是在什么地区、什么阶层,在重大的喜庆日子里总忘不了拜祖敬祖,总是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及子孙的平安,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典型特征。近年来,海内外华人掀起了一股寻根追宗的热潮,其内在动力就是对于祖先的崇敬,对中华民族的归依感。再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居住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尽管身处西方文化包围圈中,却仍一直保留着中国风俗,讲汉语、写方块字、吃中国菜、看中医,使中华文化落地生根,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倾向,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生活斗争过程中,逐步凝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特性。这种民族性深深地扎根于民族内部,成为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动力。民族凝聚力就是民族性的集中体现。民族凝聚力也只有体现民族性,才能真正成为推动民族进步的动力。21世纪的人类社会,从民族发展的角度来看,主要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民族的融合和交流,再一种是民族性的保持及其朝着现代化的转向。而保持民族性是各民族的共同任务,不仅在于体现世界的丰富多彩的特点,而且也在于获得民族发展的力量。这就使民族凝聚力在新的时代必然产生民族化的发展趋势。中华民族凝聚力在21世纪的走向,反映着人类在新的时代的发展方向,也反映着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用时代的眼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族凝聚力,掌握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来推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特别是推进教育的发展,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地得到增强。
我们祖国有56个兄弟民族,总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却能凝聚为一个生死与共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这是世所罕见的。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中华民族的凝聚与认同有其物质基础和历史过程,更有其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在凝聚各民族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中,最重要的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要认识中华民族,就要认识中华民族精神;要提高中华民族的自觉性,就要增进我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自觉意识。21世纪的时代潮流、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使人们深深的感到,作为凝聚和团结各民族精神纽带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最重要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力量,在20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特别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弘扬。在20世纪末期,苏联、东欧剧变,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以民族矛盾为导火索,庞大的苏联及南斯拉夫解体了,随之,这些地区又发生了激烈的民族冲突和民族战争。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之惨烈、复杂,全世界为之震惊;车臣冲突之剧烈,使人民蒙受巨大灾难。这些问题像火山爆发一样迅猛剧烈,根源何在呢?想来,首先在于当前政治、经济中的各种矛盾,然而,也与这些国家内部各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不无关系。在这些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未能形成共同的民族精神,缺乏坚韧有力的精神纽带来维系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凝聚和团结。由此,当政治、经济的维系力量减弱以至瓦解时,就陷入国家分裂、民族冲突的境地。正是因此,转瞬之间“苏维埃祖国”、“苏联人”成了历史,而只有俄罗斯、阿塞拜疆、立陶宛、哈萨克斯坦……以及俄罗斯人、乌克兰人、阿塞拜疆人、哈萨克人……而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昔日的南斯拉夫人分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三方,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对此,世人为之伤心、叹惜。但是,更让人心惊神伤的是卢旺达的大屠杀,在新千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同为一国人民的胡图族与图西族,竟会如此疯狂地相互屠杀,实在让人惊愕、愤怒、痛惜。由国际上发生的这种动乱和冲突的严酷现实而反观我们的祖国,人们不禁深深地感到欣慰与自豪,我们伟大的祖国保持着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受到香港、澳门、台湾和大陆所有的中国人的热烈欢呼,受到各地华人华侨的一致拥护,得到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受到举国一致的赞扬,而一切分裂祖国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径,则为全体中国人所唾弃和谴责。我们祖国这种多民族而又团结、凝聚的状况,为世界各民族所称颂。
3、客观正确认识民族宗教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宗教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除了必须坚持以上论述的各种原则之外,还应该对于宗教信仰问题的几种典型的错误观点进行剖析,以正确引导人们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自由放纵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宗教信仰是纯粹的信仰问题,或者说是单纯的宗教问题,是属于人的思想、精神领域的现象,因而是绝对自由的,不能受到任何形式和任何程度的限制和干预,否则就是对人的自由和给的控制。对宗教信仰自由放纵论这种观点应该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剖析。首先,这种观点看到了宗教信仰的本质属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对信仰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即:不能用强制的手段和方式来解决信仰问题,既不能强迫人们形成某种信仰,也不能强制人们放弃某种信仰,信仰的形成和改变遵循一定的特殊规律。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宗教信仰自由放纵论这种观点有消极的一面,这种消极因素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宗教信仰自由乃至自由作了绝对的理解,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自由(或者权利)都是相对的、具体的和受限制的,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抽象的和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自由与责任、义务是统一的,任何人既是自由的主体,同是也是责任与义务的主体,没有无责任、无义务的自由、权利,也没有无自由、无权利的责任、义务,既然享受自由、权利,就是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自由、权利与责任、义务关系的一般原理机样适用于宗教信仰自由,不论从理论分析上看,还是从实践操作上讲,宗教信仰自由都只能是相对的、具体的和受限制的。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宗教信仰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公民龙行使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诸如: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等等。这些规定就是宗教信仰自由必须遵循的法律原则。
