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金融文化丧钟为谁鸣
徐海慧 《 国际金融报 》( 2009年2月20日 第 01 版)
全世界都在想该怎么给华尔街擦屁股的时候,“限薪门”倒是越演越热闹了。
事起美林证券在2008年亏损270亿美元的情况下,抢在被美国银行收购前给高管突击分红40亿美元。接着纽约审计部门又称,去年华尔街雇员的年终奖金总和预计高达184亿美元,和2004年华尔街鼎盛时期差不多,为史上第六高。
奥巴马通过读报得知此事后,怒骂华尔街“无耻”和“不负责任”,更不用说普通民众了。为了平息民愤,奥巴马政府规定新接受救助的金融机构必须限定高管薪酬。这下,华尔街觉得“老委屈”了。
怎么个委屈法呢?它说,如果不分红,随时会导致数家公司倒闭,这比激怒民众更糟。还说,他们的分红是按照相关方程式计算的,除非诚信有问题,或是违反职业操守,否则分红将如常发放。他们还大呼,限薪将“导致高级人才流失”。换句话说,限薪了,损失的不是那些金融精英,而是美国。
这两条理由看上去很冠冕,不过,细细一想却令人困惑。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各大金融机构裁减了26.5万个职位,财政部通过问题资产救助计划,注入2000亿美元资金。换句话说,如果此前不动用纳税人的钱救助问题金融机构,可能早已有“数家公司倒闭”了,又谈什么分红呢?
华尔街的这些金融精英们不是一群头脑顶尖聪明、拿着顶尖薪水的人吗?可是怎么看上去连最基本的羞耻心、善恶观都没有了?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次贷之“烂苹果”版本。
版本一:一个人进了一批烂心苹果,担心烂在自己手里风险太大,于是找了一个“聪明”人帮他想办法卖掉。这个人为烂苹果设计了很漂亮的包装,结果卖得很好,两人都大赚了一笔。又一个“聪明”人,为已经包了一层的烂苹果设计了更漂亮的包装,结果也大赚一笔。原来钱多、人傻的投资者这么多!可是烂苹果终究是烂苹果,终于有一天,从里面烂到表皮,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并匆忙抛掉……地球人都知道,烂苹果就是次贷,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
这个版本是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我们为什么赚那么多钱?因为我们聪明。当然我们也犯了些错。可是谁能从不犯错呢?”
版本二:将版本一中所有的“聪明”人换成“会忽悠”的人。
版本二是买了烂苹果的人和受此牵连的普通民众所理解的金融危机。“你们为什么赚那么多钱?因为你们会忽悠。你们确实犯了错,谁能一直昧着良心忽悠别人呢?”
区别只在于,漂亮的包装里面,到底是“好苹果”还是“坏苹果”。“聪明”+“好苹果”,则创造价值,给更多人带来福利;“聪明”+“烂苹果”,则是“忽悠”,最终毁灭价值,给更多人带来麻烦甚至灾难。
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式金融文化,以“聪明”为幌子,“忽悠”全世界。同时,这种金融文化,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烂苹果”可以是美国次贷,也可以是中国的零收益、负收益理财产品;“麦道夫”美国有,而且不止一个,日本和其他国家也都有。
更重要的是,这种金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意识形态的作用。它不仅在金融精英群体内模糊“聪明”和“忽悠”之间的界限,将“忽悠”合法化,为之披上“聪明”的外衣。同时,也将这种模式在社会其他群体中合法化,从而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生产和再生产有利于该群体的利益分配体系。
在“忽悠”合法化的基础上,美式金融文化-意识形态不仅在金融精英群体内发挥建构和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在逐渐消灭群体成员的主体性,达到控制的目的。个体成员或者接受和融入这种文化-意识形态,或者放弃和逃离。依靠个体成员的主体意识来反抗或者改造它已经很难。
现在,我们更要惊异于这种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力,远不限于金融精英群体。美国政府已经接受了华尔街所谓的限薪会“导致高级人才流失”的忽悠,打算修改限薪令了。即使全世界都在领教和承受“烂苹果”之“烂”时,华尔街的“忽悠”仍能随时奏效。这或许是因为美式金融文化-意识形态所想要努力维护的利益分配体系同时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事实上,从次贷危机爆发的第一天起,美式金融文化的丧钟就已经敲响。新自由主义经济的覆灭同时也意味着这种金融文化-意识形态难逃终结的命运。这丧钟为那些自恃聪明的金融精英们而鸣,也提醒所有的人,应该反思美式金融文化为何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行其道。只是太多人没有注意,没有听到,金融精英们即使听到了,也充耳不闻。他们还在努力挣扎,想要维持这种金融文化的生命。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