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是什么?是生产过剩!
——从萨伊定律谈起
“危机是什么?是生产过剩,生产的商品不能实现,找不到需求。”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象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卡尔·马克思
在政治经济学史中,关于建立在充分就业均衡基础上的“供给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以及否认一般生产过剩的论点被称作萨伊定律。萨伊定律主要想论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资本主义的永恒性。
让·巴蒂斯特·萨伊定律的三原理是:
原理一,产品是以产品来购买的,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
原理二,供给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
原理三,只要对生产不加干涉,就不会发生普遍生产过剩。
萨伊定律原理一的错误之处是否认了货币的价值尺度、信用手段、贮藏手段等职能,把货币只不过是当作流通手段的交换媒介,把物物交换等同商品交换。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在《政治经济学若干未决问题》中的一篇论文分析了萨伊定律第一个原理:在简单的物物交换经济中,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是可行的,但是,当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时,人们可以把销售收入存储起来,所以供给并不总是创造等量的需求,普遍信心的改变能够引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当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时,人们可以把销售收入存储起来,所以供给并不总是创造等量的需求,同时,当货币出现以后,直接生产物交换被商品流通所替代,买和卖被分成了两个独立的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商品流通会打破“交换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第133页)商品的交换很可能导致商品在时间上、空间上分配的不平衡性,卖者可以出卖,但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作为买者出现,货币可以被储藏起来,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商品形态的变化之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出现,供给总是不创造等量的需求,使普遍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的现实。
萨伊定律原理二的错误之处是否认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西蒙·德·西斯蒙第是马克思以前对有关资本主义永恒性和自然性这种武断教条持怀疑态度的第一位大经济学家,他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发生经济危机。
西斯蒙第认为,生产和消费是互相决定的,“生产要随着需要的比例相应地增减,这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学的一项定理”。保持生产和消费的平衡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无法保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消费日益缩小的矛盾。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只以财富的增长为目的,以拥有大量资本为转移,而不是以需要为转移。因此,随着资本的积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大生产者对小生产者的排挤,使破产小生产者的消费水平大为减少;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使劳动者收入下降,消费也大为减少;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为富人生产奢侈品,但富人对奢侈品的需求却是有限的。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和消费却在日益缩小。正是这种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消费日益缩小的矛盾,造成货物过剩。
西斯蒙第还认为,生产超过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市场的无政府状态。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生产和消费关系复杂化,由消费者的人数、爱好、消费的范围和收入的大小这四个因素组成的市场千变万化,并直接影响商品的销售。要确切了解和估计市场上的波动是困难的,要使自己的生产适应这种变化也是困难的,劳动和资本的自由转移都是困难的。资本主义市场复杂多变,无法预测,难以适应,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之间无法保持平衡,必然造成生产超过消费所产生的过剩现象。
马克思高度评价“西斯蒙第深刻地感觉到,资本主义生产是自相矛盾的”,“他特别感觉到了这样一个基本矛盾:一方面是生产力的无限制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同时财富由商品构成并且必须转化为货币;另一方面,作为前一方面的基础,生产者群众却局限在生活必需品的范围内。因此,在西斯蒙第看来,危机并不象李嘉图所认为的那样是偶然的,而是内在矛盾的广泛的、定期的、根本爆发”。(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55页))
约翰·阿特金森·霍布森的危机理论,与西斯蒙第有某些相似的思想。他认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结构决定经常性的高积累,同样也产生经常性的购买力落后现象,并断言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般性的生产过剩危机不仅可能发生,而且是不可避免的。资本过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内对投资和消费品的需求不足,是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巨额资本向外扩张的主要原因。这种扩张只是将之作为确保其经济生存的手段而已。
霍布森的发现是十分惊人的:资本主义的内在困惑——财富分配的不公,所得的不平等导致一种最奇怪的困惑——富人和穷人皆无法消费足够的产品,穷人之无法足够消费是因为他们的所得太少,富人之无法足够消费是因为他们的所得太多!为了出清它自己的市场,经济必须消费它所生产的东西。穷人除了生活所急需品之外,几乎买不起其他东西,富人虽然有钱却消费有限。由于财富分配极为不均,富人——个人和公司便储蓄过度,产生经常性的购买力落后,消费是如此的困惑和怪异,生产和消费是如此的矛盾,市场是“非出清”的,所以生产过剩是经济运行的表现。
萨伊定律原理三的错误之处是否认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是“出清”的,不存在生产过剩问题。然而,在现实经济运行系统中,市场具有不完全性,这种不完全性特征表现为价格不既定,产品不同质,资源不自由流动,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不完全性特征影响的是所有生产者和销售者,经常出现大量不得不积压规模不等的产品和商品,市场经济中“市场非出清”和生产过剩成为一种常见现象,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
以上分析的逻辑思路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生产扩张的无限性和劳动群众支付能力的有限性——市场非出清——生产过剩——经济危机。
与萨伊定律相对立的是凯恩斯定律——需求自己创造自己的供给。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写作此书的目的是想提高国民收入,使它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从有效需求不足的总量分析中,以解决资本主义的失业问题和生产过剩的危机。凯恩斯的理论框架如下:
