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的改革是一种什么指导思想?就是一种简单形式化的指导思想。如主张把政治和经济分开,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等,所以在这种形式化的机械思想指导下所谓的改革就是大卸八块。他们所说的重组也就是在大卸八块而后的重组。这种重组在形式化改革思想指导之下简直就是玩拼图游戏。如现在有些人主张的铁路改革也是如此。这些人在他们抽象出的党.政.企.市场等形式概念上玩他们的形式推理,以抽象的形式逻辑推理为理由,找他们所谓改革,实际上是瞎折腾的理论依据。这些人忘记了一个根本问题无论党.政.企.市场都是人在里面活动。而人有是有能动性的,不是你玩的积木。而简单形式化的思维很显然就是把人当成了他们改革者手里的积木。把一群人分成是党,一群人分成是政,一更大群人是企。市场叫他是“看不见的手”。到此人的自主能动性彻底没有了,只有依赖“一只看不见的手”了。

一.人是有思想的。心术不正,改革的大胆就会变成贼胆

今天有篇《人民日报》的文章被个大网站转载,冠名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读来挺是耐人寻味。为什么呢?感觉就是似曾相识。宁要什么,不要什么这个句式怎么那么熟悉呢?想起来了比“ 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再早还有个口号叫“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当年可是批过这种极端思维的。看来这种极端思维三十年后改换了面目卷土重来了。

通观《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而又联想到从前《人民日报》连发4文谈执政者如何面对当前社会心态的文章,而读罢这几篇文章,尽管文笔很好,却觉文章立意上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就是那句古语所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宁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很显然还是是鼓励执政的改革者大胆的闯,大胆的试。把人民对改革的批评说成是对改革的微词,可以不考虑。而从前的文章呢,又要执政者包容异质思维。但是甭管怎样花言巧语文章里都露着一股邪气,人没有体现《人民日报》作为国家第一大报,党的喉舌应该体现的正气。没有体现为政以“正”的为政精神。作为执政者(改革者)首先自己心术要正。

二.什么叫执“正”?

今天中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既是人民的共同国家。就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共主社会。人民的整体利益至上。国家,国家,国和家。大家在一个共有的国之内建家。人民国家的公有共有的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管理权服务于人民而不应为少数人谋取私利。如此则为正,反之则为邪。

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要实现的就是人与人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人与人同,共同利益一致。只有人与人同,才有人与人和的和谐社会。为了社会的活力在人与人同的基础上讲人与人异。即人类社会的分工不同,收入的合理差异等。

忠于人民的利益,忠于国家利益即是正派。自私自利,损害人民的利益损害国家利益就是邪派。 当然在讲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时候也有现实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之分。要统筹兼顾。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正”就是代表最广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筹兼顾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领导人民搞国家建设,实现为人民服务。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回视毛泽东时代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与人之间就是以共同利益一致下的生产协作关系。这也是中华文化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具体体现。

三.为政者(改革者)先要正其心。

没有公天下之心而谈改革的请给我闭嘴。因为你们没有天下公心,设计不出人人平等的政治经济制度 。 过去皇权时代,帝王为什么要禁党争?皆因结党是为营私,搞政治小圈子,危害皇权的统治利益。社会主义的民主就是大家做主,人民做主。以人民的整体意志为主,服从人民的整体意志。而精英们的民主呢?是自做主,私做主。违背人民的意志谋私利的民主。人民的国家,大家的国家,精蝇做不了主的时候,他就大喊没有民主。三十年的实践证明了如茅于轼等有了民主,做了主,人民就遭了秧。连公租房都不能有厕所。更有无耻的把大家共有的说成无主的,瓜分国家。茅于轼等精蝇叫嚷的毛泽东时代没有民主,今天我们看得很明白了,就是这些人没有能力做瓜分国家.国企的主。而当他没做了主的时候就不再是过去说的,仅仅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了.精蝇们以私天下之心来改革。改来改去,国家的,大家的,都成了精蝇们私家的。为什么今天要强调改革者的心术要正呢?因为改革毕竟改了三十年,有些人嘴里的改革已经变成了现实。而面对三十年的改革现实验证了心术不正,改革的大胆就会变成贼胆。

事物在发展变化的,可以说现存的任何理论都有其时代性,并非完美的理论。如果心术正,改革是为人民服务,是为最广大的人民谋福利,那么改革即使出现失误人民也会理解,也会原谅和包容。因为改革者有如保赤子之心,诚心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四.自然之理分真假 人世之理分正邪

三十多年前中国进行了一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实际上有些人以探求真理标准为借口,不是出于公心讲正理。而是出于私心讲歪理。中国汉字就是象形会意。不正就是歪,歪即是邪。所以说,自然之理是人认识自然现象,可以分真假。人间之理是用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间之理要分正邪。这样以防有些人拿着不是当理说。

有一说,发展是硬道理。而公正是更硬的道理。不论硬不硬,在没有公正的前提下,而谈发展是硬道理就是歪理。

眼下有个说法叫把蛋糕做大,才能保证公平分配。但是资源有限,蛋糕能做多大才能公平分配?其实公平从来不是个绝对概念,而是个相对概念。即是说,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公平标准。也就是说分蛋糕,不论大与小,都存在公平分配的问题。

而要讲公平.公正,首先要出于公心,出于公心才能牟公利。而出于私心只能是讲私利。所以说 解决今日中国的问题要从正人心开始。 

附系统论简介: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以往研究问题,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是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但是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的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正当传统分析方法束手无策的时候,系统分析方法却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系统论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得到广泛地应用。系统论不仅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而且也为解决现代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等方面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系统观念正渗透到每个领域。

    当前系统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朝着统一各种各样的系统理论,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目标前进着。有的学者认为,“随着系统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系统(理)论,而这些系统(理)论的统一业已成为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

(引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