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萨德,以暗杀为业
2010年1月19日上午10时5分,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指挥官马巴胡赫乘坐的阿联酋航班,由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起飞,就在起飞那一刻,已由巴黎等地飞抵迪拜,使用假欧洲护照的11人的特工暗杀队,早就已经展开了严密的部署。一天之后,马巴胡赫被发现死在了迪拜的布斯坦罗塔娜酒店。
暗杀的特工由谁部署?随着杀手身份和最新监控录像的曝光以及尸检报告的公布,迪拜警方越来越怀疑幕后黑手就是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摩萨德。
迪拜酒店里的“完美谋杀”
1月19日下午3点多,马巴胡赫来到了机场附近的布斯坦罗塔娜五星酒店办理入住手续。对自己的这趟迪拜之行,马巴胡赫异常谨慎,没带随身保镖,护照也是假的。为了防止外人潜入,他在酒店选房间时,特意挑选了一间窗户密封而且没有阳台的房间。只是马巴胡赫再怎么小心,依然没有逃脱特工的暗杀。
从迪拜警方公布的机场和入住酒店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到,包括10男1女在内的11个人在马巴胡赫入境前一天就手持不同国家的护照抵达迪拜,这些人只用现金结账,彼此之间没有直接通过电话,而是频繁地往澳大利亚同一个号码打电话。
在马巴胡赫办理酒店入住手续的时候,有两名便衣特工就在他的身边,他们假装办理入住手续,其实是在核实马巴胡赫的身份。在马巴胡赫上电梯时,另外两名特工也挤进电梯,其中一人身材矮胖,留有小胡子,另一个则高一点,两人装作刚刚打完网球的样子,和马巴胡赫闲聊,他们与马巴胡赫在同一层下电梯,马巴胡赫进入230房间,而那两个特工则进了马巴胡赫对面的237房间。
此后,马巴胡赫在迪拜的一言一行都处在特工的监视之下。这11个特工在这家酒店进进出出,他们分成5队,4队进行监视,1队实施刺杀。19日晚上8点,借着马巴胡赫短暂离开酒店去见一个接头者的机会,4名魁梧的暗杀者迅速进入了他的房间。25分钟后,马巴胡赫回到房间,10分钟后,特工们从房间出来。整个刺杀过程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特工临走时还不忘在房门外挂上“请勿打扰”的牌子。
第二天下午1点30分,人们发现了马巴胡赫死在自己的房间里。而此时,实施暗杀的特工们早已乘坐不同航班飞往了欧洲和亚洲国家。从准备到暗杀成功,特工们在迪拜停留的时间不超过19个小时。
起初,因为没有发现任何强行闯入酒店的痕迹,勘察现场的迪拜警察认为马巴胡赫死于心脏病突发。但在随后的尸检中,法医却发现了马巴胡赫体内存留过多的琥珀酰胆碱,这是一种麻醉诱导剂,进入人体后能立即造成暂时性的麻痹。法医还发现马巴胡赫鼻腔流血,牙齿有伤痕,耳后有电击痕迹,这些证据让法医判定:有人给马巴胡赫注射了琥珀酰胆碱让他失去知觉,接着让他“窒息”而死。
从制造假护照、多重伪装、先进的通讯设备到最后的暗杀手法,迪拜暗杀行动堪称一次“完美的刺杀”。
迪拜警察局局长塔米姆甚至推断实施这次暗杀行动的就是以色列的摩萨德,连特工的具体出处都有所指向——摩萨德最厉害的暗杀小组——“刺刀”小组。这个小组擅长的杀人手法就是注射药物或使对方窒息,让目标“无声无息”死亡。
欧洲国家也几乎都认为摩萨德与这一暗杀事件有关联,还有人认为以色列总理就是主谋。《星期日泰晤士报》援引摩萨德内部人士的话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1月早些时候视察了摩萨德总部,并在那里同意了暗杀马巴胡赫的计划。内塔尼亚胡甚至对这些特工说,你们去干吧,以色列人信任你们。
