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订《从父母亲那里听来的古音川话》
2008.02-2008.04
按:据说儒家只祸害了中华而没有益处,但怎么祸害的,还是要考察民生才能符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毛主席教导吧?!不揣鄙陋,咱就从考察家乡开始。
古音川话集合:
礼行‖仁义‖说两个子曰‖抽和‖捂起走‖孽钻‖彰式‖累骨头,养肠子‖扭不得了‖门屋财事‖习到‖打还‖莫见咎‖轻骨头‖先人板板‖归一/归逸‖维护‖安逸/巴适‖通泰‖把式‖果木之类,吃物之类‖丧德‖得罪‖筋斗‖背时倒灶‖兴‖老拔歌‖弹琴说爱‖成事‖拜祭‖纳问‖不得空‖2不挂5的/二不挂吾的‖懦弱无纲‖眼默默
除了《桔乡川话速成》里那些还能寻觅的有意思的川话,那些从父母口头中直接就是文言文的语言,是活的“日用而不自知”的儒家传统。由这些传统派生的“纲常”仍然在父辈那里有着活生生的生命力。考察一下他们,应该是个很有意义的事吧。
回家过年,表弟的婚期由叔父定在正月廿二。父亲和叔父那一代人的许多规矩,考察儒家经典,可以推导出来源。比如这个“一年不能嫁娶两个”和“不能查隔年期”(也就是跨年定婚期),我的答案就是儒家“长幼有序”和“嫡子继承”安排的需要,发展到民间最后变成必须坚决执行的“忌讳”。而“长未嫁娶幼不得嫁娶”被淡化至可以便宜行事,是因嫁娶成本过高(男子可能光棍的后果过于严重)而在某些地方被事实上废除——比如儒家典籍中首发并见于族谱的规矩《同姓不婚》,于古有防止近亲结婚功用,于今就大可不必为它废了自由恋爱得来的同姓爱情——在叔父看来,“人家不讲那些,但我们要讲那些”,所以仍然要顽固按“一年不能嫁娶两个”和“不能查隔年期”来折磨成婚心切的表弟。
“一年不能嫁娶两个”和“长未嫁娶幼不得嫁娶”结合起来(主要是儿子),长先嫁娶,幼至少在第二年才嫁娶,那么长的其子女也就在年龄上为“长”,也就才能维持“长幼有序”的安排。这个安排在儒家时代是重要的,是那个时代的宪法,规定着继承权和抚养义务的分配。《论语·尧曰》〖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儒家把权利和义务的安排都融合进简单的“长幼有序”的〖教〗里,是有比今日简单的“依法治国”、而民不知全部“法”的现实更有某些可取之处的。
肯定人的最起码的评价,就是“有礼行--音性”,就是待人接物的行为符合“礼”,孔子在人情世故、功名利禄各方面的言行做出了全面的“有礼行”的榜样。吃饭时的座次,体面的吃相,就是对小孩子最起码的“有礼行”要求。
要是某人很“有礼行”、很好客、很热心热情,很乐于“抽和”——也就是帮助或扶持或赞扬或精神支持——包括远房的亲戚在内的亲人等等这些好品行,这人就是“仁义得很”的一个人。要是发生了人与人之间需要批判、辩护或对质的事情,是需要“说两个子曰”才能解决好的,“子曰”还活得好好的呵。
