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夏,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继续挑衅,先是东京都政府号召"购买钓鱼岛",接着右翼分子登岛"垂钓",让这一问题进一步凸显。
自从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钓鱼岛(日本称为尖阁列岛)的主权争端一直是中日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东海不断发现石油天然气资源,钓鱼岛的归属又和中日东海大陆架争议直接挂钩。钓鱼岛30多年来一直处于日本实际控制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右翼团体屡屡登岛,建造灯塔和神社等简易建筑,向中国挑衅。中国民间的保钓运动,30年来也发轫于台湾,向香港和大陆扩展。中国民间保钓渔船曾采取包围钓鱼岛的方式,向世界宣示钓鱼岛的主权归属。
2008年以来,中日有关钓鱼岛主权归属的冲突进一步加剧,在东海大陆架的划界问题上毫无进展,共同开发也步履维艰。2008年6月10日,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舰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撞沉了台湾渔船,并拘捕船长。2008年12月8日上午8时10分,中国海监船"海监46号"和"海监51号"首次巡航钓鱼岛周边海域,行使国家主权权利,航线与钓鱼岛主岛的最近处只有1千米。日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共同社等各大媒体网站当天均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所谓"中国海洋调查船入侵日本领海"的消息。 此后,中国海监船巡航钓鱼岛周边海域成为惯例。
钓鱼岛问题的缘起
钓鱼岛是"钓鱼台群岛"的主岛,钓鱼台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这些岛屿上都没有常住居民。钓鱼台群岛距台湾港口城市基隆102海里,距日本冲绳县首府那霸230海里,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岛,以海沟与琉球群岛相隔。
早在1373年,中国人杨载就发现了钓鱼岛。15世纪初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第一次出现了"钓鱼屿"一词。1785年,日本著名的海防论者林子平在《三国通览图说》一书中,也将钓鱼台列屿涂上与中国大陆和台湾岛一样的颜色,而与琉球、日本的着色完全不同。这说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也是得到日本承认的。
可见,在18世纪70年代之前,日本的西南疆界只到达九州岛,与钓鱼岛之间隔着琉球王国。琉球王国自从明朝初年开始就是中国的属国,17世纪初遭受日本西南萨摩藩的侵略之后,处于中日两属地位。
日本侵占钓鱼岛,是在19世纪末期的事情。我个人认为,在2008年11月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台湾1895》中,没有反映日本侵占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的历史,是这个电视剧的一大不足之处。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向海外扩张。1874年,日本借口台湾土著居民曾杀害琉球渔民,侵入台湾,软弱的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了《中日北京专条》,承认日本出兵为"保民义举",等于默认了琉球人就是日本人。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清朝于1880年与日本议定了《球约专条》,准备将琉球群岛的北部和中部划归日本,南部保留给作为清朝藩属的琉球王国,后来因为国内舆论的反对而没有批准该条约,日本在没有获得清朝承认的情况下,单方面的全部控制了琉球群岛,开始逼近台湾的东北门户--钓鱼岛。1885年,日本秘密登岛勘测。1895年,日本趁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局已定,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窃取钓鱼台群岛,并划归冲绳县管辖。
20世纪70年代美国将钓鱼岛交给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
此后,由于美苏冷战的大环境和中国内战等因素的影响,美国不仅没有把琉球群岛交还中国,却将其交给战败的日本,而且把钓鱼岛作为琉球群岛的一部分交给了日本。
1951 年9月8日,日本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钓鱼诸岛连同琉球群岛交由美国托管。对此,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声明,指出旧金山和约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对日单独和约,中国政府认为这一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对此,中国外交部于1971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日两国政府公然把我钓鱼诸岛划入"归还领域",严正指出"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 ',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其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归还冲绳的施政权,对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不发生任何影响"。
此后,钓鱼岛一直处于日本的实际控制下,但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一直没有放弃对钓鱼岛的主权要求。1972年,中日建交和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时,钓鱼岛问题都被暂时搁置。
20 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在美国的留学生,曾掀起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抗议美国将中国领土钓鱼岛交给日本。这一运动,如同一声春雷,惊醒了海峡两岸的华夏子孙,中国民间保钓运动从此长盛不衰。曾经是当年运动骨干的台湾留美学生林国炯先生,后来成为新中国在联合国工作的第一代高级外交官。几年前,笔者有幸成为林先生在北京大学的军备控制与裁军学的课程中的学生,也听到他慷慨激昂的谈起当年保钓运动的那一段激情燃烧的日子。林先生当年的同志中,有一位学习国际法的热血青年,博士论文的选题,就是从国际法的角度为中国在东海争端中的立场辩护。他就是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马英九先生。
中日东海大陆架冲突:微小突破后再陷僵局
早在1968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就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日之间的东海拥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根据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国际海洋法律原则,中日之间在东海存在大片重叠的专属经济区,中日就东海大陆架的划界问题的争端就此开始。
中方坚持自然延伸原则,认为中日两国不共大陆架,在东海地区,位于东海东部、宽约60到150海里,长约600海里的冲绳海槽是中日大陆架之间的天然分界线,日本则坚持琉球海沟为大陆板块的终点,中日共大陆架,要求根据"中间线原则",以包括日本方面坚持拥有主权的钓鱼岛在内的琉球群岛为基线,与中国平分东海。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方就多次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倡议,但一直未能成为现实