面对外界的各种质疑,摩萨德至今仍对暗杀事件三缄其口。只有以色列的外交部长站出来回应:没有证据表明摩萨德参与这起刺杀,但他拒绝明确否认摩萨德卷入此案。也有专家表示,不能排除其他组织刺杀,并嫁祸摩萨德的可能。
不过,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做法,却是摩萨德典型的行事风格。
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摩萨德成立于1951年初,直属于以色列总理领导。在与阿拉伯世界的5次中东大战中,小小的以色列占尽上风,摩萨德功不可没。
过去,摩萨德曾经有一句格言:“你应该通过欺骗来作战。”看似不声不响的摩萨德特工能从法国搞回“幻影”战斗机的图纸,从马赛开回导弹快艇,从欧洲搞到发展核武器所必需的铀。
别以为摩萨德只会搞情报,绑架、杀人更加擅长,以色列的原则是:你杀我一个,我必十倍报复。
1972年9月,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巴勒斯坦极端恐怖组织“黑色九月”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11名以色列运动员和教练员惨遭杀害。惨案发生后,摩萨德在总理梅厄夫人的授意下,开始了对“黑色九月”的血腥报复。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凡是参与了慕尼黑惨案的巴勒斯坦人或被炸死,或被枪杀,无一幸免。
报复的方法多种多样,毒杀是摩萨德擅长的暗杀手段。1976年6月,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人阵”领袖哈达德把一架法航班机绑架到了乌干达机场,以此要挟以色列释放巴勒斯坦犯人。以军在解救人质过程中救下了102名人质,有3名人质丧生。此后,以色列把哈达德列为头号追杀对象。
哈达德深谙摩萨德对付敌人的手法,无论是行走在街道上,还是接听电话,他都可能遭到枪杀或炸弹袭击。因此,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哈达德的行动相当谨慎,从不轻易外出。哈达德的这种敏感和警觉一度让摩萨德无从下手。
但是,哈达德这个体重达140公斤的大胖子有个最大的弱点:爱吃巧克力,而这个弱点恰恰被摩萨德得知。摩萨德特工首先买通了一个巴勒斯坦人,让他不时给哈达德送上比利时生产的名贵纯巧克力,这些巧克力都有着漂亮的蕾丝镶边。哈达德绝不会想到,这些巧克力的蕾丝镶边将他送上了西天。
原来,这些蕾丝镶边都是经过摩萨德精心处理的,里面含有慢性毒药。摩萨德要让哈达德慢慢地死,死得不知不觉。果然,吃了几盒巧克力之后,哈达德一病不起,连医生都查不出这是什么病。6个月后,哈达德在东德的一间破旧旅馆内病逝,巴勒斯坦官方给出的死因是白血病,因为验尸官没有查出任何中毒的迹象。
2002年,摩萨德的新任掌门人梅尔·达甘走马上任。在达甘领导下,摩萨德的暗杀行动得到加强。为了保护以色列的利益,达甘不惜付出任何代价。2008年2月,黎巴嫩真主党头目伊马德·穆格尼耶遇刺,此外还有多宗真主党和哈马斯官员遇刺事件,都被认为是达甘的“作品”。
达甘平日少言寡语,但却鹰派十足,他决心要把摩萨德建成一个“牙齿间有把刀子”的间谍机构。一次,他领导一组人员调查恐怖分子资金来源,手下人告诉他发现一家欧洲银行充当了哈马斯的洗钱渠道。据当时一个参加会议的人回忆,对这家银行达甘就说了一句话:“我们有它(银行)的地址,不是吗?烧了它!”
