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为了用真理来为人民服务
林王伟
有些人把改革两个字片面性地强行上一个定义,即只要是改革,就必然有风险。这个定义是对的吗?不,这个定义不但是错误的,而且还是有目的引导性错误。第一,把人对改革的看法控制在改革和不改革这两个选择范围,要么就改革,要么就不改革。第二,把改革的概念笼统化,把科学的改革、健康的改革、进步的改革、有风险的改革、有危险的改革等改革概念都混为一体,这样就把人对改革看法固定下来,改革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一种,即使是有风险的改革也是改革的唯一概念。
这些人还给不改革强加了定义,即不改革,党和国家就有危险。这个定义同样有引导性目的,其目的就是把人对改革的看法控制在两个选择的范围,要么就选择风险,要么就选择危险。于是,民众的思想就局限在接受风险或者接受危险这两个选择之中,民众的思想就给误导进一个圈套,只能接受有风险的改革,只能拒绝危险的不改革。
历史是不断前进的,社会是向前不断发展的,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矛盾不断产生,伴随着矛盾不断被克服,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贯通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一个矛盾出现时,同时会产生克服这个矛盾的前进方向。矛盾出现,矛盾被克服,矛盾又出现,矛盾又被克服,这是一个交替循环的前进过程,这个过程推动历史不断前进和社会不断发展,永远都不会停止,这就是我对矛盾论的理解。改革这一个词语的概念是什么呢,改革就是事物的矛盾产生到矛盾克服这一个过程,可以把改革解释为矛盾克服的过程。因此,改革每年每月都在进行,从来都不会停止,即使是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因为历史和社会是不可能停止运动的。所以说,从来就没有不改革这一个概念,不改革这一个的概念是伪造出来的极不科学的概念,是一个被利用的概念。
改革是否有科学与伪科学,健康和不健康,进步和不进步,推动历史和倒退历史的区分?有的。矛盾的出现,必然伴随着克服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克服了矛盾,还是扩大了矛盾,这里就有科学和伪科学的区分。如果这个过程是科学的,必然会克服这个矛盾,那么社会就会发展到一个健康的新水平,历史就会前进。如果这个过程是伪科学的,必然会扩大这个矛盾,那么社会就倒退到不健康的旧水平,历史出现倒退。因此,改革有科学和伪科学,健康和不健康,进步和不进步,推动历史和倒退历史的区分。
科学的改革是为克服矛盾而服务。科学的改革会调查矛盾的产生因素,会研究矛盾的克服因素,然后根据社会客观条件来实践这些研究,其结果就是缩小了矛盾或者消灭了矛盾,矛盾不断减少使得克服矛盾的过程是一个健康的过程,因而不存在风险。由于矛盾能够被克服或者被消灭,结果这一个过程又是一个前进的过程,社会被推动发展,历史被推动前进。这就是科学而健康的改革。
伪科学的改革是为扩大矛盾而服务。伪科学的改革不会调查矛盾的产生因素,也不会研究矛盾的克服因素,更不会实践这些研究,其结果就是矛盾没有被克服,反而在旧矛盾基础产生了新矛盾,使得矛盾不断给扩大了。不断扩大矛盾使得这一个过程充满风险,乃至危险。由于矛盾不能够被克服或者被消灭,而是不断增加,结果这一个过程不是一个前进的过程,而是一个停止或者倒退的过程。社会因为大量矛盾的累积而出现动荡,社会又怎么会发展?历史又怎么会前进?只能是停止或者倒退。这就是伪科学的改革。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为什么要实践,只有通过客观的社会实践才能知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歪理。真理克服矛盾产生动力,在社会变革中创造历史,推动前进。歪理扩大矛盾产生反动力,在社会变革中倒退历史。
真理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符合事物的基本运动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根据客观实际环境指导事物运动的认识,是真理的绝对性。事物运动规律尊从一个原则,矛盾越大,阻力就越大,前进就越困难。矛盾越小,阻力就越少,前进就越容易。一个矛盾产生,必然会产生一个克服这个矛盾的前进方向,同时也会产生扩大这个矛盾的后退方向。克服矛盾的过程是减少矛盾的过程,事物往这个方向运动的阻力就越少。扩大矛盾的过程是矛盾的累积过程,事物往这个方向运动的阻力就越大。因此,事物总是向矛盾越少的方向发展,总是向克服矛盾的方向发展,这个方向是前进方向。真理的绝对性是宏观概念,指导了社会发展方向和历史前进方向。真理的绝对性由人们对真理的相对性进行永不停止的客观实践,根据实践经验去总结来事物客观的变化规律和运动规律而得出,作为指导人类社会活动的宏观认识。例如:人类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主义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个发展的过程是矛盾不断缩小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客观上解释了这个过程,并描述了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客观的变化规律和运动规律。因而,马克思主义具备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指导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一个时间段的实践。