二是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没有作出全面的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也包含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既包含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包含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因此,在现实中,宗教信仰自由必须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处理好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比如: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关系问题,不同宗教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放纵论的观点并走向极端,就有可能出现信教群体与不信教群体的相互歧视、相互强迫,以及不同宗教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人群之间的相互矛盾。
三是宗教信仰自由放纵论有可能陷于西方资本主义自由。前面我们已经做过分析,在当今国际政治、文化关系中,宗教往往作为西方国家的一种手段被利用,宗教信仰自由放纵论把宗教信仰自由问题简单化、单纯化、孤立化,带有一定程度的天真,有可能被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自由所迷惑,由宗教信仰自由走向西方政治自由。
四是宗教信仰放纵有可能陷于西方的和平演变圈套。宗教不仅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普遍而持久的文化现象。它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其思想体系与社会各种思想相互交织,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的文化模式,宗教不仅在文化、思想等诸多领域对社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一定历史时期、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出会注入特定的内容。人类宗教的发展与人类文化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宗教与文化的关系及其相互间的作用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宗教是一种特定的时代相联系,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和丰富内涵的社会性的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宗教的跨国扩张功能就是指宗教超越国家政治疆域的传播扩展功能。这是宗教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具有的一种本能需求,但也常常代表了统治阶级将自己的权利和意志从国内推向国际空间,对他国进行渗透和控制的国家行为。宗教能促进并虽强国家之间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在有敌意的国家之间,民间宗教效还可以帮助彼此疏能隔阂、减少敌意。但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可以通过宗教途径向他国渗透,尤其是在敌对国之间,因官方渠道不通,政治反对者和敌对意识很难入境,但在宗教神圣光环的掩护下,敌对分子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他国活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强,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混入我国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他们与我国内反动势力相勾结,向我国内非法运送和散发反社会主义的宗教宣传品,扩大影响,以会所、俱乐部、论坛、研讨会、学术交流、合作创办服务性传媒等形式发展基地或队伍,意欲颠覆或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利用宗教对我国的渗透,表面上是传教自由问题,实际上主要力图重新占领中国的“宗教市场”,并通过宗教手段和宗教掩护下的其他手段,国际社会以宗教信仰为隐蔽的非传统安全实施机构通过投资、交流、合作为形式在中国腐蚀行贿政权机构的官员,腐化堕落共产党机制、体制为目的的斗争日益剧烈,以实现其对世界最后一个共产党大本营的和平演变战略。
精神危机弥漫于当下中国,越是精英阶层,精神危机往往越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国学被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拯救精神危机,理由是古典时代的人们内心相当和谐。我赞同在文化中承接传统,比如在教育中增加古典的内容,文字繁简并用,但是对国学拯救精神危机的说法不抱希望。李一曝光之后,没有人会认为他的旁门左道是国学,可是他曝光之前,他的缙云山国学院声名显赫。很多企业家(不仅企业家也包括一些“文化精英”)对国学的理解就是旁门左道,一个人如果不会点旁门左道,便会被认为境界还不够深,这使得“国学产业化”最后成为“国学神仙化”。 能够应对精神危机的,只有信仰。一个人不去寻找信仰,却到处寻找信仰的替代品,最后只能走火入魔。如果这个人再把魔当成神,就不可救药了。遗憾的是,即使“文化精英”们,也处在这种状态中。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人的信仰,也可以是中国人的宗教,但不同于西方的宗教。我们有我们的宗教与信仰。中国人常常有宗教信仰、文化信仰、政治信仰、民间信仰、民族信仰、国家信仰、行会信仰等等。为此,才会有1980年代以来一直困惑中国人的信仰危机。然而,究竟是哪一种信仰的危机?举国号称要重建和复兴的又是哪一种信仰?中国信仰如果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复兴、社会诚信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使信仰体系能够超越、出离各种现实关系的制约和捆绑,使信仰成为信仰者自己的事情,社会群体与价值共享的自由结果;其次,是这个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理性化改革,信仰就是信仰,权力就是权力,利益就是利益,在信仰关系与它们之间应当有一道制度设置,绝不相互混淆,乃至强力干预。中国信仰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是中国人缺了信仰,而是中国信仰缺乏了普遍的、超越的、神圣而终极的价值。一个人什么都信,其实就等于什么都不信,只能信奉他所依附的各种现实关系。换句话说,缺少普遍、永恒、终极翔的信仰关系,就不会构成一个社会的普遍性价值认同。依照宗教社会学的理论方法,任何一种信仰体系内部都基本具有法律的要素,没有这些法律要素,信仰就会蜕变为私人信仰的狂热。而私人信仰缺乏了法律要素以及相应的规范、法则,无疑也会蜕变为狂热的神秘信奉,呈现为官场巫术、商场巫术、家庭巫术、民间巫术等表达形式,表达为巫师与顾客间的私人交易。传统的信仰关系,往往以个人的功利及其人际效关系为中心,具有工具性、非正式制度性、特殊主义的、私下的、等级式的、忠诚于个人,意味着涂尔干指出的“机械团结”;而现代信仰关系,则以非个人关系为中心,价值型、正式制度化、普遍主义的、公开的、职位分工式的、忠诚于法律,建构为涂尔干期待的社会“有机团结”。与此相应,现代信仰认同区别于传统信仰认同的关键在于,一个信仰体系,它要确立的不仅仅是同一信仰者之间的一致性,同时也是不同信仰者在公民社会及其认同基础上的理性化建构。