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侵略性迫使俄中团结
苏革 吴云 丁小希 黄培昭 等
中俄两国驻联合国代表举手说“不”的照片5日放在了很多西方媒体的显著位置。在联合国安理会4日对叙利亚决议草案的表决中,中国和俄罗斯投下了否决票。这一幕去年10月也曾上演。不同的是,西方指责的怒火变得有些歇斯底里。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将外交礼仪抛到脑后,批评俄中的做法让人“恶心”,多个西方大国的外长毫不掩饰地表达了愤怒情绪。“美国的侵略性政策迫使俄中站在一起。”俄军事观察网援引美专家的话这样说。与此同时在叙利亚,安理会的投票刚结束,就有民众高举俄罗斯和中国国旗,在首都大马士革市中心集会到深夜。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其实,中国的反对票既非“跟随俄罗斯”,也不是“同情巴沙尔”,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5日,约两万人参加环球网就“你怎么看中国在联合国否决叙利亚决议草案”的投票调查,其中91%的网友表示“支持”中国这次动用否决权。
中俄否决票点燃西方怒火
“一场外交战争”,德国《世界报》这样形容4日发生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的一幕。当天,在经过长时间闭门磋商,以及一次推迟之后,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了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13:2”的结果没有令该草案得以通过,因为投下反对票的是拥有否决权的中国和俄罗斯。
这一做法引爆了西方国家的“怒火”。英国路透社报道说,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将外交礼仪抛到脑后,严厉指责俄中投反对票的做法让人“恶心”,并声称“任何进一步的流血冲突都应由它们负责”。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将这称为是“悲伤的一天”。《纽约时报》称,就连对安理会辩论罕有倾向性意见的秘书长潘基文也表示“非常遗憾”,并称这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俄塔社5日评论说,俄罗斯和中国强硬和有原则性的立场让西方国家恼羞成怒,显得有些歇斯底里。
7据悉,这份由摩洛哥提交的新草案已经过3次修改,删除了要求叙总统巴沙尔移交权力、政府与反对派着手组建“团结政府”等内容,但仍保留“全力支持”阿盟新方案等内容,即要求启动叙利亚“走向民主和多元政治制度的过渡进程”。
俄外长拉夫罗夫5日说,俄罗斯投反对票,主要是因为俄方对该草案中有关叙当局与反对派应承担的义务和叙举行全国对话的目标持不同意见。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表示:“在各方仍有严重分歧的情况下强行推动表决,无助于问题妥善解决。”法国电视1台评论称,美国等不愿再费时间和中俄讨论如何修改决议草案,而正是这副“不管你们怎么想,草案都要通过”的态度,让中俄不惜得罪各方,投下了否决票。
“解决阿以和巴勒斯坦危机,美国曾使用60多次否决权,那时你们也觉得恶心吗?”4日,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在发言中与美国代表赖斯针锋相对。他质疑沙特这些“不让女性看球赛的阿拉伯国家”,无权向叙利亚宣教民主。5曰,叙几家官方报纸头版均大篇幅报道安理会投票情况,《复兴报》题为“再次双否决令西方和阿拉伯决议草案落败”的文章,还配发了俄中代表否决时举手的照片。
4日,大马士革市中心的七海广场连夜举行集会,民众打出大幅中俄国旗,高呼“坚决反对外来干涉”。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但也有叙利亚朋友向记者提出质疑:“为什么你们再次否决?我们会因此陷入内战!”家在大马士革老城基督区的扎曼担心,“美国等会更直接公开地支持反对派,令局势更加血腥”。“叙利亚自由军”副司令马利克•库尔迪已经向俄罗斯发出警告,称如果俄继续支持巴沙尔政权,“自由军”将袭击俄在叙目标。
尽管阿盟表态不会停止调解叙利亚危机的努力,但在阿盟内部看法同样存在分歧。卡塔尔《东方报》5日头版发表社论,称俄中的连环否决将令叙利亚危机进入一条“漆黑的隧道”。但沙特《半岛报》认为,中国的出发点并不是反对阿盟,跟阿盟有什么过结,而是反对西方通过军事手段颠覆叙利亚政权的想法。而且,中俄出发点不同,俄罗斯在叙利亚有巨大利益,中国则更多出于原则立场。
叙利亚的游戏如何收场?美国《外交》杂志网站说,国务卿希拉里给出的答案是,“启动游戏之前,我们不知道”。俄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说,安理会不是“这个星球上唯一的外交工具”,俄外长和对外情报局长将于7日访问大马士革,并打算在会见巴沙尔时争取通过举行成熟的民主改革稳定叙利哑局势。“阿拉伯新闻网”5日报道说,法国表示要与西方盟友及阿拉伯国家成立“叙利亚问题联络小组”,像当初的利比亚,一点点使巴沙尔政权变化,直到他下台。
“美国的侵略性迫使俄中团结”
从1971年至今,中国一共在联合国安理会上8次行使否决权,其中5次是与俄罗斯一起(包括与前苏联1次)。“美国的侵略性政策迫使俄中团结。”一些西方专家这样认为。俄罗斯军事观察网的一篇文章称,美国一些独立媒体经常对美俄中3个超级大国的政治活动进行分析比较,它们得出的结论是:华盛顿官方鲁莽的军事化政策将迫使俄中团结起来对付共同敌人。
