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弗格森骚乱波及170城 全美各地近400名示威者被捕
自从24日晚美国公布弗格森枪击案白人警察免遭起诉以来,全美爆发了几十年来最大抗议浪潮。今天已经是第三天,席卷全美的抗议浪潮依然没有停息,美国各地也进一步加大了安保,目前已经有400余人被捕。
据报道全美已经有170个城市的民众参与游行示威,其中包括波士顿、纽约、洛杉矶、达拉斯以及亚特兰大。尤其案发地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已经连续两晚发生暴乱,出现了大规模的抢劫以及纵火事件,一些商店在火中被烧毁。密苏里州州长甚至调集2200名国民警卫队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暴力事件。
弗格森镇共有2.1万人,其中三分之二为黑人。8月9日当地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被白人警察威尔森(Darren Wilson)枪杀。第二天已经有人在弗格森警察局门前抗议。在过去的几个月内,美国各地一直有零星抗议。随着陪审团11月24日宣判结果公布,各地人群积压了几个月的怒气顿时呈燎原之势,在全美各地蔓延开来。
这只是其中一例。全美各地抗议者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公布的照片,看起来不像是一次为了呼吁正义而进行的抗议,倒更像是接口实施犯罪的连锁事件。
在全美各地,警察与黑人之间的紧张态势也愈演愈烈,虽然这是一个多年存在的问题。很多黑人认为美国警察尤其是白人警察存在严重的暴力执法现象,同时美国的司法系统以及执法部门在对待黑人的案件中有不公正对待的现象。布朗遭枪击死亡事件、警方对于此后抗议行动的强力反应以及现在的陪审团决定都让弗格森乃至全美的种族关系紧绷。
如今已经是宣判的第三天,各地的暴乱和示威活动仍在继续。陪审团决定不予起诉,并不意味着司法程序就此终止。据报道,美国司法部门正在调查,是否对白人警察威尔森以及当地警察局进行民权诉讼。
事件回顾
美国当地时间11月24日晚上,全美举国关注的密苏里州弗格森镇的白人警员威尔逊杀黑人少年一案的判决结果出炉,陪审团决定不起诉威尔逊。
消息传出,立即在全美引发愤怒,全美各地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涉及34个州的90座城市,同时还包括加拿大的几个居民点。圣路易斯地区经历一夜骚乱,枪声频传,并出现纵火和劫掠事件,截至25日清晨超过80人被警方逮捕。
大陪审团24日晚因认定使用武器合法,决定不起诉枪杀手无寸铁的18岁黑人青年布朗(Michael Brown)的白人警察威尔逊(Darren Wilson)。裁决一经宣布,弗格森民众的示威游行迅速演变成严重骚乱,爆发警民冲突。愤怒的群众纵火焚烧至少12座建筑物和包括警车在内的汽车,并且洗劫商店,警方发射催泪弹和闪光弹反制。
“你有没有其他任何选择,可以不开枪解决这件事?”“没有”;“如果他是名白人,事情还会一模一样地发展?”“是的,毫无疑问”。25日,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播出的专访画面中,24日被判“免予起诉”的白人警员威尔逊坚称枪杀黑人青年布朗是“照所训练的方式做事”,“问心无愧”。专访播出这天,据CNN统计,抗议“司法不公”的示威在全美37个州的170座城市出现。
26日一早,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分别播出了对遇害青年布朗家人的采访。布朗的母亲批评威尔逊的话“一个字也不会信”。布朗的母亲批评威尔逊为自己辩解的话是“往伤口上撒盐”,对死者“如此不尊重”。她对威尔逊的话“一个字也不会信”。布朗的父亲也在接受MSNBC采访时对判决表示“悲伤和不解”。
局势日益紧张美国弗格森增兵用国民警卫队控制局面
“他们不给我们公正,我们就不给他们和平”,在亚特兰大,抗议者聚集在当地一座大型购物中心前高喊这样的口号。《纽约时报》称,在波士顿、巴尔的摩、华盛顿和纽约,抗议者走上街头,封锁街区以抗议威尔逊“躲过制裁”。洛杉矶市内101号高速路双向车道25日晚被示威者封锁,示威者还包围了当地警察局;在奥巴马的家乡芝加哥,100名二十出头的示威者在市长办公室前静坐28小时,抗议“每隔28小时就有一名黑人青年死在警察或其他武装执法人员枪下”。
在动乱的“风暴眼”小镇弗格森,局势远未平息。警方与前来协助控制事态的国民警卫队当日共拘捕44人,少于骚乱首日的61人。法新社称,弗格森25日的局势比前日稍好,但仍有蒙面煽动者与警方冲突,向警察投掷石块。CNN则称,25日的弗格森与24日一样,“时间每过一秒,紧张就升级一分”。
