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晚周王朝思想文化的学术权威,因此说他亦是儒家人物出身,顺理成章,老子在孔子面前,自称是“仁人”,而“仁”这个概念是周礼文化的核心,孔子就是前来向老子学习仁者之道的,老子赠送给孔子的话是: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最著名的一个思想是“克己复礼为仁”,而老子送给孔子的话是“毋以有己”,完全表明了他们对周礼最高精神之一“克己”的一致的高度认同。
但是老子和孔子“克己”的各自思想内容却不同,或者说价值观不同,老子教导孔子克己: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
老子“克己”意义明确,即益于自身,目的是保护好自己,是一种明哲保身,而孔子后来一生为之奋斗、视作天命的“克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推己及人,更进一步的是“爱人”,这种从“克己”发端出来的文化价值区别,开始似乎“失之毫厘”,而愈后却“差之千里”,到了汉代,老子和孔子的区别,变成巨大的鸿沟,甚至水火不容,司马迁这样评论了它们当世的天壤之别: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同样是“克己”,但老子和孔子的出发点却大相径庭,因此他们各自的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最终会背道而驰,老子走向清静无为、明哲保身、自私自利、小国寡民,而孔子走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吗”,“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总之,要求每个人向尧舜学习,通过克己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以仁为己任,任重而道远,实现王道天下。
应该说,老子和孔子的对“克己”的两种不同的立场,在《易经》中都已经具有,但是孔子发挥的是《易经》中的中国文化的主流价值,笔者认为,亦可称之为“存在”的价值,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老子体现的是中国文化自然辩证法的非主流文化价值,笔者认为,亦可称之为变化“虚无”的价值。
孔子的文化更能代表统治者(或者广义的积极进取的中国人)以德治国有为的和强势的意愿,而老子的文化更能够代表民众百姓,对于无法自主自己命运的一种消极的反抗(或称为不积极的合作)和无可奈何的选择。这两种文化表面来看,一个是入世,一个是出世,其实都是世俗功利性的,只是前者呈现社会整体性和强势的功利,后者体现社会中个体的和弱势的功利。
另外要注意到,这两种文化是互为条件的,也因此它们统一的存在于《易经》中,而它们共同存在的依据,就是中国的中央集权政治,因为集权,才需要强势的道德文化,否则,秦始皇短暂的暴政就是最深刻的教训,而提倡道德的首要政治目的,是要使每个人安分守己、各司其职( 包括 君主和统治阶层),但做到这一点,光讲大道理不够,还要讲小道理,即从个人的厉害关系出发(这和西方法治的出发点有共同之处),老子思想的本质就是提醒人们从个人利益出发去认识事物相反相成(如同佛教中的因果报应)的发展规律,去克制自己,节制自己的欲望。
所以客观上讲,老子文化的最终意愿,是能够殊途同归的达到和孔子一样的政治目的,即天下和谐太平,因此,在《论语》中,可以见到很多和老子思想相似的论述。
先提一点个人的看法:笔者大胆的分析,《论语》中其实隐约的含有孔子十分推崇老子的思想。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这个老彭,是否含有老子,学者有不同看法。
孔子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这里提到的“闻道”,比作生死意义,应该不是一般性的“道“,而是带有根本意义的”道“,否则孔子把生死看作太随便了,会给人一种说大话和作秀的感觉,因此可以假设,孔子讲这句话是指一次重大学习经历,那么是不是指请教老子那次重大的学习收获呢?
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对比一下,孔子称赞老子是“吾不能知”的天上的“龙”,赞誉是多么相像!
上述能否说明,本原上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关系是相当融洽的,特别是孔子,很可能把老子视作自己的启 蒙 老师和当世的精神导师,的确在《论语》中,孔子很多的思想和老子是一脉相承的。试举例:
比如,老子主张清心寡欲,而孔子也是宁俭勿奢,儒家原先是有很多繁琐礼节的,特别在祭祀婚丧喜事等重大场合,在《论语》中,孔子主张对儒家的一些铺张的传统仪式进行改革,孔子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中一段话耐人寻味,“仲弓问子桑伯。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孔子赞成为政从简,但是学生提醒老师“居敬而行简”不是更好吗?孔子马上反应过来,“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是不好的,这里反映了孔子具有和老子一样的无为而治的潜意识,但是孔子马上又将自己的思想纳入政治有为和无为关系的中庸之道当中。
老子是希望回到远古的无为而治,而《论语》中曾子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子更是直接的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以上,孔子主张的宁俭勿奢和政治清明的思想,和老子从简无为的思想不是很接近吗?
宁俭勿奢还表现在个人生活上,孔子赞成艰苦朴素,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孔子希望学生做到“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也因此,孔子特别称赞他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为人处世之道,和老子对孔子的教诲:“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也十分相像。
孔子教导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多闻阙疑”,“多见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毋“克伐怨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还记载了曾子的话:“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等等。
以上对于孔子和老子相互思想关系的分析,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孔子对老子如此崇敬的深刻原因呢?当然这都是笔者的推测,是无法考据的,只能从他们的思想言语中去本质性的推理想象。(后文待续)
——独立思考 阅读经典—— 苏州雨果书店 0512-65186757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