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毛病由来已久。每每一咳嗽,总让人苦不堪言,寝食难安。尤其晚上,刚刚拖着疲惫之身悠悠入睡,嗓子眼儿突然奇痒难耐,尽管暗暗用唾沫压制或起来猛喝热开水,也无济于事。持续的咳嗽搞得头脑越来越清醒,心情越来越烦躁,睡意越来越走远。
嗓眼儿一旦痒起来,可不是啥好事情。那不自在劲儿,犹如无数条虫子在喉咙里爬动。此时,没有特效药物弹压,咳嗽是唯一给嗓眼儿挠痒的良方。为此,我常暗自轻吟那两句自编顺口溜:“咳嗽一出手,奇痒化乌有。”是的,咳嗽不失为一只神奇之手,它可以触及手不能及的隐深部位,连续运作,一解奇痒之困。
为治疗困扰身心的咳嗽毛病,我遍寻名医,不知吃了多少药,打了多少针,都无济于事。有一个阶段,害怕肺部有问题,先后到医院拍了几次片子,结果是肺部一切正常,是支气管出了事儿。接着,针对气管炎症连续实施药物攻击,巴望有朝一日于不知不觉中将顽固的咳嗽赶出喉咙。那时候,最便捷的药是喝各种各样的止咳糖浆。说实话,我素喜甜食,喝糖浆真能治病,实在是一举二得的美事,何乐而不为?没过多久,家里空止咳糖浆瓶子便落落大满了。服用说明上要求一次喝多少多少为宜,糖浆的瓶子上还刻有计量标识,我哪管这些?为急于求成,每每采用速战速决战术。需两三天服用的止咳糖浆,我三两次就服完。然而,即便这样,嗓子照痒不误。顽固难缠的咳嗽啊,让我饱受其苦。多少个晚上,咳得我喉咙生疼,汗水发背沾衣,却又无可奈何。
我的病让一个人操碎了心,那便是母亲。一直以来,母亲都在惦记着我的病。她一面不停催促我及时治疗,一面四处打听治咳嗽偏方。参加工作以来,母亲托人捎给我或她亲自送来的偏方多达几十种。我也是病急乱投医,一般的偏方,只要不难备料,食用起来不受很罪,便来者不拒,一概尝试。
母亲给我的药方中,有一个是的:一斤生猪肉,白水清煮,不放任何作料,加少许焙干后研成粉末的穿山甲。猪肉煮熟后,一次吃完。猪肉本是我不大喜欢的肉类,又一点作料不加,数量这么多,吃起来真比吃中药难多了。每次食用前,我都要提前攒足劲,像完成艰巨任务一样,闭住气,目不斜视,耳不旁听,囫囵吞枣一般快速吃完。然后长出一口气,强忍住胃部反弹,急忙到外面转悠一阵。待腹内彻底平静下来,再打道回府。此偏方一连三天,天天如此。搞得我那两天见了猪肉,鼻子眼都是够的。以致此后一两年中没吃过猪肉,一旦尝试一点,便止不住发呕。
食用这一偏方时,母亲来了。我跟她诉苦说:“妈,这偏方我真受不了。”母亲神色平静,缓缓说道:“良药苦口利于病。人家恁些人坚持吃,吃好了病。不信你吃不了这点苦,又不是让你吃黄连。吃吧,说不定啥时候哪个偏方对了症,真就治了你的病。”听了母亲的话,想想自己咳嗽时那难受劲儿,心里暗暗说:“好,继续吃吧。或许有治好的时候。”
此后,我和偏方结下了不解之缘。要不了几天,便用母亲介绍的新偏方继续实验。时间一长,习惯成自然。倘若哪两天生活里没有了偏方相伴,反有点若有所失之感。还有一个偏方,给我的印象很深:生梨削皮后,中间掏一小洞,倒入若干链霉素粉。然后,再把一个头小的西瓜掏一小洞,倒入芝麻油若干,将梨放入西瓜内,封住口,放到锅里蒸。蒸熟后,只食用梨子。起初,感觉这个方比吃猪肉强多了。一是数量少,二是自己本就爱吃甜食。接连吃了两三次,便觉得与吃猪肉偏方一样不好受。蒸熟的梨子,酸不酸,甜不甜,还涩不拉几的。加上芝麻油的腻香与西瓜蒸熟后变了味的甜味,一闻即觉恶心,一吃更是忍不住发呕。吃这偏方时,中间断不敢与人说话,也不敢停下来歇口气。那样的话,决不愿再吃第二口。但是,为了治病,我每次都坚持下来了。
说来也怪,坚持了一年多点时间,吃了难以数计的偏方。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很长时间没再咳嗽了。即使偶尔咳嗽了,轻服一点药,立马止住。我暗自庆幸,难道扰得我寝食难安的咳嗽,真的离我而去了?虽然如此,心里依旧战战兢兢的,不敢轻易相信这会是真的。平日生活里,依然小心翼翼的,很注意小细节上不犯引发咳嗽的错误。吃饭、穿衣、喝酒上时时循规蹈矩,从不越雷池一步。好在我素不吸烟,少了抽烟人为治病所受的戒烟痛苦。
