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共产党人

《毛泽东大传》(第七卷 九天揽月)第271章

东方直心 · 2014-05-09 · 来源:
《毛泽东大传》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第271章

  “反对个人崇拜的目的也有两种,一种是反对不正确的崇拜,一种

  是反对崇拜别人要求崇拜自己。问题不在于个人崇拜,而在于是否

  真理。是真理就要崇拜,不是真理就是集体领导也不成。”

  话说1957年11月25日,毛泽东复信给长沙岳麓山湖南师范学院的学生张明霞,他在信中写道:

  张明霞同志:

  来函收到,迟复为歉!“蝶恋花”一阕,同意在你们刊物上登载。游仙改为赠李淑一。

  祝你们好!

  毛泽东

  毛泽东随信附寄了张明霞等人抄呈给他请求他校核的原词,并用两种笔在上面加了标点,改正了一个错字。

  原来,长沙岳麓山湖南师范学院的学生张明霞和她的几个同学在语文系成立了一个“十月诗社”,她们还创办了一个油印诗刊《鹰之歌》。她们通过长沙市10中的小读者薛守淳及她们在10中实习的同学、诗社成员肖幼艾,抄写了毛泽东写给10中教师李淑一的词,并表示要在《鹰之歌》上发表。李淑一说,最好先请示一下毛泽东。于是,张明霞就在6月1日,给毛泽东寄出了有她们诗社9位成员签名的请求信。

  当张明霞收到毛泽东的这一指示信时,她们的《鹰之歌》已经在反右斗争中停刊了。所以,由《鹰之歌》发表毛泽东的《蝶恋花》一词,就成了她们终生的遗憾。

  1957年11月底,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接见了他幼年上私塾时的老同学毛裕初。

  毛裕初和毛泽东回忆起他们一群学生在1903年夏天背着老师去洗澡、塾师邹春培要他们对对子惩罚他们的情形。毛裕初说:

  “他出了个上联——‘濯足’,叫同学们对下联。同学们都对不出来,你对的是‘修身’,先生十分满意,才没有处罚同学们。”

  毛泽东听到这里,一下子想了起来,高兴地说:

  “对了!‘修身’对‘濯足’。这个‘濯足’,就是洗脚,越洗越干净。《孟子.离娄上》讲:‘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楚辞.渔父》也说:‘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那个‘修身’就是修身养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礼记.大学》上讲:‘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先生批评我们不该玩水,我们说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提高休养。先生当然拿我们没有办法。”

  1957年12月份前后,警卫战士马维探家后回到中南海丰泽园,他写了一份调查报告,还带回一个窝头,又黑又硬,一并交给了毛泽东。他对毛泽东说:

  “我们家乡的农民生活还很苦,他们就是吃这样的窝头,我讲的是实话。”

  毛泽东接过窝头,手有些发抖,眼圈一下子就红了。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掰一块放到嘴里,慢慢地咀嚼,嚼着嚼着,泪水立刻溢满了眼眶,当他咽下那口粗糙的窝头时,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流淌下来,鼻子也壅塞了。他一边哭,一边掰了窝头分给李银桥他们几个人,说:

  “吃,你们都吃一块。这就是我们农民的口粮,这就是种粮人吃的粮食啊……”

  李银桥将窝头放进嘴里,感到确实难吃,嚼了很久才咽下去。

  那天,毛泽东失眠了,他嘴里喃喃地说:

  “怎么是这样呢?为什么?翻身了,人民当家作主了,不再是为地主种地,是为人民群众自身搞生产,生产力应该获得解放么……”

  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毛泽东时时思考着这个问题,无论是散步、吃饭或是睡觉,他多次自言自语地说:

  “我们是社会主义么,不该是这样。要想个办法,想个办法……”

  11月底,毛泽东收到了山东胶县农民送来的3棵特别大的白菜,他立即挑选出了2棵最好的,让江青分别送给宋庆龄和张治中。宋庆龄收到的这棵大白菜重达二十七八斤,她非常高兴,就提笔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她写道:

  敬爱的毛主席:

  承惠赠山东大白菜已收领。这样大的白菜是我出生后头一次看到的。十分感谢!您回来后一定很忙,希望您好好休息。

  此致敬礼!