消费——消费倾向
就业量——国民收入—— 投资——资本边际效率——预期收益 市场价格 利息率—— 货币数量 流动性偏好
|
凯恩斯进一步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论证消费倾向的递减,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论证投资的递减,用流动性偏好规律来论证利息率的下降是有限的投资需求的增加也是有限的。既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是有限的,那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保证决定储蓄量的消费倾向、决定投资量的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正好能维持(等于)充分就业时的数值,经济运行中就必然出现有效需求的不足和生产过剩。
凯恩斯在假设非充分就业条件下,主要从流通领域没有足够的购买力——有效需求的不足——使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被销售出去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的失业、经济萧条和生产过剩的危机,同时,挑战了建立在传统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萨伊定律。左派学者声称,凯恩斯主义是对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一次革命——凯恩斯革命。右派人士认为,凯恩斯主义缺乏“微观行为的基础”,总量的理论缺乏个人行为的解释,因为总量是个量的总和,而个量又是个人行为的后果。中派的西方经济学家则把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的理论调和,建立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他本人却明确指出:坚决赞同私有制、自由经营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个天地中,传统的个人主义的有利之处仍然会继续存在”。(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商务印书馆 2008年第一版 第347页)
真正给予萨伊定律以彻底批判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为了论证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产生过剩,萨伊“简单地抽去商品流通和直接的产品交换的之间的区别,把两者等同起来”。(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第132页)这种把W—W和W—G—W,即直接简单的产品交换和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等同起来的说法当然是错误的。马克思指出,货币的使用把W—G—W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W—G和G—W。卖者在用W交换到G以后不一定在同时同地用其他所得来购买其他商品。因此,就存在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第133页)
萨伊还把W—G—W和G—W—G′等同起来。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利润,其宏观经济的运行不可能是W—G—W的简单商品流通的过程,而必须是G—W—G′的增值过程。G到G′的变化过程,不仅仅产生于流通过程,首先是产生于生产过程。当产生于生产过程的剩余价值不能实现是,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运行就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对此,马克思指出:萨伊定律“企图把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商品流通所产生的简单关系,从而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第133页)
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再生产理论,揭示了要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首先,马克思分析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时,以两大部类分工作为分析的前提条件,得出了简单社会再生产的条件是两部类的均衡:I(c+v+m)=II(c+v+m)。I(c+v+m)是生产资料总产品,II(c+v+m)是生活资料总产品,两者之和是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通过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的交换,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和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这三种必要的交换马克思称为“三大要点”。为了使全部社会产品都能得到实现,三大产品的交换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即I(v+m)=IIc。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才能顺利实现,从而社会简单再生产才能正常的进行。当I(v+m)>IIc,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就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在价值上无法实现,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就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当I(v+m)<IIc 第二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就不能得到全部补偿,再生产规模缩小;一部分消费资料在价值上得不到补偿,找不到市场。两大部类之间不仅要保持平衡,而且两大部类内部也要保持适当比例,这样两大部类之间以及两大部类内部的交换才能实现。I(v+m)=IIc是简单社会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是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统一。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不仅包含总量均衡的思想而且包含两大部类产品的结构均衡思想。
其次,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入手。从实物构成上看,马克思把社会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而社会生产部门相应的地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Ⅱ)。从价值构成上看,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c、v、m。社会总产品按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和按价值构成分为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理论的前提。只要存在商品生产,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就要同时受到社会产品使用价值——物质形式的制约和社会产品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比例的制约,即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和实物形态都要求在交换时得到补偿和替换。
第三,在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时指出,当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资本积累,作为追加资本投入生产,资本主义就不是简单再生产。马克思指出:“不言而喻,既然把积累作为前提,I(v+m)就大于IIc,而不象简单再生产那样,和IIc相等。”(马克思 《资本论》第2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582页)I(v+m)>IIc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如果I(v+m)<IIc,那么,连简单再生产都实现不了。马克思社会扩大再生产理论同样包含总量均衡的思想和两大部类产品的结构均衡思想。
