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环境保护和社会主义:写给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问:全球变暖是否存在?
答:这必须明确“全球变暖”这个概念。如果“全球变暖”指的是每一个地区、每一年都比上一年同期气温高,那么显然不是。今年入冬时我国显然就比上一年同期气温低。如果“全球变暖”指的是地球年平均温度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那么显然也不是。历史上,地球年平均温度一直在12-22℃间震荡,现在的地球平均温度仅13℃,靠近最低端。如果按目前的说法“全球变暖”这个概念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那么确实是存在的。当前的气温的确比几十年前高,从雪线高度、冰川退化等诸多方面都可以看出。
问:您的意思是不是,当前的全球变暖是一种正常现象?
答:是的。地球的气温从来不是恒定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之中。
以地质年代来说,地球上比较明显的大冰期,起码已经出现过四次: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奥陶纪-志留纪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这些大冰期平均间隔近近2-3亿年,每次持续时间几千万年。每个大冰期都包含几十个持续时间相对短的冰期。两个冰期之间气温相对较高,为间冰期。最近的第四纪大冰期而言,截至目前,人类已经发现比较明显的冰期至少有6个,依次上溯分别为:玉木、里斯、民德、贡兹、多瑙、比贝等,还有间隔他们的5个间冰期。具体到某一个冰期内,可以再细化出若干更小的冰期,即亚冰期(通常所说的冰河时代)。两个亚冰期之间是亚间冰期。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前7亿年至前6.5亿年),持续时间5千万年;奥陶——志留纪大冰期(前4.70亿至前4.10亿年),持续时间6千万年;石炭——二叠纪大冰期(前3.5亿至前2.7亿年),持续时间更达8千万年之久。据此可以推断,目前人类还远远没有走出200万年前才开始的第四纪大冰期,甚至极有可能尚未走出玉木冰期,不过处于玉木冰期所属的最近一次亚冰期和下一次亚冰期之间的一个亚间冰期内。和全球变暖相比,全球变冷更加可能是大势所趋。
以历史年代来说,竺可桢先生分析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记载指出,中国历史上气温的变化呈现一个周期性。大约4000年前,大象等动物在我国黄河流域都有分布,因此,那是一个比较温暖的时期。两汉之后气温开始降低,唐朝整体上处于较为温暖的时期,从唐朝后期开始,中国的气候又开始逐渐变冷,到南宋前期达到最冷的峰值,下雪线南移到桂林一带。欧洲的情况与中国类似, 1100年至1500年地球气温比今天要热得多,史称“中世纪最佳时期”。从十五至十八世纪经历了一段被气候和地理学家称为“小冰川期”的时期,近两百年来气候又转向变暖。挪威雪线长期在1300米至2000米之间变化,目前是1600米。一般估计,3000年前的气温要比今天高2-3℃ 。
以20世纪以来的情况来说,二战以前气温在上升。气温最高是1940年。而到了二战全球工业化发展最迅猛,即西方“光荣三十年”时期,气温却一直在持续下降,只是到1975后才重新回升。而且,关于1975年以来的气温,温度计的数据记录显示了相当强的变暖趋势,而卫星和高空气球的数据则显示变暖的趋势很微弱。这也是一部分科学家对“全球变暖”根据的疑问:地球上的气温是一个点一个点地测定的,大多数固定的测量点会随着人口的密集化和建筑的都市化而“变暖”,但与此同时,地球上一些变冷的点却未必有测量点,由于地球的热量大致是固定的,冷暖之间实际上会互相抵消,所以由卫星或高空气球获得的宏观结果应该更加符合实际。英国顶级气候研究机构哈德利(Hadley)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十年来全球气温一直很平稳,没有上升。
问:有人认为,人类工业活动造成过量的CO2排放而导致了地球气候变暖,应该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答:CO2对于气候变化确实有影响,但影响到何种程度并不非常明确。CO2在大气组成中仅占各种成份的0.054%,本来就微不足道,人类的影响就更小了;造成温室效应的95%的CO2是由于海洋水汽蒸发造成的,而非人类工业活动。有科学家测算,仅仅地球火山爆发所投放的CO2,就超过人类所有工业活动外加汽车、飞机等全部投放的CO2总和;甚至动物排放的CO2也超过68亿人口自身所排放的CO2。相反,人类工业活动的一些污染物,如废气、粉尘等阻止了太阳辐射,导致了地球气候变冷则是非常明确的。
顺便说一句,对整个地球而言,气温略微升高,CO2浓度增加,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绝大多数植物、几乎全部农作物,最需要的就是高温、高湿、高CO2浓度。对农业生产来说,CO2浓度在1000ppm时最好,现在才340ppm。
问:那么说,通过减少CO2排放来控制气候行不通了?
