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中华文化

中国源远流长的桃文化

王雪 · 2023-04-30 · 来源:学习时报官微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临0.jpg

  三月赏花,七月品果,这说的正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桃。桃,隶属蔷薇科李属,是原产于我国的古老果树之一,如今已遍布全世界,年产量达2000万吨。桃在中国不仅有源远流长的栽培历史,在文化中更是意义非凡。

  中国是桃的故乡

  桃,自古就备受我国先民重视。《山海经》作为上古山川地理之书,对植物分布等情况记载详细,其中对“桃”有16处,如“边春之山多葱、葵、韭、桃、李”等,证明在上古时代,我国各地就广泛分布着野生桃。《诗经·园有桃》中说道:“园有桃,其实之肴。”“园”是指栽培果树林木之所,表明自3000年前起,我国先民就意识到桃味道鲜美,是难得的佳果,并具有经济价值,便在园中人工种植桃树。

 不仅文字记载表明桃原产于我国,近代中国考古还出土了大量桃文物。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6000—7000年前的野生桃核;在河南郑州二里岗、江苏海安青墩、浙江吴兴钱山漾、杭州水田坂、余姚河姆渡以及广西钦州独料等地,均有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桃核出土;1973年,河北藁城台西村发现距今约3000多年的栽培桃的桃核,和今天栽培的桃完全相同;2010年云南“昆明桃”的发现,是“桃子起源于中国”有力的化石文物证据,更是将桃的演化史向前推进到距今260万年。或许可以认为,在人类出现在华夏大地上之前,桃花就已经在昆明山岗上迎着温暖的春风热烈盛开了。

  然而关于桃的起源,世界历史上存在争议。有很长一段时间,桃被认为产自波斯,如桃的拉丁名Prunuspersica,“persica”意为“波斯果”。古罗马时期,桃被称为“波斯苹果”。后来,这个名字逐渐被欧洲各国语言继承,于是就有了英语中的peach、法语中的pêche、德语中的pfirsich、意大利语中的pesca、葡萄牙语中的pêssego等等,而这些词的原意都是“来自波斯”。

  这是为什么呢?公元前一世纪开始,为争夺小亚细亚统治权和东西方商路,位于伊朗高原的安息王国和萨珊王朝,先后与罗马帝国爆发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公元前二世纪,备受中国人喜爱的桃树,沿着“丝绸之路”从甘肃、新疆,经由中亚向西传播到波斯。在几百年间,桃树从波斯再次出发,于公元一世纪到达罗马,后经地中海的沿岸各国,渐次传入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公元九世纪起,欧洲种植桃树逐渐多起来。公元十五世纪,桃树被引进了英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桃树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成为全球温带地区重要的树种之一。

  如今,中国是世界上桃子产量最大的国家,每年生产1千万吨桃子,占全世界桃产量的一半。我国知名的桃子产地有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北京市、陕西省、辽宁省、安徽省、上海市等地。北京市平谷区大桃、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水蜜桃、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黄桃等,已被列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无处不在的桃文化

  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多种“打开方式”,被寄予了独特的“桃文化”。

  桃木寓意着吉祥平安。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传说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此外还有后羿被桃木棒击杀的传说。汉时,刻桃印挂于门户,称为桃印懋,《后汉书·礼仪志》中“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关于桃木能避邪的传说不一,也成就了桃木成为吉祥平安的象征。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桃符演变成春联,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据史书记载,后蜀主孟昶曾经令学士张逊在桃木板上题词。张逊写完后,蜀主认为不对仗,便提笔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于是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但此时人们依然称之为桃符。后来随着纸的出现和普及,人们便将厚重的桃木板换成了红纸张,到了明代,桃符正式以“春联”的身份亮相。

  桃象征长寿。《神农本草经》说:“玉桃,服之长生不死。”两汉以后,桃被赋予了养生长寿的寓意。民间年画上的老寿星,手里总是捧着硕大的寿桃。直到今天,老人过生日做寿时蒸桃形的馒头,桃尖染成红色,以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已成为一种习俗。

  中国文人的精神寄托

  四时花映心境,如人生。桃不仅出现在生活中,更深深扎根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里。

  《红楼梦》里的名场面“黛玉葬花”中的花就有桃花。“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之所以在这里让桃花成为林黛玉的花语,是因为曹雪芹深知桃花寄托着中国文人太多悲欢与领悟,重叠着太多文化意象。他还借薛宝钗感慨“从来桃花诗最多”。

  刘禹锡在“二王八司马”事件被贬十年后,奉诏回京。在这年春天,他去京郊赏花,写下一首桃花诗。《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首诗貌似写桃花,其实是讽刺无良权贵,嘲笑他们为了富贵利禄,奔走权门,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这次刘禹锡被外放当连州刺史。但他依旧没有屈服,多年后,他再次复出,先后任东都尚书和主客郎中。他重游玄都观,感慨万千,却还是执着地写桃花。他在《再游玄都观》中写道:“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依旧调侃不屑,展现的是中国文人不屈不挠的风骨。

  将中国文人对桃花的偏执带到更理想境地的便是《桃花源记》了。作为亲身从事农耕的士大夫文人,陶渊明热爱与纯真朴实的农民相处的田园生活。梁启超曾说:“他快乐不是从安逸得来,完全从勤劳得来。”正因为他亲身参加劳动,从中体会到劳作的艰苦,体会到人民的困苦,体会到饥寒的痛苦,于是美好家园桃花源就这样出现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所追求的桃花源,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宜居宜业和美”的乐土。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3年4月28日第7版

  本期编辑:翟月荧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朱旄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热议联想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3.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4. 朝鲜领导落泪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与奴才的下场
  8. 历史的“魔镜”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视
  10.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胡锡进爆出了一个“惊天秘密”?问是谁™造就的胡锡进这类的“共产党员”,真是可耻!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颜宁女士当选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7.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8.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9. 又一处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纪念活动越来越多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10亿巨贪不死,谁死?
  9.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难忘的伟人 永恒的颂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决裂》:我们到底要与谁决裂?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北国的黯然曙光
  6. 《邓选》学习 (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