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
2008年的圣诞节,圣诞老人没有给人们带来多少欢乐,霓虹灯依然闪烁,但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国际金融危机在背影后撒下了一片片愁云淡雾。
一、金融危机和马克思 老规律 新特点
几乎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从美国暴发,向世界漫延,一直延伸到我国基层的弱势群体,工农民众。那些在股市中惨淡盘旋的小资们从下落的旋涡中还没回过神来,又将面临新的惊慌!裁员的老板们心情亦然不悦。
于是各国政要们义不容辞的展开拯救经济拯救世界的努力,各类学家们当然也在努力探究危机产生的根源。
其实,个中的原因非常清楚,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时早就预言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和周期性,只是讳于“改革开放”的名声和某些势力的政治需求,在我国主流媒体中不便提及。
从现在流行的分析和对策来看,大抵也都只是局限于技术层面,所以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嫌。
资本的冲动和市场的魔力才是危机的本源,这是基本规律。
有别于马克思时代的现代特征是,经济全球化、金融资本国际化、美元国际化。从而由金融危机激活的经济危机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后果也有了新的特点。
不承认这一基本点,不了解这一新特点,便难以找到科学的对策。
二、危机起源 虚拟的金字塔
美国此次的金融危机,从技术层面看,是由于金融业激发的过度透支,造成资金链断裂,而促成了金融崩溃。问题在于,美国这样一个大国,其大规模的过度透支是如何产生并得以实现的?
首先是源于资本的本质:获利的冲动。大资本主宰下的美国为了刺激经济而鼓动国民透支消费;而现代金融资本的扩张,金融模式的复合化则为之提供了高速通道;作为国家纸币形态的美元居然具有了储藏手段和国际货币的“特异功能”,又为美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敛财手段。尽管美元也只是纸币而并非硬通货,但只要印钞机一开动,甚至只是在银行计算机里输入一些符号就能到其它国换取大量财富。然而以上几点只是提供了金融形态的可能性,而其透支的实现又必需以产业供给为物质前提。这时全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美国而言,这个供体只能是其它的国家作为承受国供其透支。于是,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暴富集团”,辉煌而显赫。
然而,纸币并不是真实的财富,而只是借条。透支也终究是要归还的。这一切只不过虚拟的空中楼阁。债务积累到一定程度,一旦超越了支付能力,资金链终于断裂,承重梁崩溃,危机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这也再次证明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微观经济有序性和宏观经济无序性的矛盾。
三、中国促成了美元帝国的崩溃?法国对中国的指责
饶有趣味的是,法国《论坛报》近日发表社评,称中国的30年“开放”是造成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而且美国之所以负债累累是由于中国积累了巨额外储,“房市危机”也是中国的开放和在全球的不平衡储备造成的。此说引起了国人一片愤然之声。
但我觉得,法国人的这一论说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甚至很值得我们理性地参考。
很显然,在积极溶入“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改革开放,无度的“引进外资”正好适应了美国美元扩张的需要。于是以美元为主的大量外汇储备的聚集,给美国提供了这一有利条件。中国的企业、产品、银行、优质股票廉价地、源源不断地换成了美国的花纸头。(所幸的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最终否决了土地私有化和市场化流转的意向,否则又将有大批的土地也廉价地换成了美国的花纸头)!
到一定时候,中国人发觉这些纸头放在家里没用,又拿到美国去买股票、买国债,美国的钱更多了,美国的金融膨胀了,美国人的透支条件也得以具备了,于是实施了更加疯狂的透支。
但这也使美国成了双重债务国:发行出去的美元本身就是债务,再借回来又是一笔债务。
但金融终究不是魔术师,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借债逍遥还债难,美国人是自食其果!
所以说,危机的主因是美国自己造成的,但中国等大量储备美元的国家也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是促成者。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国人说中国的30年“开放”是造成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好像也不无道理。尽管这并不完全是中国的原因,但中国终究占了很大一部分。
这样看来,好像美国是“受害国”,中国是“害人国”,是不是中国就因此受益了呢?完全不是,其实中国才是真正的“受害国”。从中获利的仍然是美国。
首先美元入境的过程就是一个获利的过程,无论是变卖银行、国企,还是“热钱”流入,都是不平等交换的过程,中国的损失已经有目共睹了。
金融危机使中国在美国的股票和国债大规模缩水。而财富实际上早已流入了美国的腰包。
同时美元债务是特殊债务,美元并非保值,其价值是可变的,美国利用美元贬值,使债务打折,最终进一步做出牺牲的当然还是中国和其它美元储备国。
四、美国的取向和中国的对策
由于我国的金融业主要由国家控制,所以金融危机的表现不像美国那么激烈,以至一度出现了要中国给美国“救市”一说。小布什也确实极力拉中国给他当垫背。当然现在的中国人也不再盲目,高层表态:中国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世界的支持。
关于美国的取向
对内,美国会竭力维护自己的产业链,使之不至崩盘。
对外,转嫁危机。一是美国政府继续增发货币,促美元贬值,让美元通货膨胀,导致大宗商品涨价,推动别国的成本输入型通胀。二是软硬兼施,以更多美元进入别国,进一步支撑它的金融金字塔。三是让别国直接承担外汇资产缩水或者债务内爆的损失。
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按照美国以自己的权威性制定的游戏规则,这都是有可能性的。
但无论如何,美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它固有的基本矛盾,只能延缓和积聚,而等在后面的将是更大规模的暴发!但那是另一任总统的事了。
至于中国,我则担心眼前的问题可能更严重!
首先是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和这一轮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直接挫伤,使中国经济实力遭受重创。
第二,这一轮金融危机正好紧接在中国股市危机之后,所以直接打击到中国的产业链,这一后果可能比美国更严重!
第三,美国采取的后续措施,诸如在金融方面拉中国陪葬,美元进一步贬值,贸易保护,以及在军事、政治、外交多方面使绊等等,使中国步履维艰。对这一点也要有思想准备。不能对奥巴马掉以轻心。
但中国有最大的优势,那就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国家权力的集中性和宏观管理的有效性。只要处理得当,在吸收教训经历阵痛之后也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一、当“世界向左转”的时候,我们要进一步充分肯定公有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坚定不移的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
二、辩证认识“全球化”和国际游戏规则,从自在走向自为。
三、从技术层面看,调低外贸依存度,以内需拉动为主,为此国务院已出台了十项措施,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关键在于四万亿投资的构成,如何布局。我认为,内需的主体,还是民生,如何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有效需求应该是我们的根本方向。基本建设类投资,见效快。而农业类、民生类项目则有倍增效应,经济方面收益大,而且有利于社会和谐,缩短差距。应该列为重中之重。针对我国人口众多,产业科技落后的国情,一方面要着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推动科技进步,同时也要重视和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扩大城乡就业面,授之于鱼,不若授之于渔。
总之,危机来临,是我们面对的灾难,但是借此“灾后重建”之机,痛定思痛,扬已所长,充补不足,推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军事、文化的全面发展也不失为一件极大的好事。
12/24/2008 11:00 PM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