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8峰会前夜的骚乱:反全球化者各唱各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柯卉
默克尔表示,公众对全球化进程的关注有目共睹,但抗议者的主基调在渐渐改变——对于全球化,不是简单地拒绝或说“不”,而是表达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八国集团(G8)峰会举行在即,会场位于德国北部海滨小城海利根达姆。小城很平静,周围新设的隔离栏也同样平静竖立。
而与海利根达姆25公里之隔的罗斯托克却混乱无比。2日下午发生大规模骚乱后,狼藉的市中心至今还未清理完毕。而该市昨日发生的、意在反对发达国家移民和难民政策的示威中,游行队伍中仍有酒瓶等物体横飞,令一名摄影记者受轻伤。只是相比2日近3万人的示威队伍,昨日400人的游行人数微不足道。
极端势力猖獗“新联邦州”
2日大规模游行示威的参加者多是全球化进程的反对者。参加示威的人数原来预计有10万,后来到现场的大约3万。据警方后来提供的数字,有备而来的武装暴徒的数量大约在2000人。德国当地时间当天下午3点,和平安静的示威游行开始失控。乱石如雨,燃烧瓶四溅,伤者四处可见。据官方说法,引发骚乱的导火索是一辆警车激怒了有备而来的暴徒。据警方统计,骚乱中至少有千余人受伤,其中包括520名示威者和433名警察,其中33人伤势严重,被捕的有125人。
骚乱中的伤者可以被治愈,打破的玻璃、烧毁的汽车能够被清理,至于此次G8会议的安保问题,德国警方和安全部门早已严阵以待,因此也不必过分担心。但游行乃至骚乱背后的社会问题,却值得思索。
2日游行的主基调是非暴力,德国《明镜》周刊的论坛上有人发言说,部分武装暴徒只是把G8峰会当作一个借口,“这帮人只是为了暴力而暴力”。虽然德国官方迄今没有给参与游行的武装分子的身份下定论,但他们那黑色连帽衫和看上去很阴森的手套,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更何况发生骚乱的地点是罗斯托克。这个位于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属“新联邦州”,即前东德地区的州)的城市,可称前东德地区现状的缩影。因为经济发展迟缓,在统一后的德国,新联邦州成了极端势力衍生并发展的重灾区,年轻武装分子成群结队,令有良知的德国人深感不安。
反全球化者出发点各异
不过,目前的形势相对明朗:绝大多数普通德国民众的态度比较清晰,他们可能反对G8的特权象征,反对全球化,但并不主张暴力。
全球化对发达国家普通民众生活的冲击不外乎是:收入减少和失业威胁。譬如,29岁的卡尔·坎普半年前是柏林一家小型公司的木工,但现在他领取每月约700欧元的失业金,非常支持2日的游行。
除此之外,反对全球化的声音中,还包括反对全球贫富悬殊拉大,这恐怕更多的是某种社会责任或是个人道德观使然。有些游行者反对全球化,喊出的口号却是要求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23岁的爱德华·普雷迪格2006年在非洲待了3周,亲眼看到了那里的贫困。“现在是时候做点什么了”,他不顾父母的担忧,从沃尔夫斯堡前往罗斯托克参加游行。
将G8峰会抨击为“富人俱乐部”的声音,已经不新鲜。而全球化和低成本劳动力市场的出现,造成发达国家原有的低技术含量工作岗位流失,这也早已不是什么新话题。《明镜》周刊网络版4日刊登了对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访谈。对于声势高涨的抗议浪潮,默克尔的平缓口气没有改变,她表示,一直以来,公众对全球化进程的关注有目共睹,但抗议者的主基调在渐渐改变——对于全球化,不是简单地拒绝或说“不”,而是表达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默克尔说,对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风险与挑战、非洲问题及环保问题,G8的政策不会回避。预计她在峰会期间,将与反对全球化的人士、艺术家、非政府组织代表及工会代表等举行一系列对话。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