狠辣的达甘正是摩萨德没有最狠、只有更狠的最佳代言人。
千次行动只有一次失败
曾担任摩萨德特工的以色列作家米什克·本·戴维写道:“特工虽不完美,却近乎完美……素质出色、经验丰富、策划谨慎。我们在全球任何一处地方获取情报的能力超群。”
摩萨德下属最重要的机构是代号为“凯撒里亚”的特别行动队,这里的特工在入行之初要经过一到两年的严格培训,掌握包括跟踪、反跟踪、偷拍、窃听、徒手格斗、使用武器炸药、驾驶各种交通工具包括飞机以及“经营”自己的假身份。训练合格后,特工就会远离家人和朋友,被派去执行各种任务。
如此严格的训练才有精英的特工、狠辣的刺客,他们行动的成功率很高,据说“1000次行动中或许只有一次失败”。
1988年4月13日,以色列举行内阁会议,讨论从肉体消灭巴勒斯坦恐怖行动总指挥杰哈德。内阁投票结果:4票赞成,2票反对。这四张赞成票中,就包括总理沙米尔,国防部长拉宾和外交部长佩雷斯。
杰哈德知道自己上了摩萨德的暗杀名单,所以行事一贯很谨慎,一直住在突尼斯。由于突尼斯是主权国,搞不好会有外交纠纷,所以以色列内阁决定,刺杀行动由摩萨德实施,陆海军的特别行动队辅助。
4月14日,刺杀小组就化装成黎巴嫩人分批进入突尼斯,分别去了3家旅游公司租了3辆车,其中2辆大众牌小型面包车,还有一辆法国标致小轿车。另有一名妇女曾到杰哈德住所外拍了大量照片。
4月16日凌晨1点多,一架看不清国籍的波音飞机在距离突尼斯55公里处的国际走廊施放电子干扰,该地的通讯设施全部受到干扰,与此同时,杰哈德寓所附近的电话线也被切断。
紧接着,3辆汽车停在杰哈德寓所外面,车上跳下几十个蒙面人。他们分成3组,一组切断路口交通,一组包围寓所,另一组则闯入杰哈德的寓所。杰哈德的警卫发现情况异常,但没等他们做出反应,无声冲锋枪已经把他们置于死地。正在楼上的杰哈德也听到外面有动静,立即掏出手枪,冲到门边,正好碰上迎面而来的蒙面人,当即就是一枪射出,但杀手的反应也不慢。几乎就在杰哈德开枪的同时,4支冲锋枪一起开火。杰哈德当场倒地。刺客们还不满足,继续对着他射击,直到打光冲锋枪里的所有子弹。
杰哈德倒在血泊中,身中至少75弹,右手被打断,连手枪都被打毁,全身被打得像蜂窝一样,惨不忍睹。在整个过程中,居然还有一名女性杀手手提摄像机进行了摄像。清晨4点,所有杀手都回到了地中海的船上。摩萨德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暗杀实力。案发之后,突尼斯对3名租车人发出了通缉令,但他们又能把摩萨德怎么样呢?