很“仁义”的人不一定富有,很可能仅仅能把他一家人的生活“捂起走”,也就是勤俭持家勉强收支平衡。这样简朴的生活不光要求户主“仁义得很”,女主人必须也是“笆箩”好得很的人:男人辛苦赚回来的收入女主人要打理好,跟“虾耙”捞住了鱼虾装到渔具“笆箩”里,“笆箩”不能是漏的一样。这样勤俭的人家的子女,也一定被教育得很有出息,不会把吃喝嫖赌烟酒茶等等耗时费财的坏习惯“习到”的。
要是出了“孽钻”——也就是又“造孽”即恨其不争式的可怜,又刁钻而听不进良言——的子弟,“仁义得很”的户主最后一般也只有不“彰式”他们了,跟他们把家分了,让他们自己去“累骨头,养肠子”生活去。“仁义得很”的户主老得或病得“扭不得了”,亲戚邻居们也会时常至少精神支持他一下的——生活的衣食住行、奋斗拼搏,都是人生舞台的一出戏呵,戏的演法当然是“扭”,戏要到剧终了,人当然是“扭不得了”呵。
柴米油盐、门屋财事,是一个家庭的全部生活内容。“柴米油盐”是“糊口”。“门”是家庭文化建设。“屋”是安居工程。“财”是经济发展计划。“事”是自家及亲戚邻居间的生老病死婚嫁娶,这些“事”都需要“有礼行”的“接礼”“送礼”和“打还”礼。尽管“打还”是主人送客时给客人或客人孩子的合乎“礼行”的钱物,相对来说不重要,却是体现主人有无“仁义”的最好镜子。要是很“仁义”的主人实在偶尔疏忽了“打还礼”应有的“礼行”,只能请求客人“莫见咎”了。长时间的毛毛雨——做菜放少许盐巴则也叫“放点毛毛盐”——造就“雨兮雨兮的”泥泞天,留客不留客,更是体现“仁义”的主人待客之道,有词曰:
主人装作对邻居说,“门外雨飘飘,家中无柴烧,客来又不走,你说主人家心焦不心焦!”
客人答,“门外雨淋淋,走路要滚人,我恨气耍两年,看它晴不晴!”
“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收拾书包过新年。”这样的乐趣只有“轻骨头”的小孩子才能享有的呵。“人来疯”,“要风度不要温度”的“美丽冻人”,都是“轻骨头”们的典型表现,这些偶尔甚至算可爱的表现,长辈要求他们按长辈的规矩办,甚至要动用仿“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的《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板》的痛呈〖上帝板板,下民卒瘅〗之“先人板板”,才能叫“轻骨头”们“礼行”起来。
大人们只能是收拾“归一”才好过年呵——也许叫“收拾归逸”,总之都是道家的教导罢?快乐的除夕与新年,“轻骨头”就有不少机会在亲友们吃饱喝足后再给他们夹块大肥肉或斟满一杯美酒,嘻嘻哈哈说着“我维护—音喂付你嘛!”
这些其乐融融的生活连同她的所有吃喝玩乐,只要自己喜欢的,就是使自己“安逸”或说“巴适”,也就是舒服愉快的。要是跟长辈怄气了才得到自己要的好东西,长辈满足之后常得不满一句“这下通泰了罢”,稍懂事的“轻骨头”一般就听听算完,“弹木心挑、小见八式”的“轻骨头”就会顶嘴,好“把式”的当家人就会再给“轻骨头”点颜色的。
