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国际金融体系 美联储再降息影响几何?
2007年12月12日 来源:解放日报
北京时间今晨3时15分,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再降0.25个百分点至4.25%。这是自今年9月18日以来,美联储第三次决定降息。
对美国是利大于弊
美联储连续降息,对美国经济的好处显而易见。
应该说,对美国国内通胀态势的判断为联储降息提供了依据,据悉,日前白宫已经将2008年美国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预期由2.5%下调至2.1%。虽然降息不利于抑制通胀抬头,但更有利于缓解次贷危机,让美国破灭的房产泡沫赢得喘息时间。
如果从美国宏观经济角度来看,降息也是美联储提前出手,为趋于疲软的美国经济注入活力之举。美国《华尔街日报》之前的调查显示,52位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的预测平均为38%,明显高于11月份的33.5%,是过去三年多来的最高点。
此外,进一步降低美元利率,间接而言,对改善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也是利好。据悉,今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已经出现好转,今年前8个月美国的贸易逆差为7080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7585亿美元。“无疑,美国很希望通过利率政策维持这一态势”,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周宇说。
冲击国际金融体系
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连锁效应是,美联储降息,有可能进一步拖累美元走软。事实上,除了对日元外,美元目前几乎对所有国家的货币均处于贬值态势,其中对欧元的贬值幅度从2002年至今甚至已经超过40%。连续的贬值以及美国贸易赤字目前显现的良好势头将可能导致美元出现反弹,但美联储最新的降息政策,无疑抑制了这一势头。周宇认为:“美国可能想通过利率政策继续维持目前的汇率水平。”
于是,问题产生了。作为全球基本储备货币,美元持续走弱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可谓“牵一发动全身”,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美国通过货币政策来缓解次贷危机以及纠正自身的贸易赤字,将有利于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是另一方面,降低利率或是弱美元都将导致资金从美国流向其他市场,并可能导致美元国际地位下降。如果发生美元危机,将会严重动摇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虽然后者可能性并不大,而且美国也难以容忍美元霸主地位的动摇。
某种程度上,维持美元目前的弱走势,也可视为美国的利己行为。美元持续贬值不但将促进美国的出口、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还将使美国的双赤字问题得以消解,但是却向外部输出了压力。据悉,除了贸易逆差缩水,美国最新发布的2007年财政年度的财政赤字为1630亿美元,也远低于去年的2480亿美元。
“通过美元分阶段和有步骤的贬值,能达到美国经济结构压力的缓解,并实现美元对全球依存度的强化”,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谭雅玲就此指出:“美元贬值更是针对欧元和人民币的一种设计或战略。前者在货币格局上是美元的对手,后者在信心信誉上形成与美元资产信用的竞争。伴随美元贬值的加剧,欧元受到最大冲击,美元不仅不承担责任,反之将人民币相对欧元贬值作为理由,刺激欧元区对中国产生不满。”
上海浦东美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敦仁也指出:“从短期看,弱势美元对美国的出口有利,而从长期看,弱势美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但是一些政客却抓住短期利益大肆宣传。”
对中国是有弊有利
当然,美国货币政策引发的扩散效应也将波及中国。
值得关注的是,现在,美联储继续降息,中国却面临着继续加息的压力———据最新的统计数据,11月份,中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高达6.9%。问题是,如果人民币与美元间利差进一步加大,无疑将驱使资金进一步流入中国,这不但将考验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构成的升值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据悉,近年来,我国尝试以增加对外投资的手法来减少资本收支顺差,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04年,我国资本收支顺差为1107亿美元,2005年下降至589亿美元,2006年是100亿美元。但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投资下降幅度很大,资本收支顺差出现反弹,上升至902亿美元。“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就是一个信号,它反映的是资金流向对利率政策的敏感,因为我国目前不断在提高存款利率。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如进一步加大,可能加剧这样的趋势”,周宇解释。
不过,美元走软对我国的影响是有弊也有利。从好的方面来理解,如果美国的货币政策能缓解其次贷危机,能维持美国经济的稳定,也将惠及中国。周宇说:“如果次贷危机拖累美国经济,将导致其需求下降,这对我国也是不利的。”周敦仁则指出,“美元如果继续走弱,将对我们的出口企业造成压力,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压力一旦转换成动力,促使出口企业提高产品含金量,就能增强竞争力。”(本报记者 杨立群 成珞)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