  宋庆龄

  1957年12月1日

  江青送给张治中家的这棵大白菜也重达二十七八斤,张治中夫妇舍不得吃,就把它用大花盆栽下,陈列在客厅里。后来,这棵大白菜抽苔开花,高有二三尺,人人见了无不称奇。

  12月2日,中国工会第8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刘少奇在开幕式上致词说:

  “我国工人阶级和我国人民在今后10年到15年内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实行工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把我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在15年后,苏联的工业在最重要的产品的产量方面可能赶上或超过美国,我们应当争取在同一时期,在钢铁和其它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

  自此以后,中国要用15年的时间赶超英国的口号,响彻了大江南北。全国工人阶级热烈拥护这个口号,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工业战线的大跃进逐步出现了。

  12月8日,毛泽东在和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时,介绍了莫斯科会议的情况。关于国际形势,他说:

  “基本的情况是帝国主义不敢打。但是,也要估计到有少数疯子闹乱子。”

  毛泽东还向他们通报了关于在15年内赶超英国的设想。

  12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的社论。社论中写道:

  “在去年秋天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在某些部门、某些单位、某些干部中间刮起了一股风,居然把多快好省的方针刮掉了。有的人说,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订得冒进了,行不通;有的人说,1956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全部冒进了,甚至第1个五年计划也冒进了,搞错了;有的人竟说,宁可犯保守的错误,也不要犯冒进的错误,等等。于是,本来应该和可以多办、快办的事情,也少办、慢办甚至不办了。这种做法,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然不能起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相反地起了消极的‘促退’的作用。”

  此后,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批判了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的一股右倾风,提出了“苦干10年,实现四十条”的口号。会议要求全国从省到县、区、乡、合作社,都要做出贯彻四十条的规划。

  12月间,毛泽东要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把各种版本的《楚辞》,以及有关《楚辞》和屈原的著作尽量搜集给他,大约有50余种。

  12月16日至18日,毛泽东在杭州召开了有华东5省1市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第1次杭州会议。

  后来据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无结果而散,没有议出什么名堂。

  12月18日,毛泽东在彭德怀转呈的副总参谋长陈赓12月9日关于台湾飞机进入大陆活动情况和加强内地防空作战部署的报告上批示道:

  “请考虑我空军1958年进入福建的问题。”

  12月25日清晨,毛泽东给在北京的胡乔木写了一封信,他写道:

  乔木同志:

  除四害通知尚有缺点,不扎实,轻飘一些。这是因为没有研究各地已经取得的丰富经验,你脑子里对此问题还很不懂的缘故。现在有大批经验了,可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将全国各省市县见于报纸的经验一齐找来仔细看一遍,边看边想,形成成套思想,然后下笔成文。至少改3遍、5遍,找彭真、刘仁及北京有经验的除害干部二三人及科学家二三人开一两次会,发表意见,修正文件,字斟句酌,逻辑清楚,文字兴致勃勃。文件可以长一点,达1000字至2000字左右也可以。总之使人看了感觉解决问题,百倍信心,千钧干劲,行动起来。内容要把人人振奋,改造国家,带动消灭人病、牲口病、作物病的道理讲清楚,这是理论。然后讲方法,也要讲得入情入理,使人觉得切实可行,没有外行话。要写这一部分,也要认真研究,下苦功钻一下。然后讲到书记动手,报纸、刊物、广播、定期扫除、定期检查等事,作为结束。两星期内写好、通过、发出也就好了。送我看一次。

  莫斯科讲话,请打字送我再看一次,还觉得有需要修改之处。

  毛泽东

  12月25日8时

  到济南时,可歇一宿,认真谈一下。那里的斗争文件,工业、农业计划,找一份带回去,认真看一遍。

  12月25日这一天,卫士张木奇和江苏籍的张相松探家结束回到毛泽东身边,他们一道向毛泽东汇报家乡的情况。张相松说,他家乡的农民每月平均是8元的生活水平。毛泽东扭头问张木奇:

  “你们曲阳是多少?”

  张木奇说是5元。毛泽东沉思着说:

  “差距是有,某些地区差距还很大哟。现在全国生活水平还普遍都低,我相信慢慢会好起来。5元的也要提高到8元,8元的也要发展,将来都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要逐步消灭差距!”

  毛泽东又问张木奇说:

  “你父亲已经是近60岁了,还能不能参加劳动?”

