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偏离轨道、改革难以落实、早期承诺落空
如何收拾自己的烂摊子
本刊驻美国特派记者 | 张旸 吴成良
本刊美国大选观察员 | 燕晓哲 金苍
“再干4年。”在奥巴马胜选后的第一时间,他的推特网就更新了状态,发布了这条消息。30分钟后,该消息的转发量便高达30万次,随后又突破65万次。奥巴马将再掌白宫4年,一时间成为推特网上被转发次数最多的消息。
有观察家认为:“大多数美国总统在第一任期内,为寻求连任,往往要顾及各方意见,做很多力图让各方面都满意的事。到了第二任期,才能真正没有顾忌,施展自己的抱负。”也正因为如此,一场焦灼的“竞选游戏”刚刚落下帷幕,人们就已经期待在未来的4年中,奥巴马会如何放开手脚,带领美国前行了。
新班底预测
奥巴马的成功连任,意味着美国现行政策的大致方向不会改变,但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等职位可能要重新任命。
国务卿是美国国务院的最高领导人,主管外交事务,被誉为“美国的脸”。由于现任国务卿希拉里一再表示,自己将不再继续担任这一职务,谁将成为美国下一任国务卿,也就成了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目前,人们普遍预测,这一职务的两大热门人选分别是现任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约翰•克里,以及现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
美国一位政界人士分析称,由69岁的克里担任下一任国务卿的可能性最大:“其一,克里出身于一个外交官家庭,他的父亲曾负责美国与联合国关系事务,他本人也对外交事务持有浓厚兴趣,并一直在联邦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任职;其二,他曾在2004年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加美国大选,虽然最后败给了小布什,但积累了足够的人气与名声;其三,作为马萨诸塞州的资深参议员,克里近20年来一直在研究罗姆尼的行事风格和竞选技巧,并且掌握着罗姆尼任马萨诸塞州州长期间的一手资料,对罗姆尼了解至深、分析透彻,奥巴马看重他这方面的优势,选中他在本次大选辩论的模拟排练中扮演罗姆尼,模仿其行为举止、思维方式等,可以说,克里在奥巴马的连任道路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苏珊•赖斯现年48岁,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拥有博士学位。33岁时,她就出任过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外交经验丰富。2002年,她还加入过著名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在该所外交政策及全球经济与发展部门当过资深研究员。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赖斯就曾担任奥巴马的外交事务助理。加入奥巴马的外交智囊团队后,她发挥了不少作用,很受奥巴马器重。
是否能请已经75岁高龄的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出山重新担任国务卿,也同样为一些美国民众所期待。“鲍威尔虽然是共和党人,但他的能力已经在其任期中得到了证明,他的加入会增强政府的整体实力。再加上奥巴马最近因为任期内两党间的分歧日益扩大而备受质疑,鲍威尔的加入正好能在此方面为奥巴马加分。”一位奥巴马的支持者这样解读。
另一个已确定会离任的政府要员,是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而接替他的两大热门人选是现任白宫幕僚长雅各布•卢,以及克林顿时期的白宫幕僚长厄斯金•鲍尔斯。
57岁的卢曾任花旗集团全球财富管理部门首席运营官,并两度担任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对税务和财政开支方面的情况相当熟悉,并使联邦财政连续3年保持盈余。他被认为是最佳人选。
鲍尔斯今年67岁,是温和保守的民主党前参议员,曾在克林顿政府中担任联邦小型企业署主管,并在1996年至1998年期间先后担任白宫办公厅副主任及主任。2010年,他曾担任跨党派的全国财政责任和改革委员会联席主席。舆论普遍认为,若由他担任财政部长,将有助于修补两党在国会的分歧。
经济困境与政治僵局
奥巴马坚信,自己的治国构想和计划定能给美国带来“真正的变革”。今年11月2日,他在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上发表了题为《我对美国的愿景》的文章,对自己执政期间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带领美国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逐渐恢复、结束伊拉克战争、击毙本•拉登、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些并不足够”,承诺如果自己能赢得选举,将“加大教育投入以增强美国的竞争力,改革税收制度以促进经济公平,将原先用于战争的钱用于国内建设和削减赤字,保障穷人、老人和残疾人享有的福利”。
11月7日,美国发布的多项选后民调结果显示,多数选民仍认为当前美国经济“不好”或“很差”,超过半数选民认为美国经济严重偏离轨道。由此可见,在奥巴马的第二任期上,经济形势仍是美国民众最关注的方面。
如何解决“财政悬崖”问题,是奥巴马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财政悬崖”这一说法最早由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提出,指的是在美国政府与国会无法达成妥协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减支和增税措施将于明年初自动生效,这会使财政出现突然性紧缩。专家普遍估计,增税和减支将造成6000亿美元以上的财政紧缩效应。
