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评部]的《宁要微词,不要危机》提出的核心问题是: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
其中,“危机”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危机”不是“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而是下一步怎么“改”的“危机”。可以说,现在根本不存在“不要不改革”的问题。“改革”改到如今问题成堆的境地,就是那些获利丰厚的“改革者”不想改了,老百姓也不会答应。所以,在要不要继续改革的问题上没有什么分歧,真正的分歧在下一步应该怎么“改”?
[人评部]的文章说: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并且列举出“官员财产公示、垄断行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几块“硬骨头”。大于觉得,至少这个“官员财产公示”不应该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因为无论从政治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上上下下的共识来说,“官员公示财产”都是理所当然的。之所以现在“难产”,应该是领导者也有领导者的“难处”,而且这些“难处”主要就是三十多年来的不完美“改革”的“结石”。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需要谁去啃什么“硬骨头”,只有领导同志认真学学党章,想通了,自己以身作则带个头就解决了。他们如果硬是想不通,中国就只好“危机”了。
至于其它的“硬骨头”,大于认为最好还是不要以如饕餮一样的心态忙着去乱啃。就说这个垄断行业“国企”应该怎么改,在根本看法上都还很不一致,你急急忙忙地去乱啃一气,把它的“肉”给啃光了,俺们这个这个社会主义就真正的会只剩下一具骷髅骨头了。
不过,大于认为[人评部]的《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对“改革”的认识还是有进步的。[人评部]的口气是代表“改革者”来说话的,“微词”说明“改革者”知道了很多人对过去“改革”的不满,“不完美”说明他们正面承认了“改革”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进步。有了这个进步,有些问题就有了讨论的基础。比如说,为了在下一步怎么“改”的问题上能够基本统一认识,至少应该把三十多年的“改革”改出了哪些“不完美”搞清楚吧。搞清楚了哪些“不完美”,总应该把这些“不完美”的东西“完美”一下吧。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一个长期劳累已经积劳成疾的病人,总应该把身上的疾病治疗治疗吧。如果让他在百病缠身的情况下还继续去冲锋陷阵,其结果可能就是“过劳死”的下场。
“改革者”一般都不相信毛泽东,相信洋人和孔子。孔子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改革”是不是也应该“一张一弛”呢?“改革”已经“张”了三十多年了,就是从“文武之道”的道理来说也该“弛”一“弛”。有人主张下一步改革要“杀开一条血路”继续地“张”下去,其实是很“危机”的。大于认为还是“弛”一“弛”为好。这个“弛”一“弛”就是先搞清楚了三十多年的“改革”改出了哪些“不完美”,然后把“不完美”的地方“完美完美”。或者说,就是把改错了的改过来,先让改革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才符合实际。如果说科学发展,这时候“一张一弛”可能比较符合科学发展观。
有意思的是,毛泽东也讲过“一张一弛”的工作方法,他说:“你们的缺点主要是把弓弦拉得太紧了。拉得太紧,弓弦就会断。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在‘弛’一下,同志们会清醒起来。过去的工作有成绩,但也有缺点,主要是“左”的偏向。现在作一次全面的总结,纠正了‘左’的偏向,就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当然,毛主席这个话不是针对“改革”说的,他说的是最基本的原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