当然,摩萨德的暗杀也偶尔有失败的时候,其中最丢脸的一次发生在1997年的约旦。那年,摩萨德特工准备毒杀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尔,结果在把毒药注射到马沙尔耳朵的那一瞬间被马沙尔的保镖发现,两名特工当场被捕,其余特工逃往以色列驻约旦大使馆避难。
当时的约旦国王侯赛因知道消息后勃然大怒,逼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给马沙尔送解药。为了换回自己的特工,以色列释放了35名巴勒斯坦犯人以及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由于任务的失败,当时的摩萨德负责人耶特姆引咎辞职,但他并不后悔做出暗杀决定。后来在接受CNN记者访问时,耶特姆说:“哈马斯应该知道,如果他们继续实施恐怖袭击,自由世界国家不会放过他们。”
附文:以色列“定点清除”巴勒斯坦武装分子事件回顾
2004年03月22日15:44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据巴勒斯坦卫生官员称,自从2000年9月巴以流血冲突以来,已有150多名武装分子在以色列的“定点清除”中死亡。在2000年9月之前,以色列就经常暗杀被认为是恐怖分子的人。以下就是主要暗杀事件的回顾:
——1973年2月,一支以色列突击队从海上进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暗杀3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高级官员。其中一名突击队员叫埃胡德·巴拉克,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
——1979年1月,以色列在贝鲁特炸死巴勒斯坦高官阿里·哈桑·萨拉迈。他策划在1972年德国慕尼黑劫持参加奥运会的以色列运动员,导致11名以色列运动员死亡。
——1988年4月,以色列在突尼斯暗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二号人物阿布·吉哈德。
——1992年2月,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穆萨维在黎巴嫩南部遭以军空袭死亡。
——1995年10月,两名摩萨德间谍在马耳他击中“杰哈德”秘书长法蒂·阿尔舍加奇的头部,致其当场死亡。
——1996年1月,哈马斯头号炸弹专家穆罕默德·塔哈尔被炸身亡,以色列宣布对此负责。
——1997年9月,两名摩萨德特工持加拿大护照潜入约旦首都安曼,刺杀“哈马斯”领导人克哈里得·马萨尔,行动失败后被约旦当局逮捕。
——2002年1月,以军在约旦河西岸炸死“阿克萨烈士旅”的少壮派领导人卡尔米。
——2002年7月,以军向“哈马斯”军事组织领导人谢哈德在加沙的住宅发射一枚重达1吨的炸弹,不仅炸死了谢哈德和他的家人,还炸死了14名巴勒斯坦平民。
——2002年9月,“哈马斯”下属一个武装组织指挥官穆罕默德·戴夫在空袭中受伤。
——2003年3月,以色列“定点清除”“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的创始人易卜拉欣·穆卡达。
——2003年6月,“哈马斯”领导人兰提斯在加沙遭以色列空袭受伤。
——2003年8月21日,3名“哈马斯”武装分子被以色列“定点清除”,其中一人是“哈马斯”高层领导沙纳布,另外2人是他的保镖。另有1名旁观者死亡,至少15人受伤。
——2003年8月24日,4名武装分子在加沙遭空袭死亡,20多平民受伤。
——2003年8月26日,以色列空袭加沙,3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亡。
——2003年8月28日,一名“哈马斯”激进分子在加沙南部遭“定点清除”,另有3人受伤。
——2003年8月30日,两名“哈马斯”武装分子遭以色列袭击死亡,两名旁观者受伤。
——2003年9月1日,一名“哈马斯”武装分子遭以色列导弹袭击身亡,另有1名旁观者死亡,至少25人受伤。
——2003年10月20日,以色列向加沙地带中部纳赛拉特难民营发射导弹,巴勒斯坦方面称造成14人死亡,其中2人属于武装组织,以色列对此有质疑。
——2003年12月25日,以色列空军向加沙城的一辆汽车发射两枚导弹,导致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杰哈德”高级官员穆克比勒·哈米德和另外两名成员,另有2名旁观者死亡。
——2004年2月7日,以色列向加沙地带的“杰哈德”目标发射导弹,导致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一人是12岁的儿童。
——2004年2月28日,3名“杰哈德”武装分子在加沙地带遭以色列导弹袭击死亡。
——2004年3月3日,3名“哈马斯”武装分子在加沙西南部遭导弹袭击,死在车中。
——2004年3月22日,哈马斯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在加沙地带遭以色列导弹袭击身亡。(孙晓慧)
摩萨德特工暗杀机器: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来源:广州日报
2010年1月,一场哈马斯高官在迪拜遭暗杀风波把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推到风口浪尖,关于涉嫌参与暗杀行动的摩萨德特工小组的各种传言和揣测甚嚣尘上。以色列是西方世界唯一公开实施暗杀行动的国家,其最高情报机构摩萨德的特工更是惯于通过暗杀这种将成本和舆论影响都尽量降低的方式来消灭敌人。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行动理念、加上比007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高超间谍技能,使得摩萨德特工成为世界情报界“没有最狠,只有更狠”的角色。
意外失误还是胜利张扬?
