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选举”为何演变成肆意扼杀民意“让自己人上位”的工具?
——揭开某社区居委会非正常选举的面纱
蔡金安
据2013年10月30日厦门网消息,为了不让一个老百姓十分信任的张剑萍顺利当选为社区居委会主任,太原北营街道和其他部门的某些人费尽心机,几次三番通过一些非正常手段,甚至不惜实施拘留,迫使张剑萍落选。在这一“选举”闹剧中,我们看到这场所谓的“选举”,完全没有尊重民意,极力排斥异己,完全将“选举”变成了一个让“自己人上位”的工具。肆意扼杀民意,不让老百姓选自己信任的人,这样的“选举”算个啥?!
从多个媒体获悉,类似许西社区这样的“选举”实在不少。通过解剖许西社区居委会“选举”这个“麻雀”,可透视当今众多基层行政部门选举的状况,希望引起大家的深思。
我行我素,众多居民给信任的人投票
报道称,2013年10月9日,是小店区北营街道办事处许西社区居委会海选投票日。而早在9月29日,北营街道办事处就通过张贴告示和播放录音的方式,告知小区的居民:张剑萍的竞选资格被取消了,原因是认为她曾有“非法上访行为”。
笔者认为,上访本来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国家开设了上访部门,没有理由不让群众上访。可奇怪的是,现实中,一些部门把公民的正常上访诬蔑为“非法上访”,并通过截访、拘留等强制行为进行阻扰。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有因公民上访而对地方官员进行追究的规定,以致公民的上访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官员的“乌纱帽”,为了保“乌纱帽”,官员们不惜剥夺宪法赋予公民正当的上访权利,而把“防上访”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张剑萍可谓撞到“防上访”的高压线上了。再就是,官员们以“上访”为由排斥张剑萍这个异己。
在10月9日的选举中,当地有很多居民却我行我素,不理睬北营街道的告示,依然给张剑萍投了票。
众多居民为何愿意给她投票?据当地居民称,张剑萍在许西社区内的认可度很高,经常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少居民都很信任她。
众多居民给自己信任的人投票,这样的能体现出民意的“选举”才是最正常的“选举”,应大力提倡才对,可实际上却连遭挫折,是为什么呢?
连出三招,主持者阻止张剑萍当选
据悉,许西社区有1759位选民,当天有1709人参加了投票。如果选票过半,张剑萍可以直接当选居委会主任,但蹊跷的事出现了。
本来,张剑萍获得的实际票数为870张,已经超过了半数850张,按此结果,张剑萍可直接当选为居委会主任。但奇怪的是,主持选举者宣称有73张废票,其中50张是给张剑萍的,而这50张大多数因为连笔等原因宣布作废。这一变故使得张的得票数变成了820张,虽然仍遥遥领先其竞争对手,但没有超过半数,于是按照相关法律,还得进行另一次选举。可见,主持选举者实施的“废票”行动,阻止了张剑萍在这一轮选举中当选。下一次选举被安排在10月13日进行。
更蹊跷的事发生了:就在10月10日晚,张剑萍突然被警察带走。张的家人称其被拘留的原因是:“在7月15日,曾到市委门口进行过上访。”当地一位居民说,张上访是为了老百姓的事儿。
到市委门口上访,竟然成了警方抓人的理由,而且早不抓晚不抓,偏要在张剑萍即将参选的日子抓。太明显了,明眼人一眼就看出官方的意图,就是为了阻止张剑萍参加几天后的居委会选举。也太恶劣了,为了达到“阻止参选”的目的,居然用这种强制手段限制人身自由!对本应充分尊重民意的“选举”,却实施赤裸裸的强制措施,这算哪门子“选举”?
接着看下去,为官者的恶劣行为还在继续。
张剑萍被带走后的第二天,即10月11日下午,选举委员会意外收到了街道司法所所长张德仙的通知:另行选举的选票格式需要修改,在另行选举的选票上只保留两个候选人,不再设“另选他人”一栏。看来,官方除了防“当选者”,还要防“选民”。这一通知让选举委员会的成员都感到十分吃惊,并予以拒绝。于是,选举委员会和街道办形成了僵持局面。
到12日凌晨后,街道办相关负责人召集了居委会书记,选举委员会备选的5位成员,还有其他一些党支部成员,召开会议,正式终止了“不听话”的选举委员会成员的资格。
到这里,官方由“两防”增加到“三防”,即又增加了一个“防选举委员会成员”。
新的选举结果:顺利完成上届班子的过渡
就这样,在新的选举委员会主持下,10月13日,许西社区按计划召开了另行选举。在许西社区1759位选民中,参加另行选举的有1600人左右,最终统计出来的废票有400多张,其中有空白选票150多张,还有250张左右的选票上都打了叉。
众多的空白票和打叉票,看出众选民对官方推举的候选人持否定态度,官民的意愿如此对立,民意完全被扼杀。
选举结果:新任居委会主任韩永刚在选举之前是上一届居委会主任罗云虎的办公室主任,兼管小区治安保护委员会;新任居委会副主任李富元,曾在上一届居委会主任罗云虎手下工作;新任居委会书记李继生、居委会副主任张旭光及高冬莲、米俊齐等多名居委会委员与多名上届居委会领导成员系亲属关系。
从上可见:新班子大多数领导成员,都是上届主要领导成员,这场“选举”顺利完成了上届班子向新一届班子的过渡,也就顺利演化为“让自己人上位”的工具,完整实现了官方的意愿。
选举后,“选举”成当地敏感词
据悉,在通过一系列非正常手段,顺利阻止张剑萍的当选和顺利完成上届班子过渡到新班子后,张剑萍也立即被释放,而“选举”一词竟成了当地的敏感词,居民不敢轻易与外人谈及。
笔者认为:此时放张剑萍,是因为新的社区居委会班子已按官方意愿选出,张已无重新当选的可能了,再继续关押她已无必要,所以选择了放人。官方的“一抓一放”,明显暴露出其要的不是合符民意的选举,而是合符自己本意的选举。
“选举”一词为何成了当地的敏感词?看看当地官方在选举中实施的一系列非正常手段,就会明白:这场选举,没有民意,只有“官意”;不是民选,而是官选。心虚的官员害怕引火烧身,自然会极力控制舆论的发酵。
当官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吗?选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而又受老百姓十分信任的人当官,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本来,许西社区居委会大多数居民选举张剑萍为主任,是天经地义的事,体现出了选举的本质;而北营街道等部门实施一系列非正常之举,扼杀民意,不外乎是打自己的小算盘,登不上台面。
一场看似微不足道的选举,实际上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为官之道和选举之道的大问题。
官员,最需要的是将“民意”刻在心中,并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身体力行。如果全国每一地每一场选举都能充分尊重民意,体现出民意,那么,就会选出人民真正信任的官员,这样的官员也才能真正属于人民,这样的官民关系也才不会尖锐对立,而会像水乳一样交融。
2013年10月30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