国民警卫队士兵被派赴弗格森镇
“生命与财产必须得到保护,社区值得拥有平静”,密苏里州州长尼克松25日在宣布增派国民警卫队控制局面的记者会上这样说,当日,赶往弗格森及其他重点地区的国民警卫队人数达到2200人。警方宣布抗议示威是“非法集会”,警告参与示威者和记者都面临被逮捕的风险。《纽约时报》称,执法人员使用武力的程度比前一天更强硬。
美国种族分化和阶级分化日益严重
“我们是一个国家,两个社会。一个白人社会,一个黑人社会,彼此分开,也是不平等的。”研究美国国内动乱问题的科纳委员会(Kerner Commission) 在20世纪60年代曾得出这样一个当时震惊全美的结论。从那时起,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和成功的黑人中产阶级迅速崛起,商业、法律和文化等领域迅速出现众多黑人面孔,让人感到美国的种族隔阂似乎在慢慢消弭。
研究数据展示的却是另外一个故事。弗格森枪击案发生1个月后,对圣路易斯县的居民所做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黑人和白人在针对白人警察开枪是否合理的问题上有截然不同的意见,有62%的白人认为开枪合理,65%的黑人认为不合理。黑人社区和白人社区唯一达成共识的是:新闻媒体让弗格森枪击案变得更糟糕了。
他是一个黑皮肤的男孩,他生来就注定是要受死的。”这是美国民谣巨匠鲍勃·迪伦(Bob Dylan)的经典曲目《提尔之死》(The Death of Emmett Till)里的一句歌词。和迪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很多以种族不平等为背景的民歌相似,这首歌描述的是上世纪50年代,黑人少年艾米特·提尔(Emmett Till)由于不了解美国南方的禁忌,朝白人妇女吹口哨而被殴打致死的事件。
迪伦在半个多世纪前描述的社会现实,今天似乎仍在美国存在。25日,美国数十个城市爆发游行示威,抗议密苏里州弗格森地区枪杀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的白人警官达伦·威尔逊被免予起诉。
对那些抗议弗格森枪击案判决不公平的人和民权组织来说,布朗的死让他们想起之前曾因为不被警察信任而被打死的那些黑人青年们,但对更多的美国人来说,他们更担忧的是,弗格森枪击案会让美国街头由种族引发的暴力行为越来越多。
根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纽约时报》的最新调查,除了警方在危险地区看到黑人在街上“闲逛”会质疑他们的动机之外,黑人也认为他们在受到警察的歧视和不信任上比白人高出6倍以上。
弗格森枪击案比其他抗议白人警察开枪打死黑人青年的案例还有一个特别的内容——愤怒和沮丧还来自于那些在贫困地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需要依靠政府救济的黑人。在他们看来,就因为他们看起来贫困潦倒、住在不安全的区域,使得他们连在街上走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美国国家受害者和犯罪中心(NCVC)的一组研究数据显示,同中产阶级的白人家庭收入大约在7万美元相比,中产阶级的黑人家庭收入要低得多,而且在黑人家庭中,受忽视和虐待的黑人儿童要比同年龄的白人儿童概率高出3倍以上;黑人青年比白人青年的被抢劫率也要高出3倍以上;黑人青年成为遇害者的比率要比白人青年高出3倍以上。
在就业和教育方面,黑人的失业率要比白人高出2倍以上。到17岁的时候,黑人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平均进度要比白人落后4年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就读于12年级的黑人学生在阅读、数学、美国历史和地理方面的进程甚至落后于一个8年级的白人学生。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发生的反种族歧视抗议浪潮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反种族歧视的抗议浪潮不断,其中主要有:
●1968年4月4日,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支持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清洁工人罢工斗争中遭暗杀。他的遇害引发了美国史上前所未有的黑人抗议浪潮,席卷全美125个城市。
