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编者按
1、新旧剧烈交替的时代不应害怕变化。马列毛主义者在对历史研究的过程中,要坚持人民史观和阶级史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孔子代表的理论还有复古君臣之礼,在制度上的反动在于严格等级制,从历史的角度上其崇尚复古,希望从古代圣王的智慧找到办法,其本身就在事实上是反唯物史观的,我们将其送入博物馆后,坚持唯物史观,坚持阶级史观不去刻舟求剑,探索实践我们的道路。
《当孔子遇上马克思》这档节目播出并引起广泛热议已经有段时间了,由此引申的文化和道德批判的内容也不少。因此笔者更愿意在此谈谈历史上的孔子和其所处社会背景,和这些事物能给我们后来人怎样的启发。
首先,明确孔子的身份。他是生活在春秋中后期里一个没落的奴隶主小贵族。他的社会关系,个人思想也正是围绕着他的身份展开。孔子所处的年代,因以铁器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出现,旧有的奴隶制生产关系正在迅速瓦解,过去建立在奴隶制下的分封制也走向末路,旧有的上层建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走向它的终点,而在这个过程中,过去的“士”阶层也逐渐在变革中演变为新出现的地主阶级,但此时的他们尚未形成自身的阶级意识,因此,这些人找到了孔子,希望在这位身处两个时代交界处的学者身上需求答案。
孔子自己很清楚,旧的上层建筑正在走向瓦解,最典型例子的就是过去由天子公卿主办的“官学”已然解体,并在新时代的变革中无法再为统治阶级提供一个良好的上层建筑指引作用。因此,孔子开办“私学”,以新的方式来为新出现的阶级提供包括道德在内的指引。道德是一个缺乏评价体系的标准,它归根结底是属于所处年代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这些又是和所在年代的经济基础变化所不断调整的。如果做不到,那想遵守的人难以学习,想破坏的人很容易就能找到理由。这点孔子很清楚,开办“私学”,用“礼制”降低学习难度,提高道德的约束力,才能稳定等级制。作为一个尚处在奴隶社会末期的旧阶级知识分子来说,这是具有革命性的学术精神和思考方式,他的部分观点也给后代在地主阶级专政确立后的儒家学者提供了主要研究方向。
孔子作为一个生活在奴隶制社会末期知识分子,他的创举,和他的历史局限性是当今世上的人们能一目了然的,因为我们站在了远比他更要先进的社会基础上。关于在孔子本人逝世后,后世的地主阶级代言人沿用他的观点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提供合法性,在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已然出现的时候仍为时下已经沦为反动事物的上层建筑摇旗呐喊,这些已经被时人所广泛批判,在此不过多赘述。
那我们还能从孔子身上学到些什么?对旧上层建筑的道德层面批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已经发生的具体矛盾;孔子作为奴隶主阶级,本身没有也不可能形成高度的阶级意识,但今天广大的无产阶级具备形成高度的阶级意识的能力,并能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人类历史进程的主体去自觉地采取行动。把孔子和他的思想封装进博物馆供奉,而二十一世纪的无产阶级也将在属于自己的历史实践中确立自己的新上层建筑。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