  张木奇说:

  “农村老人闲不住,还干活,算个半劳力。”

  毛泽东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点头,然后说: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你们要继承,要代代相传。”

  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64岁生日,厨师用叶子龙从家乡带来的腊肉、腊鱼等土产品烹制了几道菜,其它还有毛泽东爱吃的带辣味的湖南家乡菜和红豆二米饭。大家把毛泽东请到饭桌上,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饭。

  12月28日,由铁道兵承建的鹰潭至厦门的铁路正式通车,极大地提高了福建前线的国防运输能力。

  1958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元旦社论《乘风破浪》。这篇社论是根据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上的多次讲话精神写成的。

  社论中明确提出:从1958年起,全国人民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方面来,用15年时间赶上和超过英国。社论再次强调“多快好省”的方针,号召全国人民掀起大跃进运动。社论还强调说:“事在人为”,“必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充分发挥革命的积极性、创造性,扫除消极、怀疑、保守的暮气。”

  在1958年元旦这一天,毛泽东书赠李淑一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在《湖南师院》特刊上首次发表了。

  章士钊看到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后,曾经向他请教词中的“骄杨”一词作何解释,毛泽东沉痛地说:

  “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能不骄!”

  后来有一次,毛岸青和邵华请毛泽东为他们写一幅《蝶恋花.答李淑一》,以作纪念。毛泽东欣然提笔,写下了“我失杨花”4个字。岸青、邵华十分不解,以为父亲写错了,忍不住问道:

  “爸爸,不是‘骄杨’吗?”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

  “称‘杨花’也很贴切。”

  然后,毛泽东笔走龙蛇,一挥而就。写完了,他十分郑重地交给了毛岸青夫妇。

  “骄杨”、“杨花”,是毛泽东对杨开慧的礼赞和怀念。杨开慧忠魂有知,亦当含笑九泉。

  1月3日,毛泽东翻阅《光明日报》,看到了王佩琨撰写的《十五年后赶上或超过英国》一文。王佩琨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英国经济的特点,比较了中英两国在钢铁、煤炭、机床、化肥等生产方面的差距,认为中国在15年后赶上或超过英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是可能的。

  毛泽东阅罢,对这篇文章批示道:

  “江青阅,此件很好,可惜未比电力。”

  1月3日和4日,毛泽东在杭州召开了有周恩来等中央部分领导人和华东5省1市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第2次杭州会议。会议着重讨论进行技术革命和解决党委领导生产建设的方法问题。毛泽东在两次讲话中先后提出了17个问题让与会者讨论,他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他在杭州会议上,再一次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他说:

  “没有1956年的突飞猛进,就不能完成五年计划。”

  毛泽东阐述了“不断革命”的思想,他认为只有坚持不断革命,不断提出新任务,才能使干部和群众经常保持饱满的革命热情。他特别强调要开展技术革命。他说:

  从1958年起,“要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这是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要革地球的命,现在我们只能革地球表面的命。在整风以后,要准备把注意力逐渐地引到搞技术革命上。”

  毛泽东还说:

  “整风反右斗争以后,一定要把工业、手工业、农业、副业、林业、渔业、牧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科学、文教、卫生等行业都抓起来,还要反对严重的浪费现象。”

  这次会议的内容,后来成为毛泽东起草《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的重要材料。

  1月4日晚,毛泽东在杭州特意派出专机,到上海去接周谷城、赵超构和谈家桢三人。

  在上海的周谷城突然接到统战部的一个电话,说是要他马上去东湖宾馆。市公安局长黄志波接待了他,说毛泽东约他与赵超构、谈家桢去聊天。三人聚齐后,在江湾机场乘专机连夜飞到杭州。

  谈家桢在专机上看到机舱里的陈设,如同他见到的毛泽东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背景完全相同,就猜想到是毛泽东派专机来接他们的,心情无比激动。

  晚上10时以后,皓月当空,周谷城三人乘车来到西子湖畔的一所水木明瑟的庭院里。毛泽东刚开完了一个会议,已经站在门口等候,他对谈家桢说:

  “谈先生,老朋友啰!”

  毛泽东把他们迎进室内,那里陈设十分简朴,一张方桌,四把椅子。毛泽东和他们三人各据一席,相向而坐,像老朋友一样,无拘无束。他们从生物学、遗传学、逻辑学到历史学,无所不谈。

  毛泽东关切地问谈家桢:

  “把遗传学搞上去,还有什么困难和障碍?”