●1979年12月,4名迈阿密市警察以违反交规为由拘留一名黑人司机,并将其活活打死。1980年5月17日,4名警察被判无罪。随后迈阿密市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并引发暴力冲突,造成至少18死亡,数百人受伤。
●1999年2月4日,纽约市4名白人警察在追捕一名强奸犯的过程中向无辜黑人青年迪亚洛连开41枪,使其当场毙命。此事引发了数万人的游行示威活动。●2000年2月25日,4名警察被判无罪。这一判决再次引发了抗议浪潮。
●2001年4月7日,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19岁的黑人青年蒂莫西·托马斯因违反交通规则等,在试图逃跑时被一名白人警察开枪打死。此事引发大规模种族骚乱,黑人民众与警察的暴力冲突持续3天3夜,造成至少60多人受伤。当年9月26日,这名白人警察被判无罪。
●2012年2月26日夜,佛罗里达州桑福德的17岁黑人少年特雷沃恩·马丁遭一名白人协警枪杀。2013年7月13日,这名协警被判无罪。随后美国100多个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新华社)
黑人总统奥巴马实际上站在白人和富人一边
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芝加哥发表言辞激烈的讲话,批评24日晚出现在弗格森的“犯罪行为”。奥巴马说,“烧毁建筑,点燃汽车,破坏财物、危及他人安全,任何暴力行为都没有借口”。作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他对那些感到遭遇司法不公的少数族裔感到“同情”,还说已派司法部长霍尔德对全美国的政策执行体系展开审查,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采取措施,确保执法对于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是公平的。奥巴马承认,事件凸显“美国的问题”,呼吁弗格森事件各当事方“用和平方式争取变革”。
CNN说,奥巴马当年有句名言,“根本没有什么黑人总统或白人总统”,但现在,一个枪杀黑人青年的白人警察“免予起诉”让种族矛盾成了他必须面对的问题,他25日做出“同情黑人经历的同时维护司法”的姿态,是在黑人与白人族群间玩儿平衡术。文章称,2012年美国黑人青年马丁死于警察枪下时,奥巴马的反应是极力表现出“感同身受”,称自己当上参议员前也有过被无辜盘查的经历。但这一次,他表现得比两年前谨慎了许多。
美国的人权灯下黑
中国青年网26日发表特约评论员王德华的评论文章《黑人人权?美国“灯下黑”》指出:这次枪杀黑人案件,在8月曾演变成“自越战以来美国城市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骚乱”。当时美国警察使用烟幕弹、催泪瓦斯及装甲车驱散示威者,“从现场画面来看,美国警民对峙的情形同中东北非等国类似乱局几无二致”。
12名大陪审团人员中,3人为黑人,9人为白人,而陪审团至少需要9票赞成才能提出起诉,这也就不难理解判决结果了。大陪审团不能说不辛苦。“25天的工作”、“倾听了超过60名目击者总共70多个小时的证言”,确认白人警察向手无寸铁的黑人“连开12枪”,结论却是警察“行动专业且符合法律”并“免于起诉”,难怪美国黑人人权领袖痛斥白人警察是“头戴国徽的刽子手”。此前一天,美国一名12岁黑人男孩被警察枪杀。接警的人问了3遍拿枪的是黑人或白人,最后发现小男孩拿的是玩具枪。2012年非裔少年马丁被击毙,开枪的保安人员随后被无罪释放。
奥巴马当选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时,全世界都以为从此美国走上了种族和解的“康庄大道”。实际上美国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并不因为奥巴马当选总统就有所改变。“除了父亲是黑人外,奥巴马的生长环境和教育环境都是白人家族的精英教育。这种假象和戴安娜的所谓平民身份一样,只是作为麻痹底层的迷幻剂”。
以此次枪击案发社区为例,该社区中约三分之二居民为黑人,但在该镇53名警察之中只有3名黑人,6名市议员中却有5名白人。根据位于华盛顿的研究机构皮尤研究所2013年所公布的报告,非裔美国男性被判处监禁的比例高出白人6倍。这只是美国社会多数族裔与少数族裔间不平等的一个微小缩影。50年过去了,马丁·路德·金的梦仍然还是梦!