如此看来这早已不是什么信仰危机或信仰重建等简单问题了。当下中国社会,不但缺乏普遍认同的公民信仰,同时也缺乏为信仰关系提供超越性、神圣性、普遍性认同能力的现代理性,从而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迷失与信仰病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我们正在面临一场全面、深刻和持久的精神危机。这种危机在很多时候被归结为“信仰危机”。于是,很多人把钛寄托于宗教,指望通过彻底的信仰自由和宗教复兴来拯救中国人的精神,似乎只要所有中国人都信了教,精神危机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五、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文明发展浪潮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距离实现和平崛起的目标越来越近。如果中国能再次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那就不仅是一种“崛起”,还是一种“复兴”。中国的复兴,意味着中国大国地位的重新被肯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国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增加其内涵,已经从单纯的人口、土地、财富和军事力量扩展到了很多其他领域。在当今世界,大国的含义是与强国密切相连的,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首先必须是发达的强国与富国。虽然发达国家未必是大国,但大国必定是发达国家。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尽管已经是世界的第四大经济实体,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并且正在大踏步前进,但以目前的现代化标准衡量,仍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只能说是一个具有大国基础的国家、或者说是正在崛起的大国。由于大国标准与发达国家联系在一起,所以,对中国如何成为一个大国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探讨如何成为发达国家,第二是探讨如何成为一个大国。一般而言,能够被世界其他国家公认的现代发达国家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共同标准,即它们都是以民族国家为基本主体单位的国家,是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0000美元的富裕国家,是一个法治化的市场经济国家,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也是一个拥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其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都得到有效的维护。要符合这些标准,完成一个民族的现代化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
今天的世界在感受中国时有的只是惊叹以及一丝妒忌。而不怀好意的人则论说着所谓的“中国的威胁”,而全然忘记了当年西方铁蹄是怎样践踏着中国的国土、蹂躏着中国人民的。显然,今天的中国重新获得了她应有的尊严和威望,更拥有了民族的自信和自豪。如今,不仅中国人,甚至世界都在重新对中国津津乐道:历史久远的华夏文明、影响深远的儒家学说、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科举制、大一统王朝的杰出政治治理(如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郑和下西洋的惊世壮举……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但对中国人来说,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当数作为“中央王朝”的中国在迈入现代国际体系中时那种令人震惊的自我封闭以及由此而遭受的巨大创伤和苦难。而随后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曲折道路,深刻揭示了21世纪的中国能否国泰民安,实际上关系到所有大国的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追思往昔的过程中,人们细细品味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严肃话题的当今历史意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也是历史造就给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责任。显然,在救中国、发展中国这一伟大征程中,我们确实走过很多弯路,犯过不小的错误,丧失过很好的机遇,遭受过巨大的损失。但是,我们最终还是客观地把握住了世界大势,赶上了世界潮流,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富有特色的中国。究其根本,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深深地认识到,对当今中国来说,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中国幅员之广阔,实力之雄厚,可以说是无人能及。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统计,中国的GNP增长率从1700至1820年间,一直领先于欧洲和日本,其中,1820年中国的GNP是欧洲的1.22倍。然而,这种领先局面很快就被产业革命后的西方所打破。到了1890年,中国工业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率由1750年(乾隆朝代)的32.8%,急剧下降到了6.2%,而欧洲则由1750年的23.2%,急剧上升到了62%。紧接着,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中国不仅低下了高昂的头颅,而且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和教训。究其根本,在于闭关锁国,自弃于世界潮流。所以,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提出了各种变革中国社会的方案和主张。例如,太平天国就提出了“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之”的主张, 孙中山 先生更是提出了民族、民主、民生“三民主义”。而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领袖毛泽东也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结的。”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决心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把发展国计民生摆到了首位。在经济建设问题上,毛泽东曾经主张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任务,在于“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能够自由发展那些不是‘操纵国民生计’而是有益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保障一切正当的私有财产”。因为在毛泽东看来,“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到了1949年3月,毛泽东号召全党“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生产的方法”