  谈家桢说:

  “双百方针提出后,成立了教研室,本人也可以开课讲授了。但是,有人把这看成是‘统战需要’,说‘对高级知识分子的照顾’,在思想上并没有尊重摩尔根遗传学派,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仍然是阻力重重。”

  毛泽东沉吟了一下,坚定地说:

  “一定要把遗传学搞上去,有困难,我们一起解决嘛!”

  毛泽东在谈到新闻工作的时候,对赵超构说:

  “你别老呆在报馆里,你的老家不是温州吗?可以到那里去跑跑嘛。”

  这已经是毛泽东第3次建议赵超构到群众当中去了。后来,赵超构按照毛泽东的这一建议,回到家乡温州地区参观访问,深入到群众中去,写出了《吾自家乡来》,在《新民晚报》上连载,影响很大。

  再说毛泽东又对谈家桢说:

  “教师也不要老关在教室里,也要到群众里面去走走,听听。”

  到了深夜,毛泽东邀三人共进晚餐。这时,周谷城他们才知道毛泽东还没有吃晚饭。四人边吃边谈,吃完饭又继续谈下去。毛泽东精神极好,侃侃而谈,直到凌晨两点钟,还兴致勃勃,毫无倦意。

  毛泽东看了看表,煞住了话头,他说:

  “已经两点了,你们太累了,该休息了。我们明天再谈吧!”

  毛泽东在告别时,又勉励周谷城为繁荣学术而努力工作,他说:

  “我建议你最好把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所讲的逻辑,每一个人的,都给写一篇或几篇说明介绍的文章,从古到今,来它个系统的叙述。把所有的逻辑书,不论是新的旧的,过去的现在的,一律搜齐,印成大部丛书,在前面写几句按语式的话,作为导言。”

  周谷城当即表示说:

  “鼓起干劲,力争上游。”

  毛泽东说:

  “干劲要鼓足喏!”

  周谷城遂将“起”字改为“足”,又重复了一遍说: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从毛泽东住处出来,到上车的院子门口,有一段几百米长的曲折小径,毛泽东坚持把周谷城三人送到门口,等他们上了车才回去。

  第二天早上8时许,毛泽东打来电话,邀请周谷城他们一同吃午饭。

  这天中午,毛泽东叫谈家桢坐在他身边,边吃饭边谈问题。毛泽东特别谈到了中国科学技术,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问题。

  1月5日午后,毛泽东送走客人,信步来到小营巷查看居民卫生情况。他来到陈炳文住过的61号院,见两个小姑娘正在下棋,就走到她们跟前,轻声问道:

  “我到这里来看一看你们的卫生工作,好吗?”

  两个小姑娘随口应到:

  “好,好,欢迎。”

  其中一个叫戴桂芳的小姑娘,抬头一看,说话的人竟是毛泽东,她非常惊讶,说:

  “你……是……毛主席?”

  旁边的卫士朝戴桂芳点点头。毛泽东说:

  “你们做向导,带我参观好吗?”

  小姑娘连声说“好,好。”引着毛泽东走进过道。毛泽东问:

  “你们这里有没有苍蝇?有没有蚊子?”

  姑娘们说:没有。毛泽东走进一个大厨房,这是10多户人家公用的厨房,虽然有些拥挤,但锅灶、煤球炉和一应用具,却摆放得很整齐。

  毛泽东走出61号,进了56号院,看到客厅、卧室都收拾得干净整齐。他走进屋后的菜园,看到菜园里有一个粪缸,就问,这粪缸会不会生蛆?卫生员说,夏天也不会生蛆。

  “怎样才不生蛆呢?”

  “用石灰撒在上面,3天撒一次。”

  毛泽东又看了太平天国时期建造的42号院,房子虽然陈旧了,但卫生还不错,没有垃圾,没有杂草。

  毛泽东要走了,巷子里站满了人,毛泽东和他们一一握手问好,还说:

  “你们这里的卫生搞得不错。”

  此时,阳光和煦,毛泽东穿着银灰色大衣,在省委负责人的陪同下,又驱车到杭州市郊外的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及其上千亩试验田视察。

  研究所里显得格外宁静。值班所长娄宗光接待了毛泽东一行人。毛泽东看到大楼走廊里有一部淡绿色的双轮双铧犁,就弯下腰摸摸,问道:

  “这是不是你们改进的那种双轮双铧犁?”