水果类统称“果木之类”,“果木之类”和所有可生吃的作物统称“吃物之类”,并且,这些被称作“吃物之类”的东西一定不是作为经济目的而种植的,仅仅是拿来自己吃的。否则是叫庄重的学名的,比如“人家的桃子”“人家的番茄”“人家的西瓜”等等之类。不管谁家的“吃物之类”,小孩子们去偷吃了顶多算调皮,不算偷,但要是不仅偷吃一点,还把人家的东西糟蹋完,那就叫“丧德”了,属于“没有家教”;人家出于经济目的种植的,那就一点不能去染指了,否则统统算偷。奇怪的是,虽然是一样的“吃物”,小人大人统统能分清楚哪棵属于“吃物之类”,哪棵属于“人家的”宝贝。
虽然“清早放牛吃早饭,下午放学把狗粪拣”不用现在的小孩子去学习了,只还剩一种小鸟还在大清早叫唤着“儿拣粪,儿开飞机”,但是,这个“站着吃肯长些”的教导还是常有的,便于主人家安排人数超过“八仙桌”的位置的客人们,骗骗小孩子“站着吃肯长些”总比大人们自己相互“得罪”好些呵。
莽撞、一根筋、大胆试探等等都叫“蛮给给哩”的。不爱惜衣服饮食导致耗费超常,就叫“费得很”。“不听老人言,无怨受饥寒”,不听大人的话的开裆裤小屁孩摔跟头了,就叫“滚了个帽儿筋斗”,不听老人的见解的小子们在人生路上吃亏了,就叫“滚了个大筋斗”——怎么听怎么像文言原版的《西游记》里说的“筋斗”呵。而孙悟空砸了镇元大仙煎他的油锅的那一回,奚落镇元大仙的话就是一语双关的“见了我就该你倒灶”,那个“倒灶”是真的意含川音“背时倒灶”,就是时运倒转,连吃饭的家伙都垮掉了,没有比这更倒霉运的了。而孙悟空告饶不要念紧箍咒喊的“莫念!莫念!”,也可看出吴承恩大概是四川人。转回去看《红楼梦》——川音浓重的“哥儿弟兄”、“摆酒”、“咒人”、“正经人”、“将就”、“一味”、“沾染”、“瞧得起”、“积攒”、“屋里屋外”、“撵了”、“编派人家”等等话语堂而皇之出现,看来曹雪芹大概也是四川人,哈哈。——更或者大学西夷前的中国言语大致差不离,也就是今日川人之中国遗风很是冠军中国?
流行和传统都叫“兴”,流行久远的歌,就叫“老拔歌”,意蕴不只是“歌”呵。小孩子们渐渐长大,该是谈情说爱了,但是,根据《诗经·关雎》的诗句〖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应是“弹琴说爱”?——古人只教男人读书写字这样一些“六艺”的治国之“政道”,教妇女纺纱织布持家的“妇道”,〖窈窕淑女〗不认识字只懂点“音乐”,当代流行的写情书没有基础呵,只好“弹琴说爱”了罢?——今日川人鄙视某人没有见识,最不堪的评价就是“不懂音乐!”——老是谈不成,看到梦中情人,也就只有“眼默默mea mea”的了呵。
不管是谈情说爱还是“弹琴说爱”,阶段成果总是订婚,也就是“成事”呵,就该“纳问”红娘,也就是谢谢媒人,即便是再“不得空”。“成事不说”是不是也该包括人家“成事”了不可能再嫁了,就不要再追了?
“爬到地上拜祭”的时代已经过去,今日剩下的就是拿来立志,就是说要是自己是错的或伸不了那个志气,就“爬到地上拜祭你”,这是今日川人最大的赌咒发誓了罢?
