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几篇
2007.10.07
孔夫子常常挂在嘴边的〖诗曰〗怎么翻译成现代文,迷糊了一阵子,忽有偶得,明白过来按现代话说就是〖俗话说〗,是公理性的,是有说服力的。这样读《诗经》确实很简洁,是个方便法门。已读二三篇。
一、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描述了上古年轻人怎么追求女孩子的。能在河边碰到〖窈窕淑女〗,说明那个时候的女人并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是健健康康参加劳动生产,很可能是“妇女顶起半边天”的。于是少年也假装去采〖荇菜〗,假装偶然碰到思慕良久的美女,跟现代的一些大学生先私下摸清某女同学的生活规律,故意在食堂图书馆教室等等地方“偶然”碰到人家一样。接着〖琴瑟友之〗,现代人不会玩这个,只好“以文会友”,用情书代替;最后才勉强成功,能够跟美女同乐了,〖钟鼓乐之〗,跟现在邀请女同学一起游公园一个意思。这顺序一定不能弄颠倒,更不能省略中间步骤。当然,现在很多时候似乎能省略,不过,这样的人实在就不该大呼小叫“真爱难寻”了。
《关雎》是为自由恋爱妇女解放。
二、国风·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关于〖相鼠〗一词,我认为还有“相国”“相马”“相亲”等等,今天人民群众中的部分悲观者〖相〗了个立意一模一样的〖风〗:干部们站成一排,〖一个连一个地抓,可能有冤枉的;隔一个抓一个,肯定有漏网的。〗----建议文化部弄个〖晚清风--民国风--延安风--文革风--改革开放风〗,本首应该收录在〖改革开放风〗当中。
三、国风·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后面两部是互文的修饰手法,就不多列了。〖延安风〗里的《白毛女》跟这个《伐檀》相比,我真没有看出有什么不同,比如就简单列列舞剧《白毛女》序幕:
(女独唱)
看人间,往事几千载,
穷苦的人儿受剥削遭迫害。
(男齐)
看人间,哪一块土地不是我们开。
哪一片山林不是我们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我们盖,
(男女齐)
哪一亩庄稼不是我们血汗灌溉。
可恨地主狗汉奸,
土地他霸占,庄稼是私财,
又逼租子,又放高利贷。
(男齐)
多少长工被奴役,
(女齐)
多少喜儿受苦难,
穷苦的人儿啊,
地做床来天当被盖。
(合唱,愤怒地)
诉不尽的仇恨啊,
汇成波浪滔天的江和海!
压不住的怒火啊,
定要烧毁黑暗的旧世界!
四、诗经·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我认为,文言文就是古代的电报,古人削块竹片木片写几个字不容易,更不要说用刀子在骨头龟甲上刻几个字了,所以只得“微言大义”。所以《硕鼠》实在不该写这么长,写两句民谣就够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五、大雅·文王之什·文王
本篇比较长,苦了当年削块竹片木片的古人了。就直接读成《北京的金山上》,不单独全列出来了。几千年了,篇章稍微有点顺序调整。就读个大概: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北京的金山上光茫照四方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毛泽东思想哺育我们成长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翻身农奴斗志昂扬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
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把翻身农奴的心儿照亮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颂歌献给中国共产党
这《文王》这么一读,觉得是及其简单的,就是普普通通一首热爱毛主席的歌嘛。可惜曲儿没了,只能读不能唱。
六、大雅·荡之什·江汉
本篇也比较长,作跟《文王》一样的处理。只不过这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式辟四方,彻我疆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
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文武受命,召公维翰。----嘹亮的军歌威武雄壮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我们的先辈去朝鲜打仗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英勇战斗是民族的脊梁
这样的读法也许有异议,不过没有关系,要不这么读读,不是连讨论的起点都没有么?
本篇也比较长,对应的就是那个《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对比就不做了,就特别喜欢里面一些关于神仙们的句子:
……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壁既卒,宁莫我听?……旱既太甚,则不可沮。……群公先正,则不我助。父母先祖,胡宁忍予?……昊天上帝,宁俾我遁?
翻译过来就是:
周宣王感叹:呜呼哀哉,今天的人有什么罪过啊?上天降下大旱的灾祸,饥荒已快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神灵们你们个个我都祭祀到了,你们喜欢的好牲口也都祭给你们了,上好的圭璧也全都供奉出来了,你们怎么还是不管我的祈求,对灾害不闻不问?
旱灾太厉害啦,完全没有抗旱的办法……天上的诸侯公卿众位神灵,不肯显灵前来帮帮我们,父母先祖在天,为何忍心看我受苦!……上天啊,难道你真的忍心逼迫我逃难?
——看来大周的人民于神前是自由平等的,神灵们享受了香火却干坏事或不作为,比如让大家过中秋都不能团圆,百姓和天子都要责备神灵们不像话。看来即便是神仙,要作到风调雨顺----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也是要有很多工作要协调,神仙们其实是很忙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上自南郡由武关归。〗
汉朝一个县官的书记死了,县官写了封介绍信给地府,说这是大汉的某某,要求他们按合礼的等级隆重接待。
传统中有天命论也有“穷勿信命,病勿信鬼”,还有连绵不断的无神论。即如我的父亲,既虔诚地崇拜祖宗、灶王爷和六畜保护神,又认为自己的祖宗都敬不好的人却去求儒道释三家的“菩萨”保佑,那是再愚蠢不过的笑话,认为“野外”的菩萨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善啊,说不定就是个会害人的凶神恶煞,叫“请神容易送神难”,还是自家的祖宗最可靠——所以他从来都对任何别的神都不在乎,更不要说“求神拜佛”了。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六根对六尘的识别;
〖意〗--即精神--也是物质,跟〖眼耳鼻舌身〗有同样的属性,也许佛家的唯物主义哲学是2000多年前的先进和全面的共产主义辩证法哲学。根据毛主席教导的矛盾论,内因外因论,就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主要的。〗本来大家是信“天人合一的”,共产党能把无神论推广至亿万国人所接受,甚至共产党那一整套东西能规矩13亿民众,那一定是国人有相应的内因基础的。我只好得到结论说,无神论之所以能大行于中国,是因为其早蕴藏传统文化之中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本来就是不信神的。
神的地位从古自今,在不同的人那里就有不同的地位,是同时各自演化的、是丰富的----在部分传统精华中一直就不给神仙面子。
诗经中的种种境况下的诸篇,大都可以按〖晚清风--民国风--延安风--文革风--改革开放风〗的顺序找出对应的现代版的。也说明中华民族不是某些酸文人或真汉奸所谓的汉唐后因为儒家的败坏,民族精神从骨子里就坏了。
古人在《礼记-乐记》中论证“乐”的治国功用:〖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认为音乐也是拿来治国的,音乐中是有很坏的〖乱世之音〗和〖亡国之音〗的,所以要“正乐”----正是动词,就是扶正----以治理天下。所以《王制》中天子巡守四方时有个要求,就是〖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以这个标准,“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实在是非常不错的,符合治国要求;而30年来莫说样板戏,连新的好儿歌都做不出几个来;青春歌曲则全是亲亲我我唧唧歪歪,甚至直接上床什么的,可真是〖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