“人权”一词俨然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灵魂。多年来,美国以人权代言人和裁判者自居,对世界各国的内部事务横加干涉。美国黑人的人权又在哪里?“不思己过,只论人非”的美国政府真该好好反省反省了。
在国际政治的博弈中,以国家利益为准绳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以输出人权、传播“普世价值”抢占制高点,然后根据自身的好恶来决定给谁喂胡萝卜,让谁品尝“人权大棒”的苦头,则是伪善之中就更带着一种可恶。美国,别光顾着指引“世界方向”,忘了自已家“灯下黑”。
美国种族问题和人权问题遭全球舆论谴责
同样是因为打死黑人的白人警察被以白人为主的陪审团判决“无罪”,同样是黑人发生严重骚乱,小镇弗格森的动荡被媒体拿来与1992年的洛杉矶黑人骚乱作对比。德国《世界报》说,黑人罗德尼·金在那起事件中被打死,引发全美大讨论。然而在那之后,美国警察却日益“武装化”。弗格森之乱提醒美国,种族问题远未解决,这个国家被称为拥有地球上最公平的司法制度,但美国人忽略了自己的问题。
俄罗斯:美国严肃对待自己的问题以及人权领域面临的挑战
俄罗斯《观点报》26日题为“美国种族主义是个黑色标记”的文章称,弗格森事件让国际社会体会到,美国在应对骚乱时对国内和其他国家实施双重标准。他国发生骚乱时,美国以保护人权等为借口施加外交压力、经济制裁,干涉他国事务,发动“颜色革命”,甚至直接发动军事入侵。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行动就是例证。但这次,美国却动用国民警卫队镇压本国民众。
“弗格森及其他美国城市发生的事件表明,美国社会以及美国的稳定都出了问题,我们只能希望美国严肃对待自己的问题以及在人权领域面临的挑战,停止他们一直在做的事——以一个激进导师的角色批评他国人权不达标。”25日,俄罗斯外交部负责人权、民主和法治问题的全权代表多尔戈夫在接受俄罗斯国内电视台采访时这样说美国。
多尔戈夫25日表示,弗格森骚乱向美国政府发出了又一危险信号。俄外交部网站发布了多尔戈夫的评论:“弗格森市的最新事态发展是向美国政府发出的又一非常危险的信号——是时候去关注人权保护领域的国内积弊,并采纳国际维权机构的相关建议,而不是对其他国家进行毫无根据的教导及宣传训诫……美国严重耽搁了解决国内种族主义残余和少数族群权益遭侵犯问题的进程。”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周二俄罗斯就美国弗格森“种族”骚乱发表声明,称该事件暴露了美国国内严重的人权问题,华盛顿方面在处理此次黑人被枪杀案中没有尊重人权。
中国:没有任何体制和社会能完美地处理事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5日被问及弗格森事件时称,“这是美国内部事务,我不予置评。但你提到的有关情况恰恰证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是十全十美的。在人权问题上,各国应该通过对话、交流和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不是相互指责。”
美国德汇律师事务所出庭业务部高级顾问律师尚撷福27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没有任何国家是完美的,也没有任何体制和社会能完美地处理事务,美国同样如此。如果说国家之间可以相互干涉,那么在某些问题上,亚洲国家政府倒是有理由向美国施压促其改善。例如,美国大学歧视华裔和亚裔学生。根据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研究,在总分为1600分的大学入学考试中,亚裔学生需比白人高出140分才能被相同的大学录取。纽约市5所最著名的高中亚裔学生占了较高比例,如最著名的史岱文森高中,亚裔学生比例为72.5%。纽约市长白思豪竟因此要求改变法律和录取政策,从而降低亚洲学生的录取比例。