答:是的。前面已经说了,地球的气温从来不是恒定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之中。如果现在全球变暖要靠减少CO2排放来控制,那么是不是全球变冷就靠要紧急增加CO2的排放来控制呢?如果我们预测到地震,应该做好防震工作,难道能通过破坏地质结构来阻止地震发生吗?如果我们预测到火山爆发,应该做好疏散工作,难道能通过堵塞火山口来阻止火山爆发吗?对待气候变化,我们应该去适应而不是去控制。通过减少CO2排放来“控制气候”,本身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问:您说要适应气候变化,可是气候变化带来有些问题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吧?像个别小岛国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危害,即将淹没就很难解决。
答:海平面上升是否是气候变化引起的尚有争议。众所周知,一盆水里如果有一块浮冰,那么这块浮冰化光了也不会使水平面上升分毫。当前的海平面上升与其说是全球变暖的结果,不如说更可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当然,个别小岛国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危害,即将淹没的问题是确实存在的。但是解决个别小岛国即将淹没比较可行的方案国际社会帮助其移民,如果等着通过减少CO2排放来“控制气候”,那么很可能被淹没时也等不出个结果。当然,如果美国肯履行“人权高于主权”的“普世价值”,把从印第安人那里抢来的土地吐出几个州让那些小岛国环境难民迁移过去建国,这个问题更是迎刃而解了。
问:既然减少CO2排放来控制气候行不通,那么西方国家为什么大力宣传“低碳经济”,乃至宣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
答:早期的减少CO2排放的努力,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低碳经济”垄断集团对付传统能源垄断集团的产物。宣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则是推行“碳殖民主义”,利用自己在“低碳技术”、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优质拖垮发展中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人提出,不但要约束各国排放CO2的量,而且要建立严格的检查机制,对不遵守未来哥本哈根通过的协议的国家要有制裁手段。从而既限制了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可能性,又利用征收碳税从中攫取巨额财富。
在历史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先是通过罪恶的黑奴贸易来积累资本,把非洲变成从事黑奴贸易的买办集团的天下,接着又宣传废除黑奴贸易,并以禁止黑奴贸易为借口瓜分了非洲。近二三十年来仿佛重演了这一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是在经济全球化、发挥“比较优势”的旗号下,把大量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由发展中国家在“代替”发达国家在烧石油,在碳排放,在出人出力,在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在污染环境。而发达国家则继续以货币霸权和标准(专利)、设计等知识产权和贸易壁垒等非关税手段控制发展中国家,把发展中国家变成了新买办集团掌权的半殖民地。如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指责发展中国家的高碳排放、石油消耗、贸易顺差以及净储蓄等等,无非是希望以此为借口进一步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把发展中国家由半殖民地变成彻底的殖民地。
问:有人以为,不同意通过减少CO2排放来“控制气候”的方案就是纵容破坏环境,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答:这是混淆了环境破坏和全球变暖这两个概念。确凿无疑的环境破坏有很多,包括沙漠化、滥伐森林、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等,而全球变暖则仅仅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人类更应该投入大量金钱的,是反沙漠化、反滥伐森林、反空气污染(包括灰尘、有害气体……但不包括CO2,因为CO2是对人类有益的气体,并非污染)、反水污染、研究再生能源等等有益也有可能成功、而且对人类现实利益非常明显的科研和实践,而不是去集中力量解决尚确定全球变暖的问题。如果人类把主要精力用在解决尚未确定全球变暖问题上,势必会影响那些确凿无疑的环境问题的解决,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问:这么说,您是反对减少CO2排放的了?