埃及《消息报》5日评论说,事实上,在整个斗争过程中,巴沙尔政权并不是要保护和打击的对象,它只是一个平台,各种力量在此进行政治交锋与外交博弈。路透社援引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东研究讲师阿尔维的话说,说到底,沙盘中会有更多参与者。中东一直是场“大戏”的舞台。就像殖民时期的列强一样,新兴大国也认为有利可图。不过现在的局势和殖民时期显然不同。
研究俄罗斯问题的日本学者相武胜彦认为,新形势在于,眼下的中东是发生了“阿拉伯之春”后的中东。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俄此次使用否决权是中俄对于不断推进‘阿拉伯之春’式革命的欧美国家进行的一次遏制行动。这使得世界两大对立阵营再次凸现。德国情报网题为“世界开始分裂”的文章说,不只是在叙利亚问题上,还有在伊朗问题上,中国和俄罗斯不断强调两个超级大国的自信。
“外交政策”网站称,对于阿盟来说,叙利亚就像法国对于欧盟。但即便在严格守护主权理念的去殖民后独立国家中,主权这个词的魔力也在丧失。以色列海峡七台网站4日评论说,阿拉伯国家的意见将中俄在利比亚问题上的立场从“黄灯”转为“红灯”,从而使干预成为可能。现在,感觉被算计了的中俄不希望这种情况在叙利亚再次发生。
“这是一场可能重塑中东的摊牌。”美国《华盛顿邮报》以此为题的文章称,从联合国进行的辩论来看,在针对叙利亚问题的国际角力中,一方是阿盟和西方国家,另一方是俄罗斯和中国。可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文章认为,在联合国进行的辩论模糊了中东历史上最复杂的权力斗争--巴沙尔和叙利亚反对派实际上已成为卒子,俄罗斯和美国也是小角色。如今,叙利亚的重头戏是教派间的摊牌,靶子其实是伊朗。
俄罗斯军事观察网说,世界政治中有些新的力量配置将催生大量有意思的组合,它们都将得到各自的发展,但不管怎样,美国将会非常后悔没有及时克制自己的超级野心。
中东是场持久战
英国《卫报》4日报道说,就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之际,叙利亚反对派称,霍姆斯炮击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达260人,这是11个月以来叙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镇压活动。据美联社5日报道,叙驻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使馆近日遭抗议者袭击,其中一些使馆办公室被损毁或遭抢劫,有的被挂起反对派的旗帜。
叙官方否认政府军炮击霍姆斯部分街区,谴责部分媒体制造所谓“虚假新闻”,称在安理会磋商的关键时刻,反政府势力企图升级舆论战。在霍姆斯市内有亲友的阿米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对西方和阿拉伯众多媒体报道,“霍姆斯一天死伤过千”的说法很无奈。他说,说话还算准确的反对派“地方协调委员会”5日承认,霍姆斯一天死了55人左右,是在交战中死掉的。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黎巴嫩高级官员对记者说:“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是旗鼓相当的双方会均趋于武力解决。”他认为,巴沙尔退让的可能性不大,“我跟他最近见过面,他可不像外界想像的那样焦虑不安,而是每个周末正常到大马士革的餐厅里吃饭,不时还会玩Ipad,最关心的话题是美国和以色列会不会打伊朗”。
德国著名政论月刊《希思罗杂志》评论说,即便摇摇欲坠的巴沙尔政权将结束,叙利亚的悲剧仍将继续。德国《柏林晨邮报》认为,西方想要在此发动的革命“需要几十年”。该报道称,去年,阿拉伯世界人民起义开始爆发,民主和正义的新时代似乎很快来临。然而今天,该地区仍不断发生暴力和爆炸。西方价值观在中东不可能一蹴而就,中东将是持久战。
(《环球视野》摘自2012年2月6日《环球时报》)
链接:西方专家称中俄应联手遏制美国
吴敏杰
中俄此次在叙利亚问题上再次联手投下反对票并未出乎多数中国专家所料。实际上,就在前不久,甚至有一些西方专家就已经在媒体上放话,谴责美国目前奉行的侵略性政策,也有专家不断预言,美国的这一政策将迫使中俄走到一起。这其中,较具代表性是在美国经济和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据俄“军事观察”网站报道,他深入研究了英美全球主义的起源以及美国扩张与英国扩张的心理差异,并预言美国将遭遇彻底的政治失败。
恩道尔认为,五角大楼当前的政策鲜明地揭示了美国的心理特点。美国的全球主义者已习惯扮演救世英雄的角色,总是惦记着在全世界建立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问题。
他指出,美国扩张的另外一个显着特点是全球主义者与世界金融集团的固有联系,后者实质上已控制了整个世界。在为自身繁荣和继续扩张建立起联邦储备系统后,美国最高统治阶层迅速沦为这一系统的“人质和奴仆”。
在对奥巴马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分析之后,恩道尔得出结论:与往届美国总统一样,他也是“世界金融塔尖”安插的人。由于人们在厌烦了布什咄咄逼人的好战之后需要一个外表热爱和平和仁慈的领袖,于是选择落到了奥巴马的身上。
恩达尔认为,唯有推翻“金融塔尖”、废除美元货币体系并放弃在国际舞台上的侵略性外交政策才能拯救美国。不过,在他看来,发生这种出人意料的良好转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他认为,使世界免遭第三次世界大战和经济混乱的途径就在于俄中联合起来反对美国。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35期,摘自2012年2月7日《世界新闻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