美国国会在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停止华工赴美。而今,白思豪和许多美国一流大学实际上创立了“学术排华法案”,给亚洲学生入学设置了更高的门槛。美国还有这样一条司法规则:陪审团不应听取涉及被告的其他罪行和指控。其原因是,如果陪审团听取了谋杀被告人犯下了其他骇人听闻的罪行(如强奸或盗窃),那么陪审团就可能假定被告有罪,即使他没有犯谋杀罪,陪审团也会将其定罪。事实証明,该原则具有很多漏洞,已导致了不少严重误判。比如,巴尔的摩居民克里弗德曾6次被指控犯有强奸罪,但4次没有被定罪。
联合国:敦促美国政府深入审查司法体系,根除种族歧视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侯赛因25日发表声明,呼吁示威者保持克制,并敦促美国政府深入审查司法体系,根除种族歧视,要求美国当局深入审查社会中存在的严重不信任。
扎伊德说在声明中说,大陪审团的决定已引发了包括抢劫和纵火在内的暴力示威。他敦促所有示威者避免暴力和破坏行动,以遵循布朗父母的意愿并恪守法律。“人们有权表达对大陪审团决定的失望和异议,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伤害他人或侵害他人的财产。”
这位联合国人权高专在声明中对下列三个比例失衡表示了担忧:在与警方冲突中年轻非裔美国人的死亡率、在美国监狱的非裔美国人比例以及被判死刑的非裔美国人比例。扎伊德还特别提到了三天前去世的美国俄亥俄州12岁非裔男孩泰米尔·赖斯(TamirRice),他拿着一把仿真枪被警察枪击致死。扎伊德说:“很明显,至少有一部分人对司法和执法体系的公正性缺乏信任。”他敦促美国官方在联邦和州政府层面,深入审查种族相关问题如何影响司法。
扎伊德称,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人权委员会等机构都曾对美国“制度化的歧视”表示过担忧。
英国媒体:美国警方采取军事化反应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25日报道,英国媒体对事件进行了广泛报道。过去几个月里,许多媒体派出记者报道暴力抗议和警方的军事化反应。《卫报》强调,弗格森的抗议活动使之与国际冲突地区相似。
英国《经济学家》题为“白与黑”的文章说,威尔逊被免责加剧了美国黑人对“体制对他们不公正”的质疑。如何解决此问题?办法不多。也许可以要求所有警察随身佩戴摄像头(执法记录仪)执法,但社会出现的疾病仅靠科技无法治愈。文章说,所有美国人必须承认,美国黑人不信任警察是天经地义的,警察时而过度使用暴力,时而在没有充足理由的情况下杀死黑人,他们几乎从未对此负责。这更难令一个公民去相信,正义在这个社会可以得到伸张。
据英国《卫报》网站11月26日报道,在埃及,社交媒体用户将弗格森事件与开罗的局势进行了比较。自从2011年爆发革命以来,埃及警察猖獗的暴行只有一次被判刑。曾在开罗“人权观察”组织担任研究员的斯科特·朗在推特上说:“弗格森事件就像埃及的警察袭击事件。”中东各地的普通公民则表示与弗格森的不幸居民站在一起。
法、德、加拿大、伊朗等媒体谴责:弗格森事件再一次体现了美国的种族主义和警察暴力的问题
法国左翼报纸《解放报》指出,弗格森事件再一次体现了美国的种族主义和警察暴力的问题。
德国的批评更为严厉。《法兰克福汇报》认为,弗格森发生暴力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社会的深层问题。该报写道:“美国存在种族主义,这一点不容置疑。”
左翼的《法兰克福评论报》谴责大陪审团以白人的眼光看待证据,“秘密听证会不符合对法治的严肃解释”。
中间派的《世界报》同样对弗格森的种族分裂感到担忧。“布朗的死凸显出这座城市的种族分裂。这个城市的居民中,黑人占多数,但市政机构仍然由白人主导。”
加拿大《环球邮报》评论文章说:“弗格森事件以后,美国关于种族的对话才刚刚开始。”
伊朗国有的电视台着重报道了美国其他90个城市的抗议活动。