1、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建立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社会文明的历史发展作为一个过程,总伴随着程度不一、形式多样的困难和曲折。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与以往私有制社会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同时,资本主义依然是一个庞大的世界体系,社会主义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处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包围和仇视之中。因此,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建立和发展,一定会碰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曲折。那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对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建立和完善,只求一帆风顺、平平稳稳或直线上升的看法和想法,是一种缺乏理性的非辩证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和困难,特别对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就会感到不可理解和彷徨、迷误。要知道,以一种剥削制度和私有制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和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大约经历了二三百年的时间,中间还出现过反革命的复辟;社会主义作为新生的社会制度、新型的社会文明,它给人类历史带来了深刻变革,更会经历复杂、艰巨、曲折、长期的反复斗争,才能逐步巩固、完善和成熟。邓小平同志说得好:“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2、社会主义文明在探索中前进
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过去未曾出现过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明,它必然在探索中前进,必然会在前进过程中遇到曲折、反复和种种困难,因此我们不能用教条主义的态度来看待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文明,不然也会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文明产生种种不正确、不符合实际的想法。从总体上说,马克思关于创立社会主义社会和创建社会主义文明的理论,是根据当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现实状况提出的。他们也只是从历史事实及其发展趋势中,对未来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制定了一些建立新社会、新文明的原则。至于科学的社会主义和未来理想的社会文明究竟具体是什么样子,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做详细的描绘,没有提出任何一成不变的现成方案。恰恰相反,他们认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表现了他们的严谨科学态度,体现了他们将社会主义文明看作是一个有待探索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然而社会主义制度成为现实,却是在东方落后的国家中实现的。列宁开创了在社会经济较为落后的俄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先例。在十月革命后的第二年,列宁就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他和斯大林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而是根据新的现实创造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创建社会主义文明。继列宁以后,毛泽东同志既不教条式的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又不照搬列宁领导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文明的模式,而是独创性地开辟了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道路。并从中国实际出发和平地解决了对私改造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模式上又提出了农、轻、重的战略决策。在中国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更不是拘泥于教条式的前人论述,而是立足于时代潮流,着眼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大胆的实践、大胆的探索,大大推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
承认社会主义文明在探索中前进,这是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也有它符合历史必然的多样性。我们在谈社会制度文明时已经说过,不同类型的社会文明有不同的特征,就是同一历史类型的文明也由于所处时代不同、本国的情况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的发展也是这样。今天我们审视社会主义文明,应当具有探索的态度、发展的眼光。既不拘泥于书本,也不照搬某一具体的模式,而是立足于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文明发展历史的必然性,社会主义文明所表现的丰富性,以及社会主义文明自身所包涵的活力。
随着21世纪前十年的发展趋势,全球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从当前的社会发展来看,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在经历喜忧交汇的复杂发展历程。对中国而言,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申办2008年奥运会取得成功、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足球在44年之后再次冲出国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每一件事都令全国上下为中华民族的扬眉吐气而感到欢欣鼓舞。同时,那些对国家和社会发展起反面影响的事件也给人们带来阴影。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广西南丹“矿难”、厦门远华集团走私大案……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反响和深刻反思。而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访大大增加,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朗,知识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翘首企盼的美好明天……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在“后冷战”时代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人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公布,也使得人类对自己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信息技术的发展所代表的“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更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希望。同时,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还存在着与社会的发展和前进不相协调的“音符”。纽约世界贸易大楼的轰然倒塌给全球带来的巨大震撼;阿富汗领土上弥漫的硝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水火不容的争斗;世界经济的严重下滑;美国退出反导条约;莫斯科大剧院上演的劫持人质悲剧……又都使得人们对世界的未来充满忧虑和担心。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人类的前景如何?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将面临的是怎样的未来?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该如何作为,才能为自己找到合适的位置?
