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中国存几百个系统管理公积金,浪费惊人”,这是一位“官员”向媒体披露的惊人消息。如果像媒体报道中那样把住房公积金比作“唐僧肉”,世纪之交时,据说曾有2600多个个管理机构将其七零八碎地瓜分。后来经过多年的改革归并,管理机构的数字下降到606个。然而,按《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要求,应该只有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地级市可以设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按这个标准,可以设立管理机构的城市全国共有342个。
因此,其余264个实际上就是违规设立的,其中包括“省直的”、“区县的”或者“行业的”。在网上查了一下,《西游记》中有名有姓的妖怪也只有135个,就是他们给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设下了九九八十一难。如今……当然这样打比方好像有点不合适,但“唐僧肉”四分五裂的管理现状又怎能让人放心。
80年代,美国的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这样评价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这些由政府管理的巨额资金虽然是一笔独立运作的公共基金,但在政府急需用钱时,肯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动用它。为此,新加坡政府对中央公积金立下了极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使这位经济学家的预言没能成为现实。
然而,中国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现在却被地方和行业的管理机构操控,在这些管理机构的背后都有着一位或几位具有绝对权威的“大老板”,当地方或行业急需用钱时,他们会不会“情不自禁”呢?当然,这还是用到地方的或者行业的“集体利益”上。再进一步想一想,如此管理体制,又会有多少让贪腐分子伸手的漏洞呢?
报道中强调:各地自行开发的公积金管理系统达数百套,每个系统动辄花费数百万元到上千万元,每年还有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升级维护费用。几百个系统的开发,几个亿的投入,来管一个公积金,浪费惊人。为什么各地都要自行开发公积金管理系统呢,其实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电脑系统开发的经费中可以“运作”的“空间”太大了,其中的猫腻……更重要的是,各地自行其是地开发管理系统,目的恐怕就是不能让管理系统互通互联——“我的商业秘密”怎能让他人知晓。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据说是中国的住房公积金的模板,但如果要“找不同”,其实两者之间有一点关键的差异。新加坡的公积金就是个人养老金账户,储备积累的养老基金需要投资保值,于是就按揭给有购房需求的参保人买房,以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而中国的制度设计其实有点东施效颦,养老归养老,住房归住房,两者完全不搭界了。光为住房筹措一笔公积金,其合理性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开句玩笑,就是“用买不起房的人的钱帮买得起房的人买房”。近年来,随着房价越来越贵,买不起房的人越来越多,这项政策的正当性正在受到质疑。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住房公积金,在参保者退休时一次性领取,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多少不论,也算是一笔可以用于养老的资金。但是,如果在管理上真的出了大问题,那造成的社会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千万千万,不要让妖怪吃了“唐僧肉”,拜托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