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文化”让制度虚设
前天参加一所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6篇申请的论文,写的较好的2篇,勉强可以过关的2篇,不合规范、水平差的2篇。这属于正态分布,答辩委员的结论也大致趋同。但是投票时7位委员全都投了赞成票,只有我“思想斗争”了一会,觉得其中一篇实在太差,就投下反对票。当时我还特意声明:这篇论文不合格,我投反对票也许只有象征意义。答辩委员们也都理解。结果所有论文全都通过了,连同那篇很差的。我无意批评这所大学的评审制度,制度是严肃的,学科点也是有实力的。可是评审专家都似乎受到某种风气制约,即使面对很差的论文,对其批评很严厉,最终也还是不能不让它通过。专家不一定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但又似乎只能这样随大流。如果太认真,在学问上较劲,那就显得不合时宜。这就是所谓“评审文化”吧。
答辩回来我在想,如果做火柴盒,100个也许会有几个不合格的,可如今中国大学的博士论文只要提交了,就极少会不通过的。这样的学术生产,怎么可能保证基本的质量?在这种充满调和折中的“评审文化”氛围中,再好的制度,也是虚设的。有没有办法从制度上抑制一下这种不良空气呢?你好我好大家好,过日子是不错的,可是做学问就会觉得没有意思了。
又想到几天前在《读书》(第5期)读到何怀宏先生的文章《知识分子,以独立为第一义》,呼唤对知识的探寻与守护,“独立思考,不为任何人或集团的利益或立场而扭曲这些观念和知识。”类似的提醒已经很多,现在读来仍然颇有感触。这些年许多读书人都很推崇陈寅恪式的“独立精神”,可是独立性在哪里?只在反叛现实权势话语的想象中吗?或者只在“愤青式”的痛快文章里?在本来自己完全可以“独立”的空间里,我们是否又都放弃了必须的“独立”?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