经济学家在分析“财政悬崖”现象时,一般会提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即2013年1月1日,小布什政府时期的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将到期;失业救济金的延长发放时间即将截止;美国将在2013年启动自动削减赤字机制。增与减同时出现,理论上虽然有助于美国降低财政赤字,却可能扼杀经济复苏的势头。
汇丰银行的数据计算结果显示,一旦“财政悬崖”真的无法避免,美国的GDP就可能在明年上半年下滑2.5个百分点。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出警告称,这可能会使美国经济重新陷入衰退。宾夕法尼亚州的经济学家马克•赞迪指出,“为了让经济复苏进入快速轨道,奥巴马必须采取措施,解决掉这些财政问题。若是他无法做到,会让美国陷入困境”。
美国经济分析与咨询机构“环球透视”经济学家奈杰尔•高尔特对记者表示,“财政悬崖”是美国经济不能承受之重。他预计,比较可能出现的情形是,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两党领导人会达成妥协,将自动削减开支和加税的生效期限向后延,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谈判,推出一套跨年度的综合削减赤字方案,两党会在这套最终方案中各自做出一些让步。但是,在这一刻到来之前,美国财政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存在,并伤害企业和消费者的投资与消费信心。
奥巴马还力推税制改革,并在竞选期间提出“向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个人征收不低于其收入30%的税收”,对富人增税。
不少人为奥巴马的这个提议欢呼雀跃,却忘了,在美国,若没有参众两院的配合,总统也对国家政策的制定无能为力。而这,仍然是奥巴马新一届政府面临的难题——中期选举以来,共和党对奥巴马及民主党采取不合作态度。民主党控制政府和国会参议院,而共和党控制国会众议院,整个美国政坛因此呈现出“府院分治”的局面,被逼入僵局的总统往往难以做出有效决策。
但也有专家认为,奥巴马连任之后,有可能借助其在选举中取得的政治优势,迫使共和党作出妥协,进而开始与他合作,两党间尚有弥合分歧、进行合作的可能。
欲保持在亚洲的存在
外交政策方面,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在第二任上不会有大的改变,还是会延续之前的路线。
自2009年担任美国总统以来,奥巴马全面修正并且扭转了前总统小布什“霸权主导”的中东政策,改变了向中东投入过多资源的做法,大幅度缩减了对中东的战略投入。然而,2011年以来,中东的政治动荡削弱了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战略优势,中东各个国家的新政权和民众,还掀起新一轮反美情绪,令美国饱受“中东挫败感”。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教授丹尼尔•斯沃尔指出,奥巴马显然在中东问题上非常焦虑,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他此前的中东政策是失败的。不过,在连任成功后,他不得不维持此前的政策,具体说来,就是要维护以色列安全、遏制伊朗和叙利亚等反美势力、从阿富汗撤军、打击恐怖主义,等等。斯沃尔表示,有意思的是,美国国内的原油产量正在迅速增加,这一点对美国未来几年的外交政策可能产生新的影响。未来4年里,美国可能会逐渐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这也确实减少了美国在中东政策上的压力。
奥巴马政府在东亚安全战略方面的重点将依旧是“重返亚洲”。2009年7月,美国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在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调喊出美国要“重返亚洲”。两年后,她又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的文章,称未来的政治将取决于亚洲,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将是把大幅增加的投入锁定于亚太地区,而与中国的关系是美国有史以来必须管理的最具挑战性的、影响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美中关系的发展没有指导手册可循,然而利益攸关不容失败。
2012年11月6日,就在美国大选揭晓当日,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一位主管撰文指出,不管此次(美国)大选结果如何,“重返亚洲”战略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这是因为,亚洲太重要了,美国根本没办法忽视”。
中美专家接受本刊专访
解读两国关系走向
本刊驻美国特派记者 | 吴成良 张旸
本刊记者 | 黄滢
本刊驻美国特约记者 | 王乐遥
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发达国家,中美两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将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稳定;两国之间的恶性竞争,则会让全世界感到不安。
美国大选结束后,中美两国多位专家接受本刊记者专访,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两国关系未来的走势及可能产生的摩擦,并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建议。
寻求新型大国关系
环球人物杂志:此次美国大选期间,奥巴马不止一次地表达了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这样的态度会不会在其新任期的政策上有所体现?