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伴随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伴随着矛盾消亡的过程,这些过程是人类对真理的相对性进行实践的过程。矛盾的发展导致事物的消亡,不能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新事物,历史就停止前进,真理的落后面指导了矛盾的发展过程。矛盾的消亡推动事物的发展,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新事物,历史就会前进,真理的先进面指导了矛盾的消亡过程。真理的先进面和落后面是相对,在一定的条件下,真理和歪理会出现互相转换。当真理的先进面起作用的时候,即矛盾出现消亡的时候,真理既是真理。当真理的落后面起作用的时候,即矛盾出现扩大的时候,真理转化为歪理。无论真理的先进面还是落后面起作用,实践的过程都属于事物运动的过程,必然遵从事物的运动规律,即最终向克服矛盾的方向运动。因此,真理的相对性服从于绝对性的指导,使得真理的实践不违背事物客观的变化规律和运动规律,最终向克服矛盾的方向进行。
真理的实践必须符合社会客观条件,真理的实践如果脱离社会客观条件,就会转变成歪理,显示出落后性。事物在任何一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矛盾的产生和矛盾的转变,事物向前发展产生新事物,新事物在任何一个新发展阶段也会伴随矛盾的产生和矛盾的转换,这是事物发展的运动过程。第一阶段的真理实践由于符合社会客观条件而推动发展,进一步社会客观条件在发展的作用下出现了新变化,使得旧阶段的真理实践与新阶段要求的新发展出现矛盾了,于是真理需要根据社会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展,保持真理的先进性来指导新事物的发展,使真理不成为新阶段的歪理。如果真理不能发展而在新阶段的实践显示出落后性,那么真理就会在新阶段转变成阻碍新发展的歪理,这就是真理在实践中由于社会客观条件发生变化而出现的相对变化特征,即真理在实践过程出现的相对性。要确保真理的相对性符合不断变化的社会客观条件,使真理在社会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不转变为阻碍新发展的歪理,始终保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先进性,真理就必须根据社会客观条件的变化来发展,那么真理的相对性就必须服从于绝对性的指导,确保真理在社会客观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先进性来推动历史前进。
马克思主义指导人类社会发展方向,这是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必须用真理的绝对性来指导真理的相对性,用真理的绝对性来检验真理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不断向更高文明阶段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的绝对性是实践的唯一指导。
人民的愿望是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那些是真理,那些是歪理,对此需要做出结论。只有真理才能克服矛盾,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歪理会在旧矛盾的基础上产生新矛盾,矛盾累积会不断触发动荡,阻碍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要保持历史是前进,社会是发展,那么就需要在实践中区分出真理和歪理,树立真理来指导社会活动,用真理去克服社会发展过程产生的矛盾,这样社会才能发展,历史才能前进。
人民不但是真理的实践者,而且是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是社会的第一主体。社会发展给人民带来幸福,社会倒退给人民带来灾难,两种方向使得人民要对真理或者是歪理进行判断,在实践的过程中把真理挑出来,树立真理,用真理去克服矛盾,推动前进和发展。因此,只有人民才能对真理的判断做出结论,只有符合人民愿望的才是真理。反过来,与人民愿望违背的就是歪理。
。。。。。。。。。。。。。。。。。。。。。。。。。。。。。
科学的改革是什么?科学的改革就是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检验真理,判断真理,用真理来克服矛盾,用真理来推动发展。科学的改革就是实践过程中判断出歪理,用真理来取代歪理,消灭矛盾的产生因素和扩大因素,使得真理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
伪科学的改革是什么?伪科学的改革就是在改革的过程中,拒绝检验真理,拒绝判断真理,拒绝克服矛盾,在旧矛盾的基础上发展新矛盾。伪科学的改革就是改革的过程中,压制真理,用歪理来代替真理,扩大矛盾的产生因素,通过扩大矛盾来阻碍社会发展,倒退历史。
改革需要实践,只有在实践才能检验改革。人民不但是改革的实践者,改革的检验者,而且人民是改革的服务对象,是社会的第一主体。只有人民才能对改革进行判断,只有符合人民愿望的改革才是科学的改革。因此,人民的愿望不但是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判断改革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就是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调查矛盾的产生因素,研究矛盾的克服因素,根据社会客观条件来克服矛盾的产生因素。树立真理,重视矛盾,敢于实践真理,敢于克服矛盾。用改革来检验真理,用真理来推动改革,用真理来发展社会,用真理来为人民服务。
