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变局之五:最后的交易:文明与灵魂对话(3))
美国人骄傲的认为他们的制度机制之所以处于“山峰之巅“,是因为”自由女神“的矗立,因为自由精神理念带给这种自豪感。但是,最近几年,美国民众的舆论开始不再拥有如此的信心。
一、美国精英的反叛:全球愤怒之年与劳动的终结
过去美国经济的增长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这三大重要因素分别为:“良好的社会阶层流动性、民主的政治选举制度、政府的权力制衡体系。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美国奇迹”的成功,但近来这三大因素均在不断恶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曾经为资本主义高唱凯歌的美国学者福山最近也针对美国的政治秩序,质疑美国是否已从一个民主政体变成了一个“否决政体”,美国民主已经瘫痪。很多国内外学者认为,西方
民主政治被金融资本绑架,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引发了更加严重的民主危机,尤其表现为极右派和民粹主义运动的复兴。他们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到底什么是民主? 西方式的民主只有形式上的民主程序( 当然程序也是很重要的) ,却只让少数人发大财,而不能带给大多数人幸福,这种民主是合法的吗?
另外,还出现了“精英的反叛”——“人们正把人群按种族和财力分隔开来,实施贫富隔离计划。里夫金在《劳动的终结: 全球劳动力的衰落与后市场时代的发端》一书中认为,“世界范围内的失业加剧与贫富分化的增大,正是为社会动荡和近代所未见的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创造前提条件。犯罪、暴力与小规模冲突正在扩大,并且发出了清楚的信号,表明在未来的年代将会日愈加剧的趋势。一种新形式的野蛮在现代世界的墙垒外面等待着我们”。(见,英国《金融时报》将 2011年称为“全球愤怒之年”)
二、如何超越美国的资本政治权力:金融民主要求下的福利就业及贫富差距
1、缘何马克思《资本论》再次畅销?——从占领华尔街到资本、政治与权力
美国经历了近五年的经济低迷,失业严重,进入2014年经济迎来回复阶段。2012年和2013年美国经济增幅勉强超过2%,进入2014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年初增长缓慢,前两个季度的平均增速达到了4%,工资水平也在缓慢上涨。整体失业率稳步下降,已经接近六年低点。2014年后两季度平均经济增速达到了可观的4.8%。
事实上,美国失业问题一直是近二十年美国饱受美国民众病垢与抨击的问题。社会的整体经济福利在二十年中并没有因为美国精英政府操控美元控制全球资源赢得利益而获得好转。相反,美国的贫富分化及阶层差异越来越严重。
这不得不让人提起危机后由于美国失业率大幅提升导致 的“占领华尔街运动”。“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试图占领华尔街,有人甚至带了帐篷,扬言要长期坚持下去。他们通过互联网组织起来,要把华尔街变成埃及的开罗解放广场。示威组织者称,他们的意图是要反对美国政治的权钱交易、两党政争以及社会不公正。2011年10月8日,“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呈现升级趋势,千余名示威者在首都华盛顿游行,如今已逐渐成为席卷全美的群众性社会运动。纽约警方11月15日凌晨发起行动,对占领华尔街抗议者在祖科蒂公园搭建的营地实施强制清场。美国奥克兰警方于10月25日向示威人群使用警棍清场,事件演变为流血冲突。
“社会保障失衡导致持续的经济低迷和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打击,经济一度出现负增长,直接导致了大量的失业,尤其是年轻人的失业比例居高不下。同时,由于财政紧缩,政府削减健康保险等社会福利,为了保障生计很多劳动者不能退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年轻人的就业压力,整个社会保障失衡。这就为年轻人居于主导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爆发提供了直接的原因“。
令美国民众愤慨的是,美国精英政府将大量美联储金融资本注入美国私人财阀与大资本及垄断产业阶层,帮其度过难关。而美国民众的基本就业与生活环境在高失业率下面临了连续五年的寒冬。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美国不得不通过“回归制造业”的法案以缓解压力。
随后“占领华尔街”运动在美国全境展开,各界开始关注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于一直傲慢的美国经济,重新回归制造业、再工业化,以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以缓解国内压力。这一战略绝非偶然。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美国的金融民主化的口号也被提到民众的口号中来。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发表于1867年9月14日的鸿篇巨著《资本论》再度成为西方社会的“宠儿”,首先在马克思故乡的德国,再次掀起了对马克思所著《资本论》的追捧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研究。接着,《资本论》在西方欧美诸多国家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