答:恰恰相反,我认为,减少CO2排放是势在必行的。这不是为了“控制气候”,而是因为目前人类工业活动排放CO2的主力:化石燃料本身是不可再生的。而像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绿色能源”等“可再生能源”代价昂贵,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根本无法取代传统能源,为了避免人类发展面临的能源危机,必须减少CO2排放,节约化石燃料。
此外,尽管CO2是对人类有益的气体,并非污染,但是在化石燃料燃烧时释放产生的其他一些物质,如二氧化硫、粉尘、汽车尾气等等是实实在在的污染。这一方面需要发展应用相关技术(如脱硫技术),另一方面也应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问:既然您认为减少CO2排放是势在必行的,又不赞成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方案,那么您认为应该怎么做呢?
答:应该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改造去解决CO2排放问题。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目前人均消费造成的碳排放仍在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很多发展中国家CO2排放才1吨多,而发达国家十几吨、二十几吨。显然,发展中国家的排放属于一种基本生存排放,而发达国家属于奢侈浪费的排放。其中美国占世界人口不到5%,本土碳排放却占世界20%,如果算上进口产品,美国消费实际排碳量可能占到世界三成。在一个国家内部也是如此,像我国“先富”的碳排放甚至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待富”的基本生存排放也得不到满足。显然,这种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不改造,解决CO2排放问题只能是一句空话,人类社会发展也不可能持续。而对这种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的改造只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只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问:为什么说只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呢?
答:人的基本需求是有限的,欲望是无限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计划为主导,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准确的说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需求——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生产方式,其发展方向——共产主义即实现按需分配,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这是可以实现,也是可以持续的。而资本主义制度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市场为主导,以满足人的欲望——准确的说是满足资产阶级追求利润的欲望——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生产方式。资产阶级追求利润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是不可持续的。
例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则可以限制汽车生产,只提供给特别需要的人使用,其他人可以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从而大大减少尾气排放。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实现,因为汽车产业可以给资产阶级带来巨额利润,因此拼命宣传私家车的舒服、自由,全然不顾私家车普及的严重恶果。再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像朝鲜每户分配一套80至150平米的住房,既满足了人的居住需求,又不奢侈浪费。而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住房商品化,买房不是为了住,而是作为一种投资,有人一次购买很多房产,大量空置,导致建筑业膨胀带来的粉尘等污染恶性增加。
其实,不仅仅是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亦是如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于能够带来暴利但是对社会危害很大的黄赌毒产业可以完全禁绝。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仅不可能实现,相反因为黄赌毒可以给资产阶级带来巨额利润,而不断膨胀。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社会危机等危机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反映。
问:为什么历史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环境破坏呢?
答:环境破坏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时期内难以完全避免的。尽管社会主义制度是以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需求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生产方式,但是即使是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需求,也难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不过,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计划为主导的,因此在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需求之后完全可能有效限制过度病态消费,并逐步解决环境问题。
但是,历史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环境破坏更主要的原因是修正主义。众所周知,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权被修正主义篡夺了。修正主义者不再以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需求为目的进行生产,也改为以满足新生资产阶级追求利润的欲望为目的进行生产,环境破坏自然不可避免。像修正主义头子赫鲁晓夫上台后,就大规模垦荒,发展小汽车制造,从而严重的破坏了环境。
有人指出,修正主义的发展是两步走,第一步是打着共产党的旗号掠夺人民,第二步是利用人民的不满推翻共产党。在环境问题上也是类似,第一步是打着共产党的旗号破坏环境,第二步是利用人民对环境破坏的不满推翻共产党,像苏联、东欧国家剧变中有许多“环保组织”大肆反共。但是推翻共产党以后环境破坏只有更厉害,像苏联、东欧国家剧变后环境破坏大大加剧。这也再次证明环境破坏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只提环境破坏而不提只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组织”不是真环保组织。如果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问: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就要闭幕了。最后问一个问题,气候大会有一个怎样的结果算是成功呢?
答:判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成功与否不能看是否答成了协议。即使达成了发展中国家希望的协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很可能不会执行,美国在《京都议定书》上的态度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相反,如果达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希望的协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定会强制发展中国家执行。答不成协议也未必是坏事,至少可以挫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碳殖民主义”的阴谋。
判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成功与否应该看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够团结起来,利用这一平台做好宣传工作。如果发展中国家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能够揭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假环保,真殖民”的面目,这个大会就算基本成功了。当然,如果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能够利用这一平台,使“只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那么这个气候大会就算非常成功了。至少,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在阐述自己观点时应该旗帜鲜明的强调这一点,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人类的负责。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