在《桔乡川话速成》里谈了谈“二杆子”和“二流子”,并指出“二杆子”来源于社会危害性达到顶点的右手拿枪和左手拿鸦片烟枪的混世魔王,因此称“二杆子”;其余的毛贼色鬼酒鬼赌鬼等等统统都叫“二流子”。“2不挂5的”,意思更可能是“2”是“二杆子”和“二流子”的统称,“5”是“吾”的谐音,因此是“二不挂吾的”,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了呵。
祖传了多少优秀的传统呵,多得使某些看起来不可思议。
那个“站着吃肯长些”当然是骗骗小孩子的。生完小孩子的妇女在40天的“坐月子”期间不能洗漱、不能吃花椒、不能“敞风”等等,可都是极认真,很可能都极正确的。而怀孕的时候忌吃健鸭、花椒、羊肉狗肉、魔芋等等一长串名字的东西,把这些东西跟未来的小孩子会患的疾病联系起来,说明吃食确实是能影响身体的,忌讳是有道理的——因此据说西方在给中国人吃的食物里做手脚放基因武器,川人这个古老的经验肯定让他们相信那是有效、是可以实行的阴谋呵——但是,小孩子吃了鸡爪子写字就会写得“鸡画桃符”而大人吃就叫“抓钱手”很有财运的;吃了鸡头就爱搭腔“接鸡下壳”;女孩子吃了鸟肉就泡不好酸菜、未来嫁人就容易遭嫌弃,但吃了鸡翅膀就会梳头,所以男孩子要让给女孩子吃;不能从晾的裤子下面钻过去,否则运气霉得很;小孩子在屋檐下不能打伞,要不就“矮子笆箩”长不高了……如此等等,就——实在没有话评说了呵。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逻辑很顺畅,因此不能把小孩子“秧起来”也就是“懦弱无纲”地溺爱,也就是很英明的见解。
任何形式的纸都不能丢灶里烧了,也许因为列祖列宗分不清它跟“烧钱纸”的纸有什么差别吧,在阴间用的时候被其他魂魄认出来是“假钱”,那祖先照顾自己的面子去了,保佑后人的精力就一定会少。讲“礼行”的时候不能把筷子放碗上,也许是因为列祖列宗分不清是该他们吃饭还是该活着的后人吃饭吧,因此必须把筷子直接放到桌子上。节气里特别的中元和过年,家里来了少见的活物如鸟啊蛇啊之类,千万不能把它们凶狠驱赶甚至打死了,因为它们很可能是祖宗变的,回家来看看子孙的发展——也许此说的来源同《史记-龟策列传》所说〖人民与君王者道异〗,即比《史记》时代更上古的风俗吧:君王得珍异宜杀以镇国,人民得珍异宜放以积德。——不过“轻骨头”把可能是祖宗变的鸟给捉住了把玩一回再放掉,说这样祖先应该很高兴,因为子孙这么生龙活虎,连飞的鸟都能逮住,是值得高兴的,为长辈的就只有气得吹胡子或也一起乐啦,因为也真的很有道理嘛。
蜘蛛也就是“波丝妹儿”孵蛋时织的睡袋一样、绫缎般光滑、密而不粘的网“波丝毛毛”,在泥巴墙上摘下来从中间分开取靠墙的一面,确实是比“邦迪”好得多的创可贴呵,又消毒又透气又环保,利益受损的只是个“母波丝”,完全在劳动人民的爱心的可承受范围内。但是,这样的“老人言”的科学知识,如何能证明被狗咬了,用水缸下面的湿泥巴和了盐巴捏成团,揉揉伤口就可以防止狂犬病?——水缸下面的湿泥巴是井水天天浇灌一回,从而得来的“水之精”,盐更是五行从水,因此可以克狂犬病——因为狂犬病怕水?而狂犬病疫苗普及以来这个药方就不用了,但仍然把风水当神,说明故人的逻辑跟小平同志的国策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哈哈。
指甲与皮肤间“生倒纤”据说跟摸了耗子尾巴有关系,伤口化脓与吃花生胡豆有关系——半片豌豆黄豆又可以促脓便于早愈——点式的皮肤癣“鱼秋子”跟弄鱼时鱼鳞没有洗掉粘在皮肤上有关系……这些都好理解,它们长得差不多嘛。但是,“单猪独狗,不死都要搬起走”,因此要把刚独生的猪或狗作不祥物给扔掉;母鸡要是下的蛋还没有鸽子蛋大,就是“鬼蛋”,得从房顶仍到房子另一边;堂屋门前栽了枣树后人就容易出刺头儿;栽了核桃树人就活不了几年,因此得让七老八十的老人在太阳下山的时辰去办——反正他们“大半截都入了土”,活不了多年,老人们还很有爱心地办这些,——是否这个才是前人载树后人乘凉的精义?哈哈;拔除老引起发炎的智齿或矫正长相不好的牙齿,就要犯精神病,等等——这些怎么有因果、就是不详,以及那辟邪的办法怎么就有效,就实在想不明白了呵!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