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分离与知行合一
问题的提出
现实中为何总是有人似乎还为数不少明知是非而做歹,正因恶小而为之。所谓“便宜不占王八蛋”,小恶不为好像还恐遭人笑话,甚至还有人是中恶大恶也照为不误,似乎还有更大的成就感。先把前提说一下,这些人都具有一定的理性,起码明白什么是对错,善恶。反过来却不身体力行,好一点的拈轻怕重,一般都是明哲保身。明知什么是对的,善的,为大善,如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是真不能也。最多也就嘴上说说喊喊口号。小小善行,正确的小事,不屑一顾,甚至还以之为耻嗤之以鼻,恐遭“人”鄙视!
对问题的认识与看法
其实,这些正是现代主义后的产物,也只有在现代才会合乎逻辑。所谓的价值与事实的分离,科学主义和实证的理性将古典概念中的价值与事实硬生生的剥离开来,使本来神圣至善的理性下降为工具理性,康德完成了理性与信仰的分离,最终在韦伯那里得到了真正的实现。于是,西方哲学便进入了虚无主义与生机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反思派应运而生。现代主义对纯知识,纯理性的追求走入了死活同, 从而造成了知信的分离。正是由于知信的分离,又让我怀疑韦伯本人或许也想尼采一样,追求终极价值而不得,万般无奈之下被迫将价值与事实分离开来。很不幸的是,如果人们不及时反思,现代性极致派撕开的口子将关闭整个西方近现代哲学的门缝,使这种哲学形态终结。有意思的是,这又正好符合全球化大潮下的世界哲学的潮流。
再理一理“知”“信”“行”(现代意义的)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把这个问题阐述的更明白。只必须上升到信的境界,也就是重新达到知与信的统一,这样的知才会成为行的坚定强有力的动力。建立在这种稳固可靠的知上的信仰是知行合一的必要条件,才会推动人们坚定不移的自觉的践行。宗教力量的强大之处也就在于同样的道理,只不过它的知是有问题的。藏独分子中虽然主谋是一些政治主体,他们的爪牙却大多数指这种不自觉的自觉者,从反面来看确实是知行合一的典范,按照韦伯的现代性的角度看,这种追求也是一种善。正是如此,宗教才能从人类产生到现在库恩所说的能够实证的客观理性的科学时代仍然是人们世界观中一大重要影响因素。其实,在这种状态下,知行合一是自然而然的。反言之,一旦知与信脱离之后,他们两离得多远,知与行也就离得更远,隔的这一层可不浅啊,一念之差便成就了宇宙间最长的距离,于是,出纤纤现在知行背离的不正常现象也就很正常了。
现代性的剥离使得知信分离了,从而间接而又决定性的分离了知与行。但是,现代性终极价值的追求者可能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点恰恰让我们反思,清楚地看到了原来裹在一起很模糊的知行合一的本质是知信合一,让我们反现了信的伟大意义。现实中的知又不像哲学家,社会学家等抽象剥离的纯知识,这种纯知识的本体在人类社会中几乎是不存在的,表现在:生活中就是知行合一仍然存在一些,却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人们的视听,掩盖了知信合一的本质。其实,看看意识形态领域便会一望而知,美国人的信仰优越感,对自己制度的信仰,(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少数精英有意的型塑),以至于对同一事物很自然的使用不同标准,输出制度与信仰。于是乎,贫困在其本国是个人行为,在其他尤其是不同文化制度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地区则成了制度问题;宗教仇杀式的屠杀外国平民还叫人道主义的解放。我们没有必要再去??批评其双重标准与不自觉的迷信式的自觉,要跟他做朋友的话就跟他讲清楚,说明白,大家共同进步,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终极意义上的好只可能建立在别人都好的基础上。相应的,要做敌人的话,就顺着他,宠着他,惯着他,让强大的纸老虎从内心腐朽生火,到时候再施以援手或者痛打落水狗,那时的主动权完全在我们自己手中。如果暂时是个小国,或不愿花费许多于无用之处,就不要理会他,专心发展自己,真抓实干吧。
王安与马基雅维利的梦中对话
一日中午,王安进入梦乡,忽然到了一处所在,竟有幸遇见了现代性的始祖马基雅维利阁下,于是发生了一下的对话:
王安:“尊敬的马基雅维利阁下,您可知道你的弟子们对您开创的现代政治哲学的发扬光大使人类不断堕落,以至于现代性危机的出现……”
马基雅维利:“我的学说是完美无缺的,只不过不同于古典政治哲学那种很高的理想化倾向,而是关注现实与权谋,作为君主完全可以用权谋不择手段地治理臣民,去实现国家的善治。”
王安:“我相信您也如同那些古典政治哲学家一样关注人类至善的,幸福的生活。您的初衷只不过是在纵观古典政治哲学的实践经验后试图找到一种更为现实有效的实现善治的方式方法。但为什么结果却有违您的初衷?”
