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禁止即可入”,对于经济领域很重要,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交易自由,最大程度发挥经济活力。但这句话不能推向极端。这是因为,在经济生活领域,法律仅仅是划了一条底线。在这条底线之上,还有一大片“灰色地带”,在这个地带,人们的行为可能不违反法律,但却可能违背道德。而违背道德的经济行为,仍然可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经济学家有一个估算。以2004年为例,在美国,由于抢劫、入室盗窃等违法行为造成的现金损失约为160亿美元,而由于经济领域中够不上违法的有意误导以及不诚实行为,造成的损失高达6000亿美元。尽管后者是道德问题,但无论发生的概率还是造成的经济损失都远超过前者。
实际上,在制度经济学家眼中,道德尽管没有写在纸面上,但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必须遵守。与法律作为“成文法”一样,道德作为“非成文法”同样调节人们的社会行为。因此,在法律之外,我们还必须给道德留下余地。
不过,与法律是他律不一样,道德靠的是自律。于是,这里出现了一个悖论:自律常常是靠不住的,否则就不会发生那么多违背道德的不诚实行为。因此,自律也需要有外在的力量来牵引或约束,以激发起人们心中的道德律。
行为经济学家通过实验提出了若干解决之道。
此系列实验是在美国一所著名商学院进行的。实验主持者准备了10道题,由两组学生进行答题,时间是5分钟。每答对一道题,学生就得到10美元奖励。
第一组学生在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答题。由老师根据标准答案比对进行判分,按判分结果给予奖赏。结果,这组学生平均答对3.1道题。
第二组学生自由答题,5分钟后,老师公布标准答案,由学生自己判分。判分完毕,学生自行把答卷用碎纸机销毁,然后向老师报告自己答对了几道题,老师按学生自行报告答对的题目数量给予奖赏。结果,按照这组学生自己报告的数量,平均答对了4.1道题。
由于实验进行了多次,学生是进行随机抽样,因此,经济学家得出结论: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33%的学生有不诚实虚报答对题目数量的现象!换言之,靠自我约束有时还真靠不住。
经济学家修改条件再次进行实验。这一次,第一组学生仍然是在严格比对标准答案情况下进行答题;而第二组学生仍然是自我判卷并自由报告答对题目数量。不同的是,对第二组实验者,在开始答题前,要求他们每个人抄一遍《圣经》中著名的“摩西十诫”,其中有“不得欺诈”的内容。结果非常有意思:严格控制条件下,学生平均答对的题目仍然为3.1道;而第二组自我判卷并自由申报答对题目数量者,平均答对题目数量竟然也为3.1道,而非此前实验中的4.1道。
因此,这一实验结果表明,激发起人们内心的信仰时,人们将变得诚实而有道德。
经济学家又一次改变实验条件。第一组学生仍然是在严格控制下答题。第二组学生也仍然是自由答题、自我判分并自我申报答对题目数量。不同的是,这一次,第二组学生在自由申报答对题目数量去领取奖赏前,被要求在一张纸上写上这样一句话:“我是某某商学院学生,我知晓这次测试将考验我的道德规范。”最后的实验结果是:第二组学生自由申报的平均答对题目数量,与第一组严格控制下进行实验的学生平均答对题目数量完全一样,也为3.1道!
此次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羞耻感。如果我们能以某种方式唤醒人们内心的这种自尊与知耻心,那么,人们将变得诚实而有道德。
今天的中国社会,相当程度上面临诚信和道德缺失的问题。上述行为经济学成果告诉我们,要使中国的市场与社会道德水平提高,就必须重建人们的信仰,就必须时刻提醒人们知荣辱,就必须重视身边榜样的力量。卢周来(经济学者)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