从制造假护照、多重伪装、先进的通讯设备到最后的暗杀手法,均显示迪拜刺杀行动是一次职业暗杀和冷酷预谋的完美结合。
摩萨德全称为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人员总数约为1200人,其中大部分在位于特拉维夫的总部工作,少数在海外搜集情报,少数特工负责实施刺杀和绑架行动。
摩萨德成立于1948年以色列立国之时。当时摩萨德其他的行动包括煽动伊拉克飞行员驾驶米格-21军机叛逃到以色列、支持伊拉克库尔德人叛乱。
惯例:不承认 不否认
这个时期摩萨德最出色的特工就是人称谍报大师的伊利·科恩。他以归来的阿拉伯大亨的身份只身潜入叙利亚,广泛结识军政要员,出入于政府首脑机关,窃取了大量绝密的政治、军事情报,成功帮助以色列在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征服戈兰高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摩萨德的工作重点转向巴勒斯坦,出现了所谓的“鬼之战”——大批摩萨德特工以外交官的身份前往海外,招募和培养对付法塔赫和其他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的工作人员和线人。
过去的摩萨德曾经有一句格言:“你应该通过欺骗来作战。” 摩萨德官方网站对其职责的解释看起来平平无奇:“搜集、分析情报,在境外从事特别秘密行动”。
和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一样,摩萨德只有在出现意外失误,或者需要张扬一次行动的胜利以及向对手发出警告时才会高调地吸引公众视线。有分析人士认为,迪拜刺杀案最终闹得沸沸扬扬,上述的因素应该兼而有之。
但至今,无论是摩萨德还是以色列政府依然保持模棱两可的态度——既不承认组织暗杀,但也不否认。只要保持沉默,国际社会就很难采取实质性行动。事实上,摩萨德一贯坚持不对行动发表评论的政策。和世界上任何一家情报机构一样,摩萨德也很乐意保持神秘和低调,让对手云里雾里地分不清真相。
对此,前摩萨德负责人丹尼·耶特姆曾表示:“一切都应该被隐藏起来,因为这些在其他国家里实施的任何行动都是违法的。”
现任摩萨德负责人梅尔·德根同样一言不发,尽管已有以色列舆论呼吁,如果摩萨德被确定参与暗杀行动,德根应该辞职。
关键词 梅尔·德根
“嘴咬尖刀”的情报“一哥”
关于现任摩萨德负责人梅尔·德根,民间有个说法:在2002年时任以色列总理沙龙任命德根出任摩萨德负责人时,命令他必须以“嘴咬尖刀”的狠方式来管理摩萨德。8年过去了,看起来德根果然不折不扣地执行着沙龙的命令。除了最近的迪拜刺杀案外,还有多宗刺杀事件可以追溯到德根本人。
长得腰粗膀圆却言语温和的德根在以色列军队30年服役过程中曾经两次受伤,但他从不愿意拄拐杖走路。他在服役时成为沙龙的亲信,掌管摩萨德之前曾任以色列反恐局局长。
尽管迪拜刺杀案后有人要求德根辞职,但是大多数以色列人依然支持他留任。以色列情报机构研究员艾龙·本·戴维认为,这是因为德根重振摩萨德过去在中东地区令人闻风丧胆的气势。
此外,德根在任期内也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2007年9月,以军机袭击叙利亚;2008年2月,黎巴嫩真主党头目伊马德·穆格尼耶遇刺;此外还有多宗真主党和哈马斯官员遇刺事件,都被认为是德根的“作品”。
“德根甫上任即表示,摩萨德变得过于害怕冒险。”以色列《国土报》军事记者艾米尔·奥伦说,“他没有兴趣保持外交风度。”
关键词 代表作
生擒纳粹头子
历史上很多震惊国际社会的间谍行动,都被普遍认定是摩萨德所为。
在二战后数十年,摩萨德在世界各地对纳粹逃犯穷追不舍。摩萨德最为人称道的代表作之一当属1960年在阿根廷生擒德国纳粹高官、二战大屠杀“设计师”阿道夫·艾希曼。