2、2014经济回复中的美国的背后:金融民主要求下的福利、就业及贫富差距
第一,美国正在享受着金融危机之后最为强势的一波经济复苏
进入2014年最后一个季度,美国正在享受着金融危机之后最为强势的一波经济复苏浪潮:经济增长、失业率下降。
“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惠誉在2014年12月9日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前景》报告,称表现强劲的美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类似的评价在年底纷至沓来,美国享受一切荣誉。北京时间12月9日凌晨消息,全美商业经济协会周一公布最新报告称,预计2015年美国GDP增长速度将为3.1%,相比之下今年预计为2.2%“。
2014年12月初公布的美国劳工部非农业就业报告被称之为自2009年经济复苏开始以来最出色的就业报告之一:单月非农业就业人数增加32.1万人,创下自2012年1月份以来的最大增幅。与此同时,失业率则保持在5.8%不变。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则直接把挽救全球经济的重任交给了美国,称其赶来拯救全球经济了。
第二,美国奇迹是否达到极限?——2014年前后的失业率与民众就业与福利
美国《赫芬顿邮报》2014年4月28日刊文,目前美国的就业和失业情况,并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表示担忧(见如下几图,本文原标题:《美国经济复苏,但上班的人都去哪了?》),来源观察者网,王杨/译):
从美国目前就业人员的产业背景来看,各产业的就业提供比例基本上与该产业在 GDP 中的占比相持平: 服务业无疑是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约 75% 的就业机会来自于第三产业,相比之下,制造业仅提供了约 11%的机会,建筑业提供了 7% ~8%。
“很显然,美国的产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联系美国货币型的危机治理政策和就业管理能否改善的中间纽带,美联储和美国政府投放的大量货币如果没有在实业领域落地生根,而仅仅是流入了金融市场推动资产泡沫,就不可避免要发生眼前的无就业增长”。
“虽然经历次贷危机爆发后的第四年,在货币型政策的刺激之下美国经济终于走上复苏之路,但同期的美国广义失业率却始终维持在 20%左右的高位,这说明上述政策的整体失败。美国制造业裁员是危机时期失业大增的”(见,戚自科,“从就业角度看美国政府的危机治理”,《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次贷危机爆发后,各产业的就业机会均在减少,但这种减少却并不平衡,从 2007 年的就业高峰到2009 年出现稳定的高失业率,总的就业机会减少了 617 万,其中,制造业减少了 210 万就业机会、建筑业减少了 210 万就业机会,提供就业最多的服务业也大致减少了同样的就业机会———202 万,建筑业直接与次贷资产相联系,因此难免受到大的牵连; 余下的两个产业比较而言,基数较大的服务业却对应着同样规模的就业缩减,说明服务业所提供的就业相对比较稳定,而制造业的就业更容易受到经济景气的影响,也可以说,制造业是此次危机中除建筑业之外受到危机冲击最大的行业,换言之,美国制造业裁员是危机时期失业激增的主要原因。在制造业减少的 210 万就业机会中,有 143 万来自于耐用品制造,66 万来自于非耐用品制造,耐用品中的基本金属和运输设备是两个就业减少最多的子行业,各减少了 35 万和 26 万; 非耐用品中的塑料橡胶和造纸是两个就业减少最多的子行业,各减少了 27 万和 20 万”。(见,戚自科,“从就业角度看美国政府的危机治理”,《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美国广义失业率仍然很高:
美国U6失业率(美国劳工统计局会发布七种口径的失业率,其中U6是指部分失业率,即(寻找全日制劳动的失业人口+寻找部分工作的失业人口+目前从事部分工作的人口的一半)/劳动力人口-观察者网注)
(美国长期失业率居高)
第二,危机后“美国奇迹”是否已达极限?社会福利支出与财富不均扩大
2012年12月8日纽约时段,“美国方面公布了较为重要的就业市场状况指数(LMCI)数据,结果数据表现不及预期,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微幅回落,自89.34回落至89.27,整体反应比较有限整体反应比较有限。与LMCI一同公布的还有咨商会就业趋势指数数据,该数据表现略好于预期”。
具体数据显示,表现疲软的美国11月就业市场状况指数(LMCI)2.9,预期4.0,前值3.9。表现好于预期的美国11月谘商会就业趋势指数123.2,预期123.09,前值122.8。
(来源: 2014-12-08汇通网,上海)
安 迪 • 朱利叶斯在“美国奇迹”是否已达极限?一文(“Is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Reaching Its Economic Limits? VOL.07 2012.12《金融市场研究》)通过美国历史数据的分析,总结美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与未来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包括如下几方面:
