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将至?
:芮秉游 北京报道
56岁的美国人拉里 (LarryVoigts-berger)在西海岸的长岛拥有自己的一幢房子,他是萨福克县法院系统的一名员工。
拉里曾打算10年后退休,就和妻子搬去佛罗里达安度晚年。为此,2005年8月,他贷款买下了佛罗里达的一所高档公寓。“我们认为,买高档公寓,以后无论什么时候,要出租或转手卖掉都会很好。”拉里告诉本报。
拉里原本以为,只要租出公寓,租金将足以支付每月的抵押贷款,直到他和妻子退休后搬进去。但是,买到房子之后,拉里才发现房子的价钱那么低,“如果租出去的话,我就必须承担损失,租金一直达不到我每月要支付的贷款额度”。
这都是因为现在的住房市场供应过度,“所以我不得不接受房客开的价。这部分收入只够我支付每月贷款的一半,另一半我必须想其他办法赚来”,拉里说,这样下去的话,他坚持不了三个月房子就要被房贷公司收回去了。
拉里说他看来得去再找一份兼职工作来支付每月的房贷,“幸运的话,希望我能找到好的投资弥补这幢房子的损失。或者,我不得不大降价卖掉这房子。市场上像我这样的情况可不是少数。”拉里的收入在美国家庭中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其实拉里所在的长岛,就有公司卷入今夏美国这场令全球金融市场颤抖的房地产信贷危机。8月6日,设立在长岛的美国抵押贷款巨头美国房屋按揭投资公司 (AmericanMortgage)申请破产。一场横扫美国并蔓延至欧洲的次级抵押贷款风波正侵蚀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与美国家庭的资产。不少如拉里一样吃力的负债者,选择了拒付债务。
这就是美国次级债市场崩溃的开端。在8月6日正式宣布破产以前,位于长岛的这家房贷公司总部解散了1460名员工。
尽管华盛顿已经掏出腰包注资救助这些陷入困境的企业,但风波丝毫不见减弱。最近的坏消息来自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公司,8月16日,全国金融公司(CountrywideFinancial)的股票跌至近一年来的最低点,18.95美元。
因为,当越来越多如拉里般处于支付困难的借款人开始拖欠贷款,“大家都逐渐意识到这些证券,尤其是次级市场的,价值远不如预期——所以每个人都突然停止购买了”,华盛顿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按揭业法律人士告诉本报。
这让整个市场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无数的抵押贷款商都破产了,投资银行手里的好多个典借与证券都卖不了,以前买过他们的基金与金融机构都在考虑怎么尽快脱身跑出这个市场以便不受损失。
其实,在过去一年中,已经有不少州政府警觉到了这个问题,并据此发布了新的规定逼迫抵押贷款商更谨慎地评价他们的客户是否拥有足够的偿还贷款的能力。
而更糟糕的是,“之前已经贷出的很多抵押贷款都是三十年的,他们中很多的利率是从低而高的,因此,更大的支付危机还没来呢,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等着呢,”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刚开始时支付的利率没那么高,才能吸引更多的买房者。”
投资者与经济学家们已经在争论,是不是当初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孕育了住房市场的冒险行为与泡沫,美国的房地产会不会也经历互联网泡沫破灭一样的悲惨景象。
一些热衷于经济分析的博客家们在博客里热烈地讨论着“格林斯潘制造的混乱局面”。他们有人认为,正是格林斯潘当年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低利率,催生了目前房地产的泡沫;有的则认为,这是由于美联储及其他管理机构对房贷抵押、房贷抵押担保债券及相关的金融衍生品放松了管理而导致的。
蒂姆(TimIacono)认为,最坏的情况是房地产泡沫破灭,房价暴跌,以致影响美国的消费,这就会直接导致经济衰退,“不幸的是,看来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个最坏的状况里。”蒂姆是南加州的一名经济分析员,他自己创办了一家经济研究公司,提供市场投资咨询服务。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蒂姆这么悲观。
“没错,”本杰明·弗里德曼(BenjaminFriedman)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住房市场现在确实困难重重:放贷抵押很难获得,建设的新房价格相比最高期下跌1/3,未出售的房屋急剧增加。但是房地产只占美国经济总产出的5%左右。其他部分,如居民消费、商业资本投资及出口等等发展态势良好。”
本杰明是哈佛大学经济系主任。他的著作《经济增长的道德后果》中文版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中国出版。他说比美国住房市场更令人不安的是美国的国际贸易赤字。
曼齐钦(MenzieChinn),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位经济教授,也认为情况也许不至于那么糟,“大约只有25%的可能,美国会因此而进入一次经济衰退。”
而对于像拉里一样倒霉的美国 “房奴”们来说,眼下的局面几乎已经糟得不能再糟了。不管他们如何节衣缩食,节省消费,也只不过是给这场不知何时才能终结的房债危机雪上加霜罢了。
(本报实习记者 刘鹏对此文亦有贡献)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