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泽东,我要去评说一番,感觉特别难,感觉没有资格。所谓没有资格,决不是本人政治地位低下,无权评价领袖,相反既然是政治领袖,就可以人人得而评之,不分年龄国籍,也不分是否有个人感情因素。而是无论是正反面,定论的东西太多,本人水平又有限,没有什么很新的观点,所以下笔颇难。
这里仅胡乱谈几点个人观点。
第一、 作为政治领袖、军事统帅等等若干权力角色定位下的毛泽东。
无论是哪个角色,毛泽东无疑是取得了巨大成功的(不管是领导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还是领导文化大革命、搞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扩大化等等,就他个人而言,都是基本成功的。)用时髦的话说,是最充分地实现了个人人生价值的(尽管在主观上,毛泽东本人倒也无意追求什么个人功业,也似乎不太注意“赢得生前身后名”;尽管“四个伟大”里面,他比较欣赏“导师”的尊号,但也似乎不太在意立功、立德、立言;尽管今天谈毛泽东的“个人人生价值”,显得有点猥琐,有点强加于人,但“在社会关系总和”中,个人的人生价值毕竟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本人是否刻意追求而存在。)正因为毛泽东不是一个三家村赶牛的走卒,而是位集政治领袖、军事统帅等等各种权力角色于一身的赫赫威仪人物,所以,他的“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直接影响到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各项事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国际舞台的风云。
但是,个人人生价值的成功,并不完全等同于政治人物所影响的事业的成功。按照老马列的理论:个人的奋斗只有和社会历史潮流相吻合的时候,个人的价值才有意义。反观毛泽东也是如此。当毛泽东的言行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时候,他的奋斗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我不同意建国后他只有错误没有成绩的说法);而当他的言行有悖于历史潮流的时候,他个人越成功,对我们的事业伤害也就越大。
毛泽东的伟大就在于,在许多时候,他总是正确的。他能及时抓住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本质的东西,高屋建瓴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及时把个人意志转化为党、军队和国家的决策。事业的辉煌造就了个人“人生价值”的辉煌。(功绩另议,暂从略)
作为政治权力人物的毛泽东,我们不能不谈到他人生价值的另一面,那就是他的错误对我们事业的伤害。现在有人总是刻意强调毛泽东犯错误时的“初衷”,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多数情况下,良好愿望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一个人犯错误的时候,“初衷”越好,其悲剧意义越大。“初衷”再好,也丝毫不会降低错误的危害。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根本上根除带着感情色彩评价历史人物的习惯。以文革为例,有人先强调其反修防修的良好“初衷”,然后强调事态的“失控”,再强调林彪四人帮的添乱,致使错误愈演愈烈。
我个人完全相信毛泽东的“初衷”是好的,(其实作为政治人物,哪里有主观上想祸国殃民的?)也不完全赞成个人权力斗争说。有人说,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的“失败”,作为政治领袖,文革的确是他政治生涯的一大败笔,但是,这只是他“个人价值”与“革命事业”的断裂而已。作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丝毫没有“失败”,十年文化大革命,完全按他的主观愿望在运转,可以说他十分“成功”地领导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出极其成功的政治“案例”。
今天我们总爱强调文革的“失控”,其实,对毛泽东本人而言,事态根本就没有“失控”。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六九年,“天下大乱”,在当时的国内外政治家和今天的历史学家眼里,局势已完全不可收拾了,可结果怎样?他在武汉谈笑间定下了文化大革命的阶段性时间表,“一年开张,两年见眉目,三年结束”,果然,六七六八两年,顺利完成了各级政权的交接和更替,完成了各个领域的清理,第三年四月,完全按他的意志召开了“九大”,实现了文化大革命的平稳“软着陆”。
现在,总有人故意夸大林彪四人帮最文革中的作用,良好愿望当然在于维护毛泽东的形象,但毕竟是经不起历史推敲的,说林彪江青打着红旗反红旗、背着毛主席干了什么什么,这未免也太低估毛泽东的政治智慧了吧?毛泽东在高岗事件时批评罗长子“有人睡觉在床上,有人睡在鼓里,我看你就睡在鼓里。”而毛泽东本人可不是一个轻易“睡在鼓里”的人。文革期间林江所干大事,没有一件逃过毛泽东的眼睛。“迷一样的庐山”,林彪和张春桥在争论什么?毛泽东的眼睛能揉进沙子吗?(顺便说一句,林彪的目的当然不在于那三个副词和国家主席,而毛泽东在会议后期和之后的进攻理由也决不仅仅是现在历史书上说的那么简单的因为有人抢班夺权。至今,迷团后面还有迷团,在这里,我就不展开说了。)
有人强调文革以及在这之前毛泽东的“无奈”。似乎有些事情是毛泽东和别人妥协而不得已而为之。其实不然,毛泽东的个性是不会轻易和别人妥协的,尽管妥协是政治家的常用政治手段,但他似乎并不必与党内同志妥协。当事人如果真要相信毛泽东在原则问题上会妥协,那是很幼稚的。在许多事情上,似乎在表面上是别人在利用了他,其实是他在巧妙地利用了他人。这就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的政治高招。罗瑞卿、杨余傅事件,难道仅仅是向林彪妥协吗?
