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块钱只能招到大学生,根本招不到想要的工人。”刚从江西南昌市一场农民工招聘会出来的工程承包商蔡彬抱怨道。这次招聘,蔡彬想招4名建筑工人,但结果却并不如意,“工人难求啊!”
记者在南昌采访发现,“用工荒”的“重灾区”主要集中于劳动力需求旺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业以及初级服务业等行业,这也是农民工老龄化表现最为集中的领域。
据南昌市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散工市场的求职统计,45岁到70岁的农民工占体力劳动求职者的7成,其中60岁以上的农民工超过2成;而泥瓦匠、电工之类的技术民工40岁以上居多:“85后”的农民工登记较少,且择业更加倾向于“前台”“行政”类的工作。
南昌的情况正是中国农民工求职现状的缩影。
国家统计局2013年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年轻农民工比重逐年下降,在2008年至2012年4年时间里,农民工平均年龄增长了3.3岁。其中,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比由11.4%增长到15.1%,41-50岁的农民工占比由18.6%上升到25.6%。
在上一代民工日渐老去,新一代劳动力大量转向的同时,部分产业对劳动力的刚性需求却没有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在南昌纳杰人才市场里,53岁的吕文春踱着步子,注视着闪烁的招聘信息屏。
吕文春说:“去年我在安徽老家的一家采石场打石头,今年跟儿子一起来的南昌。现在很多工作都有学历要求,由于没有文化,只能干体力活,不过赚得也相对多些。”
经过一番挑选,吕文春看上一个搬运工的职位,招聘方告诉他,工钱是220块/天,加上补贴,干的好一个月可以拿到6000多。
当被问到儿子怎么没和他一起来时,吕文春说:“他不会跟我做的,干我这份工的,都是跟我差不多年纪的人。就算偶尔来几个年轻人,也是打临工,太辛苦,年轻人吃不消,我也不希望我儿子干这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年轻的农民工相较于他们的父母往往更有文化,更看中工作环境和前景,也更急切地想要融入城市。
24岁的张龙,2年前从宜春来南昌打工。在一家公司给老板当司机的薪酬似乎并不够花销,于是他就想到了兼职。起初,他趁休息时在家附近的工地打工,但没过多久就放弃了。
“60多斤的袋子要一袋接一袋运,接力传送一连两小时,灰尘又大,回家感觉一口的泥。”张龙说,“当司机虽然赚得不如干体力活多,但至少干净和清闲,也经常能和老板出入一些比较高档的地方,更有机会学东西,可以在城市里面站住脚。”
南昌市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肖娟介绍说,现在“85后”的年轻人来民工招聘市场找工作的并不多,就算有,也是兼职居多。他们更倾向于办公室一类的工作,还有年轻人要求介绍去做淘宝客服。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尹小键认为,从产业角度看,当前农民工老龄化现象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尤其是那些地域相对偏僻,劳动条件差,待遇不高的企业。
他表示,要缓解“用工荒”的问题,用工企业在进行产业升级的同时,也要提高农民工劳动报酬,改善劳动环境,完善福利制度,给予其更多保障;企业所在城市需要完善城市的配套设施,尤其是精神文化设施,要让年轻人感到实实在在的文化生活质量;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和观念的培训,增长他们“吃饭”的本事。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