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到人民公社时,其中涉及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吃饭问题。正如一位网友说的,“人民公社好,社员吃不饱。”言下之意,人民公社千好万好,只就没有解决吃饭问题就不能说好。
但我们对人民公社的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却发展事实上人民公社时期,从1965年开始,我国粮食产量就进入了一个上升通道,而且粮食产量的增长表现出前慢后快的特点。如果按20年平均增长速度4.4公斤/年计算,到1983年也会达到357.6公斤,接近感觉吃饱的360公斤;如果按照后9年的平均增长速度5.56公斤计算,到1983年达到人均粮食362.6公斤,比感觉吃饱的360公斤还多了2.60公斤。
很显然,人民公社吃不饱饭,并非粮食生产不够好,不正常,而是人民公社时期正好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重合。
为什么一进行分户种植,就感觉吃饱了饭?天涯网友的分析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他说:
“……,但具体实践中,我觉得有几点还应该提到:一、按劳分配问题。实际上,农村人民公社所属下的分配单位,即生产队(或生产大队)的分配制度,不仅仅是‘按劳分配’就能概括得了的,里面还有‘按需分配’的因素。例如口粮分配中的人七劳三(或人六劳四),就照顾到了劳动力较少的家庭,使之不因为口粮不足而挨饿。这种分配制度某种程度上带有共产主义分配制度的萌芽。而分田到户以后,这种照顾和分配就随之消失了,因而劳动力较少甚至没有的家庭,就陷入了极端贫困之中。后来采取的‘扶贫’,大部分就是对这些贫困户的帮扶。 二、不仅农村人口在增长,城市人口也在同步增长。城市中一人工作,凭几十元养活全家六七口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人口的增加,必然要求农村提供更多的商品粮及农副产品以保障供应。我手头上没有历年对农村征购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的数字,但可以肯定是逐年增加的。同时,那些年我们国家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了支援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也对外援助了不少粮食。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为了‘备战备荒’,国家还要储存相当数量的粮食。凡此种种,都要从农民那里收购。所以才会造成部分地区农民显得口粮不足。 三、这种不足,不仅有以上原因,还有两个重要甚至是主要的原因,一是自然条件的差异。西部贫困山区和东部平原地区特别是东南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举两个例子:关中地区和陕北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能够相比吗?宁夏西海固地区和苏南地区能够相比吗?二是人的精神面貌不同。处于太行山腹地的大寨能够三战狼窝掌,推平山梁搞出高产稳产田,亩产七八百斤;而其它山区则只能广种薄收,亩产几十斤。林县人民能够修建人造天河红旗渠,而小岗村守着“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人均四五亩的肥沃土地,却只能抱着金碗要饭吃。55——78年年平均亩产只有四五十斤。即便是分田以后,号称一年打的粮食是十几年的总和,算下来也不过亩产二百多斤——这还是一年两季的产量之和。人的精神面貌的差距,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条件的差距。 四、分田单干显得能够吃饱饭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国家对农业的反哺。无论是电力还是农机化肥农药以及良种,国家都几乎是补贴卖给农民的。有的甚至是无偿支援的(如良种推广过程中)。有兴趣的可以查查那几年(主要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人民公社解散前)国家收购农产品和供销社农资产品的价格,进行一下比较就能证明这一点。 林林总总的其实还有许多,如城市和农村都开展了严格的计划生育,知青返城,三线工程下马,对外支援停止等等等等。这些都有形无形的减少了粮食消耗。 因不是‘包产到户’的功劳,只不过正好发生在相同时期罢了。把这些都算在‘包产到户’头上,就不仅是张冠李戴,而是贪天之功了。 反过来讲,如果还是按照人民公社的道路走下去,农民的吃饱吃好问题,也会很快得到解决。把这一切都归功于农村改革,只能是鼠目寸光的表现。”
天涯网友考虑得非常全面,多方面揭示了“吃饱饭”的因素,思考周密和详细。因为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人感觉“吃饱了”,其实这个吃饱是有关多种原因的。这些因素的作用与分户单干在时间上恰好重合。因而很容易把这些方面的作用误作分户单干的功劳。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