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与探索,存在各种角度和层面的探寻,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文化发展问题的理解与认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渐起,文化的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心话语”之一。总的来看,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趋同化相互斗争的复杂态势,各种文化在异彩纷呈的同时也分别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与考验。在这种历史条件之下,探究文化问题成为各国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要求我国必须进行先进文化建设。而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要保持与经济全球化客观进程的一致性,就必须保持一种与时俱进的开放态度,保持与世界文化发展进程的同步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中,最核心的基本原则,就是解放思想。坚持解放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是中国文化发展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思想基础。正确把握解放思想对于人类历史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是我们理解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本章拟对解放思想进行专门分析,并试图说明以下观点: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解放思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确认识解放思想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是我们进行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原则,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全面理解先进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
3、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解放思想
当前的世界正处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变革时代。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来看,各种思潮之间的相互碰撞和相互激荡,成为世界的新图景,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生机和可能。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更为解放思想提供了展现自己风采的舞台。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使自己的思想实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考察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它们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可以使我们更加自觉地解放思想,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和不断发展。综观世界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几次思想解放运动,可以看出:思想解放运动,往往发生在社会历史现实无法在旧秩序下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历史的作用,就如凤凰涅檗的烈火,使人类社会在面临死亡的考验中得到再生的希望,并以社会形态或社会秩序的脱胎换骨和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来实现人类世代的进步梦想。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从美国的独立战争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思想解放运动一直都在扮演着双重的角色:既充当着旧思想、旧观念和旧秩序热情澎湃的破坏者,又是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社会的预言者。从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百日维新、五四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也都作为旧思想的摧毁力量,为社会的进步激发新的力量。
文艺复兴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思想解放运动的光辉典范。中世纪漫长而严酷的封锁和禁锢,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方面都依附在神的庇护和掌握之下,教会和宗教成为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的主宰和标准。但是,以1050年以后的西欧贸易发展和城镇的高速发展为标志,社会经济生活的客观发展要求社会历史必然打破陈规、取消禁锢,使人摆脱虚幻的上帝的控制。这在作为当时的贸易中心的意大利表现尤其明显。从14世纪开始,在意大利城市中首先引发了所谓“文艺复兴”,即针对中世纪宗教禁锢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迅速传播和蔓延,成为世界历史进入新时代的先声。虽然当时在文学艺术、科技和学术方面的繁荣都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自称,但它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复兴或者重复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古典文化。作为旧世纪的终结者和新世纪的先驱者的但丁,作为最早期人文主义代表的彼特拉克,以批判精神见长的马基雅弗利,以及名垂青史的艺术巨匠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提香等人,都各自以其特有的方式张扬人的个性、呼唤人文精神,努力把人从神的灵光圈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人,具有人应该具有的思想和意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把文艺复兴时代的发展视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里程碑,认为:“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运动成为刺破中世纪的黑暗帷幕笼罩的强烈曙光,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关注人本身发展的新时代,进入真正属于人的发展阶段。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和深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与封建制度矛盾的日趋尖锐,批判封建制度的禁锢、冲破等级枷锁的牢笼,成为17世纪初西欧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需要。于是,从17世纪开始,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要求的启蒙运动逐渐成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形式,到了18世纪,在法国,这种思想解放运动达到了其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从而使一切都受到最无情的和最严厉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作为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冲击的杰出人物,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人,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和方面批判了封建等级制度的不合理性,论证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自由不容侵犯”和“社会契约”等等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确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可以说,启蒙运动是毁灭旧制度和催生新制度的火种,它在把人们思想中的巴士底监狱彻底化为灰烬的同时,也为人们勾勒了新文明形式的蓝图。这种蓝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展开和实现,就是人类历史进步与发展的坚实步履。
美国独立战争作为思想解放运动的一种具体形式,反映的是天赋人权的思想观念和民族独立意识的结合。18世纪中叶,随着北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也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和掠夺。这就使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要消灭这种障碍,就必须从思想上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在1776年的《独立宣言》中所表现出来天赋人权的思想,成为解放思想观念、激发革命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它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让渡的神圣权利。人们成立政府就是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任何政府如果损害人民的权利,人民有权废弃它而成立新的政府,直至使用武力。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就是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直接结果。《独立宣言》所宣扬的基本精神,还影响到在此后不久发生的废奴运动及其展开,并成为美国当前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以《独立宣言》的基本精神为代表的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促成了美国最终实现独立,而且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体现了东方社会内部开放对封闭、先进对落后的冲击和改造。从1639年颁布《锁国令》开始,日本进入了长达200余年的锁国时代。当各西方大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快步前进时,日本以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美好幻想把自己隔离在世界总体发展之外。1853年,美国“黑船”兵临江户海湾,日本被迫“开国”。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粉碎了幕府政权的梦想,也唤起日本解放思想的强烈渴望。此后,日本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施土地改革、移风易俗、倡导欧化,明治维新带给人们的思想冲击,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社会发展。日本浴火重生,很快走向了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思想上的根本解放,使得日本社会结构和社会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彻底的变化,为日本赶超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晚清时代,中华民族“落日的辉煌”被帝国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彻底击碎,“天朝大国”也不得不接受“蛮夷之邦”的侮辱和欺凌。在这种背景之下,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应运而生。这是中国社会反思自身问题的艰难而勇敢的探索。虽然由于落后势力的强大,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未能完成其预期的使命,但它对人们思想的冲击,是中国社会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的前奏。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更把这种思想的解放推上新的高度。在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之后,中华民族再也不甘任人宰割的局面,冲破阻碍社会发展的思想牢笼。