第二、 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象征物的毛泽东。
曾经一度,政治家和理论家非常尴尬地面对全盘否定文革及建国以来毛泽东错误,与维护毛泽东思想图腾的关系。一方面,要彻底否定毛泽东错误,所谓“堵不死毛泽东错误的路,就迈不开拨乱反正的步”。另一方面还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因为国际共运史上的“砍旗”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鞭尸”,都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老工人通不过,土改时候的贫下中农通不过,同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干部也通不过。”“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更何况共产党的法统在那里放着,“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邓小平语)。
聪明的政治家和理论家象对待《金瓶梅》一样,搞了个毛泽东思想的“洁本”,这个“毛泽东思想洁本”归纳了六大方面的内容,删除了诸多“造反有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之类的“少儿不宜”内容,把毛泽东正确的思想概况了进去,以“什么什么相结合的产物”“集体智慧结晶”的形式定稿。“凡是符合口味的就属于毛泽东思想,凡是不符合需要的就不是毛泽东思想”。
尴尬算是被暂时掩盖过去了,但是这个邓版“毛泽东思想洁本”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古今中外,哪一家思想是以“洁本”形式流传的呢?比如我们今天谈儒家文化,难道只承认儒家正确的东西是儒家文化,糟粕就不承认是儒家的了吗?
如果处于政治策略的考虑,搞一个“毛泽东思想洁本”未尝不可,但根深蒂固地还是反映出了我们的“造神”情节,推倒了一座神像,但同时祭起了一本《圣经》,因为我们需要《圣经》!
那么,到底我们应该如何“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语)”呢?个人认为,还是实事求是地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把毛泽东及同时代人的错误观点也收进去,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后人的交代。以“洁本”的形式宣传毛泽东思想,实际上很不利于年轻人认识毛泽东的错误,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几个知道文革是怎么回事的?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的错误已经成了“不禁而禁”的“禁区”,因为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毛泽东到底有什么错误,除了那个干巴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已经销声匿迹的“伤痕文学”以及据说过去很穷之外,你最多就是象听笑话一样,听几个过来人那颇具感情色彩的很不全面完整的回忆,(文革当事人的另一方,“白头宫女”们,是被勒令沉默和三缄其口,不敢“闲话说玄宗”的。)除此而外,你对文革还有哪些了解?————尴尬的毛泽东!
第三、 充当一段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代言人”和中国共产党“形象大使”的毛泽东。
这一点就由不得毛泽东本人了。毛泽东在韶山的滴水洞里就说自己成了“二十世纪共产党人的钟馗”,死前预言,自己死后斗争的两派都会各取所需地引用自己的语录来打仗。利用毛主席语录打仗的年代过去了,但是围绕毛泽东的争议却愈演愈烈:
——要否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然会重点攻击毛泽东;
——同样的道理,要维护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成果,就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毛泽东。
——要总结经验教训,推进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需要研究毛泽东;
——要内忧外患时,也有人想起毛泽东。
——毛泽东的理论妨碍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时,就以“解放思想”的名义破除之;
——毛泽东政策的收益者,自然会永远深情怀念毛泽东。
难道我们就不能客观地把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来研究吗?
第四、 作为自然人的毛泽东。
作为自然人,毛泽东是个什么样子呢?最拙劣的图解有:古月、唐国强式的模仿;有走下神坛式的生活琐事流水帐;有“生活”其外“政治”其内的毛泽东与三界九流的交往;有所谓儿女情长的家庭琐事;还有自抬身价的“在毛泽东身边”回忆;还有无耻的描述毛泽东和女人。
最有深度,最有助于研究毛泽东的是对毛泽东诗词书法的研究。
研究作为自然人的毛泽东,似乎又陷入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尽量避开政治。其实毛泽东本来就是个政治人物,研究其生活琐事有什么意义?研究其道德人品,固然有值得弘扬的地方(当然也有人在其道德人品上来攻击他),但,归根到底,研究自然人的毛泽东应该是为研究政治人物历史人物的毛泽东服务。
为什么我们不能研究他的个性、性格、魅力、经历特别是早年经历、思想历程呢?也许对这些东西的研究更有助于研究他在历史上政治上的表现。(刘明江原创)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