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挽救了金融危机中的世界
宋宜昌
自从2007年夏天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全世界被它折腾了两年多了。现在据一些专家说危机已经见了底。谢天谢地!
回头看看,到底是哪些因素在对抗或阻滞危机时发挥的作用大一些,大家忙活半天也别都当糊涂人。
明着看,布什政府的上万亿美元救世资金效果不大,美国政府东拚西补砸钱救火也没有抡到点子上。到是英国布朗拚老命注资银行并且用政府提供所有信贷担保,才阻止了金融大出血。然而英国方子只能止血无法治病,政府寅吃卯粮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整个民族几代人喘不过气来,昔日的帝国荣光变得灰头土脸,连办奥运会也捉襟见肘一点儿都不爽。
现在被人们歌功颂德的中国政府40000亿人民币经济刺激方案,是一个时间均衡的发展计划,对中国人当然是好事,但对中国以外的世界,远水不解近渴。它不会让这么多国家都在2009年触底回升,说实在的,这5800亿美元撒在世界上也就是胡椒面而已。
那么究竟什么奇迹使今年夏初的世界经济发生了大变化?
依我看是3月18日奥巴马政府决定大举印钱。这是指美联储收购3000亿美元美国国债、美国政府偿付有毒债券、美联储对银行采取有限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加上奥巴马的8000亿美元一揽子救世计划。美国大印钱就意味着美元泛滥流动性大增,这时候谁再图保险死攥着钱既不投资也不消费那可就放空了。稍有常识的投资人都会看见这个明显的信号,于是美国股市从6500点猛涨到9800点,拉动了全球股市往上大窜;中国股市也一度涨到3478点,5月份中国楼市大反弹,紧缩的空气一扫而光。
那么,奥巴马凭什么敢如此超大规模地印钱呢?这只能归于一个人,非他莫属,且众望所归,那就是米尔顿·弗里德曼。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安娜·施瓦茨合著的《美国货币史》就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大规模印钱的理论基础。
《美国货币史》,该书又大又厚又贵,680页。78元,巴署松等译。原著发表于1963年。一本纯理论的金融学学术大作,但读起来却感到行文简洁流畅,分析深刻,概括力强,有时候似应详述的地方也节约笔墨让人未能尽兴。它的确是一里程碑式的煌煌巨著,在金融学和货币学的论文中被引用的次数最多。它的图表重要选择得当,文图配合相得益彰。它的重要结论之一是:
在大萧条时期,美联储和美国银行系统紧缩货币,奉行谨慎的政策,冻结了流动性,波及并且破坏了实体经济,造成了高失业率,酿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弗里德曼(1912~2006) 此书影响非常大。现任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大学时的研究方向就是大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他是弗里德曼的好学生。他的学派针对日本经济十年停滞开出的方子就是大印钱。该学派有一著名口号“一旦需要,就开直升机在纽约的大街上撒钱。”
一位金融学家和他的一本书,在这次70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大作用。
跨越时空,有时候毫不相干的人们,其命运就这样奇怪地联系着。
* * *
还是这一位弗里德曼,1954年在斯德哥尔摩的著名讲演中说到:
在150多年的时间里,经济学家们已经(至少是间歇地)懂得了两点:
1.印足够货币,你就能产生你所需要的任何程度的活力;
2.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这种货币的毁灭。
1 美国公众已经充分领教过了;
2 公众虽然曾经领教过,可是现在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只有现实的经历才有可能再教训他们一次。
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在天之灵也许能拯救金融危机,却难以拯救美利坚帝国和它的命根子美元。奥巴马政府企图用世界第一的纸浆产量(我在去年金融危机开始时的博客中提到美纸产量世界第一即暗示老美要大印其钱)和疯狂的印钞机来救市(救世),终于招来了报应。话是这么说,其实根本用不着印那么多的纸钱,在数字时代只需用键盘敲数字就行了,大量的钱是通过电子转帐、有价证劵,同业拆借、信用户头、资产负债表等形式在光缆和磁卡上来来回回,真正变成现钞的有限,用不了太多的钞票纸。
10月6日,当中国人还在忙活着欢度60年国庆大典大假时,英国《独立报》登了一篇文章,称海湾诸国与中俄日法密谈,企图把石油计价的美元换成一揽子货币计价。事后有关各国断然否认,专家也出来解说,但市场就是不认这个理,美元对日元欧元应声狂跌0.5%~0.6%。一度超级强大的美元,竟然经不住几个字的压力,可见人们对美元的信任是何等的脆弱。您也别怪金融经纪人一有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美国印钞量大到这么个分儿上,傻瓜才敢枕着美元高枕无忧呢。
海湾产油国就是太憨厚,一得到石油美元就到美国欧洲买债券和股票,这次危机中,光主权基金就栽了3000多亿美元。人家搞的钱也是用祖上留下来的石油资源换的,说吞就吞以后可让人家怎么过日子?
其实,我也理解奥巴马大印钞的苦衷。美国民主党政府也是民意政府,美国人民不愿忍受长期萧条紧缩带来的痛苦和不堪,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10年(实际上远远超过10年)停滞,已是前车之鉴。
日本当年的财政状况比今天美国好得多,民间储蓄也非常殷实,日本人太老实,大小企业死抠着资产负债平衡表,想尽一切办法还债还账还钱,就这么一年一年地苦熬下去,直到还清债才开始重新借贷投资搞生产。有关内幕一位美籍华人写了一本书《大衰退——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幸存和发展》,分析得很精到。他叫辜朝明,乃台湾辜老先生之子,在日本和美国的银行界金融界工作多年,自视甚高,自称拿下了“萧条经济学的圣杯”(本·伯南克语)。我读后还推荐给了几个朋友,谁承想老美置金融管理的基本教义于不顾,悍然开动印钞机,这种“流氓救市”的路数超出了小辜先生的预测。有分析家(俄新社莫斯科10月6日电)认为,“众多预测显示,全球经济可能遭遇危机的第二波打击,谁都不怀疑第一个遭打击的是美元,毕竟全球对美元的信心在危机的第一阶段便已受到重挫。”金价在10月6日冲高1040美元1盎司的历史最高。
美元的剧烈动荡,对任何国家和全球经济都不是好事。所有的计价基准和交易参照都处在波动之中,人们的心态和经济尚且未能从一年来的灾变中恢复,新的冲击会造成新的混乱。
本来,这次危机如采用日本式的长期抗灾法会造成长期的痛苦;但美国式的短期印钞法爽是爽了,接着全世界又得陪美国人翻跟头,高下优劣谁又说得清呢?
换个角度看,目前美元还不会被一句谣言彻底击垮。从上世纪40年代起,美元就一直在贬值,只是贬快贬慢贬多贬少而已。有一点像今天的英国,大英帝国的辉煌时代虽已过去,架子却还没有倒下来。甚至不排除美元会有一时的短暂反弹。1981年,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把贴现率提高到14%,美元一下子就停止了贬值,接着就反弹了。后人一直感念保罗·沃尔克,只有德国人除外,他可把德国马克害惨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