马基雅维利:“看了中国古代圣人们的学说译文之后我也很纳闷,其实诸子百家中有很多很有影响的人也提出过类似我的观点的政治主张,像著名的法家思想。奇怪的是他们的学说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仍然没能改变民众的古典政治理念,而在我们西方,区区几百年就导致了人的堕落,现代性的危机,这一点我想了很久还是没想明白。”
王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马基雅维利:“此话怎讲?”
王安:“恕晚辈冒昧,您老一直在用你们西方人典型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自然觉得奇怪了。”
马基雅维利:“愿闻其详。”
王安:“世界三大文化中,印度属于神性文化,高于现实一度的出世哲学;中国属于德性文化,是高于现实半度的哲学;而你们西方文化则是理性文化,完全的现实哲学。神性文化借神之言来传词达意,里面传递的意思要去参;德性文化靠圣人之言来教化万民,道行高深有大德的圣人极为慎言,微言大义且有含蓄深沉,其意需用心领悟方能得知;然你们西方的理性文化,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强调人的理性,推翻了神的权威,尼采更是宣判了上帝的死刑。现实理性的你们总是企图用一种普遍的工具理性去解释与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会造成一种观点的普遍流传与歪曲。因为,您的君主论本应该是写给有很高德性的君主的,只有这样的君主才能驾驭这种现实的权术去实现国家的善治,而一般不具备足以驾驭此种现实权术之人是不能看的,普遍理性阐释出的东西没有参悟的限制,为所有具有理性的人所能看懂。举个例子,您为天下铸就了一把宝剑奇兵,然而此剑只有一定德性的人才能驾驭。但是您有未能给其有效地设置一种很难为人所得的限制条件,您虽然把他献给了您的君主,然而与您具有同样西方思维的您的不肖学生们却得您言辞而不得真传,借我中国造纸印刷之书将其广泛传播……”
马基雅维利:“shut up! 别往下说了!”
王安:“抱歉。其实现在最把您的学说发扬的厉害的反而是我们中国人,您们西方已经开始了反思。”
马基雅维利:“唉,枉我一生,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却因我们西方普世的理性思维而适得其反。如果我当时而不是最近才学习你们先贤们的思想,岂不是不会让现代人走很多弯路,早日实现我们人类善的幸福的生活?”
王安:“大师教训的是,晚辈诚惶诚恐,尚需不断学习求索。积学以处宝,学理以富才。”
马基雅维利:“唉,终于可以瞑目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走了…… ”
王安:“大师,大师…我还有几个问题想向您请教呢…”
马基雅维利起身挪步:“三人行,必有我师……”
王安:“人到底是什么?人有没有本性?本性有没有善恶?如果人有本性的话,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啊?……”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马基雅维利说着,朝西方飘去,渐渐消失……
我突然醒了,发现刚才的一幕竟然是一场梦,但到底是我梦到了马基雅维利阁下呢,还是他老人家梦到我了?
……
王安
戊子仲夏於品园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