首先,“全球金融危机已经使美国政府背负了大量的财政赤字,并积累了更大规模的国家债务。虽然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从2009年的11%降下来,但今年预计仍将达7%-8%的水平。每一年的财政赤字就意味着国家债务将继续累积。如果按照国际可比的标准,美国债务对GDP的比例已经达到100%以上,而在危机之前的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62%。莱因哈特和罗格夫(Reinhart and Rogoff)”;“如果一个国家债务对GDP比例超过90%,那么不仅另一个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增加,而且增长率也会较危机前降低1个百分点。对于美国而言,这项跨国研究的结论意味着其低增长状态将持续至2014年,且之后的增长率大约仅为2%,而不是危机前3%的水平。有趣的是,IMF也刚刚更新了经济增长潜力预测,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恰恰是2%,比2007年预测的3%低1个百分点。”
其次,美国庞大的印钞财富未能拯救美国,美元杠杆剥夺了新兴与发展中国家财富的同时,美国的就业与贫富差距极大扩大:“20世纪中期美国收入差距的降低是通过投资大众教育实现的。但70年代末,这一趋势被高中毕业率的降低和大学学费快速增长所逆转。2009年,公立大学的学费已经达到中等家庭收入的10%,私立大学更是达到了45%的水平。即便有奖学金和助学贷款的支持,许多学生也因高昂的费用而对大学望而却步。现在,25-34岁的美国男性获得大学学位的比例甚至低于其父辈的水平。这是导致“美国奇迹”失效的另一个因素“。
“比起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财富不平衡,富人和穷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更加令人担忧。统计数据非常令人震惊:在过去30年中,国家财富中流向最富裕的1%家庭的比例翻了一倍,从10%增长到20%。在1997年到2007年间,扣除税收和支付转移等因素后,富人们的实际收入累计增长了300%。而在同一时期,最贫穷5%的家庭收入仅增长了40%,中产阶级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在不断萎缩。现在美国社区内只有40%的人能够达到全国的平均收入水平,而20世纪70年代这一比例为60%。①当然,美国并不是唯一经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国家。根据OECD的研究,大多数富裕国家收入不平等的程度都在不断上升,但美国收入差距水平更大,且上升更快”。
第三,美联储援助支出于私人金融资本:与美国公众福利支出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建国之初,立宪的精神建立在民主与平等基础上,美联储的职责独立于政治之外,履行中间职能。对于美联储与私人商业资本之间的合作,不仅涉及到使私人大资本获得了撬动世界金融资本体系的杠杆,为垄断产业获得全球资源,赢得全球分工利益,等等一系列的合作上,同时,最不能令美国民众接受的则是美联储对于私人资本的援助与支持伤害了全体公民的利益。普通公民失去了与大的私有化资产本应享有的一样的权力。在美国社会福利的支出缩小的同时,私人资本获得了美联储援助。这也是导致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一个直接导火线。安 迪 • 朱利叶斯在“美国奇迹”是否已达极限?一文(“Is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Reaching Its Economic Limits? VOL.07 2012.12《金融市场研究》)汇总了具体的表现:
首先,“美联储在对商业银行的援助方面,从 2008 年 9 月 16 日向AIG 贷款 850 亿美元、几天之后就又贷款协助花旗收购美联首开先河,到 2010 年 7 月,根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排名前列的接受规模贷款的银行集团和受援数额分别是: 花旗集团 2. 2 万亿美元,美林受援 2. 1 万亿美元,其后是摩根士丹利获 2 万亿美元,贝尔斯登获 9600 亿美元,美国银行获 8870 亿美元,高盛获 6150 亿美元,摩根大通获 1780 亿美元,富国银行获 1540 亿美元。利( Primary Dealer Credit Facility,PDCF) 和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便利( Money Market Investor FundingFacility,MMIFF) 等; ( 2) 直接在市场上购买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后备资产的证券,比如,截止 2010 年 7月,共计购买了 1. 25 万亿美元的房地美与房利美发行的抵押贷款证券“。
其次,体现在非常规的措施包括: ( 1) 给依然正常运转的金融机构提供各种总计 3 万亿美元的流动性工具,比如美联储的期限资产支持证券融资便利( Term Asset Backed Securities Loan Facility,TALF)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便利( Asset Backed Commercial Paper Money Market Mutual Fund Liquid-ity Facility,AMLF) 、商业票据融资便利( Commercial Paper Funding Facility,CPFF) 、主要交易商信贷便。。( 2) 购买本国政府的长期国债,以压低长期利率,也就是日本央行在 2001 ~2006 年曾经采取过的所谓量化宽松的做法,迄今为止