第四,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在非均衡状态下,出现生产过剩的必然性。马克思指出: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要求种种复杂条件,“这些条件转变为同样多的造成过程失常的条件,转变为同样多的危机的可能性;因为在这种生产的自发形式中,平衡本来就是一种偶然现象”。(马克思 《资本论》第2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558页)由此可见,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以要着重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正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不可能自觉地实现,只能通过资本主义市场规律,在比例失调后去自发地建立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在现实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中占统治的是无政府状态,社会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只能通过各种困难和波动,生产过剩的经济震荡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自发地强制地实现。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比例关系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理想,而不是它的现实。
综上所述,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所要求的比例关系的平衡“本来就是一种偶然现象”。因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过剩就成为必然的规律。
在某些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还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均从不同的假设条件下,论证了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生产过剩不仅否定了理想市场经济的“市场出清”,而且奠定了“市场非出清”的经济学基础。
自1825年英国爆发的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经济危机的周期和生产过剩的痛苦历程,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总是与生产过剩相生相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大致经历了10多个经济周期,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看,周期性发生经济危机的规律从未改变过,即使二战后实行的凯恩斯主义,也未能使经济摆脱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在“非理性的繁荣”下,1996年美国股市开始泡沫化,股票泡沫的临界点发生在2000年夏,之后的两年里,股票价格下跌了大约40%。美国互联网泡沫造成的过度投资,出现了严重的投资和生产过剩。到2001年,四个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为-0.6%,-1.6%,-0.3%,-2.7%。全年GDP增长率为0.3%,显示美国二战后的又一次经济衰退。
为了防止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的经济持续衰退,美联储用降息来刺激房地产经济,另一个泡沫又开始膨胀了。从2 0 01年至2 0 0 4 年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低到过去近50年来的最低点1%,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1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吹起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同时,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国内的需求,引发全球贸易不平衡的加剧,国际金融资本流入美国为主的市场,进一步推动了房价等资产的价格,加剧了资产的泡沫化。格林斯潘深知非理性繁荣的背后是萧条,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美联储改变其低利率政策,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到5.25%,以阻挡楼市泡沫的产生,然而为时已晚。相反,在2 0 01年至2 0 0 4 年低利率情况下入市的次级贷款者,到了2004年6月以后,由于还款压力增大,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导致按揭违约的大量增加,酿成次级贷款危机。2006年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正如格林斯潘所言:“美联储在2004年至2005年间迅速升息,也没有阻挡楼市泡沫的产生”。
“格林斯潘虽然对‘非理性的繁荣’发出过警告,但他从来都没有怎么干预过这种繁荣”,(保罗·克鲁格曼 《经济萧条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第132页)他一直等到2000年泡沫破裂,才着手收拾残局——成功地用房市泡沫取代了股市泡沫——这才是造成美国楼市泡沫的祸首。
美国的“利率在2000年初至2005年间日益显著地下滑”,格林斯潘说的不错。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格林斯潘降息的目的是为了拉动房市,拉动经济增长,防止美国经济衰退。这是不以中国等国家的储蓄率高低为转移的。格林斯潘的低利率时代,正是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防止经济的衰退之时。格林斯潘的“储蓄过多论”可以休矣!
房贷利率的降低被认为是带动21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化的重要因素。高位运行的房价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房地产业出现生产过剩。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价值和实物形态都要求在交换时得到补偿和替换。然而,房子卖不出,房地产业的生产过剩进一步引发次贷危机,贷款收不回来,次贷危机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同样是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因素,更是“源生因素”——所有产生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种种原因,都源生于普遍的生产过剩。
克莱门特·朱格拉对经济内在不稳定性的理解是:“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引自拉斯·特维德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第45页)那么,我对美国金融危机的理解是:危机的唯一原因就是生产过剩!
参考书目
李江涛 《产能过剩——问题、理论及治理机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高鸿业 《译者导读》 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
李薇辉 《西方经济思想史概论》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宋涛 《政治经济学》 人民出版社
保罗·克鲁格曼 《经济萧条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中信出版社
2009-3-24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