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代草民按:从近来南方系围剿孔庆东到洪博培高喊要靠盟友和5亿网民扳倒中国以及南方系笑蜀要求美国重视中国人权状况的摇尾乞怜,种种赤裸裸的乱象表明,一支足以颠覆国家政权的文化伪军业已壮大,并张开随时要将五千年灿烂文化和新中国卓越成就化为齑粉的血喷大口。如今在中国报摊随手拿起一本时尚杂志,全裸化色情尺度远超欧美。南方系打造的一系列垃圾人物唤起庸众的狂欢。所谓时尚青年或被殖民文化彻底洗脑,或浑浑噩噩地在垃圾消费中娱乐至死。这样泥足深陷的中国不攻自败。好不容易盼来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提出文化安全问题,昏聩麻木的人们却嗤之以鼻,连各级领导干部中的很多人也糊涂地认为抵御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是冷战思维,一副拿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的奴才衰相。作为90后大学生我们报国无门,不明白在欧美债务危机的阴霾中本可以处于有利态势的国人为何甘心被帝国主义玩弄于股掌之中?在写论文的时候,我看到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前所长陈筠泉的著作《文明发展战略》,现摘录文化安全战略一节,有助大家厘清文化安全问题的理论脉络。
/陈筠泉(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前所长,《哲学研究》杂志前主编)
我国的文化安全战略
文化是国家、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的不竭源泉,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坚固屏障。“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我们文化建设的方向,而且对于保障我们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也生死攸关。如果我们不从思想上重视文化安全问题,就不能自觉地去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并顺利地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警惕西方反华势力的文化渗透
马克思当年就曾向世人发出警告:工业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它将“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从今天来看,当年马克思是多么的有远见!现在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利用他们的科技和经济的优势,向世界各国推行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妄图在全世界建立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制度。
今天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就是要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升和传播某种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达到损害其本土文化的目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方式来延续和强化对世界人民的控制。对此,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在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在理论层次上推行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宣扬西方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二是在大众文化层次上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它们的文化,例如通过电视、互联网、书籍、刊物和广告等使广大民众耳闻目染。三是在文化含量较多的物质产品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用品方面大做文章,不知不觉地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西方化。(参看《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4期)
布热津斯基宣称美国是最具有全球性文化魅力的国家,他认为“这种文化魅力逐渐渗入、充斥、同化并重新塑造着人类越来越大的一部分人的外部行为,最终改变着他们的内心世界。毫不夸张地说,这种生活方式到处传播,潜移默化地起着重新定义的作用,它的穿透力势不可挡。没有任何一个大陆,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抵御它的影响。”(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199—200页)
必须看到,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始终构成着威胁。从上个世纪的“和平演变”,一直到现在的“文化殖民政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渗透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是不同时期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从1951年起,美国中央情报局就开始策划编写,并经过多次修改而成的所谓对付社会主义中国的《十条诫令》,其中就极其露骨地提出要“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一定要毁掉他们刻苦耐劳精神”,“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环球》2001年第9期)
约瑟夫`奈明目张胆地说:“美国公司和广告业的经营者、好莱坞电影公司的老板们,就在不仅向世界其他国家销售他们的产品,而且也推销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73页)美国一位驻华大使在国会作证时也公然宣称:保护中美两国紧密的贸易伙伴关系是为了“促进各种思想向中国自由流通”,“能更多地把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带进中国,从而导致中国更多地接受西方价值观”。由此可见,他们真是处心积虑地要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文化环境
199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就把文化安全列为人类社会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美、法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都把文化安全和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视为国家利益之所在,十分重视和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
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不同类型的文化相互交流、冲突、渗透及融合,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世界文明发展的图景。一方面,这种外部环境为我们中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另一方面,在各种文化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和矛盾,这也就决定了我国在新世纪必然面临来自外部的严峻的文化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文明发展战略的研究,以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有利的文化环境。
有人认为,“文化”本身就应该是开放的,不存在什么“安全”问题。这是一种十分天真幼稚的想法。正如萨义德所说:在当今时代,“文化成为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互相角逐。”(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第4页)我们必须警惕和反对文化帝国主义的全球战略,维护自己国家的文化安全。
2000年6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要十分警惕和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活动。这也是我们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抓得不紧,错误思潮泛滥,人们的思想乱了,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一九八九年那场政治风波的发生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83、84页)
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国际国内的复杂因素,我们在思想政治领域有大量工作要做。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的措施应对这种挑战。”(同上书,第94页)
2009年6月26日,广东韶关一家玩具厂发生新疆员工与当地员工群殴事件,这一普通治安案件被“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等“东突”组织所利用,他们千方百计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致使7月5日乌鲁木齐发生性质严重的打砸抢事件。这次暴力活动是通过互联网、短信等渠道,在境外组织策划的,表面来看是起因于广东韶关的维吾尔族和汉族工人之间的纠纷事件,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借口,背后是“东突”分子想通过制造暴力事件,来达到煽动民族对立,挑起民族仇恨的目的,从而为他们的分裂活动服务。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有关方面应继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特别是要强化自治区提出的“四个认同”,即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把这“四个认同”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