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的“贷款泡沫”好歹好过美国的次级债
[ 牛奶加可乐 ] 于2008-03-10
看到南街村“泡沫破裂”的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假设南方都市报所言是真的,也令人感到忧喜交加。
忧的是,千个河南村民老乡可能也要被赶出楼房,和美国几百万甚至千万的楼主的命运类似。喜的是,南街村的集体所有制样板的泡沫还是相对有理性的,没有美国的次级债那么疯狂和作乱世界。私有制的自由市场疯狂起来,各种泡沫是要膨胀的更为厉害,美国的一个个的泡沫破裂其实超过中国的大跃进很多,纠正错误起来也无法像当年毛泽东那样爽快。
河南这地方还没去过,河南人在北方的口碑好像比较特别,倒是时常听到。遇到的来自老家河南的,给人感觉的印象也比较精干,却似乎没有上海人那样的弹性。第一个农民买飞机,到国外去经营飞机场,好像都是河南人干的。
如果根据美国次级债的规模,那么河南是应该不只有一个南街村,而是应该有千百个南街村,多得意啊!南方都市报能有机会揭露千百个南街村的泡沫,那也将更得意。
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南街村,而且这么快就被南方报的记者揭露贷款泡沫,可见河南人吹泡沫的本领的确还不如美国,远远不如。
南街村借钱的本领也有限,只有一家大农民银行给予支持,也不想办法去香港的银行老板那里去借点,让王宏斌多搞几个永动机项目。美国却是想办法从香港搞到钱。香港人也爱把钱借给美国和存放在美国的银行,还没有吃到苦头,这也难怪,美国半个世纪来还没有赖过帐。上个世纪不赖帐,不保证这个世纪不赖。
南街村还没有把贷款的手伸到国外,小岗村也没有,所以还不至于造成外国人什么损失。中国的类似费边社的试验失败没叫外国出钱,摸着石头过河被淹死了也死不了外国资本家。
美国把次级债以次充优也卖给了全世界,从一条牛身上剥下好几长皮,经营水平高超,高出了好几级,坑了美国人本身,也坑了外国人,不值得好好学习,但是可以好好研究。
次级债其实也曾经造福过许多美国家庭,住了好几年不用付首期的洋楼,何乐不为。关键是着陆了要是能软的,不能太硬,那要摔死人。美国人的投资消费的环节一断,失业起来可非常严重,负债累累,喝西北风还不惨,惨在家庭纽带薄弱,惨在连锁反应,一片哀鸿。美国中央银行一看到就业数目减少,心里就害怕打颤,闭起眼睛要不断降低利率来抢救。但是降低利率并不能解决借款人失去偿还能力的问题,只能减轻利率成本的问题。一旦失业了,利率再低也无济于事,贷款本金总是要还,银行要平帐才不至于也被拖垮拉倒。
假设每个社会都有走极端发展的爱好,那么私有制的极端发展是更加厉害,非走到不可控制收拾的地步不停止,被利润挂帅刺激起来的野蛮劲超过公有制大锅饭的吸引力和推动力。
其实社会造楼的生产力的确也已经在那里,楼也已经造了,问题是狗屁的楼价在反复发疯涨落,加上货币分配和财产消费分配出了问题,所以危机七,八年就来一次也是正常。看美国的困境,买楼分楼货币化,还不如不货币化稳妥一点。
美国中央银行行长看到了问题,如果要绝处逢生,美国的债权银行必须也把贷款打销一点,也可解决部分问题,免得全军尽墨。但是给谁打销,美国政府出钱给打消烂账?谁来监督银行不是给有能力还款的美国富人打销贷款?南方都市报一定不高兴看到南街村的贷款也有可能被一笔购销,但是美国为着抢救私有制市场经济免于彻底破产,也已经要这么做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