反对封建旧传统、开创自主新生活,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也是五四运动带给人们思想的最大冲击。在五四运动所形成的“五四精神”的推动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终于从积贫积弱到了今天的繁荣富强,中国共产党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成为领导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从上述几次有重要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特点来看,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是富于批判精神的革命性。思想解放运动发生在旧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无法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的历史关头。怀疑和批判旧秩序和旧规范,是思想解放运动首要的使命,也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积极倡导新的文化意识和思想观念,则是思想解放运动得以展开的根本条件和根本任务。对那些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和社会制度的无情批判,是思想解放运动革命性特质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文化发展本身自我反思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发展的尺度来看,只有具备这种自我批判精神的文化,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中华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过程。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就是在对自身发展的进程进行批判的过程中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胜利,也是这种批判精神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对先进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是我们进行自我审视和“文化自觉”的必要条件。
是富于开拓精神的创造性。虽然不同思想解放运动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所有的思想解放运动,都以呼唤和张扬某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思想内容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文艺复兴中对人文精神的张扬、启蒙运动中的人权思想、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民族意识,以及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开放态度,都是这种创造性的典型例证。只有提出和倡导一种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新文化,才能最终实现解放思想的根本任务。尽管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中,思想解放运动原来所设定的目标未必能够达到,但是这种对新思想、新文化的不懈追求,是人类进行思想解放的根本动力。只有保持一种开放的、进取的精神状态,文化的发展才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一种文化才能保持这种精神。是关注社会问题的现实性。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在社会历史一定发展阶段上,对具有全局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积极探索。社会历史是激发思想解放运动的火种,促使不甘落后的社会阶层参与到解放思想的洪流之中,切实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思想解放运动从来就不是蹲在故纸堆里空想出来的“奇思妙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的要求,以及这种客观要求的必然产物。人类思想的发展,是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独立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只有着眼于现实社会,解放思想才能够为自己确立坚实的根基。正因为如此,解放思想才能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原则。
是着眼历史发展的影响力。解放思想都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都是对一定社会现实条件的反映。但是,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运动本身所处的历史时代。解放思想的发展,对于推动社会变革、促进文化进步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出了一个具体的思想解放运动形式所处的具体历史时代。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传统,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也存在诸多响应者。启蒙运动所张扬的人权理论,更成为众多国家的立国之本。在各种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出来的思想泰斗、理论巨擘、艺术大家等等,更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一座座不朽的里程碑,成为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真实写照。这些文明成果,是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精华,是我们进行先进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就其实质而言,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和实质就在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运动的意义,就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人们思想的变革,以实现引导社会革命的目的。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现实的激烈批判、对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旧观念的强烈冲击,都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促使人们以新的思维方式理解和分析现实社会生活的问题,进而推动人们行为习惯的根本变化,为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提供前所未有的新形式,使社会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解放运动就是人本身的发展和进步,就是通过人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在评价马克思主义对于无产阶级的重要作用时,马克思指出:“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思想解放运动就是使人成为人本身的锤炼和启蒙,是人类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而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达到这种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和先进文化建设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
进一步深入探究思想解放运动的根本原因,就必须从人的思想观念的本质特性人手进行分析。作为社会物质条件的反映,人的思想意识总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反映。这种反映在一定时期之内是正确的、合理的,对推动历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思想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成为具有固定模式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性的思维,如果被过分夸大和固定化,就会成为僵化和保守的思维方式,在社会历史条件发生新的变化时,成为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阻力。中世纪对上帝的宣传和信仰,封建等级制度对“君权神授”的尊崇,都是这种僵化思维方式的体现。但是,社会历史的客观发展进程,要求人们的思想必须保持持续的进步和鲜活的生命力,保持与时俱进的特性。于是,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应运而生,充当了旧思想观念的埋葬者和新思想观念的先驱者。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冲击和激励之下,人们不断地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抛弃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接受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思想。在人与社会的相互激荡和相互作用之中,社会实现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进步。解放思想的星星之火,最终形成新社会运动的燎原之势,对社会变革发挥根本性的作用。只要人类社会不停止前进的步伐,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的思想观念的这种作用就不会消失,这种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就不会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思想解放运动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解放思想所具有的上述性质,决定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大量史实,告诉我们根据时代变化,坚持解放思想的必要性。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成长中,不断探索先进文化的发展道路,才使得解放思想实现了其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条件下,要深入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的基本原则,强调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性,把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时代内涵联系起来,与人类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这是保持文化进步的关键和核心,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和作用,也决定了我们对于思想解放运动的态度。在社会历史发展进人新的阶段时,我们必须自觉地支持思想解放、促进思想解放,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文化建设,推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积极主动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这是思想意识和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4、解放思想与社会进步
在对解放思想的考察中,最终的落脚点,必须是解放思想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上。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只有体现在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中,才能彰显人的文化特质的重要作用,才能展示文化对于世界的意义。这是我们探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文化发展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进行先进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在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思维方式改变等诸多要素的共同推动之下,人类社会的历史嬗变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脚步。在这些要素中,人们的思想解放占据非常关键的地位,对推动历史的进步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正确和全面理解解放思想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自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理论基础,更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思想动力。