艾希曼1960年在阿根廷被摩萨德特工活捉,秘密送回以色列受审,1962年被执行绞刑。至今,这依然是以色列唯一一次执行死刑。
当时负责艾希曼抓捕行动的摩萨德负责人拉菲·埃坦事后在接受CNN访问时表示:“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艾希曼)杀死,但是我们希望把他送上审判台。而这难度大多了。”
活捉艾希曼,令摩萨德顿时在国际社会声名鹊起。
报复“黑色九月”
1972年9月5日,联邦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举办期间,巴勒斯坦极端恐怖组织“黑色九月”的8名恐怖分子闯入奥运村以色列选手驻地,当场击毙了两名以色列举重教练和运动员,绑架了另外9名运动员。
此后,“黑色九月”发表声明,要求释放被以色列关押的234名巴勒斯坦政治犯。以色列政府拒绝了释放政治犯的要求。随后是,联邦德国试图营救人质的阻击战失败,引发枪战,导致9名人质全部丧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慕尼黑惨案”。
惨案发生后,时任以色列总理格尔达·梅厄表示:“这显然是一场恐怖分子精心策划的袭击,令我们的运动员付出了代价。”
外界普遍认为,梅厄随即下令摩萨德特工追杀凶手,展开血腥报复。1979年,三名巴勒斯坦人在贝鲁特被暗杀,其中“黑色九月”头目尤赛夫被汽车炸弹炸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陆续有涉嫌参与慕尼黑绑架的巴勒斯坦人遭暗杀。
但是,在追杀“黑色九月”成员的行动中,摩萨德特工也曾出现失误。在挪威小镇利尼哈马,摩萨德特工错误杀害一位与慕尼黑绑架案毫无关联的摩洛哥侍应生。五名特工因此被捕入狱,其中女特工西维亚·拉佩尔五年后才获释返回以色列。
关键词 成功率
千次行动只有一次失败
据新华社电 摩萨德下属最重要的机构是代号为“凯撒里亚”的特别行动队,类似特种部队。这一机构的新人需要接受一至二年的严格训练。
新人需要尽快掌握大量间谍基本技能,包括跟踪、反跟踪、偷拍、窃听、徒手格斗、使用武器炸药、驾驶各种交通工具包括飞机以及“经营”自己的假身份。
培训结束后,合格新人将会“上岗”,长期远离家人和朋友,在海外执行任务。他们接手的任务将会随着经验和能力累积不断“升级”。
摩萨德向每位特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免他们因压力过大而崩溃。特工生涯较短,通常不超过7年。“退役”后,他们将不再抛头露面,大多返回总部工作。
曾担任摩萨德特工的以色列作家米什克·本—戴维写道:“特工虽不完美,却近乎完美……素质出色、经验丰富、策划谨慎。我们在全球任何一处地方获取情报的能力超群。”
按照他的说法,摩萨德行动成功率高,“1000次行动中或许只有一次失败”。
“凯撒里亚”下属“刺刀”小组是摩萨德另一重要机构,专门负责执行刺杀和绑架任务。 有研究摩萨德的专家认为,迪拜刺杀案就是“刺刀”小组所为。
据报道,“刺刀”训练基地位于以色列南部内盖夫沙漠,共有48名成员,包括6名女性,他们惯常刺杀手法是注射药物或使对方窒息死亡。
关键词 招募
十岁后交的朋友都要问
从20世纪初开始,摩萨德开始在招募工作上作出新的尝试。不但在其官方网站上提供工作申请表格,还在其他政府部门网站甚至以色列报章刊登招聘广告。例如,一则刊登在以色列报纸上的广告写道:“我们向有志成为摩萨德特工的申请者承诺一份激动人心的事业”。
特种部队老兵优先
摩萨德招募特工条件极为严苛。情报部门首先按规定遴选出候选者,后者必须是犹太人,最好曾在以军服役,特种部队老兵和军官是首选。