美联储已经宣布了两轮合计 9000 亿的购买量,从 2009 年 1 月 28 日开始操作,目前宣布的最新完成购买期限是 2011 年 6 月底。以上三种非常规做法是在常规做法已经对疲软紧缩的信贷市场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推出的,目的就是采取各种办法将美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迅速做大,借此增加央行的负债能力,提高分支银行的储备金,借此途径通过分支商业银行向私人部门注入流动性,这种以强调央行资产多元化为重点而不是仅仅以增加分支银行储备金为目的的套路被 BERNANKE 统称为信贷宽松策略,用以区别日本的单纯量化宽松策略“。
3、2014年美国经济复苏的结构性危险:人民日报点评
2014年12月11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第 06 版)刊发杨子岩文章:美国经济复苏走强背后存在危险,谈到两点内容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第一,反向的危险:“美国经济的复苏是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威胁,因为它自私自利的货币政策剥夺了其他国家发展的机会。美元的走强,让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会面临一场重大的资金的回撤。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作出的估测,自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各大银行都在增加面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跨境贷款,总额已达3.1万亿美元。美元量化宽松曾给新兴经济体国家带来虚假繁荣,随着大潮退去,大部分国家已在“裸泳”“; 油价下跌也被涂上“阴谋论”的色彩,但若考虑到历史经验,则不能不有所认同。上一次油价不断下跌、美元不断走强的情况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末。
第二,全球不平衡对比。“就在美国公布报告的同一天,德意志联邦银行“腰斩”了对德国明年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1%。作为欧元区领头羊的德国尚且如此,欧洲的失望情绪可想而知。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11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创下5年来新低,通缩隐忧日增。日本10月核心通胀增速也创年内新低。新兴经济体同样不乐观。印度三季度经济增长5.3%,较二季度有所回落。在政府支出的带动下,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巴西三季度经济环比增0.1%,恢复扩张,但仍处于崩溃的边缘“。
“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呈现“断层线”,前者显示出经济持续复苏的迹象,后者的经济增长依然疲弱。结构性的不平衡。美国财长的杰克·卢在参加G20峰会前途经西雅图时发表了一篇演说,对当前形势的概述令人警醒:全球复苏是“不平衡的,呈现大不相同的轨迹。”
西方媒体正在山呼美国对全球经济的领导,在某种程度上,美国经济的一枝走强,处于黑匣子中世界其他经济体同样亦面临着美元、石油与资源控制的杠杆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借入美元贷款的国家和公司。
如何超越美国的资本政治权力
三、超越资本政治权力: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评价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获得了经济学者们的重获青睐并非偶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和威廉•D•诺德豪斯合著、颇有影响的《经济学》,借用伊赛亚•柏林的话承认:“19 世纪的思想家中没有一个像马克思那样对人类产生如此直接、深思熟虑和巨大的影响”,“……同我们所概略考察过的大多数早期的理论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的《资本论》至今确实是一个具有真理性精髓的伟大学说。当然,我并不是一个搞政治的人,作为具有真理性认识学说,如何应对与解决复杂而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世界新格局,马克思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这自然需要在现实中丰富与发展。特别是在解决国际政治经济纠纷与合作的实现的形式与方式上。
当前,习近平主席在开拓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主打了“经贸、金融、文化”三个战略棋局,具有战略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差异环境下,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政治的对话与沟通往往容易造成彼此之间的不理解或者形成不同执政集团之间的敌对,那么,获得世界不同区域政治经济及各种力量之间的认同与理解,文化沟通与认同是对话的基础。也是影响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变革的战略手段。
(请于个人主页列表继续:世界大变局之五:最后的交易:文明与灵魂对话(4))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