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最早的内参资政——采诗官

尹传政 · 2022-12-12 · 来源:学习时报公众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从先秦时起,“采诗官”就开始担负着获得民间信息、通晓民间实情的重要职能。他们主要在民间采录百姓生活、习俗等大事小情,并加以编纂,以歌谣的方式呈现给国君,让其了解百姓的所想所思,为其治国理政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对体察民情颇为重视,这也是在交通、通讯甚为不发达的情况下进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并由此衍生出了“采诗观民风”这一调研资政制度。

  采诗制度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就已广泛出现,在西周时期就已经相对成熟。负责采集诗歌工作的人,就是采诗官。从先秦时起,“采诗官”就开始担负着获得民间信息、通晓民间实情的重要职能。他们主要在民间采录百姓生活、习俗等大事小情,并加以编纂,以歌谣的方式呈现给国君,让其了解百姓的所想所思,为其治国理政提供重要依据。

  《汉书·艺文志》有着相关记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意思是:古代有采诗官,依靠采诗官,统治者能够了解社会民情,知道自己治理国家的得与失,考查核实以矫正。白居易曾赋诗《采诗官》歌颂他们:“采诗听歌导人言。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可见,采诗官官位虽小,作用甚大,是他们的辛勤工作,让民言民声,皆入君耳。

  《礼记·王制》就曾记载:天子每隔五年到全国巡视一次。在巡视的那年二月,先到东方,来到泰山烧柴祭天,遥祭当地的大山大川。接见东方各国诸侯,登门拜访当地年近百岁的老人。命令各诸侯国的太师演唱当地的民歌民谣,从而了解民风习俗。通过这个记载不难发现,民歌民谣之所以被视为了解民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因为它很大程度上表达了社会民众的夙愿、祈求和生活状况。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诗经》的诞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周朝时期的采诗官,尤其是在秋季到来的时候,他们走遍全国各地,与山野相伴,日常工作就是与深入田间地头或者家中与老百姓唠嗑,将表达民间心声的诗歌一个个记录下来,把百姓的歌谣故事采集起来编辑成诗,从而汇集形成这本传唱久远的《诗经》。《诗经》中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300余篇。而尹吉甫对《诗经》的编纂具有重要作用,他文武双全,正是《诗经》的主要采集和编纂人之一,较多篇章为其所作。据考证,《大雅》中《崧高》《烝民》《韩奕》《江汉》诸篇都是他的作品。

  《诗经》中有着众多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为治理国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比如《七月》是《诗经》中的《国风》的一篇古诗,这首诗词是周公将采诗官收集的民间材料经过编纂后献给年幼的周王,让他了解农事和民情,便于后来治理国家。其主要内容是记述一年四季的节气时令,原文叙述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意思是:七月大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可见,不同时节有着不同的气候状况,而农业立国的古代中国,通晓时节,对于农耕意义重大。除此以外,这首诗词还重点叙述了从春天到秋天的农忙情形。比如,三月修剪桑树枝,四月远志结了籽,五月知了阵阵叫,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八月开始打红枣,九月修筑打谷场,十月庄稼收进仓等。显然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对于以农业为本的古代而言,统治者了解农时,对于安排国家农耕、确保粮食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而《诗经》中的《东山》以军事为素材,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要珍视和平,避免战乱。《东山》通过一个战士的感受和回忆为视角对战争所带来的伤害进行了表达。其中战士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进行了回忆,更是对家乡的变化与前途进行了种种猜测,还遥想家中的妻子,从而继续沉湎于对往事的甜蜜回忆。诗中写道:“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意思是自我远征东山,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白鹳丘上轻叫唤,我妻屋里把气叹。洒扫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转。团团葫芦剖两半,撂上柴堆没人管。夫妻不得相见,已有多年。这首诗从士兵的角度出发,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诗经》中还有反映社会民众对遭受压迫的控诉,比如大家较为熟知的《国风·魏风·硕鼠》,表达了社会民众对压迫者那种贪得无厌的愤慨,“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意思是: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显然,这对统治者如何实现社会清明,还民于安宁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诗经》中有的内容则是当时对周王的直接参议提议,如《大雅》中的《荡》就是当年召穆公直面劝谏周厉王的诗,借古讽今,“颠沛之揭”就会“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直言周厉王必须接受殷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使其改弦更张,避免重蹈覆辙。这也足以说明采诗官们的耿直与率真。

  《诗经》自然也有着很多专门反映美好生活的篇章,如婚嫁、祭祀、地方风俗等,都为采诗官所摄取的素材。如《鹊巢》篇记录了周朝时期出嫁、护送和迎娶整个婚姻的全过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大意是喜鹊筑好窝巢,斑鸠占满了它。姑娘要出嫁了,有百辆车子来迎娶。而《采蘩》则描述了祭祀的风俗:“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这段话告诉人们,到沼泽和沙洲旁采白蒿,是用以拿给公侯祭祀祖先的,从而展示了该地的人情风俗。

  采诗制度一度成为西周治理国家的重要方式,对于实现周朝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古代君王而言,采诗制度的意义在于观察自己的政治得失,从而能更好地改善自己治理天下的方略;对于民间百姓而言,采诗制度让他们有了为国家提供资政信息的机会。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冀鸣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8. 历史的“魔镜”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李光满:从刀郎看中国文人的风骨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