袁征:大选期间,面对罗姆尼的攻击,面对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的抬头,为了获取选民的支持,特别是迎合国内的劳工阶层,奥巴马抛出了不少“敲打中国”的言论,甚至做出了一些对华强硬的姿态。对于政客们在选举过程中发表的言辞,我们虽然不能简单忽略,但也没有必要过于看重。在美国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奥巴马政府或许不会停止在经贸问题上指责中国,甚至会推出一些举措,不断向中方施压。但当奥巴马连任成功,不再面临选举压力,他势必要更理性、认真、全面地考量对华政策的后果及可操作性。毕竟,中美之间有许多共同利益,一旦处理不好,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论断。
容安澜:竞选过程中,奥巴马不时强调中国应遵守国际贸易和经济的准则,并表示将继续努力通过WTO起诉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建立新的贸易强制机制。未来,美国也的确可能这样做。但他说中国是“对手”,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我并不认为他是这么看中国的,这个词也代表不了真实的中美关系。这或许只是他在那种情形下的一时措辞。
环球人物杂志:奥巴马成功连任后,您对中美关系的走向有何判断和期望?
袁征:我希望,新一届奥巴马政府能理性看待中国的崛起,认识到中美间的共同利益,处理好两国间的分歧,积极响应中方的提议,尝试建立建设性的新型大国关系。
包道格:根据以往经验,美国新总统上台之初,美中关系总会出现一些波折。但奥巴马的成功连任,维持了两国交往的连续性,让中国避开了与一个全新的“罗姆尼总统”磨合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应该能较为顺畅地处理与下一届美国政府的关系。
另一方面,对新一届奥巴马政府而言,美中关系最有潜力取得良性的发展,但也是其面临的最大外交挑战。虽然美中关系不像美国与伊朗、朝鲜和中东地区的关系那么紧迫,但仍然需要双方稳步培育、谨慎处理。
容安澜:我不希望中美关系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出现重大的变化。两国领导人都明白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也会努力使这一关系具有建设性。美国希望通过两国政府的声明,来寻求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而不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和原来的大国之间的对抗。不过,包括中东问题、朝鲜问题、南海及东海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对两国双边关系而言,仍然是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在东海问题上,美国会继续强调中国和日本必须进行和平协商,双方都有责任控制局势,不能挑衅、威胁和恐吓对方。如果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势必会损害各方利益。
兰普顿:在不远的将来,华盛顿方面将会在一些关键部门有一些变动,如国务院、财政部及国防部,但我预计,奥巴马政府将保持第一个任期内对华政策的主体方针。中美两国都应总结并汲取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内在两国关系处理上的教训,为两国关系发展开启新篇章。我相信中美双方会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加强合作。
双方博弈会加剧
环球人物杂志:当前,中美两国最大的摩擦和竞争点在哪里?
李庆四:最大的摩擦和竞争点可以说是对影响力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国家利益的竞争。作为二战后亚洲地区的主宰者,美国的势力已渗透到亚洲的方方面面,自然不愿意受到任何挑战。而中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在海外人员、贸易通道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利益诉求也相应增长,进而增强中国在海外的利益存在。在美国看来,这都是对其自身利益的侵蚀、挑战。因此,美国希望菲律宾、日本等国家能走在前面,给中国制造麻烦、摩擦,转移中国注意力,使中国发展的步伐放缓。
袁征:美国担心日益崛起的中国会挑战自己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从而使自己被排挤在东亚地区整合的进程之外;中国则担心美国动作频频,试图通过多种手段压缩中国的战略发展空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以及政治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两国在地区内掌控主导权方面的博弈也会随之加剧。
容安澜:许多人都认为,美国宣布在亚太地区寻找“再平衡”的政策是针对中国,试图阻止中国的和平崛起,并限制其军事影响力。我相信,这是个错误的认识,曲解了这个政策的真实意图。我们虽不能认为“再平衡”与中国毫无关系,但肯定不能说“一切”都是针对中国。美国在东亚的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利益是巨大的,军事只是美国亚洲政策的一部分。未来,美国会积极努力,与中国一起推动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共同发展。但美国认为,中国自身力量正在不断崛起,且试图扩大自己在这些地区的利益。基于此,目前虽然没有发生严重冲突的可能,但对于未来的事态发展,我持有相当的担忧。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