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2021年12月15日,为期两天的第七届中医科学大会圆满闭幕。
第一届中医科学大会是2014年搞的,此后基本是一年一届,而上一届(第六届)是2019年,去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暂停了。所以,本届大会的主题当然毫无疑问跟中医抗疫有关。
中医抗疫的成就就不必多说了,单说去年5月中旬至今,因为中医的参与和主导,中国大陆这么多的境外输入和局部“突防”病例,却仅仅出现2例死亡,而且都是高龄基础病病例。
笔者提这个话题倒不是说这样的大会要开成中医“表扬与自我表扬”的大会,但这么一场旷日持久、规模浩大的抗疫战斗,对于中医来讲,无疑是中医围绕抗疫来深刻总结经验和教训、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机。
中医是一门实践的科学,那么,这样的大会理应让更多的参与一线抗疫的中医好好做做总结交流;西医可不可以邀请,应不应该邀请?当然可以,也当然应该。但主旨应是围绕中西医怎么样结合,并让中西医展开对话、消除社会尤其是消除西医工对中医的歧视和误解。
然而,笔者看了这次大会的日程表,却有一种中医被“喧宾夺主”的观感。
在发言名单中,深入参与一线抗疫的中医名人,笔者仅看到了张伯礼院士,连邓铁涛先生的弟子、十次出征驰援疫区的张忠德先生都没能出现在发言名单中。
开幕致辞的顺序以及主旨报告主持人咱就不多说了,钟南山院士和王辰院士都是搞西医的。
“中医药与感染免疫性疾病”这个主题单元请了五位医学专家发言,其中四位都是西医:张文宏的研究方向是感染病与肝病专业,曹彬的研究方向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杨子峰的研究方向是临床病毒学,张晓坤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医学,从发言主题看,这四位只有一个是与中西医结合有关;仅有的一位中医姜泉,主要还是搞中医风湿病临床研究的。难以想象,如此安排哪里能够体现“中医药与感染免疫性疾病”这个主题。
再来看“COVID-19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这个主题。发言的六个人有四个与“中医”专业无关:蒋华良是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化学专业的药物科学学家,汪道文是武汉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石正丽是武汉病毒所研究员,房静远是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留美博士;而黄璐琦院士从职业履历上讲是远离了中医临床的,偏行政,搞的是中药资源和分子生药学的研究;徐安龙教授尽管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工作,但他是在美国学的西医,搞的是分子免疫学研究。
而再看其中几位的发言主题,笔者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双黄连抗病毒不是说没用,而是去年某些人故意炒作“双黄连抗病毒”的话题,给那些中医黑媒体喂料,事实上这根本不是中医抗疫的思路。
看这几位的发言都是侧重药理学研究的,去年中医抗疫实践总结出的“三药三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出来在大会上专门做总结?反倒是拿所谓的“双黄连”大作文章,还装模做样地搞起了所谓的双黄连的“有效性、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其他的主题懒得一一说了,除了“针灸与神经科学”还能看得过去,哪一个不是被“掺沙子”或者“狸猫换太子”?而“中医药与代谢性疾病”这个主题的发言专家和内容压根就跟真正的中医没太大关系(现在西医也很流行“植物提取物”):
实在不是笔者“小心眼”,要刻意排斥西医,笔者反而是一贯主张中西医结合的。只是这个大会既然叫做“中医科学大会”,总不能喧宾夺主,让中医当陪衬和学生,听一帮西医来普及“西医科学”吧?那还不如直接叫“中国医学大会”得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