资产阶级的伪科学改革观是什么?就是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拒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调查矛盾的产生因素,研究矛盾的克服因素,拒绝根据社会客观条件来克服矛盾的产生因素。相反,以唯心主义观来看待矛盾,伪造矛盾来压制真理,转移矛盾来歪曲真理。树立歪理,忽视矛盾,拒绝实践真理,拒绝克服矛盾。用歪理来实践改革,用歪理来倒退改革,用歪理来倒退社会,用歪理来为资产阶级服务。
。。。。。。。。。。。。。。。。。。。。。。。。。。。。。。。。
我不知道李成瑞同志所说的国有经济成分只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15%的统计是否真实,但是私有经济高比例带来的影响已经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体系、道德体系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财富向生产资料私有者集中造成的贫富两极分化矛盾,私有制生产关系造成的劳资矛盾,私有制生产方式造成的劳资矛盾,私有资本向各个领域扩张并吞造成的矛盾,私有资本在各个领域投机造成的矛盾,私有经济引发的民族关系矛盾,私有经济发展产生建立落后资本主义政体的欲望与发展社会主义的愿望在政治、经济、司法、军事、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不断扩大冲突的矛盾,以及私有经济因为发展需要而干预政治、经济、司法、舆论、文化、教育、破坏思想体系、破坏道德体系等等造成的矛盾,这些矛盾几乎达到不可调和的水平,足以证明过高比例的私有经济形成的矛盾已经上升为我国第一宏观社会矛盾,已经危及国体。
改革之初,为了克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为了丰富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供应和文化产品供应,为了缓解就业带来的压力,为了推动公有制的健全和发展,以私有经济补充社会主义经济不足是必要的,在这个时间段发展私有经济补充社会主义经济不足是一个真理。改革30年后,私有经济的成长取代了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不但阻碍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并且产生了用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的强大作用力,在社会生活中引发不计其数的越演越烈的矛盾,那么现在私有经济就显示出其落后阴暗的一面。现在,继续不顾一切地发展私有经济,不断对公有经济进行私有化攻坚,推动私有经济对公有经济的并吞,不用科学态度去审视私有经济过高比例引发的问题,任由矛盾继续扩大,势必将中国引入一场资产阶级反革命运动或者另一次社会主义革命运动。
如何看待这些矛盾,如何看待这些矛盾的产生因素和扩大因素,如何地根据社会客观条件来克服这些矛盾的产生因素和扩大因素,如何调节这些矛盾,这是党现在面临的根本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者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态度,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是无动于衷的抵制态度,真假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就能够分辨出来。
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来重新审视私有经济的发展规模以及发展方向,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私有经济发展带来的矛盾以及矛盾的影响,用科学发展观来克服私有经济产生的矛盾以及产生因素,规范私有经济的规模和发展以及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使它老老实实地发挥健康的补充作用和推动作用而不是破坏性的取代作用。当然,现在这个提法必然会遭到代表私有经济各种势力的强烈反对和强烈对抗,他们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传媒平台、社会舆论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联合力量。然而这审视了我们的党是否还具有驾驭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绝对控管能力,我们的党还是否是一个健康发展的强而有力的无产阶级政党。
树立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发展观,摒弃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伪科学发展观,用真理来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走科学而健康的改革发展之路。
2012-03-09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