  娄宗光说,是的。毛泽东又问:

  “改进的犁臂是不是已经装上了?”

  娄宗光没想到毛泽东对他们的改革工作这么了解,就说,已经装上了。毛泽东走进休息室,落座后,点上一支烟,说道:

  “要做好研究工作,你们设立一个专门机构,开展农具研究工作好不好?”

  娄宗光说,好。毛泽东把脸转向坐在一边的省委负责人说:

  “他是同意了,你赞成不赞成?”

  那位负责人说,赞成。

  毛泽东说:

  “那好,你们就向省委提个建议吧。”

  “你是学什么的?”

  毛泽东又问娄宗光;娄宗光说:

  “我学的是土壤农化。”

  “你可以借一本关于土壤学方面的书给我看吗?我想了解一下,农作物所包含的元素,以什么元素的比重最大。”

  毛泽东心里装着一件事,那就是怎样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种调查研究和虚心的请教,终于使他在这一年里提出了“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合理密植)、保(植物保护)、管、工(工具)”。

  毛泽东离开休息室,来到大楼前的试验田里,观看工人和技术员们演示双轮双铧犁的操作过程。他走到工人张有根面前,问:

  “你会耕地吗?”

  “我会耕地。”

  “好哇,你就耕吧。”

  毛泽东看着张有根牵了一下牛绳,两头牛就顺从地拉着双轮双铧犁笔直地前行。这种新式工具确实比旧式木犁更省力而且耕得也很深。毛泽东非常满意,他赶上前去,从张有根手中接过犁扶手和牛绳,亲自操作了一会儿。

  毛泽东要离开杭州了,他握着担任警卫处处长伍一的手说:

  “杭州的山好、水好、人更好,我每次到这里就像到了自己家里一样,走了,又想着什么时候能再回来。”

  1月5日傍晚,毛泽东离开杭州,乘飞机到了长沙,晚上,看了木偶剧和花鼓戏。

  1月6日,毛泽东从长沙飞抵广西南宁,下榻于明园。

  1月6日,邓小平在北京中南海居仁堂里主持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的讲话。

  居仁堂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宫殿,坐落在中海和南海的交界处,在丰泽园的北面。相传清末慈禧太后经常在此接见外国使节。中共中央书记处就在这里办公。

  吴冷西列席了这次会议,彭真递给他一个召开南宁会议的通知。吴冷西接过一看,乃是毛泽东亲笔所写的通知,不禁大吃一惊,只见上面写的是:

  “吴冷西、总理、少奇、李富春、薄一波、黄敬、王鹤寿、李先念、陈云、邓小平、彭真、乔木、陈伯达、田家英、欧阳钦、刘仁、张德生、李井泉、潘复生、王任重、杨尚奎、陶铸、周小舟(已到)、史向生、刘建勋、韦国清、毛泽东,共27人,于11日、12日两天到齐,在南宁开10天会,20号完毕(中间休息2天到3天,实际开会7到8天)。谭震林管中央,总司令挂帅,陈毅管国务院。”

  吴冷西怎么也想不到,毛泽东会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前面!他心想:我是《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这次会议可能同报纸和通讯社有关:《人民日报》几天前发表的元旦社论《乘风破浪》,只是经过刘少奇和周恩来审阅定稿,因为毛泽东那时在杭州,所以就没有送他审阅,是不是社论内容有什么重大问题?可是,听邓小平传达的毛泽东在杭州会议上所谈的17个问题,都没有涉及到报纸和通讯社呀!想到此,他就问胡乔木和杨尚昆:

  “南宁会议通知名单,主席为什么会这样排列?”

  胡乔木和杨尚昆说:

  “不了解开会通知的名单排列有什么特殊意义。”

  吴冷西从胡乔木的神态上,明显地感觉到他似乎也在担心,可能要发生什么事情。

  1月7日下午2点多钟,毛泽东要到邕江里去冬泳。

  此时,运动员梁亚华和他的几个青年伙伴,正在南宁市水上游泳池进行冬季训练,只见教练员急匆匆地走来,把梁亚华叫上岸,带到一位负责人面前。那人告诉梁亚华说:

  “有紧急任务,陪一位首长游泳,你马上做好准备!”

