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遇冷,经济危机到来,其外贸情况大跌特跌,消费堵塞,国际循环遇到危机。
最近,关于外贸遇冷的说法越来越多,制造商普遍缺少订单,很多厂子只有往年的20%,与此相关的是:货运卡车也接不到运输的活,货船公司无货可运,美西航线运价下跌接近90%。因此,有很多人在质疑:我国的外贸到底怎么了?
有人说,外贸现在遇到的难题也许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外贸经济是一个好的事情:
可是,外贸量占比的下降真的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外贸经济的好事吗?这就涉及当今的时代背景和以前中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内源性、结构性矛盾。
“世界工厂”是外部政体给予中国的工业的称呼,不可否认当今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在世界的占比已经来到世界第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大工业国。工业总产值占全球的30%以上,拥有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就算是广东电子厂里每天工作14小时的流水线劳工,听闻中国强盛的国力也会不由自主的挺起长期因为流水线工作而过早弯曲的驼背。可以说第二共和国强盛的工业实力是建立在毛时代计划经济的工业基础和千千万无产阶级的血肉泪水之上(富士康的工人、建筑工地的农民工等等)。可是就算拥有如此强大的工业能力,中国的工人从中获取生活资料是否变得容易了呢?事实是,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被抛到了温饱线之下,每日挣扎着度日。随着生产力的日益提高,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降低,单个劳动产品所具有的价值降低,进一步的劳动力在生产的所需的必要时间的降低,工人的工资呈现的是相对的购买力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消费、投资、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三种形式。中国的经济增长点着重落在后两者身上,“世界工厂”承包着来自全世界的制造业的生产线,将原料转化为商品,然后在销往海外。中国的消费占比对于中国的总gdp仅仅占比50%,一般的发达国家消费对于gdp的占比有80%,
即使是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消费的占比也是有70%。这就可以看出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都是出口型经济导向,民众的消费水平反而是第二位的。这就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全球市场,也比任何国家需要贸易全球化。这也是中国为何在外交上一直采取对于多边主义、自由贸易的态度。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往往会产生相对过剩,这在国民消费水平低下的国家会表现得更为突出,不断积压的商品促使着资产阶级急需寻找新的市场能够消化这些商品。中国的一带一路、对于非洲的援助等一系列行动都是中国为了拓宽海外市场来维持自己的经济。
如今的全球经济都处在一种缓慢的螺旋下降的过程,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所造成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远比其他国家来的更为严重,外贸订单的减少侧面反映的是全球经济的下行。
当今的世界就像二战前的世界,所有的道路都走不通-无论是新自由主义还是改良主义,人类又一次站在了荒凉的平原之上,似乎没有任何的指引。二战的尖锐矛头是法国与德国,现在换成美国与中国,好像什么都没变只是对象变了。但与二战不同的是,有一条鲜明的道路已经被指出,这一条殷红的道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革新,这条道路在一战后被实现-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如今如同一战的格局,但是道路已经被指出,已经能够沿着先辈们所实践的道路,能够将颠倒的历史再次颠倒过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