从那以后,为身边人熟悉的咳嗽声真的销声匿迹了。此事引发我不少感慨,生活里许多现象是无法解释的。譬如某些疑难病症吧,许多大医院名医生用眼下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手段也无可奈何,而民间流传的某个不为医学届认可的偏方却神话般地治好了病。
我不仅想起十几年前的一件事。在外地上学的大外甥暑假回家后,夜间突然一声惊叫后不省人事。好不容易醒过来了,一个劲儿闹腾。大姐哭得泪人似的,一大早和姐夫一起把外甥送到镇卫生院。医生忙乎了一天,一直不见成效。主治医生是我同学,我跟他商量是不是转到县医院看看。同学没多思考,同意了我的建议。在县医院住了将近两天,外甥依然间歇性狂躁不安。医生没好的办法,只能用镇静剂强制让病人安静下来。还是母亲私下里说:“会不会是“反症”(是不是这俩字,未作考证)?”
大家一商量,决定试一试。在县城的表弟租辆车,从乡下接来擅长治这种病的一个老太太。老太太过来后,让脱下外甥衣裤。她轻轻看了外甥某部位,回头说道:“啥病没有,就是反症。你们没看这儿出多少水泡?”接着,老人从衣兜里掏出一根做衣服用的针,对着水泡用力挑几下,轻轻一挤,挤出几滴污血。然后,对大家说:“没事儿了,明天就好了。”果如她所说,当天夜里外甥彻底清醒过来,一切恢复正常。第二天便办了出院手续。
事后,我与同学闲谈起这件事。问他:“老太太说的反症,中医里有没有这个说法?”同学说:“就我所知,这种说法中医典籍里没有记载,中医理论也不认可。”
此事让我感慨良久。
首先,我觉得沉淀在民间的许多治疗疑难病症的秘方,是前人长期生活实践中留下来的宝贵财富。秘方持有者虽说不出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可他们依样画葫芦地按照秘方为人治病,确实治好了不少正规医院治不好的病。令人惋惜的是,不少秘方持有者,如今都垂垂老矣。他们的子孙们,没几个人愿意继承祖业,传承秘方。他们本人又恪守祖先遗教,不肯将秘方传之他人。因此,不少凝聚着前辈人无穷智慧的秘方,十分遗憾地永远消失掉了。这不能不说是传统中医文化的重大损失。
其次,我联想到生活中许多问题,不也同治病一样让人费解吗?面对某个问题,正面做工作,固然可以顺利解决。而有些问题,尤其是不少长期积淀在基层的复杂问题,通过正规渠道解决,往往是欲速则不达,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而许多不为人看得上的笨办法、土办法,反而手到病除,迎刃而解。如同偏方能治大病一样。它告诉人们,解决问题需要的是灵活性和多样性。如果一味照本宣科,或者机械照搬政策法规谋事行事,说不定啥时候就会遭遇到意想不到的窘迫和尴尬。老百姓其实是明理讲理的,他们最见不得谁摆出一副故作高深的教师爷模样,满口这政策那法规地动辄教训他们。他们需要的是亲切、随和、和谐、宽松的氛围,喜欢拉家常一般说事说工作。他们谋求平等,希望得到应有受尊重。
倘若做工作的人真的吃透了政策法规的精髓,谙熟了乡风民情,理解了民心民意,开展工作的时候,把几者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灵活,自然,朴实,真诚,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因此,处理任何问题,如同治病一样,要不唯一法,灵活多样。只要不存歪心,没有歹意,真诚治病,各法均可使用,病情自能缓解,顽症自会痊愈。一句话,在治病上,中医治不好了用西医,西医治不好了中西医结合。如果还不行的话,用用偏方也未尝不可。要知道,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治好病,还一个健康的身体给病人。
倘如此,任何事做起来势必会马快车轻,顺利前行。何必羁绊于单一方法不能自拔,使自己劳神费思,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呢?
2011-4-28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