(1)解放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解放思想对社会进步发挥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在前进和曲折的交替和反复中实现的。那些在人类历史发展重要关头和事件上的思想飞跃,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画卷中的一个个永垂青史的闪光点。每当人类社会进步处于这些面临重大抉择的关键环节时,解放思想往往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自己非凡的力量,激励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发挥思想意识在社会变革方面的发酵和激励作用。人类文化发展的长卷,就是在这种作用之下逐渐展开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过的几种解放思想的运动所发挥作用的进一步分析,深化我们的认识。在世界历史上,几次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冲击,而这种冲击的结果就是促使人们进行现实的革命实践,切实付诸改变社会现状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就是为社会进步提供新的思想动力,并以这种思想的现实转化或对象化实现自己的发展。第一个最重要的典型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当时的旗帜是“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但实际上这次运动孕育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不能包含的全新思想观念,对无条件听从教会统治的思维习惯产生根本性的冲击,把人们从无所不在的“神”和“上帝”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人们开始以独立精神和新的方式去思考和生活,由此激发了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变革。摆脱殖民统治、争取自我发展的思想观念,促使美国的独立战争最终取得胜利,使得美国终于可以摆脱殖民地的地位,独立实现自己的发展之梦。法国大革命时期,第三等级为取得政治地位而进行斗争,打破了教会和封建贵族的政治垄断,极大地激励了人们的革命精神,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人们对幕府政治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锁国”观念的思想传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表现出全新的内容,这为日本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新的思想动力。正是一次又一次的解放思想运动,顺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世界历史推进到了今天的全球化时代。
从我国的历史来看,解放思想运动对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就是最早的思想解放运动。那个时期人们的思想非常活跃,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五四运动和以五四运动为主要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挣脱封建枷锁、探索科学与民主的发端,也是国人在思想观念上破旧立新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十月革命的雷电引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兼收并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使得新中国取得了引起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把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新中国。十年浩劫之后,党中央排除了“两个凡是”观念的干扰,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上来。这是我党纠正自身错误,回到实事求是正确路线上来的英明抉择,也是我党自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伟大表现。这一拨乱反正的决策,使我国摆脱了长期的混乱局面,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逐步走向正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确立了思想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新价值标准,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坚持与发展,使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维护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文化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在世纪之交和中华民族面临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机,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我们党和国家的行动纲领。现在,这一指导思想的贯彻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思想动力。古今中外这些生动的事实都表明:解放思想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没有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正是解放思想对于社会进步的这种促进作用,构成了我们坚持以解放思想实现文化发展的客观基础。可以说,解放思想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决定了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离开这一点,就不会有真正推动人类文化发展的“先进文化”,就不会有中华新文化的勃兴。
(2)社会进步促进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社会进步也为解放思想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从根本上说,解放思想是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的。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持续不断的社会进步为思想解放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人类历史的每一次进步,都在物质和文化环境上为解放思想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新的可能性和现实需要。社会进步为解放思想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手段。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的进步,主要表现为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显著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更加丰富的手段。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具有前瞻性的视野。同时,随着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改善,人们的需要和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促使人们提出新的观念和思路,推动思想解放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前进。随着社会进步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进行思想解放和文化创新的物质条件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极大便利,为人类文化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条件。如果没有这种进步,人类的思想观念是不可能实现与时俱进的“解放”的。社会进步又为人类思想提出了新的问题,促使人们研究新情况、思考新问题、拓展新思路。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于人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充满曲折的过程。从不发展的原始蒙昧状态,到片面发展的资本主义时代,再到未来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发展的每个不同阶段,都为解放思想提出了不同的任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解放思想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形式,思考当时历史条件下面临的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社会进步的激励和促进,也不可能有思想解放的深入和拓展。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也一再证明这一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就是社会进步促进解放思想的典型例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具有了现实的社会基础。同时,在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出现了许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应当如何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并把改革开放进一步引向深入,成为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做出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为中国在未来发展中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提供了根本的指导。这一思想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人们进行新形势下的各项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导。为了使全国人民充分认识到解放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强调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使我们的思想观念符合不断变化的社会进程。保持思想观念的先进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自觉使我们的思想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历史发展的状况对思想有基本的制约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减慢甚至停滞的时期,思想也往往受到社会和文化的控制。在社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时,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力量,总要试图抑制人们的思想,以便维持自己的统治。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试图冲破思想牢笼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往往面临镇压和摧残。在欧洲历史上,漫长的中世纪,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对“异端”的残暴迫害,熊熊的烈火和英雄的鲜血诉说了落后的历史现实对思想解放的阻碍与钳制。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资本家取得统治地位,就改变了自己“平等”和“博爱”的许诺,竭力抑制工人阶级的思想自觉,对推动工人运动发展的思想和理论进行封锁和打击。