通过首轮选拔后,候选者就会接受持续数月的各种测试,包括心理测试和背景调查。摩萨德对候选者10岁以后交的所有朋友都要进行了解。
经过层层选拔和淘汰后,留下的人接受“试训”。摩萨德赋予给他们新的身份,让他们执行外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例如,在15分钟内获得一个陌生人的名字、住址、银行卡号和父母姓名等信息。最后,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通过考验,成为摩萨德特工。
摩萨德还曾伪装成别国情报机构,以此来招募特工或者给这些被蒙在鼓里的新雇员派任务。而有时候,这些伪装的他国情报机构也被用作考验真正摩萨德特工的忠诚度。那些拒绝执行针对以色列的任务的特工相当于通过忠诚度考试,往往会迅速在摩萨德内部获得提升。
打造“忠诚度考试”
前摩萨德特工耶华达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曾透露:“由摩萨德伪装的外国情报机构向我承诺如果我协助他们窃取以色列军方的情报,我将获得大笔财富,还有漂亮的女人和车子。”
“当然,我拒绝了。我绝不会干这种事情。他们一直试图动摇我,而我一直拒绝他们。最后,又一天,我被召回特拉维夫参加一个高层会议。当时我还想,‘完了,他们要把我杀掉。’但是当我一到会场,我便收到通知,原来我已经通过了晋升考试测验。”
严苛的条件,加上社会的发展,摩萨德也面临着招募难的困境。以色列前总理巴拉克的发言人最近曾表示,摩萨德很难吸引顶尖人才。“高科技公司和商界对顶尖人才更有吸引力,它们能提供摩萨德所不能提供的丰厚薪酬、奖金和优越的社会地位。”
关键词 失误
投毒失手总理送解药
摩萨德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也遭受过不少挫败,使其在国内外形象均受损害。
摩萨德最颜面无存的一次失败发生在1997年。特工在约旦一次毒杀哈马斯领导人哈立德·马沙尔的行动中失手。他们在即将把毒药注射入马沙尔耳朵的那一瞬间被马沙尔的保镖发现,两名特工当场被捕,其余特工随即逃到以色列驻约旦大使馆避难。
事件令当时的约旦国王侯赛因勃然大怒,从而引发以色列与约旦的外交危机。最后,迫使时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目前也是现任以色列总理)给马沙尔送解药,而且还不得不释放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不过在2004年,亚辛在离开寓所附近的一座清真寺时遭以军直升机发射的火箭弹袭击,当场身亡。
丹尼·耶特姆是当时摩萨德的负责人,正是他下令展开暗杀马沙尔行动。他因行动失败而引咎辞职。后来,耶特姆在接受CNN访问时表示,他并不后悔作出暗杀的决定,只是遗憾行动没有成功。他说:“哈马斯应该知道如果他们继续实施恐怖袭击,自由世界国家不会放过他们。”
偶尔,摩萨德也会遭到特工背叛的打击。在加拿大出生的前摩萨德特工维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先后在1990年和1995年出版《通过欺骗》和《欺骗的另一面》两本书,揭露摩萨德内部架构、训练方式等秘密,还令专门负责刺杀行动的“刺刀”小组成员代号曝光。
学员街头练习被捕
2009年11月,摩萨德一名特工学员在特拉维夫市区进行安放炸弹训练,一名眼尖的妇女发现后报警,这名特工遭到警方逮捕。
当时,这名特工学员正进行安放炸弹训练,在把一枚哑弹安放在一辆汽车底部时被这名妇女发现。这名妇女随即报警。警察把这名特工学员带回警局,经过询问得知这名“恐怖嫌疑人”原来是以色列情报机构的学员。(王希怡)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