  梁亚华不敢怠慢,立即将“205号”小汽艇准备妥当,带上伙伴,开往邕江岸边。他们远远看见有几个警卫员模样的年轻人,正在紧张地测试江水的温度。

  20分钟后,几辆轿车来到了江边。毛泽东在省委领导人的陪同下,先后下了车。卫士张木奇向毛泽东报告说:

  “主席,水温17度半,有点凉。”

  毛泽东笑了笑,说:

  “17度半还凉吗?没关系,勇敢些,能游的都去游。”

  毛泽东更衣后穿着睡衣,登上“205号”汽艇,驶向江心。他站立船头,一是浏览两岸景色,而是要适应一下气温。不一会儿,汽艇来到预定地点,早有梁亚华和几个运动员划着舢板来接。毛泽东和卫士们上了舢板,开始做下水的准备。卫士们穿着泳裤不停地搓着身子,尽管如此,浑身还是起满了鸡皮疙瘩。毛泽东则是先用毛巾沾着江水擦抹前胸和脊背,然后又把双脚浸到水中。岸上的人问:

  “主席,冷不冷?”

  “下决心就不冷。”

  毛泽东说罢,就扶着舢板的边沿下了水。梁亚华几个人也随着跃入水中,护卫在毛泽东周围。毛泽东朝卫士们招呼说:

  “不要怕嘛,越怕越哆嗦。下来一游就没事了。”

  卫士们听他如此说,只得下了水,冻得他们一时透不过气来,尽管如此,他们个个还都要咬着牙坚持着,果然,过了不大一会儿,真的就比较适应了。毛泽东摆动双臂,做了几个轻松自如的动作,朝卫士们看了一眼,脸上泛着孩子般的得意,说道:

  “不过如此!”

  毛泽东时而蛙泳,时而侧泳,时而又踩水,游至酣畅处,还拿出了他的独门绝技:面向蓝天,手脚不动,仰卧在水面上长达几分钟。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卫士们的脸色有些发青,有几个实在耐不住了,缩着身子就往岸上跑,手忙脚乱地往身上套衣服。毛泽东的随身医生对着毛泽东喊道:

  “主席,上来吧。”

  “再游10分钟。”

  毛泽东坚持说。10分钟过去了,他已经游了1000多米,到了沙石公社新码头附近,经大家再三劝说,这才上了船,披着衣服,神态自若地坐在船头晒太阳。张木奇活动着身子问毛泽东:

  “冷不冷?”

  毛泽东看了他一眼,说:

  “下决心就不冷,不下决心就是20度也冷。”

  毛泽东抽了一会儿烟,转脸问李银桥:

  “带酒了没有?”

  李银桥摇了摇头,说没带。毛泽东平常不大喝酒,就是喝也只是来点葡萄酒。这次出来游泳,李银桥自然想不到要准备点酒。他知道毛泽东也感到冷,于是就拧一条热毛巾替他擦身子,张木奇也马上拧了一条热毛巾来给毛泽东擦身子。毛泽东朝他们笑了笑,没有吭声。

  1月10日下午2点多钟,毛泽东再次游邕江。

  他这次是从凌铁渡口登上“喷水2号”小汽艇,由南宁航运分局船员周桂南驾着“205号”汽艇护卫。毛泽东下水后,有10多名随行人员陪游。他们游过了水深流急的母猪湾,到津头渡口上了岸。

  毛泽东一行人驱车来到广西军区303医院。在医院后门西面的2棵大树下,毛泽东接见了一些医护人员和伤病员们。他看到战士们自觉地排起了整齐的长队,非常高兴地和他们一一握手问候。

  毛泽东对他在邕江两次冬泳颇为得意。后来,他在和老朋友周谷城谈话时这样说:

  “我在南宁时,打算游水。南宁的同志这也怕,那也怕,就是不愿意让我游。其实,凡水皆可游,南宁的水是水,南宁的水也可游。这不是很合乎三段论法吗?当然,在大前提下应该加上下面几个条件:水只有一脚背深的游不得,近沸腾了的游不得,结成冰块了的游不得。”

  欲知毛泽东在即将召开的南宁会议上发出了何等的宏论,且待下一章详细叙述。

  再版《毛泽东大传》实体书,一套全5册共十卷,417万字。

  只收工本费190元包邮,淘宝http://shop70334099.taobao.com

  东方直心,联系方式:13937776295,QQ2425751303

相关文章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2.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3.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6.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9.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0. 中日合作:是该扒扒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军美化师了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0.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6.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