在我国历史上,落后的历史现实对思想的抑制作用也产生过十分严重的后果。封建社会后期,由于社会制度的落后和文化观念的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当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的时候,我国却停留在封闭保守的生产方式中,大清王朝在“天朝大国”梦幻中苟延残喘,最终无法避免崩溃的命运。统治阶级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甚至大兴“文字狱”。但是,这些做法的后果,没有使社会实现安定和“江山永固”的目的,却使得人人自危、世风日下。直到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才真正体味到“落日的辉煌”带给我们的苦涩与自欺欺人。从对历史的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的发展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往往遭到抑制。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进步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立足点,没有社会进步,就不会有解放思想的展开和深入。但我们也要看到,生产力的客观发展必然要求人类历史不断前进,社会进步的步伐是无法阻挡的。正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呼唤解放思想并最终打破历史迟滞的坚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冲破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局限性,正是解放思想的本质特征之一。
(3)思想的解放与历史的进步都是永无止境的。思想的解放与历史的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际上,正是二者之间不断的循环往复,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构成人类社会不断走向开放和进步的过程。解放思想推动了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为解放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在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实现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演进,人的思想观念也不断提高、完善、发展,实现自身的转变。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人,也必然在不断的发展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以实现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在人类发展史上,这种不断往复的过程经常出现,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节律。在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促使人们打破封建等级制度的樊篱,破除旧的土地所有制对人与人关系的约束,而代之以新型的、可以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人际关系。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废奴运动、法国大革命……都是社会发展呼唤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又推动社会发展的事例。通过这种相互推动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也日益深人人心。人与人之间,不再是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而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自由、民主、平等的字眼,开始出现在人们的思想之中,成为人们行为的新依据。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确实推动了社会进步。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个性的压抑和阶级对立所产生的社会差距,必然引起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新变化,促使被压迫者进行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工人阶级开始为建立更加理想的社会而奋斗,无产阶级国家的建立是这种斗争的重要成果,也是思想解放运动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而在这场思想解放的斗争中,资产阶级所信奉的思想信条就成为阻碍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社会力量,成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所要改变的东西。于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且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从我国的改革开放历程来看,可以对社会实践和解放思想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综观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思想发展进程,解放思想和社会进步的相互促进,使得我们国家沿着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稳步前进。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使得我们国家走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社会生产力因此获得巨大解放,并产生了显著变化。农村的“联产承包”使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这种生产力状况的改善和社会面貌的变化又把改革开放进一步推向深入。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种提法,成为解放思想、拓展思路的重要内容,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正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才使得“三个有利于”思想由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思想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就是以此为思想基础的。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新问题的现实需要,又提出了解放思想的新任务。就这样,在解放思想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作用之中,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稳步前进。
社会实践和人的思想观念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二者的互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史和思想发展史的表现方式。所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就必须把社会实践与思想意识的解放与更新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不断创新。只有以时代发展的最新阶段相联系的社会实践,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事实证明:社会的发展进程是无止境的,人类思想观念的解放与更新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社会进步的永恒性和持续性,决定了解放思想的持续性。没有一个社会可以宣称自己彻底完成了人类解放思想的全部任务,更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观念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强加于别人和不同的时代。解放思想必须与时俱进,社会进步必然促进新的解放思想,这就是二者之间的辩证法。
(4)自觉解放思想,促进社会进步。解放思想与社会进步的密切联系,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促使我们加强思想解放的自觉意识。解放思想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促进,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推动历史的发展。无数历史发展的事实都已经证明:只有让大多数人的思想保持开放和进取的状态,才能使社会保持持久和活力,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自觉解放思想,我们才能正视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而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于处于社会发展重要历史关头的中国来说,自觉地做到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只有自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体现解放思想所表现的与时俱进的性质。从解放思想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来看,解放思想作为人的思想认识进步的重要表现,是与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人们把自己的思想认识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才能成为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和促进者。而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联系起来,就必须提高人们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只有自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理解解放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是客观过程,与时俱进就是要使解放思想的主观活动符合这个客观过程。自觉解放思想,是实现与时俱进的根本途径。
只有自觉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落脚于实践,要通过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体现其价值。我们所探讨的解放思想和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就是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自我陶醉和自我封闭,都曾经把我们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割裂开来。而这种做法的结果,是我们被历史前进的步伐所抛弃。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的发展呈现出加速的倾向。我们要想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就必须自觉地解放思想,并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把我们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高度。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进一步把具有全新内涵的中华文明发扬光大,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只有自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推动中国的文化发展,实现先进文化的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作为一种客观的发展过程,要求我们把解放思想作为一种自觉的思维方式,贯穿到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推动人的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因素。先进文化的发展和深化过程,只有渗透和融合了人的思想解放,才能以鲜活的时代感和生动的感召力发挥自己对社会进步的作用。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必须以解放思想为重要动因,才能最终实现。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历史继续前进的动力。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