中国在东海油气资源的开发中处于领先地位。到2004年,已经开发了"天外天"、"平湖"、"春晓"三大天然气田。2004年6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率部下乘专机飞临三大气田上空,随即指责"中国企图独占东海海底资源"。4个月之后,中日关于东海问题的首轮磋商开始。此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成为双方磋商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双方无法就具体油气田的共同开发问题达成一致。
在日本前首相小泉执政时期,随着中日关系出现严重政治困难,东海问题的磋商毫无进展,中日在东海上多次出现对峙。笔者清楚地记得,2006年国防大学的金一南教授在北京大学做讲座的时候,曾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亲临春晓油气田时拍摄的在附近盘旋的日本飞机的照片。
2007年后,中日关系进入"暖春",两国领导人两度达成重要共识,明确提出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的共同努力目标,中日东海问题出现转机。
2008 年6月18日,中日双方同时宣布,两国一致同意在实现划界前的过渡期间,在不损害双方法律立场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并在东海共同开发上"迈出第一步"。 根据双方同时发表的《中日关于东海共同开发的谅解》,作为中日在东海共同开发的第一步,双方将在一个协商确定的区块内,经过联合勘探,本着互惠原则,选择双方一致同意的地点进行共同开发。这个共同开发区块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是中日尝试通过对话与合作化解在东海问题上存在的分歧与争议的一次试验。
然而, 2008年9月,日本各大媒体又传出"不明国籍潜艇"侵入日本领海这一耸人听闻的消息。虽然很快就有人认为那只是一条鲸鱼,日本右翼还是臆断中国潜艇侵入日本领海。在这次草木皆兵的气氛下,东海问题自然再次陷入僵局。
2009 年初,中日两国对于已经达成的"原则共识"的理解,也出现了"原则性"的分歧。日本《产经新闻》2009年1月4日报道称,中方在中日双方就东海问题发表原则共识后,仍对"天外天"油气田进行单方面开发作业,违反了双方就上述海域共同开发继续进行磋商的共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当天指出,"天外天"等油气田位于无争议的中国管辖海域,中方对有关油气田进行开发活动是行使中方固有的主权权利。中日双方原则共识中提到的有待就共同开发继续磋商的"其他海域",不包括无争议的中方海域,不存在中日双方就上述海域油气田进行共同开发的问题。
此后3年多的时间里,中日对于东海大陆架的共同开发再无新的进展。
中国应采取实际行动维护主权
钓鱼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东海大陆架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对于中国来说,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问题,关系到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国家尊严。而站在资源匮乏的日本的角度来看,控制钓鱼岛,尽可能在东海大陆架中分得较多份额,也是国家利益的要求。尽管中国对于钓鱼岛主权要求的法理依据远比日本充足,但是要日本吐出二战前曾经侵占50年,最近又控制30多年的这一块肥肉,谈何容易?
因此,中日在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上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双方可能陆续达成一些原则协议和一些针对具体争议海区的共同开发的临时性安排,但是最终在法理上划定东海专属经济区界限,明确钓鱼岛的归属,笔者认为在近十年内都没有可能。
然而,中日两国政治互信的增强,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和民众交往的增多,已经成为约束两国不会因为钓鱼岛和东海问题爆发战争的巨大力量。美国在东亚的存在,对于中日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如何在谈不出结果,又打不起来情况下,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尊严和利益,将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长期课题。
2008 年巡航钓鱼岛的胜利,让中国海洋监察部门名声大振。中国海监总队负责人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说,中国海监将加强对争议海域的管辖。他说,"在国际法上,对于争议海域有两个惯例,一是看你有没有在这儿实施有效管理,二是实际控制优于历史证明。比如我们讲,这个区域历来就是我们的,但只这样做没用,要看你有没有实际控制。中国海监在管辖海域内,必须显示自身存在,体现有效管辖。"
因此,中国对于钓鱼岛的问题的方针,正在从过去的单纯抗议,演进为外交抗议和派遣舰只前往钓鱼岛海域显示存在相结合的方式,这就意味着继续加强海监的力量。中国在东海大陆架能够不理会日本的叫嚷,率先开发油气田,也与中国早年的勘探活动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技术资料有关。
既然争议无法搁置,共同开发又困难重重,最终解决看似遥遥无期,那么不妨继续采取宣示主权和开发资源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中国海洋开发、海洋执法和对外交涉的能力,都将是一个锻炼,对于中国海军的发展也将起到拉动和促进作用。可喜的是,目前台湾执政当局,是以当年的保钓运动志士马英九领导的,执政的中国国民党对于中国在钓鱼岛的主权,一贯立场鲜明。两岸在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问题上,如同能够以共同立场为基础,更多的进行一些协调配合,与日本的斗争中将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或许,当日本人不得不习惯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各种船只经常出入钓鱼岛附近海域,不得不习惯中国的钻井平台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所称的" 争议"海区的时候,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问题最近解决的曙光也将露出地面了。
从长远来看,中日之间对于海洋权益的争夺,远不止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日本国土狭长,缺乏战略纵深,把海洋当作它的战略纵深来经营。日本政府经常宣称,只有包括海域在内, 日本才是一个大国。日本主张权利的海域,正好挡在中国冲出第一岛链,走向太平洋的通道之上。在世界范围内的"圈海运动"这一法权大博弈中,中日两国在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国际海底组织等机构,正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日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争端,只是揭开了两国在西太平洋大片海域争夺的序幕。
(原发《兵器知识B-防务观察家杂志》,有修改和增补)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3400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3400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