据英国《卫报》网站11月26日报道,在埃及,社交媒体用户将弗格森事件与开罗的局势进行了比较。自从2011年爆发革命以来,埃及警察猖獗的暴行只有一次被判刑。曾在开罗“人权观察”组织担任研究员的斯科特·朗在推特上说:“弗格森事件就像埃及的警察袭击事件。”中东各地的普通公民则表示与弗格森的不幸居民站在一起。
美国本土评价:弗格森事件是“美国之春” “美国,我们出问题了”
美国网友:弗格森事件是“美国之春”
美国白人警察枪杀非裔青年被免予起诉导致24日晚美国多州民众进行抗议,甚至部分州演变成暴乱。25日冲突形势持续蔓延并扩大。一些美国网友甚至将此次大范围的抗议活动称之为“美国之春”。记者在美国社交媒体网站上看到,民众为被枪杀的黑人青年创建了专门的推特专页,上传了美国各地抗议民众的照片。
篮球偶像科比·布赖恩特发推文称:“这个体系让黑人青年在法律的掩饰下被杀。”
女星雪儿说:“反对不把枪杀青年的警察送上法庭的裁定。虽说如此,暴力不是答案。”
“美国,我们出问题了”
CNN刊登评论文章《美国,我们出问题了》
“弗格森宣判后,愤怒为何会徘徊?”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5日以此为题的社论对美国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该社论称,奥巴马在骚乱爆发后所做的,实际上是让一个已经分裂的美国尊重法治。为什么人们的愤怒迟迟不散?答案也许该从美国的“体系”中寻找。《华尔街日报》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1月一项民调显示,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体系对像我这样的人不利” ,这种情绪已不受种族和政治立场的限制,人们因不满白人警察在弗格森枪杀手无寸铁的黑人青年且不被起诉而抗议,或许正是对这种“体系对我不利”的全国性情绪的反应,而奥巴马所要做的,正是处理这种越来越流行的疏离感。
“美国,我们出问题了”,美国黑人评论家格兰德尔森25日在CNN网站撰写的文章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一个脆弱的黑人老头站在距离警察不远的弗格森街头,手里拿着本皮革包装的《圣经》,街道上曾经弥漫的催泪瓦斯的烟雾渐渐散去,但浓烈的味道仍在,“我们本该彼此关爱”,老人一边咳嗽一边说,“本应去爱的”。距离他不远的地方,圣诞彩灯已被挂起,再过几天就是当地的彩灯节了”。格兰德尔森说,又一名无辜少年枉死在白人警察枪下凸显出美国出了“问题”,而不是有了什么“误会”。美国司法体系已经太多次告诉美国黑人,你们的命一点也不重要。这解释了为什么愤怒会冲出弗格森,蔓延到全美。他说,《今日美国报》一项调查显示,全美70个城市的警察局抓捕黑人嫌疑犯的几率是抓捕非黑人嫌犯的10倍,受调查的3538个警察局中只有173个黑人被捕比率比其他族裔低或差不多。
《纽约时报》25日题为“弗格森骚乱的意义”的社论指责陪审团讨论案件的过程不透明,认为黑人青年被杀是压在弗格森镇黑人居民心中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已受够了当地执法人员的“虐待”。文章称,从某种意义上说,警察被视做外人,等同于受国家支持对他们实施虐待的“占领军”。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美国黑人青年遭警察枪杀的几率比白人青年大21倍。愤怒蔓延到全美这么多大城市,再次凸显对执法部门的不信任已对美国的公民结构构成巨大威胁。
据美联社11月25日报道,美国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11月25日表示,他对弗格森发生的暴力活动感到失望。霍尔德说:“暴力行为无法得到宽恕。”他已经指示下属与非暴力抗议的领导人一起努力,帮助搜寻和孤立破坏者。
(综合自人民网、新华网、环球时报等)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